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智慧教育與六要素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構建
智慧教育與六要素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構建文/陳鳳葵
摘 要:“用智慧做教育,讓教育出智慧”,是蘿崗區為了打破傳統呆板的應試教育僵局而提出的智慧教育新型教育發展戰略目標。而課堂“六要素”教學方式就是大家根據一線教學實踐總結出來的能更快、更好地實現智慧教育的不二法門。六要素中的前三個要素“知識、能力、情意”與新課程倡導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不謀而合;而其后三個要素“主動、互動、能動”更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互動學習方式。結合英語一線教學,對如何構建智慧教育與六要素英語課堂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智慧教育;課堂六要素;英語課堂;三維目標
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學過程太過注重知識目標和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意取向和能力提升,導致課堂僵化、封閉、沒有靈性,沒有遷移知識生成能力的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及合作學習等互動土壤。鑒于此,近期我區教育局根據最新教育發展趨勢,倡導“用智慧做教育,培養有智慧的人”,并結合實際學情提出有效構建課堂六要素以實現“智慧教育”作為新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抓住課堂的主要矛盾,才能從實際學情出發,有效提升教學主體的學識和能力,才能最終達成推動我區教育事業走向一個新的高峰的目的。由此出發,筆者特此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并分析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感和學習規律,對如何構建課堂六要素以實現英語智慧教學的目標進行如下探索與研究。
一、知識目標
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目標,著重指的是教學大綱和新課標規定的學生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具體到英語教學中就是基本的新課詞匯識記、句法掌握、熟練閱讀等。知識是技能的基礎,是遷移能力的本源,連知識目標都達不到的話,那提升能力就是緣木求魚,必然就與智慧教育南轅北轍了。筆者請以課堂實例來說明如何夯實基礎,落實知識要素,為高效課堂奠基。
比如,筆者在教學牛津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Module1 Unit1 Reading時,我的知識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生詞,熟讀課文,然后深入細節,掌握里面出現的容易被學生忽略的常用介詞with表示伴隨狀況,“帶有”的意思;掌握描寫人物時常用的詞匯cheerful,take care of,tell jokes,be good at,strict,encourage,support,successful等;熟練掌握描述人物樣貌、興趣、性格、職業的句式。
一節英語課中最基本的知識目標無非就是生詞和句型,最起碼教材中出現的句型要讓大家進行熟練識記,不然就根本無法進行下一步知識遷移能力的教學目標,最終導致智慧教學變成一句口號。
需要注意的是,教學實踐中,我們也不能過分強調知識目標,不能只顧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而不顧學生的實際認知和認知情緒,這樣忽視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式嚴重阻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他們的個性發揮和進一步的能力提升。
二、能力要求
能力是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上進行舉一反三的創造性發揮,是對知識的遷移和實踐升華,是課堂教學的最終追求。具體到英語教學中,筆者認為能力要求就是讓學生在掌握詞句等基本知識的情況下,學會根據語言情境進行隨機應變,也就是能以英語國家人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語言表達和情感表現以及對問題的觀察、思考和解決方法。
比如,我們學習牛津版七年級下冊Module3 Unit 6Writing a travel guide時,其能力要求就是讓同學們在掌握基本詞句的情況下,能用If you… you can\will;Why not do sth?\Why don’t you do sth.?be famous for sth等格式表達自己的需求。為了讓大家都能體驗知識生成能力,筆者組織大家根據所學知識進行隨機組合的自由發揮式情境對話,其中同學們選用的“Where can tourists go in Guangzhou?”“Where can eat difference local snacks?”這些話題比較切合中學生實際,利于發揮,能更好地將所學句式融入進入,從而提升能力。
俗話說:學以致用。能力才是課堂教學的目標。所以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更多地引導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訴求,敢于實踐自己的想法,敢于用新學的知識去實踐,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才能將知識遷移成能力。
三、情意需求
情意需求,就是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取得掌握知識的充實感及領悟到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的快樂體驗和積極心理需求,是傳統教學中被忽略掉的部分,也是現代教學理念中促進學生主動探索和學習的重要方式。
通常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活潑的課堂設計。初中生對契合自己認知情緒的事物更容易接受,因此筆者在教學牛津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3 All about films時,就先從近期熱播的一個電影說起,將學生順利帶進積極的情緒中來;(2)教師的肯定、贊揚及鼓勵。每個人都期望得到贊賞和鼓勵,初中生正處于爭強好勝的青春期。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搭建師生交流的舞臺、心靈溝通的橋梁,給學生塑造心靈的空間,以培養他們樂觀的學習態度和積極的探索精神。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強制的學習無法取得理想效果。因此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感出發,打造能鼓勵和牽引他們認知和發展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在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四、主動探索
主動學習體現的是還原學生學習主人翁地位的新課程理念。新課程理念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實踐中如果我們不能激活學習主體進行主動學習和探索,只靠填鴨式灌輸,那肯定得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比如,我們在教學牛津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3 Health and food Reading B A balanced diet時,傳統的被動學習就是教師強調要背誦及默寫,學生在強權驅趕下毫無積極性,即便當時記住了也不會持久。而主動探索就是筆者在引導大家學完后,以How to keep healthy為話題讓大家來分享自己的keep healthy經歷及心得。這樣的教學方式活潑開放,又切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了好多相關話題,大家為了滿足自己的分享,主動把相關詞句練習得滾瓜爛熟,如此熟能生巧,生成了運用能力,達成了教學目標。
五、互動學習
學習的過程不應該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應該是師生共同討論、學習和研究的教學相長的過程,其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等多種方式。英語是外來語,需要經過大量的讀寫聽說練習才能生成運用能力,而生活中缺乏語境,所以我們就可以引導同學們進行互動對話,以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比如,筆者在教學牛津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5 Family life時是這樣引導大家互動的:讓大家描述一下自己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要求必須用上新學的“would like to do sth.” “be willing to do sth”,“ try doing sth” ,“pay for”,“ pocket money”,“take part in”等詞匯。這樣大家分成4個人的小組相互分享和檢測,讓學生更充分、更靈活地學習。
如此設置,學生不再是孤立的學習者,而是與師生一起進行知識運用體驗,更容易激發靈感、發展個性、生成能力。
六、主觀能動性
主觀能動性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精神狀態及活動能力,它由感興趣的問題引起,產生強烈的解決問題的動機,經過長期艱苦的努力,直至問題的解決,產生創造性成果。它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探究性學習的理念。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要激活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通常筆者采用活動教學和競賽機制來刺激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比如,我們學習牛津版七年級下冊Module2 Unit 2 Our animal friends時,筆者就讓大家扮演可愛的小動物來進行英語對話,或者保護訴求;也可以讓大家實現搜集材料,然后看一看誰默寫的動物英語詞匯多。這樣的活動驅動和競賽刺激能有效激活學生學習和探索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奠定高效課堂的基調。
上文是筆者結合一線教學實踐對如何構建課堂六要素來實現智慧教育的探索研究。概而述之,教學實踐中我們不能只顧照本宣科地講解,我們要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從他們的認知規律和認知情趣出發,設定符合他們認知發展的教學方案,如此才能幫助他們遷移知識生成技能,最終實現智慧教育。
參考文獻:
。1]石學紅。淺談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效率[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0(05)。
。2]趙春菊。淺談如何全面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1(07)。
。3]賴彥君。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之我見[N]。學知報,2010.
。ㄗ髡邌挝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九佛中學)
【智慧教育與六要素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構建】相關文章:
學習《怎樣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的體會08-23
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分析08-24
抓好教學六要素 成就有效大課堂05-05
淺談構建有效課堂08-24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有效方法探討08-25
課堂教學有效反思08-22
構建有效閱讀話題三策略08-22
智慧課堂教學心得02-28
閱讀鑒賞中的語境構建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