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歷史論文>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8-18 21:21:39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文/王 珊
      
      摘 要:培養創新能力需要教師從四方面做起:加強學習,認清內涵;轉換角色,更新觀念;巧設疑,多激發,引導創新;變難而易,由淺入深。
      
      關鍵詞:創新;創造;大膽;興趣
      
      面對知識競爭的時代,社會需要一些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作為歷史教師的我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為了完成這一歷史使命,要求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能力。
      
      一、加強學習,認清內涵
      
      創造活動是人類社會所具有高尚內涵的基本活動,人類社會任何進步都根源于創造,因此,培養學生這一目標,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把握其內涵。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師實施創新教育的最終目的,它的教學原則是開放式、啟發式,同時重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并且教學內容不局限于課本,要聯系生活,從生活中進行知識傳授,思維拓展,學科滲透等教育。
      
      二、轉換角色,更新觀念
      
      傳統教學是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師醉心于瑣碎歷史知識的灌輸,教學過程中,總是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而針對歷史問題學生不敢談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更不用說創新了。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求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樹立創新施教的思想,把傳統教學中單純傳授知識的過程,變成在參與中創造性地學習。
      
      三、巧設疑,多激發,引導創新
      
      疑問是學習的需要,思維的開端,創新的基礎;興趣是入門的向導,創造的源泉。而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做不到處處設疑,環環激發學生興趣,因此,我在授課時,先讓學生設“疑”而后思,采取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四、變難而易,由淺入深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的引導非常重要,那些學術觀點和考古的知識很難讓學生理解。因此,教師的引導很關鍵,作為歷史教師我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講到戊戌變法時,涉及的歷史知識很抽象,學生分析起來很不容易,而學生往往又死啃課本,所以在講它的意義和失敗原因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它的意義,以及為什么失敗。讓學生大膽去分析,評價戊戌變法,這樣再結合課本講,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總之,中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不但培養思維能力,而且也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學生不能創新,就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的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張梅。構建高效歷史課堂。新課程學習:上,2012(09)。
      
     。ㄗ髡邌挝 吉林省扶余市陶賴昭一中)

    【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相關文章: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8-20

    淺談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08-23

    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8-25

    英語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08-22

    淺談少先隊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08-24

    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初探08-23

    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8-22

    關注人才成長重視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08-20

    淺論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08-18

    科學實驗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施策略08-2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