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從教現狀分析及對策
高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從教現狀分析及對策
陳蕾1,馮偉艷2,張珂3,李迎春1
。1.南京醫科大學生理學系,江蘇南京210029;2.南京醫科大學學生工作處,江蘇南京210029;3.江蘇省靖江市人民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江蘇靖江214500)
摘要:青年教師是承擔高等醫學院校教學工作的主力軍。本文分析了高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高等醫學院校應該通過建立對青年教師教學工作長效的培養機制和完善的考核制度等方法,加強青年教師的素質培養的對策,鼓勵其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青年教師;素質培養;教學質量
資助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編號:2013SJD880031);2014年度江蘇省高!扒嗨{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14-2017);2012年度南京醫科大學優秀中青年教師支持計劃(2012-2015)
通訊作者:陳蕾(1979-),女,博士,副教授。高等醫學院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合格的醫學人才,而教學質量是完成這一任務的基本保證。近年來,青年教師在高等醫學院校教師隊伍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比如,我;A醫學院3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5%,青年教師已經成為承擔教學工作的主力軍,在教學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1]。許多在醫學院校任教的青年教師并非醫學專業的畢業生,而是來自于師范或者綜合性學校,例如,我校生理學專業,非醫學背景的青年老師約占青年教師總數的40%。一方面,這些青年教師加入醫學院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有助于醫學和其他學科的融合,符合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但另一方面,這部分青年教師的醫學知識量欠缺,對醫學知識結構框架和醫學院校培養人才的模式缺乏了解,在從教初期不適應醫學相關專業的教學和管理工作。無論是畢業于醫學院校的青年教師還是非醫學背景的青年教師,他們普遍具有學歷高、知識儲備新、學習能力強、精力充沛等特點和優勢;但同時,他們也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教育、教學理論欠缺,對醫學知識體系和課程內容缺乏深入了解的問題。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是目前國內許多高等醫學院校所面臨的緊迫任務。本文結合非醫學背景青年教師的特點,分析高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從教的現狀,提出加強素質培養是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高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從教現狀
隨著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快速發展和辦學規模的急劇擴大,大批青年教師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成為承擔高等醫學院校教學、科研任務的骨干力量。目前,高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的數量約占教師總數的一半以上。一般來說,青年教師具有“三高”的特點,即學歷層次高、英語水平高、工作熱情高,因此他們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近年來,由于高等學歷教師的不斷擴充,以及原有教師學歷的自我提升,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青年教師的比例逐年增加,高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隊伍呈現出學歷層次高的特點。目前國內許多高等醫學院校都開展了雙語教學和開設留學生的全英語教學。醫學院校的青年教師一般都通過了大學英語的四、六級考試,在研究生培養階段,經過英文科研論文的閱讀和寫作訓練,再加上很多青年教師具有國外留學經歷,這些使他們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剛步入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教學態度總體較好,能夠認真備課,精力充沛,對教學工作有熱情。但是,由于高等醫學院校目前普遍存在師生比例失調的現狀,青年教師雖然經過一定的“崗前培訓”,但培養時間短,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教學基本功欠扎實、教學能力偏弱等現象。隨著科技的發展,醫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越來越多,非醫學背景的青年教師在高等醫學院校任教的比例逐年增加。大多數青年教師沒有教學工作經歷,剛開始從事教學工作時主要處于教學模仿階段,在課堂教學中更多的是“背課”而是不“備課”,對教學內容表述、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運用方面欠缺經驗,不能很好地將醫學基礎知識與臨床案例聯系起來,教學效果往往不十分理想[2]。因此,如何幫助青年教師盡快熟悉和掌握學科內容,提高其教學質量是高等醫學院校不能忽視的問題。
除了上述因素,高等醫學院校及職能部門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質量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環節。一是,隨著高校對科學研究的重視,國內許多高等醫學院校對于學術成果卓著、科研成績突出的老師予以重獎,科研成果在職稱評聘的評價體系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相比而言,教學工作量化指標不明確,在職稱評聘的評價體系中占比例小等因素使青年教師失去對教學工作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二是,高等醫學院校忽視了對青年教師在教學上的培訓和要求。大批剛畢業的青年教師,來不及調整角色,就承擔大量教學任務,在教學方面缺乏思考、總結和提高的過渡時間。在正式開展教學工作前,學校缺乏對于非醫學背景的青年教師進行有關基本醫學知識或相關學科知識的培訓工作。三是,學校對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跟蹤培養機制。雖然國內高等醫學院校都會組織針對新入職教師的崗前培訓,但是這種培訓在課程設置和培訓內容上主要側重于教育教學理論,而且培訓時間短,通常以考試合格取得教師資格證書為目的。這種培訓忽略了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或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培訓效果。從實際情況來看,青年教師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主要靠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前進,在教學方面進步緩慢。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青年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素質培養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
職業道德修養、學科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是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素質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醫學院校,教師要以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為前提,以合理的學科知識結構為基本條件,以扎實的教學能力為基礎保證教學任務順利進行。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頒布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在規范中要求高校要將學習師德規范納入教師培訓計劃,作為新教師崗前培訓和教師在職培訓的重要內容。高校教師應從思想觀念和職業道德等方面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教學責任意識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對教學工作應有的基本認知,是教學責任感的重要指示牌,新入職的青年教師首先要重視培養教學責任意識,并將其作為推動教學工作前進的動力。高等醫學院校的青年教師要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一般認為,合理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本專業(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以及相關專業(學科)的基本知識。高等醫學院校的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與人體健康相關的醫療衛生服務工作,因此,青年教師要求掌握合理的醫學知識結構,在教學中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基礎與臨床相結合,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深入淺出地講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教學能力是教師運用的專業知識或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完成某種教學任務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認知能力和教學操作能力兩個方面。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學習特點的分析與判斷,教師以教材為基礎,分析教學大綱,編寫教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設計課堂教學,以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了解和判斷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和掌握能力,進行適當調整,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青年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培養和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三、如何加強青年教師的素質教育
針對上述高等醫學院校中青年教師在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如何有效地幫助他們提高教學能力,使其盡快成長為優秀的課堂教學執行者,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首先,要重視崗前培訓,合理優化崗前培訓的內容。青年教師可以通過崗前培訓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規律,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強化教書育人的意識,加強教學責任感,為其以后進行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崗前培訓應在開設《教育法》、《教育學》、《教師職業道德》和《教育心理學》等課程的基礎上結合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實際,適當增加與醫學教育有關的基本教學方法、教學名師講座、現場觀摩教學、模擬教學等各種實踐教學機會,使青年教師在正式開展教學工作前就能積累一定的間接教學經驗。此外,針對非醫學背景的青年教師,學?梢猿浞终{動教育資源,在其正式上崗前進行多種形式的專業引領,如:針對普遍存在的醫學知識欠缺的問題開展教學講座;個別學科還可以組織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進行“現場”或“跟蹤”咨詢活動,以幫助非醫學背景的青年教師了解熟悉醫學課程的內容、醫學性質和醫學院校培養人才的模式,從而彌補專業知識的欠缺,使其盡快融入醫學教學工作中。
其次,高等醫學院校要建立長效的青年教師培養機制。要提高教學能力,除了青年教師的自身努力之外,高等醫學院校需要建立長效的青年教師培養機制,必須明確在青年教師的培訓工作中各部門的分工和責任,以確保其執行性和有效性。崗前培訓中的通識教育由學校統籌規劃[3]。在正式開展教學工作前,學校負責組織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使其了解基本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熟悉學校的教育教學環境,幫助其更好地適應教學工作。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由各學系負責。學系要建立青年教師教學導師制度,由高級職稱或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擔任其教學導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工作。學系制定出針對青年教師的具體的培養計劃,由教學導師負責指導他們撰寫教案、備課、預講和講課[2]。此外,可鼓勵青年教師聽有關的臨床課程,這不僅可以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也適應目前高等醫學院校開展案例教學的需求。導師對其指導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情況要有詳細的記錄和總結,及時反映培養對象的培養效果,同時也為學校相關部門對青年教師進行教學評估提供第一手資料。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并將其列入青年教師的培養計劃,以賽促教,強化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訓練,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
再次,高等醫學院校要制定完善的青年教師培養的考核制度。學校應根據教學需求,制定相應的青年教師教學工作的管理辦法和考核制度,對青年教師教學質量實行質量監控[4]。這種管理和考核制度應從青年教師入職接受崗前培訓時即開始。學校應組織由教學督導委員會和教師代表組成的學校教學質量評估小組,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檢查和評估。教學評估應該結合青年教師的課堂講授、教學文檔、授課班級學生的評議以及青年教師自我評價,客觀公正地評價青年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成功之處,并指出其不足之處及以后應該努力的方向。學?蓪徢芭嘤柕目己顺煽、青年教師導師制的考核成績、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的成績等納入青年教師職稱晉升或評獎評優的評價體系。在分工明確的長效培養機制以及完善的考核制度下,青年教師才能徹底拋棄那種拿到教師資格證就萬事大吉的思想,以更多的熱情和負責的態度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來。
最后,高等醫學院校應強化針對教學工作的政策導向功能。目前,在國內許多高等醫學院校職稱評聘的評價體系中,教師所承擔的科研項目和發表的科研論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在這種政策引導下的青年教師在工作中極易出現“重科研、輕教學”的思想。因此,高等醫學院校在職稱評聘的評價體系中應適當增加教學工作的考核比例,制定和細化評價教學工作業績的標準,把教學工作業績和職稱聘任緊密結合起來,提高廣大青年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和投入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促進青年教師不斷主動地提高教學素質,提升教學能力。
四、結束語
總之,青年教師是承擔高等醫學院校教學工作的主力軍,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在當前高等醫學院校擴招、人民群眾日益關心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以及關注醫患關系的時代背景下,不斷加強青年教師的素質培養,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保證高等醫學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高鵬,呂世軍,楊曉,等。高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2,32(2):178-180.
[2]李迎春,陳玲,戈應濱。教學導師制對高校青年教師成長的重要性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6):632-633.
[3]薛素鐸,李慶豐,李振泉,等。構建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發展長效機制保證和促進本科教學質量可持續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2010,5:10-12.
[4]唐宗玲,王清文,王淑珍,等。 應用新型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促進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提高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4:67-69.
【高等醫學院校青年教師從教現狀分析及對策】相關文章:
高等教育改革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08-23
中學德育現狀分析與對策08-25
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增效對策08-17
農村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08-19
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08-24
院護理職業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02-20
分析結核病防治工作現狀及對策08-05
護生護理操作能力現狀分析及對策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