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熊 瑋
。ㄌK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104)
摘要:當前師生沖突越演越烈,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也就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課題。本文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層面,闡述了當前我國高校師德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問題;對策
一、認識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胡錦濤曾指出:“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并提出“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新,奮發進;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四點希望,這是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也是教師工作示范性的客觀要求!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對于一個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學生來講,由于缺乏必要的鑒別能力,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往往受外界因素影響很大,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的道德水準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道德水平。為了保證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就要求每位教師都應該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保證。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養有利于學生獲得積極的生活體驗和生活態度,從而影響學生整個人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愛湯姆士·哥頓說:“師生之間應該是坦誠相對、彼此關懷、獨立而不依賴、尊重對方、彼此適應對方的需求!币簿褪钦f,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在這樣的關系中,師生相處和諧、融洽、愉快。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一旦教師真誠、尊重、理解的態度建立起來,學生就能離開僵化走向靈活,離開依賴走向自主,離開戒備走向自我接受,離開被束縛走向創造性。由此,我們可以說,教師是創造良好師生關系的主體,而教師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創造良好師生關系的關鍵。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總體上講,當前我國教師的整體素質良好,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愛生如子,表現出了優秀的綜合素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受到各界好評。然而,在如今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背景下,教師隊伍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滑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松^、價值觀出現異化。在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的影響下,有些教師把物資、金錢看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保證,忘記了教師的神圣使命,丟棄了教書育人的根本任務。
。ǘ┚礃I精神弱化,功利傾向嚴重。部分教師僅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看作是一種職業和謀生的手段。由此,有的教師為了追求物質利益,對教學敷衍塞責,放松本職工作,熱中社會兼職,出現隨意調課、停課、請人代課等現象,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有的教師對科研急功近利,學術浮躁,論文抄襲嚴重。
。ㄈ⿴煴硇蜗竽:。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這是對教師的基本道德要求。學生的良好行為和優秀品質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師的高尚品行來熏陶。目前,部分教師忽視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很好地在學生中起到表率作用。有的教師紀律松懈,隨意遲到、早退甚至曠課,難以為人師表。
。ㄋ模┤吮疽庾R淡薄,對學生缺少關愛。熱愛學生是教師所特有的一種寶貴的職業情感,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堅實基礎。然而有的教師對學生缺少愛心,不愿為學生付出,對學生的思想、心理問題漠不關心。尤其是年輕輔導員,不遵守學校規定,對學生放任自流,既不關心也無愛心,只講索取不講奉獻。
三、當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ㄒ唬┥鐣D型期大環境的沖擊。市場經濟的運行在為社會道德建設創造有利條件的同時,其自身的某些特性又給社會道德建設帶來負面影響。其一,市場經濟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這種屬性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但是自身并不能促進新道德的生長,如果沒有適當的引導和管理,就容易滋生出極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論文范文 www.annahuzar.com)其二,市場經濟的運行主要依靠市場調節,但是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容易導致片面和短期行為,使一些人只顧個人利益,不顧社會利益;只重經濟利益,不重社會利益;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這些不良觀念都強烈沖擊著象牙塔中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ǘ└咝炔抗芾眢w制不完善,一些制度設計的不合理造成價值導向偏差。如在與教師利益密切相關的各級評優、職稱評定、申報基金、出國選拔等規定中,過多地強調學歷層次、科研成果的獲獎情況、發表論文的數量及刊物的級別等指標,而把個人的思想道德狀況作為可有可無的軟要求,客觀上產生了誤導。
。ㄈ⿴煹屡嘤柕恼`區。首先,當前各高校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師德培養、評價、考核和激勵機制。雖然從上到下、從校內到校外都強調加強師德建設的重要性,但缺少實際行動。大多數高校對待教師的基本態度是重使用、輕培訓,重科學素養、輕人文精神,重業務能力提高、輕職業道德培養。又由于師德評價、考核、激勵機制不盡合理,一些師德失范的教師往往得不到及時處理,因而產生嚴重的負面效應。其次,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滯后,難以滿足教師的實際需要。大部分高校開展的師德教育還停留在傳統說教上,時代性、針對性明顯不足,而且高校各級黨組織,對教師的內心世界和道德追求,缺乏深入了解和專題研究,造成師德教育和實際需要不合拍。
四、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途徑
。ㄒ唬⿲W校方面。首先,要改革內部管理體制。健全高校的獎懲制度,把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要求與其利益結合起來。在對教師的考核中,淡化科研經費、研究項目、獲獎成果、論文數量等硬性指標,而將教師的道德品質、敬業精神、團隊意識、育人狀況、教學質量等軟性指標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對只重科研不重教學的教師不予職稱晉升的考慮甚至進行一定的懲罰。從政策上對教師行為做出正確的引導。其次,要提高教師的待遇。馬斯洛的人類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只有當人的基本需要,即生理、安全、愛與歸屬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才能產生較高層次的需要,即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我們注重教師的道德素質教育,但是也要以教師本身為出發點考慮,對于一個在市場經濟物流沖擊下連自身基本生活都不能滿足的人,如何能要求他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呢?因此學校要切實提高教師的待遇,使教師生活無憂,這樣更能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
。ǘ┙處熥陨矸矫。首先,要樹立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高校教師擔當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任,因此當代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就要求教師要有對社會、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這樣才可能內化為教育工作的不懈動力。其次,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尊重學生、善待學生、信任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積極聽取學生意見,主動與學生交往,研究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狀況,注重“隱性教育”,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再次,教師要完善自我。教師只有不斷吸收新知識、新信息,補充新鮮血液,才能正確地給學生以指點,學生才會因教師無形的人格魅力、知識魅力而樂于與教師交往,并在教師的身教影響下樂于求知,積極探索。
【淺析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相關文章:
淺析稅收征管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2
淺析高校職業生涯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05
淺析農村稅費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05
淺析我國行政賠償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05
淺析農村稅費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05
淺析市農村消費市場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2
淺析行政調解法律適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05
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08-08
流動黨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