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教學計劃>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2-03-27 19:29:45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實用的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三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三篇

    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本冊教材的總目標:

      第十冊教材的語言表述、標點符號、圖形標注等方面都考慮到與初中教材的銜接。

      正數和負數:先介紹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其后引入正數和負數的概念:再給出“正數和負數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具體應用。使學生初步掌握正數和負數的概念。

      數軸:從數射線出發,通過對數射線的延長得出數軸,給出數軸的畫法;使學生能夠“借助書周比較正負數的大小”。

      簡易方程:簡易方程是第九冊《簡易方程》的延續,主要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相關內容。本章主要介紹了“和倍問題”、“差倍問題”、“和差問題”、“行程問題”等最基本問題的方程解法,特別強調了在利用方程解決問題過程中“尋找等量關系”的關鍵作用,并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從而解決問題。

      幾何小實驗:本章給出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并通過長方體、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探究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并安排了初步的組合體的體積和表面積計算的內容。

      問題解決: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認識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對數學價值的初步認識,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動手實踐、解決簡單問題、合作交流等能力。

      整理與提高:是對小學階段所學數學知識進行回顧與整理 。

      二、主要教學措施

      1、繼續加強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特別是概念的辨析、知識形成的過程等方面的訓練。

      2、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加強習題練習,從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3、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指導他們在家認真做好預習,課后做好復習,遇到疑問主動請教。作業書寫端正,作業本子整潔。

      4、營造了一種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教學中能注重優化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成功愉悅感。成功的教學依賴予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教師“蹲下身來與學生說話”,使學生感覺教師自己的對話并不是居高臨下的。讓學生感覺到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5、課堂上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合作式教學的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學生勇于在課堂上進行大膽的交流,

      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感受到緊張的學習變得輕松與自在。

      6、加強課內外知識的聯系,注重課外的拓展。課堂上的學習不能滿足于學生的要求,教師應根據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課外拓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

      7、重視輔優補差工作。在平時的學習中,優生與學困生互相配對,互相幫助,讓優生帶動學困生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多給予學困生發言板演。面批他們的作業 多與他們交流,使班級整體水平得到提高。

      三、輔優補差

      輔優:

      1、在課堂上注重優生的輔導,在教學中注重挖掘優生的內在潛力,思考題力求做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注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他們自主地向縱深學習和發展。

      3、課外注重鼓勵優生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題目或問題去學習,從而拓展他們的`知識面。

      4、提供機會讓他們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 5、鼓勵他們結對幫困,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

      補差:

      1、多與學生溝通,了解這些差生的思想情感,建立良好的

      師生關系。

      2、利用課余時間多與他們共同學習有關偉人、科學家等好

      學習、出成績的掌故,進而激發他們的上進心。

      3、課堂上注意關心這些差生,新知的教學注意坡度,力求使他們在教師的點撥下理解、掌握知識。

      4、注重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地表揚、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5、每次的作業做到面對面的批改,及時糾正他們學習上的錯誤。

      6、組成一幫一的結對,使這些學生及時得到幫助,從身邊的榜樣中汲取力量。

      7、做好家校的聯系工作,力求爭取家長的配合。

    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完美的圖形—圓 8課時

      二、山東假日游----百分數 14課時

      三、冰淇淋盒有多大---圓柱和圓錐 10課時

      綜合應用----水與冰 1課時

      四、啤酒生產中的數學---比例 10課時

      五、快樂足球-----比例尺 8課時

      綜合應用---讓校園綠起來 1課時

      六、我們長大了---統計 7課時

      數學與生活 2課時

      回顧與整理----總復習 14課時

    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本冊教材總體要求

      1. 掌握長、正方體的特征,會求長、正方體的表面積。理解體積、容積的意義。知道常用的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升和毫升,并掌握它們之間的進率。掌握長、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能運用學過的方法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使學生初步了解搜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看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會解答稍復雜的求平均數問題。

      3. 知道整除、約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等概念,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會分解質因數(一般不超過兩位數)。知道公約數、最大公約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會求最大公約數(限兩個數的)和最小公倍數。

      4. 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會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5.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正確地進行分數加堿混合運算。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6. 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

      7.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二)單元教材分析及進度

      第一單元

      教材分析:

      1. 認識長、正方體,掌握長、正方體的特征。知道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2. 知道長、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求它們表面積的方法。

      3. 知道體積的意義。理解長、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4. 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對常用的體積單位的形狀、大小有較明確的觀念。知道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聯系和區別,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與化、聚方法。

      5. 知道容積的意義。掌握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的進率,及它們與體積單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間的關系。會計算物體的容積。

      6. 通過對長、正方體有關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并使他們能運用已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7. 結合長、正方體的教學,使學生受到“實踐第一”觀點的教育,培養學生仔細計算、認真檢驗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8.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進度:長方體和正方體 15課時

      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2

      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3

      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5

      4 復習 3

      機動 2

      第二單元

      教材分析:

      1. 使學生知道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2. 使學生初步學會把一些原始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會填寫簡單的統計表,會看簡單的統計表,并會分析表中所反映的問題。

      3.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求平均數的意義,學會解較復雜的求平均數的問題。

      4. 通過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1.掌握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2.學會正確收集整理數據。

      3.會正確填好統計表。

      教學難點: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

      教學方法:自主收集數據,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進度:統計初步知識8課時

      1.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4

      2.統計中的平均數3

      3.實踐活動 1

      第三單元

      教材分析:

      一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整除、約數和倍數的意義,掌握整除與除盡的聯系和區別。

      2.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能正確、迅速地判斷一個數能否被2、3、5整除,認識偶數和奇數。

      3.掌握質數、合數、質因數和分解質因數的概念,能正確地把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

      4.理解互質的意義,能正確地判斷兩個數是不是互質。

      5.理解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掌握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求兩、三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6.通過“約數和倍數”、“質數與合數”的教學,使學生知道事物是互相依存的,受到“對立統一”觀點的啟蒙教育。

      7.培養學生仔細計算、認真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概念教學、求分解質因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互質、求分解質因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四、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小組合作

      五、教具、學具:

      電腦課件

      進度: 數的整除 21課時

      1 約數和倍數 3

      2 能被2、5、3整除的數 3

      3 質數、合數與分解質因數 3

      4 最大公約數 4

      5 最小公倍數 3

      6 復習 3

      機動 2

      第四單元

      教材分析

      一、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分子、分母和分數單位的含義;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比較分數的大;認識真分數與假分數和帶分數,掌握整數、帶分數與假分數與互化的方法。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能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3.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分數與小數之間的關系,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與小數之間的互化,掌握一個最簡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的判斷方法。

      4.向學生滲透實踐第一、矛盾轉化等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體驗并初步掌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

      5.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計算仔細和自覺進行驗算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及分數單位的意義。

      掌握分數的基本性質。掌握約分、通分及分數 與小數互化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對分數意義及分數單位的正確理解。

      進度: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24課時

      1 分數的意義 4

      2 真分數和假分數 3

      3 分數的基本性質 2

      4 約分 3

      5 通分 3

      6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3

      7 復習 4

      第五單元

      教材分析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分數加減法,會口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2 使學生理解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和減法性質對于分數加減法同樣適用,并會用這些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一些分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

      3 使學生學會解答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4 培養學生認真計算,認真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并通過異分母加減法的教學,初步樹立矛盾轉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理解算理.運用運算定律簡算.分數加減應用題。

      教學難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分數加減法應用題。

      進度: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22課時

      1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5

      2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5

      3 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5

      4 復習 5

    【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06-27

    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02-25

    高二數學第二學期教學計劃03-19

    初三數學第二學期教學計劃01-20

    小學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11-03

    初三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04-03

    高一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02-14

    第二學期高一數學教學計劃12-28

    第二學期初三數學教學計劃08-15

    五年級第二學期數學教學計劃12篇03-0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