•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教學計劃>生物必修三教學計劃

    生物必修三教學計劃

    時間:2022-07-02 08:04:22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生物必修三教學計劃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做好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三教學計劃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必修三教學計劃

      生物必修三教學計劃 篇1

      為了打造生物高效課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更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收獲,我制定了以下教學計劃。

      一、從現實生活出發,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避免純理論的說教。

      二、多方面收集教學素材,拓展相關知識。

      三、提高自己的幽默能力,適當活躍課堂。

      四、多做練習,多看教參,做好知識與應用的連接。

      五、每周聽課1~2節,取長補短,以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六、積極主動向其他老師請教疑難問題。

      七、適當地引導學生自學,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八、設計情景,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九、教學進度表如下:

      章節

      課題

      課時數

      周數

      科學家訪談

      生物與環境是統一的整體

      第1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

      總計4課時

      第1-2周

      第1節

      細胞生活的環境

      2課時

      第2節

      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

      1課時

      單元訓練與測試

      1課時

      第2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總計10課時

      第3-6周

      第1節

      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

      2課時

      第2節

      通過激素的調節

      2課時

      第3節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

      1課時

      第4節

      免疫調節

      3課時

      單元訓練與測試

      2課時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調節

      總計5課時

      第6-7周

      第1節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2課時

      第2節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2課時

      第3節

      其他植物激素

      1課時

      期中考試

      期中考試

      3-4課時

      第8周

      第4章

      種群和群落

      總計10課時

      第9-12周

      第1節

      種群的特征

      2課時

      第2節

      種群數量的變化

      2課時

      第3節

      群落的結構

      2課時

      第4節

      群落的演替

      2課時

      單元訓練與測試

      2課時

      第5章

      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總計10課時

      第13-16周

      第1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

      2課時

      第2節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2課時

      第3節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2課時

      第4節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1課時

      第5節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課時

      單元訓練與測試

      2課時

      第6章

      生態環境的保護

      總計6課時

      第16-17周

      第1節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1課時

      第2節

      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2課時

      復習必修1、2

      第16-19周

      生物必修三教學計劃 篇2

      為構建有效(高效)生物教學課堂,更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生物學學習興趣和生物科學素養、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有限的課時內更快更好落實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以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特制定此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為準則,踐行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的基本理念。全面貫徹落實知識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目標三個維度課程目標。認真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編寫思路,把握好重點難點,了解本校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興趣愿望和發展需求,結合本地課程資源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創造性的開展教學,并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效益。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是完成必修三模塊《穩態與環境》的內容,具體內容為:第一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第二章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調節、第四章種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第六章生態環境的保護。本模塊是高考重點考查內容,知識點多,概念抽象,應用性強,是生物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學上通過詳講、精煉來完成本模塊的學習。

      三、具體措施

      1、設計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資源,將傳統教學模式和現代教學模式進行有機的結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地位,積極實踐“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的“雙主”教學模式,把時間還給學生,把方法教給學生。

      2、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精心上好每節課。課堂教學采取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做到精講多練;突出難點,突破重點,澄清疑點;結合教學內容,做好反饋練習,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學扎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使學生懂得如何才能學好生物,要引導學生掌握生命科學的本質規律,促使學生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習慣。生物教師要發揮學科優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結合生產、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和開展生物學實驗課,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生物課堂教學充滿激情和活力。

      收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3、重視學生能力培養

      重視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是新一輪改革的一個特點。對生物科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對生物科學基本知識的應用能力。構建知識網絡,弄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重視知識遷移,培養學科能力,是學科能力向綜合能力轉化的知識基礎。要求學生能夠解釋和說明所學生物科學基本知識的含義,并能用適當的形式(如文字、圖或表)進行表達。學習生物科學的基本知識僅僅停留在理解上是不夠的,還要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用這些知識去指導生物科學的研究、社會的生產和人類的生活,必須懂得生物科學知識的實用性和社會價值。

      4.加強對《新課程標準》和學業水平考試試題分析研究

      要結合教材對《新課程標準》作深入細致的探討,深刻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各項要求和教材的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及早制定出措施具體、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學業水平考試命題是依照《新課程標準》中的內容和要求;認真分析掌握學業水平考試試題體現著的要求和動向,要從長遠著手,及早加強對學業水平試題的分析研究,從中找出會考命題的方向和規律。

      四、具體的'教學進度

      章節課題課時數周數第一章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總計5課時第1—2周第1節細胞生活的環境2課時第2節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1課時單元訓練與測試2課時

      第二章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總計12課時第3—7周第1節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2課時第2節通過激素的調節2課時第3節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1課時第4節免疫調節2課時單元訓練與測試2課時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調節總計8課時第8—10周第1節植物生長素的發現2課時

      第2節生長素的生理作用1課時第3節其他植物激素1課時單元訓練與測試2課時

      期中復習考試3課時第11周第四章種群和群落總計12課時第12—15周第1節種群的特征2課時第2節種群數量的變化2課時第3節群落的結構1課時第4節群落的演替1課時單元訓練與測試2課時

      第五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總計12課時第1節生態系統的結構1課時第2節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2課時第3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1課時第4節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1課時第5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課時單元訓練與測試2課時

      第六章生態環境的保護總計6課時第1節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課時第2節

      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1課時單元訓練與測試2課時期終復習考試5課時第22--23周

      第16—19周第20—21周

      生物必修三教學計劃 篇3

      一、高二上學期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

      在高二上學期,生物學科的教學內容為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模塊——《穩態與環境》,主要以生物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各層次穩態的維持為主線,突出生命系統穩態與環境的關系。同時強化人體穩態的調控和健康,以及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干擾和保護兩個方面!胺態”和“環境”是貫穿本模塊的核心概念。

      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對本模塊作出了這樣的概括:“本模塊有助于學生認識發生在生物體內部和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統的穩態,認識生命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整體性;領悟系統分析,建立數學模型等科學方法及其在科學研究中為學生樹立和諧發展的觀念,形成生態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奠定基礎”。

      分析課程標準,可以看出本模塊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教育價值如下:

     、僦R方面:認識生命活動的本質和規律;理解穩態、調節等概念。②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系統分析的方法和模型構建的方法。③情感方面:關注生物科學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

      本模塊既有獨立的意義和價值,又需要以《分子與細胞》模塊為基礎,因此在本模塊的教學中,要注意利用《分子與細胞》中學到的知識,適時提示學生回憶,做到溫故而知新,從已有知識提出新的問題。同時,本模塊的內容跨度很大,學習本模塊的結果很有可能是一堆零散概念的堆積,而不能形成整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抓住教材的主線,本模塊的教材主線既是知識框架,也是思想脈絡,是整合本模塊知識內容的線索。在進行具體內容的教學時,經常對照教材主線并及時總結,有助于學生將本模塊內容系統化、整體化。

      在傳授教材知識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遷移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注重核心概念的教學,使學生扎實地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

      二、高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二(1)、(2)、(3),共三個班的教學工作。其中高二(1)班的學生基礎知識較扎實,反應力較快,學生的水平相對都比較平均,而(2)、(3)班的學生大部分的生物學基礎都偏薄弱,只有少數幾個較拔尖的學生,且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是很高。針對這一情況,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開展上,應對不同班級的教學設計和授課內容、方式進行區分。對于(1)班的學生,在講授基礎知識點時可以無需過多累贅地反復強調,而應把講授重點放在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靈活運用上;對于(2)、(3)班的學生,由于他們課后不能主動地去鞏固課堂內容,所以教師應盡量在課堂上放慢速度,耐心、精準地向學生講授、分析基本知識點,反復強化重難點,以使學生能盡可能地在課堂上消化學習內容。

      三、高二上學期教學措施

      1、教學上突出重點,點面結合,使知識內容層次分明。內容知識以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為重點,適當兼顧一些拓展性內容。

      2、縱橫銜接,促進知識網絡的形成。促使學生所學知識形成結構化是知識教育的重要目標,教學上要重視幫助學生梳理概念之間的聯系,同時也重視與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知識的橫向銜接。

      3、根據學情,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機動地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并且注重與生活實際、社會發展和生物科學新成果相聯系。

      4、注重與生活經驗的聯系,創設問題情境,驅動知識的構建。每節課可以從“問題探討”入手,讓學生通過思考生活中的某些經驗,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分析知識點,加深學生的興趣和理解能力。

      5、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懂得如何才能學好生物,促使學生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學習習慣。

      6、堅決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一原則,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多種方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

      7、深入挖掘教材,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注重提高業務素質。

      8、提高自己的幽默能力,適當活躍課堂。

    【生物必修三教學計劃 】相關文章:

    生物必修二教學計劃01-16

    生物必修二教學計劃7篇04-04

    生物必修二教學計劃9篇01-16

    生物必修二教學計劃(9篇)01-16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學計劃02-25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教案05-19

    高二必修三教學計劃03-24

    高三的生物教學計劃12-22

    數學必修教學計劃12-1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