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區域活動之我見
幼兒區域活動之我見貴州省黔南州龍里縣實驗幼兒園 譚光琴
【摘 要】在適應性發展課程的教學中,教學活動的延伸部分是我們教師正在嘗試的一項教學工作,教學活動與區域活動相結合即能讓區域活動為主題教學活動服務,使之為其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工作,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并生成學習內容;又能成為教學活動的載體,使主題內容在各個區域中通過幼兒的操作實驗,不斷探索發現、創造,滿足幼兒探索欲望作為主題教學的延伸活動,使幼兒把所學到的內容在這里得到驗證,體現了幼兒的學習持續性。
【關鍵詞】區域活動 選擇性活動 幼兒園 教學活動
幼兒園適應性發展課程是我園這一學期的教學內容,這一課程它主要是通過選擇性活動和共同性活動來實施的,所謂共同性活動是指兒童在教師的支持、幫助下,圍繞某個大家感興趣的生活中的主題或認識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知識、理解意義、建構認識。而選擇性活動我園主要是通過活動區活動來實施的,隨著適應性教學的開展,區域活動成為活動的實施場所。在適應性發展課程的教學中,教學活動的延伸部分是我們教師正在嘗試的一項教學工作,教學活動與區域活動相結合即能讓區域活動為主題教學活動服務,使之為其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工作,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并生成學習內容;又能成為教學活動的載體,使主題內容在各個區域中通過幼兒的操作實驗,不斷探索發現、創造,滿足幼兒探索欲望作為主題教學的延伸活動,使幼兒把所學到的內容在這里得到驗證,體現了幼兒的學習持續性。在此我們設立了科學區、音樂區、娃娃家區、建筑區、操作區、益智區等區域,在活動初始階段我通過參觀走訪幼兒幼兒園附近的教師新村社區,觀看圖片資料,讓幼兒感受到周圍自然環境及生活配套設施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在幼兒討論過程中,我發現他們的興趣點始終圍繞著我們曾經路過的一個臭烘烘的小水溝,走過的橋,丟棄在路旁的各種垃圾,還有馬路上熱鬧的娛樂生活場所。為了解決他們心中的疑惑,滿足他們探索欲望和模仿欲望,我們分別在操作區和社會生活區原有的內容上新增設了有關的內容。在操作區里增設探索區:風車、電與火、沉浮、水輪和沙漏,各種各樣的橋,打氣球;益智區:環保棋;美工區:廢物變寶,貼畫;建筑區:木頭積木;語言區:排圖講述;。隨著主題活動的進行,我們對區域活動的不斷進行增減調整,讓幼兒在“工作”過程中用學到的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使他們的學習和工作更為獨立和自由。
那么我是怎樣對幼兒進行活動區指導的呢?由于我們進行的是適應性課題的教學,所以我結合教學內容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的自主活動,我則在此過程中觀察,了解幼兒,根據幼兒的個休差異,個別的進行指導,使幼兒在活動中充分的自我學習,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發揮區域的實效性
在區域活動中我放手讓幼兒大膽的去參加區域活動,去布置活動場所,并逐漸把集體活動內容融融入到區域活動中使他們在區域中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從而得到發展,得到提高。另外,我積極開動腦筋,采取多種形式,真正發揮區域的實效性,讓區域都“活”起來。(如和水果寶寶一起玩這一活動中,我讓幼兒從家里帶來一各種各樣的水果,自己擺放到活動區內,自己布置活動區,在活動區介紹自己的水果,使幼兒在活動中增加了膽量,學到了不少知識。)
二、有計劃、有目的投放材料是區域活動的物質支柱
在區域中主要投放的材料大都是半成品材料。如在美工區投放廢舊盒子、各種各樣的瓶瓶罐罐、廢紙、蛋殼、瓜子殼等。建筑區:不但有積木,還有各種舊盒子、酸奶瓶做的房子、塑料雪花片等,為建造的房子畫龍點睛,發動兒童更大的想象力。(教學論文 www.annahuzar.com)娃娃家的大部分玩具都是幼兒和家長從家里或外出活動后帶回來的,如各炊具,吹風機、小梳子、藥罐子、盒子、生活用品等。幼兒通過自己探索、動手操作把半成品變為成品,這樣既讓幼兒動手動腦,以讓幼兒體驗了成功的樂趣。其次還充分發揮家長與幼兒齊動手,收集廢舊物品和半成品材料,制造中生活中豐富的,有吸引力的材料。(如主題瓶瓶罐罐中,我讓家長和幼兒一起來收集這些東西,讓幼兒觀察,知其用途,用它們篡改創造中更多的東西)通過家長和幼兒收集廢舊物品,讓幼兒知道了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東西都可以變廢為寶,同時也培養了幼兒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增強了家園的密切聯系。
三、教師注重、有目的的對幼兒進行有效指導
在幼兒活動中,我著重了解幼兒已有的經驗是什么,觀察幼兒對什么感興趣,考慮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特別是在幼兒活動時,不能急予用我們心目中的游戲水平去要求幼兒,幼兒在游戲中應有自由選擇與自主決定的權利。游戲過程是幼兒探索和發展的過程,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學會觀察等待,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言談舉止,先觀察再指導,處理好游戲中的主客關系,給幼兒自由選項與決定的權利,使我們組織的活動成為幼兒“真正的游戲”,而不致使游戲失去“靈魂”。
四、結合適應性發展課程的教學,生成主題開展相應的區域活動
例如在主題“恰央與嘎老”中,幼兒了解了許多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我利用本地少數民族多的資源優勢,生成了區域活動“裹包帕”請來幾位少數民族的家長來教幼兒裹,并帶來了多種多樣的包帕,幼兒學得非常的開心,特別的感興趣。使幼兒在體驗社會活動中,感受多元民族文化的美,培養幼兒的社會情感。
在區域活動實踐中,我們意識到區域活動對幼兒園的教學是不可缺少的,我把區域活動與適應性課程結合起來,與集體教學互補,既重視兒童的自主探究學習,又發揮教師的引導和支持作用,只有如此,方能真正在立足傳統的基礎上,積極落實新《綱要》、新理念,使教學得以最優化,建立起適宜于本園特點的園本教育課程。
【幼兒區域活動之我見】相關文章:
幼兒園區域活動反思08-21
如何減少幼兒活動中消極等待之我見論文03-10
如何讓區域活動變成幼兒的自主樂園08-23
幼兒園區域活動論文(精選6篇)09-20
幼兒想象力的培養問題之我見08-24
淺談持續開展“輪流讀書活動”之我見08-23
全區幼兒園區域活動展示交流材料06-27
體育活動中幼兒的主動性培養巧妙方法之我見08-25
探究不是作秀——生物教學探究活動之我見08-20
口語交際之我見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