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教學計劃>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時間:2022-03-18 21:30:40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集合八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音樂教學計劃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集合八篇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篇1

      學生們情況,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參差不齊,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學工作計劃:

      一、教學目標:

      傳統的教育觀念,經常把課程視為知識、學科。以知識為中心、知識標準化、知識統一 化痕跡明顯,這些觀念支配著課程構建、設計與實施。在新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 程目標由單向方式走向多元、綜合與均衡。

      教育部新近頒布的《基礎教育改革綱要》指出: 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 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它對學生們的全面發展給以新的闡述和定位。因此新的高中音樂課程 中課程目標是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 三個維度來進行表述的, 體現了 以人為本 理念。強調學生們是課程的核心,同時也突出了課程的整合。

      1、 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們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的能力, 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2、 突出藝術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樂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3、 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把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欣賞方法,開闊視野,啟迪聰明,促進學生們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二、教學要求:

      傳統的教育觀過分強調人的智力因素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作用,而忽略了個人情感、態 度及價值觀在人的成長經歷中的地位。 新的課程觀將情感、 意志因素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來 理解, 是課程目標中重要的價值取向。 情感, 不僅僅體現為學習興趣、 學習愛好和學習熱情, 更體現為情感本身的體驗與內心世界的豐富;態度,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決定了把 情 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放在首位。 音樂欣賞教學應以聆聽音樂為主,引導學生們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 比較與評價,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活動中熟悉、理解、鑒賞音樂。

      1、 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參與音樂審美活動。

      2、 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直觀性的音樂教具與學具,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們的聽覺審美感 受。

      3、 課堂欣賞教學與課外欣賞活動(音樂會、音樂欣賞講座、老師推薦的音樂作品錄音 等)有機地結合,充分發揮欣賞教學對課外欣賞活動的指導作用。

      三、教學措施:

      《普通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標準》中把 過程與方法 作為三維目標之一,體現的就是其教 育價值。傳統的教學過程經常是只重結果而輕視過程,十分不利于學生們的可持續發展。對于 音樂學科來說,過程與方法更是重要,因為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必須是在長 期的、反復的情感體驗過程中完成的,具有教育的潛效應。

      《普通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標準》中把 過程與方法 細化為四個具體目標:體驗、比較、 探究、合作。 體驗是指由身體性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情感和意識。 《普通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標準》 指出: 音樂教學過程應是完整而充分地體驗音樂作品的過程。

      比較是音樂教學的一種特殊方式!镀胀ǜ咧幸魳疯b賞課程標準》指出: 通過比較音 樂的不同體裁、形式、風格、表現手法和人文背景,培養學生們分析和評價音樂的初步能力。 探究既是一種課程形態,又是一種學習方式。 《普通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標準》指出: 引 導學生們進行音樂探究與創造活動, 倡導開放式和研究性的學習方法, 以發展學生們的創造性思 維能力。 合作是指在小隊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普 通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標準》指出: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們以音樂為媒體,加強與他 人的合作與交流,增強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面向全體學生們,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 1、 強化治理,突出重點,抓住高考生命線2、 樹立堅定的事業心,虛心好學,努力提高專業水平 3、 加強教研教改,注重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4、 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四、教學內容:

      任何課程都必然有知識和技能體系, 音樂學科也是如此, 過去往往過分強調了知識與技 能的重要性,學習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方法枯燥、單一,和實踐分離,使老師教得累,學生們 學得煩。新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觀認為:音樂知識不僅僅體現為樂理知識、還包括音樂基本表 現要素和音樂常見結構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知識。音樂技能不是僅僅體現在視唱、練耳、 識譜等方面, 更為重要的是把樂譜的學習與運用或唱歌技能的訓練與培養放在整體音樂實踐 中進行。因此,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在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完成。

      1、欣賞民歌、藝術歌曲、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歌劇、舞劇音樂、器樂曲、室內樂、 交響音樂等音樂作品。介紹有關音樂常識。

      2、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們了解音樂的節奏、旋律、和聲、音色、調式、織體、曲式等 及其表現作用。

      3、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們初步了解中外不同歷史時期音樂的風格流派、藝術成就及其 發展變化。

      4、 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們了解音樂的功能及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的關系。教學內容 要求

      5、欣賞內容是中外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體現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藝術 性、經典性原則。

      6、 欣賞曲目的選擇重視我國優秀的民族、 民間音樂作品, 以弘揚祖國的優秀音樂文化,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7、注重學習世界各國、各地區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開闊學生們的音樂視野。

      五、課程安排:

      根據教材具體安排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結合本學期的工作時間,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完成好本學期的工作任務。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正處于變聲期,唱歌較困難。

      2、學生素質差,膽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觀念不正確。

      三、教材分析

      1、高一級學沿海版第二冊,以唱歌為主,分五部分共9課。安排19課時,其中復習考試2課時,機動1課時,實際授課16課時。

      2、高二級學沿海版第四冊,以欣賞為主,分四部分,共8課。安排20課時,其中機動2課時,復習考試2課時,實際授課16課時。

      四、工作任務:

      1、高一、二級音樂教材課堂教學,每周一節。

      2、學校有關音樂方面的文娛工作。

      五、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指導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3、增強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有獨立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

      4、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的能力。

      六、教學措施

      1、高一、二級的音樂教材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優化課堂的“教”與“學”過程,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互相滲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內容,改變枯燥又單一的課型。

      3注重導入部分的設計,以“引趣”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過程。

      4、課外第二課堂,本學期計劃以訓練歌唱技巧為主,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讓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系。音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

      二、學情分

      從整體的水平看,學生對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方面學生相對較差,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在視唱練耳、音樂知識、等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努力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逐步實現全面發展,但還有一部分同學音樂基礎知識欠佳?偟膩碚f,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音樂基礎知識訓練,進一步鞏固、完善教學,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類型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

     。4)能夠感知音樂主題、樂句和段落的變化,并能夠運用體態或線條、色彩作相應反應。

      2.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3.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夠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4.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區和民族的民歌、民間歌舞、民間器樂曲和戲曲、曲藝音樂等,了解其不同的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二)表現

      1.演唱

     。1)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4~6首。

      2.綜合性藝術表演

      (1) 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

      (2) 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3) 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3.識讀樂譜

      (1) 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

      (2) 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3) 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三)創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 能夠自制簡易樂器。

      (2) 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即興創造

      (1) 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2) 能夠以各種音源及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即興創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 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2) 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

      (3) 主動參加社區或鄉村音樂活動,并能同他人進行音樂交流。

      (4) 聽音樂會或觀看當地民俗活動中的音樂表演。

      2.音樂與姊妹藝術

      (1) 接觸與了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2) 能夠結合所熟悉的影視片,簡單描述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3.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1) 能夠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童話故事或詩朗誦配樂。

      (2) 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四、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完整地背唱所學過的歌曲,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能夠隨著音樂自由發揮想象力,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樂,能夠運用人聲、樂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4.樂于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五、教學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教學水平。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用輕松的課堂形式讓學生喜愛音樂課。

      3.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4.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學校開設了高二音樂課,學校從學生的實際發展出發,安排了一定的課時,使音樂課變得有聲有色。高中音樂教學第一冊以欣賞為主,為了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培養高中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文化素養,我在教學中安排了欣賞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從而愛上高中音樂課。

      二、教學目標:

      1、讓高中學生能掌握一定的鑒賞能力,能夠獨立的欣賞音樂作品。

      2、使學生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表現技巧和音樂成就。

      3、針對學生加強藝術修養方面的訓練,讓學生理論和技能同步發展。

      三、教學措施:

      1、加強欣賞的作品數量,從課本入手,參照當時的.時代特色,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

      2、利用音樂課堂多開展實踐教學,教師做好示范,并講解欣賞的要求。選用對學生有幫助的音樂作品。

      3、開展現代音樂的鑒賞,從學生熟悉的流行音樂入手,對學生進行音樂素養的培養。

      教學進度:

      第一周:音樂的發展

      第二周:亞細亞民間風情一

      第三周:亞細亞民間風情二

      第四周:走進非洲與美洲

      第五周:歐洲民間音樂

      第六周:華夏音樂之光

      第七周:一唱雄雞天下白

      第八周:音樂從宗教走向世俗

      第九周:音樂從古典走向浪漫

      第十周:音樂從印象走向現代

      第十一周:群眾歌曲與藝術歌曲

      第十二周:期中考查

      第十三周:音樂的戲劇-歌劇

      第十四周:舞劇的靈魂

      第十五周:梨園百花

      第十六周:藝苑擷英

      第十七周:音樂與影視

      第十八周:中國通俗音樂

      第十九周:外國通俗音樂

      第二十周、二十一周:期末考查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在省市音樂、體育、美容教研室認真貫徹音樂教育教學指導精神。在教育教學中貫徹我們“學會做人,善于求知,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不斷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研究,以課程改革為中心工作,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下,進一步探索我校音樂舞蹈教育的發展思路。不斷改進我校的樂舞教學,把我校的樂舞教育推向一個新的水平,為提高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任務和目標

      、這個學生教《音樂與舞蹈》,這學期高二的選修課。

      2、認真落實《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要求,組織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新課程理念學習和教研活動。根據我們高中的音樂教學大綱,做好教師的專業學習、培訓和課堂教學交流。

      3、加強對教師和教材的'培訓和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充分發揮教師和教材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加強教師專業發展。

      4、音樂教學和研究活動的規范化和標準化。通過聽課和評課,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腳踏實地地開展課堂教學研究,貼近教師和教學實踐。

      5、加強交流與溝通,重視校際交流,通過邀請出入學習兄弟學校的先進經驗,通過校際課程資源和教學經驗交流活動,將教研與教學緊密結合,使高中音樂教學活動更加有效。

      5、認真開展音樂教學改革實驗的案例分析和研究,增強音樂教師的教學科研意識和實施創新教育教學的能力,在音樂教學改革和校本教研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

      6、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注意課前教學的準備。認真完成日常教學工作,遵守學校教學管理規定,按時上課。努力學習貫徹新課程標準,在新理念的要求下講授新的音樂課程。不斷組織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研究,鉆研新教材,探索新方法,落實新課程改革的各項任務。

      7、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提高全體學生的音樂素養,同時為具有音樂特長和特殊愛好的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性和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所有學生的普遍參與應與不同個性的個性化教學的發展有機結合。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思想狀況,合理安排教學,以美育為核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健康向上的興趣和特長。

      8、積極、認真完成學校交辦的工作。

      第三,音樂活動

      、腳踏實地開展學校音樂活動,為學生音樂素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實踐機會和展示舞臺,促進學生活潑健康的成長。

      2、根據學校開展舞蹈活動的指導思想,結合舞蹈教學的特點,組織學校舞蹈隊的發展和推廣,加強新隊員的紀律和能力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積極準備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和比賽。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篇6

      本學期擔任高一6個班的音樂教學工作,學生的音樂素養參差不齊,有部分學生音樂基礎較好,但大部分學生的功底差,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學工作計劃:

      教學目標:

      1、 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2、 突出藝術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樂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3、 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愛好與愛好,把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欣賞方法,開闊視野,啟迪聰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教學要求

      音樂欣賞教學應以聆聽音樂為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比較與評價,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活動中熟悉、理解、鑒賞音樂。

      1、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參與音樂審美活動。

      2、 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直觀性的音樂教具與學具,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聽覺審美感受。

      3、 課堂欣賞教學與課外欣賞活動(音樂會、音樂欣賞講座、教師推薦的音樂作品錄音等)有機地結合,充分發揮欣賞教學對課外欣賞活動的指導作用。

      教學措施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

      1、 強化治理,突出重點,抓住高考生命線

      2、 樹立堅定的事業心,虛心好學,努力提高專業水平

      3、 加強教研教改,注重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4、 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教學內容

      1、欣賞民歌、藝術歌曲、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歌劇、舞劇音樂、器樂曲、室內樂、交響音樂等音樂作品。介紹有關音樂常識。

      2、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節奏、旋律、和聲、音色、調式、織體、曲式等及其表現作用。

      3、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歷史時期音樂的風格流派、藝術成就及其發展變化。

      4、 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功能及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的關系。教學內容要求

      5、 欣賞內容是中外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體現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經典性原則。

      6、 欣賞曲目的選擇重視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弘揚祖國的優秀音樂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7、注重學習世界各國、各地區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考試考核制度

      音樂欣賞課是考查學科?疾榈姆椒ǚ制綍r考查和期末考查兩類。平時考查可采用課堂提問、書面作業等形式;期末考查可采用問卷、寫作短文等形式?疾榈膬热葜攸c為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及分析、比較、鑒別音樂作品的能力。音樂欣賞課的考查成績納入學生的考績范圍。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篇7

      一、基本信息

      我負責高一六個班的音樂教學。經過一個學期的音樂欣賞模塊學習,這些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我理解和欣賞音樂的能力。在這個階段,他們有很強的音樂表現力。但是這些學生的唱功水平參差不齊。他們大多歌唱姿勢、習慣、表情都很好,但讀譜知識薄弱,發音、吐字不夠清晰。特別是男生好勝心強,唱歌時經常喊,導致對聲音的美感缺乏正確的認識,缺乏氣息的支撐。針對這些情況,為了讓學生最直接、最簡單地進入音樂世界,感受音樂形式之美,體驗人聲的.無限魅力,現制定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二,教學目標

      1,突出學科特色,把思想道德教育與音樂教育結合起來,陶冶情操,使學生的審美水平,使自我修養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音樂欣賞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素質,鍛煉良好的心理素質,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3、了解中國各民族的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群體國家音樂藝術的感情、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培養學生分析歌曲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5、通過歌唱練習,訓練學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和音樂基礎知識,讓學生讀懂簡單的樂譜。

      6、通過合唱教學,學生可以享受和諧之美,培養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

      三,教學要求

      1、在口、手、腦的音樂學習活動中促進學生音樂思維的發展。

      2、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正確的學習音樂的態度。

      3、創設場景,提供激勵,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

      4、不僅要注重學習的結果,更要注重學習的過程,讓知識和能力同步發展。

      5、在教學中賦予教學內容以情感色彩,從而達到教學與情感的統一。

      6、以合作學習為基本形式,加強探究性學習活動,強調學生的學習和交流。

      四、教學措施

      1、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積極做好特殊學生輔導工作。

      2、加強專業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3、認真學習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深入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4、突出學科特色,努力將良好的道德思想滲透到音樂教學中。

      5、創設多種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6、加強學科間的合作與交流,優勢互補,共同進步與提高。

      五、教學計劃表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 篇8

      本學期擔任高一音樂教學工作,學生的音樂素養參差不齊,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把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學工作計劃: 教學目標: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目標由單向方式走向多元、綜合與均衡。教育 部新近頒布的《基礎教育改革綱要》指出:“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 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給以新的闡述和定位。因此新的高中音樂課程中課程目標是 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維度來進行表述的, 體現了“以人為本”理念。強調學生是課程的核心,同時也突出了課程的整合。

      1、 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2、 突出藝術學科特點,把思想品德教育于音樂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 修養。

      3、 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愛好,把握必要的音樂知識與欣賞方法,開闊視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教學要求: 傳統的教育觀強調人的智力因素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作用,而忽略了個人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在人的成長經歷中的地位。新的課程觀將情感、意志因素 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來理解,是課程目標中重要的價值取向。情感,不僅僅體現 為學習興趣、學習愛好和學習熱情,更體現為情感本身的體驗與內心世界的豐富;態度,音樂教育的本質是審美,決定了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放在首位。音樂欣賞教學應以聆聽音樂為主,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對音樂 作品進行分析、比較與評價,使他們在欣賞音樂的實踐活動中熟悉、理解、鑒賞 音樂。 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參與音樂審美活動。

      利用各種現代化的、直觀性的音樂教具與學具,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 聽覺審美感受。 教學措施: 《普通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標準》中把“過程與方法”作為三維目標之一, 體現的就是其教育價值。對于音樂學科來說,過程與方法更是重要,因為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必須是在長期的、反復的情感體驗過程中完成的`, 具有教育的潛效應。 《普通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標準》中把“過程與方法”細化為四個具體目 標:體驗、比較、探究、合作。 體驗是指由身體性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情感和意識!镀胀ǜ咧幸 樂鑒賞課程標準》指出:“音樂教學過程應是完整而充分地體驗音樂作品的過程! 比較是音樂教學的一種特殊方式!镀胀ǜ咧幸魳疯b賞課程標準》指出: “通過比較音樂的不同體裁、形式、風格、表現手法和人文背景,培養學生分析 和評價音樂的初步能力! 探究既是一種課程形態,又是一種學習方式!镀胀ǜ咧幸魳疯b賞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探究與創造活動,倡導開放式和研究性的學習 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合作是指在小隊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镀胀ǜ咧幸魳疯b賞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引導學 生以音樂為媒體,加強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增強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培養集體主義精神!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造意識 1、強化治理,突出重點,抓住高考生命線 2、 樹立堅定的事業心,虛心好學,努力提高專業水平 3、注重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4、 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教學內容: 任何課程都必然有知識和技能體系,音樂學科也是如此,音樂知識不僅僅體現為樂理知識、還包括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和音樂常見結構以及音樂體裁、形 式等知識。音樂技能不是僅僅體現在視唱、練耳、識譜等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把 樂譜的學習與運用或唱歌技能的訓練與培養放在整體音樂實踐中進行。因此,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在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完成。

      欣賞民歌、藝術歌曲、說唱音樂、戲曲音樂、歌劇、舞劇音樂、器樂曲、室內樂、交響音樂等音樂作品。介紹有關音樂常識。

      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節奏、旋律、和聲、音色、調式、織體、曲式等及其表現作用。

      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歷史時期音樂的風格流派、藝術成就及其發展變化。

      通過欣賞音樂,使學生了解音樂的功能及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的關系。教學內容要求

      欣賞內容是中外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體現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經典性原則。

      欣賞曲目的選擇重視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弘揚祖國的優 秀音樂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注重學習世界各國、各地區民族、民間音樂作品,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5, 課程安排: 第10單元 ( 2 課時) 第11單元 ( 3 課時) 第12單元 ( 2 課時) 第13單元 (2 課時) 第14單元 ( 2 課時) 第15單元 (2 課時) 第16單元 ( 2 課時) 第17單元(1 課時) 第18單元(2 課時)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11-27

    高中音樂的教學計劃11-10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04-23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范文09-04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15篇)01-23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15篇11-27

    高中音樂的教學計劃15篇11-10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精選10篇)05-01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精選15篇)04-05

    高中音樂教學計劃匯編15篇02-20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