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數學課堂巧“設計”,效率必提高
數學課堂巧“設計”,效率必提高
嚴雄新
。ㄕ憬『菔锌椑锒校
摘 要:在參加了一次教研活動后,從一堂課的各個環節入手,談談學習氛圍、教學引入、例題處理、問題設計、解題思想、課堂練習、分層作業的設計和處理對課堂教學效率的影響。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氛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數學課堂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否每節課都需要活動,每節課都需要討論和小組學習?我們是不是丟失了教學中最寶貴的東西——“有效”。
2014年3月28日,筆者有幸聆聽了張曉鵬老師的《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課,讓我明白了一堂好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機智——充滿魅力,回味無窮。
一、營造寬松、和諧奮發向上的學習氛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
教學實踐證明:一個人只有在寬松的氛圍中,才會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才會勇于表現自我,個人的能力才能得到發揮。因此,我們教師要為學生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課前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舒緩的鋼琴曲,并配上一些優美、平和、寧靜的圖片和激勵人奮進的語言文字給學生以心靈上的按摩。
二、設置課堂起點低,直入主題的教學引入,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筆者發現:現在的公開課動不動就用問題情境引入,一上來就是一大段的文字,搞得學生云里霧里。還沒等學生弄明白,部分教師為了趕時間,幻燈早就過去了。而張老師的課則不同,他在上課前先是對教材作了深入而透徹的分析,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過程。張老師為了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采用了起點較低的復習引入:什么叫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邊與角具有怎樣的性質?經過前幾節課的學習,這些知識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已經掌握的,這自然難不倒學生。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緊張情緒也得到了緩解。接著通過畫對角線直入主題——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教學過程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
三、靈活運用,巧妙處理教材中的例題,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我們有時可以對一些內容加以取舍和提煉,對部分內容的教學順序也可做前后的調整。(www.annahuzar.com)比如,我們可以對教材中的例題做適當地改變。
如,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中的一道例題,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C⊥BC,AB=5,AC=4,對角線相交于點E,我能求________。
。ū纫槐,看誰問題編得多)
不一會兒,有的學生補充了五六個問題。經過交流,該題可以補充成十多個問題。設置這樣一些開放性例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熱情,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注重例題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梯度,利于學生新知識的生成及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
打開數學課本,我們不難發現書上每節課都有1、2個例題。例題不僅向學生傳授新知識,而且給學生的規范書寫作了重要的示范。我們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若能恰到好處地使用例題就能讓例題在整個教學中的作用發揮得更淋漓盡致。比如,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O是對角線的交點,
。1)若BC=10 cm,AC=8 cm,BD=14cm,求△BOC的周長;
。2)若BC=10 cm,△OAB的周長比△OBC的周長小3 cm,則AB的長是多少?
。3)有沒有這樣的平行四邊形,它的兩條對角線長分別為8 cm和14 cm,它的一邊長為12 cm?為什么?
我在原例題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一小題和第三小題,第一小題的增加降低了原例題的難度,第三小題的增加則是結合了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和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的性質的一個知識體系的綜合運用。整個例題的設計采用層層推進步步拔高的問題呈現模式。這樣的問題設計,利于學生新知識的生成和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五、滲透一題多解的解題思想,利于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一題多解有利于引導學生沿著不同的途徑去思考問題,可以優化學生的思維,因此要將一題多解作為一種解題方法去訓練學生。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品質和發散性思維,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態度和創新的意識。如: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草地,學校想在中間留一條直的小路,把它分成面積相等的兩塊,請你來想想,可以怎樣分?有多少種分法?分成面積相等的四塊呢?
六、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利于學生對知識重點和難點的鞏固
人們常說:“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本毩暡粌H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本班實際,適當設計練習。練習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梯度。設計選擇的習題可以從基本練習、對比練習、變式練習、發展練習、開放性練習、綜合練習、應用練習、操作練習等中選擇一些進行設計。
七、布置分層作業,利于開發和發展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
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要考慮使人人都掌握必需的、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發展需要的數學知識。但是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存在,在作業數量和質量的要求上作一些機動,使練習具有層次性和彈性,可以滿足各階層學生獨立自主和自由選擇。另外,我認為教師在作業設計時要做到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有層次、有梯度、大小循環、分層遞進,使學生牢固掌握,形成解決問題的初步定勢。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追求更大的教學效率與教學效益。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關注教材,科學地把握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 薛直艷
【數學課堂巧“設計”,效率必提高】相關文章:
巧借電教媒體技術 提高數學教學效率08-08
巧引學生自制學具提高數學教學效率08-24
淺談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效率論文05-31
談怎樣提高課堂效率08-17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08-13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08-17
慎選英語例句 提高課堂效率08-17
巧抓“教學主線”,提高閱讀教學效率08-15
新課改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探究08-17
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