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淺談實效性教學

    淺談實效性教學

    時間:2022-08-25 15:21:35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實效性教學

      淺談實效性教學
      
      作者/ 閆波
      
      摘 要:數學是需要學生冷靜思考的一門學科。數學課真正的魅力在于用有效的學習方法簡化、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問題,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感,這是所有膚淺的形式不能帶給學生的。
      
      關鍵詞:數學;課堂;學生;知識;學習
      
      北師大教材編寫組的老師曾說過"所有的形式都是圍繞著讓學生學會知識并應用解決問題而適時選取的".那么該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實效性呢?我是從以下幾點考慮的:
      
      一、課前的準備階段
      
      我認為上課之前的準備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最重要的環節。我將其分為三步——透徹分析教材、認真分析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能力、選擇適合本節的個人情緒。想上好一節課不是簡單地閱讀教學參考書,而是需要教師熟悉教材,能高度分析這一節課真正的內容和教學深淺度以及教材延伸的寬度。然后確定這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點,明確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找出這節課的難點。選擇適當的方式突破難點,讓所有的教學都圍繞著重點內容展開。在上課之前完成配套練習上的內容,針對性地篩選有層次的例題、習題來詮釋本節的知識。其次,想上好一節課必須要了解學生在這一節課之前都有怎樣的知識儲備、學生接受能力的好壞、學生可能出現怎樣的問題等,只有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教學,而教學的針對性越強,收效也越明顯。最后,教師要掌控自己的情緒,數學課的內容是有不同側重的,有些是章節的起始課內容相對輕
      
      松,有些是對定義的闡述,有些是人為規定的講述,有些是嚴密的推理、計算,還有一些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解決……這些問題的授課方式是不同的,這就需要老師采取不同的情感表現。比如,起始課的輕松活潑、定義課的沉穩自然,證明計算課的嚴謹冷靜,應用課的循循善誘。只有能把握自己情緒的教師才能將自己的課上得有生命力,上得精彩,充滿吸引力。
      
      二、上課的過程是教師一切行為的執行實施階段,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每一分鐘都是寶貴的,教師在上課時要爭取做到每一句話都有目的,每一句話都有教育意義。
      
      掌控好自己,不占用學生課堂時間做其他任何與內容無關的教育,就算是再有意義也必須換時間處理,不能沖淡了教學目的。在課堂的環節設計中要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由淺入深,新舊對比,
      
      努力讓學生新接觸的知識都能從學過的知識中找到可以類比的,將新知識融入舊的知識體系中。對于課堂上一些需要強化或是記憶的知識,可以采取類似語文學習的方式,(www.annahuzar.com)先記憶然后在應用和反思中去理解知識、加深記憶。在授課中我要說明的是,并不是所有課都適合討論。討論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交流合作,集合眾人的智慧解決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不是流于形式的活動。同樣,雖然數學課的目的是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但也不是每一節課都必須用實際的問題引入,教師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設計自然的、更符合自己思維習慣的引課,才能保證一節課開頭的精彩和思路的通暢。所以不能膚淺地理解"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句話,每節課學生在不斷的學習思考中,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過程中他們都是主體。在隨堂的練習中要有一條潛藏的知識線索,那就是教學的重點。所有的練習鞏固都應該圍繞這一中心展開,所有的習題不應該過深過難,都圍繞著中心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本節課知識的應用范圍和方法,過度的綜合只會讓學生理不清什么才是這一節最需要學習的。
      
      三、課后的作業和鞏固
      
      生物學中說生物對能量的吸收只是獲得能量的10%左右,數學的學習和這一點也同樣非常相似。學生每天上課中接收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識,一天眾多學科的學習更是讓學生有太多的知識需要記憶、理解,而學生不可能聽過的都能記住,更不用說應用。他們如果不加以復習鞏固的話,一天的知識能吸收10%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每天都必須進行一定的練習,讓學生通過完成作業的思考過程將所學聯系到原本的認知體系中。通過習題回憶起課上的知識,從而完成知識的同化,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在課后作業的布置是要注意"精",絕不能讓學生用大量的習題來鞏固知識,提高成績,盲目地完成大量的習題不只加大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更讓學生缺少了獨立思考的時間,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反而是一種抑制作用。而有計劃地讓學生重復做一些做過、錯過的題對學生的提高可能效果更明顯。教師在這一環節中不只要選題、批改,更要對自己的教學及自己的習題進行整理分析、總結得失,然后進行針對性的修改。
      
      以上就是我對課堂實效性教學的一些淺薄認識,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總結思考,希望能讓學生學得輕松,提高能力,讓數學成為他們受益終生的學科。
      
      參考文獻:
      
      [1]孫維剛。初中數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05.
      
      [2]劉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應[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4.
      

    【淺談實效性教學】相關文章:

    大學數學教育教學實效性分析論文09-05

    構建“三動”課堂教學范式 提高教學的實效性05-23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1-02

    淺談作文教學(精選16篇)03-11

    淺談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04-25

    淺談教學反思的有效性03-03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精選11篇)07-20

    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03-02

    淺談識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論文05-31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11-0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