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驗教學規范化管理的創新理念
實驗教學規范化管理的創新理念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 張翠薇
【摘 要】隨著呼倫貝爾學院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完善實驗管理體系,探索新型實驗室規范化管理模式,建設開放式實驗教學體制迫在眉睫。本文綜合我院現有的實驗教學資源,探索實驗教學規范化管理的新方法,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的,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辦學水平和實驗教學質量。
【關鍵詞】實驗教學;規范化管理;創新理念
呼倫貝爾學院是一所具有先進辦學理念的綜合性學校,堅持以現代大學的理念指導辦學,把發展教學和科研、辦成名校作為目標,充分體現“一實、二高、三強、四會”的辦學宗旨;有著重視基礎、重視質量、重視人才培養的教學傳統,蘊含濃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這樣的辦學宗旨,為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保障。
隨著科技樓的建成,我院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具備了規;、現代化的實驗教學環境。為培養適應21世紀國家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競爭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實踐性人才創造了條件,提供了良好的實驗教學技術平臺。
為此,我院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確立了實驗室環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設備先進、管理規范、保障得力、運行高效”的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教學改革總體目標是:“完善實驗管理體系,探索新型教學模式,綜合現有實驗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創新素質,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一、實驗室規范化管理的創新理念
1.合理配置實驗室,保障運行高效
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遷入科技樓后,有22個基礎實驗室,樓層從二樓延伸至五樓,如果實驗室配置不合理將造成實驗儀器分配不均衡、不能合理廣泛應用,達到資源共享;實驗藥品不能合理分配、應用,造成浪費和實驗員重復勞動等現象。在充分研究、合理考察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合理、科學的布局:二樓和三樓以公共實驗室和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實驗室為中心,以提高各相關專業交叉、公用實驗室的能力、方便相關專業間的實驗融合及實驗員的工作;四樓和五樓以基礎化學、分析檢測實驗室和應用化學實驗室為中心,在方便相關專業間的實驗融合基礎上,提高分析檢測實驗室的發散應用能力、將實驗室污染降低到最;配套的天平室、顯微鏡室、標本室等分布在實驗中心的相關學科樓層。這樣合理配置后,實驗室將保障高效的運行機制。
2.優化組合實驗設備,提高利用率
實驗設備、儀器是實驗室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學校的貴重財產,是教學科研的物質基礎,做好實驗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優化組合意義重大,責任也很重大。
近年來,隨著我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大,教學經費也明顯提高,在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的經費,極大地改變了原有的實驗條件。目前實驗示范中心擬分期、分批增添先進教學儀器設備,將具備規;、現代化的實驗教學環境。
。1)在實驗室設備優化組合方面,我們采用三步走的方式:一是在學校的支持下建立七個全新的基礎實驗室。二是將原有實驗室搬遷拆裝重組為十個相應實驗室。三是自主設計、規劃組建五個公共實驗室。
。2)將實驗共用的儀器設備統一管理和調配,達到優化配置、提高儀器的使用率的目的;集中進行維護,避免重復設置,減少資源浪費。
。3)對儀器、設備、藥品進行網絡化管理,以便任課教師擬定購置計劃和實驗項目卡,同時防止重復購買,造成藥品積壓。
。4)對化學試劑和實驗器材分類擺放并定期進行清點,同時加強對各種儀器設備的日常保養和維修管理,做好防塵、防銹、防蛀、防腐、防變形、防老化、防盜、防火等日常管理工作,發現有損壞的及時維修,提高儀器的完好率,延長使用壽命,使教學儀器設備更好地發揮使用效率。
。5)做好實驗室的環境建設,實驗室環境建設包括照明、用電、溫度、濕度、潔凈度、通風、有毒有害氣體排放處理、病菌污染處理等。
3.組建合理的實驗室管理隊伍
由于實驗員職責的特殊性,勞動成果的隱含性,勞動方式的獨立性,從而掩蓋了其工作的艱巨性、繁瑣性、科學性,但一個優秀的實驗員會任勞任怨努力做好實驗室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實驗室的功能。
。1)要求實驗員要掌握實驗操作技能,掌握運用現代教育裝備的方法,學會現代實驗室管理知識,當好任課教師的參謀,認真準備好每個實驗,協助任課教師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規范者。另外作為實驗技術人員,應樹立較強的為教學、學生和教師服務的意識,做好一切輔助工作,盡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一切為實驗教學著想,一切從實驗教學出發,才能真正完成好實驗教學任務。
。2)我院搬遷至科技樓后,實驗室由原來的十六個增至二十一個,化學、應用化學專業方向實驗員四個,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專業方向實驗員二個,化學、應用化學專業方向實驗員每人負責一到兩個實驗室,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專業方向實驗員每人負責五到六個實驗室,工作強度、難度都很大。因此,我們采取實驗室管理分配制,即由實驗員做好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實驗藥品的配制工作,選配相關學科的實驗教師協助管理相應實驗室的辦法。協管教師在相應實驗室上課的同時,負責管理各自實驗室內的儀器設備、環境衛生、水暖電等的使用和維護工作。
4.完善實驗室制度建設,建立規范化管理機制
健全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是實驗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要使實驗室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實驗室使用者有章可循,首先必須根據管理目標、任務和要求建立一套全面的實事求是的規章制度。為此我們出臺了《實驗員工作職責》、《實驗室規則》、《實驗室安全規則》、《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儀器設備報廢和賠償制度》、《教師實驗守則》、《學生實驗守則》等實驗室管理制度。同時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檢查執行情況,并列為對實驗室工作、實驗教師和實驗員評估、考核的重要內容。規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一方面約束實驗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而且也為實驗教學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5.建立完整的實驗室檔案,實現網絡化管理
為了督促實驗人員管理好實驗室的固定資產,對實驗室的實驗儀器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服務于實驗教學,確保實驗工作正常有序開展。我們規范并建立了實驗室的各項檔案。如“固定資產賬目表”、“實驗室使用登記表”、“儀器及設備損壞情況登記”、“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實驗室安全衛生制度”、“實驗項目卡”、“實驗課教學一覽表”、“實驗課學期授課一覽表”等。并將檔案進行紙質、網絡化雙管理。
同時強化安全意識,要求實驗人員熟練掌握事故應急處理方法,具備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加強實驗室安全檢查,通過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實驗室育人環境,為提高實驗教學水平,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建設開放式實驗教學體制,做好開放實驗室的管理
實驗室開放是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為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盡可能為學生提供一切方便條件,提高辦學效益和教學質量,在保證完成教學計劃的前提下,為學生開放實驗室,并提供方便、實效的服務。開放實驗室的目的是為已經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的學生提供自主實驗的空間、時間和環境。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綜合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
1.制訂開放實驗室的管理辦法,建立實驗人員崗位責任制;
2.在各專業導師的帶領下,成立了學生化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環境科學畢業論文課題組,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可以設計自己的科研性實驗,研究與實踐專業相關的課題,擬成立學生化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實驗創新課題組,實驗室為畢業論文課題組和實驗創新課題組全面開放;
3.開放實驗室實行登記制,學生實驗要在所在的實驗室登記實驗項目、實驗儀器編號等信息。實驗前要提出活動計劃、儀器藥品使用計劃,實驗結束后要清點儀器設備,保證完好無損。進出實驗室要進行記錄。
4.各開放實驗室要配備專業指導老師和實驗員承擔實驗室開放工作,解答學生實驗過程的疑難問題,做好儀器設備的準備、調整與維護工作,并認真做好開放情況記錄。
三、在規范化管理下,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1.學生實驗創新能力的培養
。1)加強基礎技能訓練,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
。2)通過實驗操作提高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2.讓學生參與實驗準備工作
開設實驗課時,安排學生分組輪流準備實驗,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完成準備工作。這樣對教學有幾點好處:
。1)學生自覺提前預習;
。2)學生對整個實驗有大體的認識與了解;
。3)參與準備的學生可以帶動或指導同一組的學生,提高實驗效果;
。4)有時間思考實驗中的問題,參與研究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5)準備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與教師相互交流,促進實驗教學順利進行。
3.精選實驗內容,體現綠色化學思想
根據實驗課教學需求,本著將毒害降低到最小的宗旨,合理選擇實驗內容。對實驗方案進行優化,在實驗內容上,盡量根據低能耗、低毒原則進行篩選,避免實驗中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和使用強腐蝕性試劑,提高實驗安全性。
4.改進實驗方案,嚴格控制藥品用量
要逐步實施常量、微量與半微量相結合方案。這樣不僅體現綠色教育,同時也有利學生在保證實驗教學效果前提下,提倡實驗向著微型化方向發展,減少污染并降低實驗費用。
5.實驗結束后廢液、廢渣、廢瓶盡可能回收利用
實驗始終貫徹綠色環保意識;瘜W實驗產生的大量廢棄物,如不及時處理隨意排放,久而久之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會淡化學生環保意識。將生成的廢液統一回收,然后鼓勵學生利用創新課題組計劃時間,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回收處理,既提高了學生環保意識,又鞏固了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合成實驗所得產品一律收回,留給下一屆學生做基本操作實驗等訓練,這樣基本上做到實驗室無污染,產品鏈式利用的良性循環。
6.實驗技術的發展
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是一個多學科及交叉學科并存的綜合性學院,有化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環境科學及生物技術及應用五個專業。而這幾個專業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以實驗為基礎是這幾個專業的最基本特征,實驗的主要場所在實驗室。實驗室的開發和利用是保證各科實驗課程順利實施的基本條件。實驗課程強調對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從現有的實驗設施來分析,存在著實驗室配備數量有限、實驗教師人員少、工作量大;實驗課程多,實驗時間排不過來;儀器設備不配套、藥品浪費;有毒有害類化學藥品對學生身體、環境損害大;生物實驗涉及損害生物等一系列問題,我院已經建立仿真實驗室,能解決以上諸多問題,并且鼓勵學生自主實驗、自主探究。構建仿真實驗室可以解決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補充和完善。仿真實驗室的裝備對學生開展課題研究,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敢于動手、敢于探究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在實驗技術方面爭取達到以仿真實驗與實際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結合、模擬與數字結合的手段,對現有實驗內容進行全面整合和更新,大幅度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和研究創新性實驗的比例。
【參考文獻】
[1]郭俊杰。有機化學實驗學習中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J].中外醫療,2008(24):90-91.
[2]孫宏。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綠色化學教育的實踐[J].高師理科學刊,2008,28(3):28.
【實驗教學規范化管理的創新理念】相關文章:
企業創新理念標語12-16
企業管理理念標語08-22
管理理念的語錄49句07-27
管理理念的語錄78條09-14
管理理念的語錄48條09-23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49條10-27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40句09-30
管理理念的語錄48句10-05
企業管理理念標語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