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體態律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學中的運用
淺談體態律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學中的運用
李習霞
。ǜ拭C省白銀市平川區幼兒園)
摘 要:運用體態律動教學,有助于肢體解放,能更好地提高小朋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所以,教師要因材施教,突出主題,師生共同參與,聯系實際、動靜交替,用體態律動表現音樂情緒,適當滲透律動的簡單要求,循序漸進地推進體態律動。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學;體態律動
19世紀末,瑞士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愛彌爾·雅克·達爾克羅茲創立了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該教育體系由視唱練耳、體態律動和即興創作三部分組成,體態律動為其中最為核心的一個部分。體態律動主要是鼓勵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聆聽欣賞音樂,并用身體運動表達內心情感。運用體態律動教學,可以讓小朋友跟著音樂動起來,有助于小朋友肢體解放,能更好地提高小朋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展現幼兒的獨特個性,對孩子的成長進步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人結合教學實踐,就體態律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建議,以期推進體態律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學中廣泛而深入地運用和發展。
一、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地推進體態律動
幼兒園音樂教材的教學目的是讓幼兒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對小朋友們來說,重要的是在做的過程中去體驗、發現,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給孩子們足夠的自由,讓他們"動"起來。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首先,教師可根據小朋友的音樂實際水平將體態律動與各項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開展活動,而活動又應該圍繞一定的主題展開,這樣才能夠激發小朋友的興趣,給小朋友帶來快樂。例如,大班音樂活動《快樂的腳步》的活動目標是激發幼兒積極參與舞蹈活動的愿望,在游戲中教會小朋友前踢步、后踢步、跑跳步等基本舞步,體驗舞蹈活動的快樂。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整個活動不能被主題教學所約束,要注重體態律動給幼兒帶來的興趣和快樂。同時,注意循序漸進,讓小朋友通過身體的運動來體驗音樂的美,并將這種美的體驗化為具體的感受和認知。例如,《快樂的腳步》的活動教學中,教師要為活動準備鼓一面、鼓棒兩根,整個活動中,老師根據小朋友的具體情況,讓幼兒在活動室中站好,然后教師敲鼓,幼兒隨著鼓聲的快慢,調整自己腳步的速度進行表演。幼兒要隨教師鼓點的節奏變化而做動作,目的是訓練幼兒的節奏感。
二、共同參與,體驗體態律動的樂趣
幼兒教師要明白,教給小朋友舞蹈動作需要一定的準確性,并且要優美、瀟灑。但體態律動的動作只需小朋友利用聽覺獲得輕松、自如的節奏感,通過身體動作自然放松地體驗音樂的快慢的變化、力度強弱的變化,最終使身心獲得一種快樂即可。例如,《新疆舞》活動教學,要以節奏游戲來帶動孩子的積極性。因此,請孩子坐在位置上,播放歌曲,教師首先來為小朋友表演一段新疆舞,引起孩子的興趣。教師跳完之后,就可以要求小朋友一起來欣賞音樂,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打節奏。新疆音樂最基本的特點是鼓點節奏非常強,當小朋友聽兩遍歌曲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動作,這個時候老師讓小朋友跟著音樂跳,小朋友的音樂思維完全憑感覺,所以他們有些律動很難理解,但這種思維和律動的方式正是創造力培養的條件。所以,教師不能拿準確性、好看、優美等要求限制小朋友的律動,只要小朋友聽著音樂能積極參與、全員參加,用身體表現音樂,自由發揮,不拘一格,老師就可積極保護,并給予鼓勵。
三、突出主題,適當滲透律動的簡單要求
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讓小朋友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對音樂內容的感受,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而且又能讓小朋友形象感性地理解作品所表達的內容。例如,大班的《刷牙歌》,歌曲的特點是節奏極其豐富,旋律獨具特色?梢宰屝∨笥崖犞魳啡缓笞约簞摼幣c音樂相符的刷牙肢體語言表現節奏,小朋友非常感興趣,在間奏處,創編不同的刷牙節奏和快樂的象聲詞,而且創造出的節奏非常有趣,小朋友既學到了知識,體驗了牙齒健康和快樂的情感,又玩得很開心。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兒園中的體態律動提倡不拘一格,但還是圍繞一定的主題而律動。尤其是在欣賞民族音樂的時候,教師在律動中要進行適當的音樂知識滲透,這樣就可以慢慢在小朋友腦海中形成一定的規矩,讓小朋友學習舞蹈的時候有所依據。如,在音樂活動中可以選擇小朋友較為熟悉的歌曲,讓小朋友根據歌曲和老師的要求做動作。當音樂響起時,小朋友可以隨著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教室內任意創作動作或者隨意走動創編動作;音樂猛然停下后,老師要求小朋友保持音樂停下來時的動作,然后老師可以根據音樂的內容對小朋友的動作做一簡單點評,大概指導小朋友如何隨著音樂律動,怎樣律動才是最合理、最有趣的。直到音樂再次響起時,再繼續創造動作,小朋友在音樂的響響停停中,自然地跟隨音樂節奏律動。由此而滲透的律動教學,教師不但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肢體創作能力及音樂感受能力。
四、聯系實際,動靜交替用體態律動表現音樂情緒
幼兒園的音樂課堂要在動靜結合的環境中讓小朋友體驗音樂的美。音樂活動是一項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所以,在音樂活動中,先要創造安靜的環境讓小朋友用心聆聽音樂,教師讓學生聽完歌曲之后,詢問學生該歌曲應以怎樣的節拍展現最合適。然后讓學生邊唱邊進行節拍擊打。重復聽取之后,學生對節拍的掌握會準確一些,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身體有規律的運動,諸如用手腳打拍子感受音樂的節奏、搖頭或者晃動身體去體驗音樂的力度。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研究——體態律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應用與創新》(項目編號GS[2013]GHB0022)的階段性成果。
【淺談體態律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教學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淺談音樂在《文化生活》教學中的運用08-09
淺談對比法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運用08-18
英語教學──體態語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8-17
淺談詩歌活動中圖譜的設計與運用08-18
淺談歌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17
淺談故事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08-15
淺談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08-07
淺談故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08-07
淺談INTERNET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