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中的若干關系思考

    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中的若干關系思考

    時間:2023-03-05 07:27:28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中的若干關系思考

    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中的若干關系思考
    何家義
    [摘要]在大學生中開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注意掌握和啟發學生用動態的思維來辨別“精華”與“糟粕”,真正做到“古為今用”;要正確處理傳統文化教育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之間的關系;要充分認識和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的重要作用;要在大眾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找準和掌握傳統文化教育的地位和方法,從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促進中國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主流意識形態 大學生全球化
    [作者簡介]何家義(1966-),男,廣西桂平人,廣西財經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廣西 南寧 5 30003)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0)36-0096-03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留下了大量令國人為之自豪的燦爛文化,它影響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而不懈奮斗,而在此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也不斷獲得豐富和發展。努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對于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促進中國傳統文化與不斷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在此過程中,正確認識處理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一系列問題尤為重要。
    一、傳統文化教育中“精華”與“糟粕”之間的關系
    正確處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是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面臨的首要問題。眾所周知,任何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在歷史中形成的一個豐富的、有機的整體,同時作為一個整體而在歷史發展與現實中發揮作用。以儒學為主要代表的我國傳統文化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博大精深而又紛繁復雜,是一個十分龐雜的不同學派的集合體,具有鮮明的矛盾性和兩重性: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并存,科學思想與迷信觀念的并存,民主思想與封建意識并存;既有積極、進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極、保守、落后的一面,是精華與糟粕并存、真理與謬誤混雜、進步與落后交織在一起的。
    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矛盾性一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現實主義態度是最科學合理的選擇,然而,對“精華”與“糟粕”的分析和鑒別卻是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重要問題。傳統文化“不是一個已經成熟、最終定型的‘爛蘋果’,可以簡單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活’的生命系統!睔v史上發生和形成的文化現象和傳統,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都有其產生和存在的特定環境,他們對歷史發展的意義,也應該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去分析和評價,而不能以今天的標準與好惡,用今天的想象和愿望去代替過去的事實。但傳統文化是汲取還是摒棄,則應該堅持以實踐為標準,不能依據個人的主觀認識的好惡作為標準,而是要看它是否符合今天人類實踐發展的要求,及其這種文化運用于實踐對人類文明促進的程度。對于“過去已有的”東西,不論它們在過去起過怎樣的作用、是不是精華,都要以有利于我們今天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繼續進步為標準,去重新加以分析、研究、判斷和選擇實施。
    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不少是為多數民族、國家所認同的,合乎人性的,能夠體現當代精神和滿足未來發展需要的東西,這種東西被不少學者稱其為“普世倫理”,也是我們應該加以發揚光大的傳統文化的精華。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愛、和諧”等,至今仍然散發著智慧的光芒,為人們所廣泛接受;但也有些形式和內容到今天顯然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如“男尊女卑”“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因果報應”“轉世輪回”等觀念,只能作為一種歷史概念來理解,應該予以拋棄,而不能再加以宣傳。除了實體性意義上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外,我們還應該與時俱進,結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立足于當代中國具體革命和建設實踐,根據不斷發展的具體需要對某些思想加以修正和改造,批判地加以繼承。如毛澤東給予《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中“實事求是”全新辨析與設釋,并賦予它嶄新的時代內涵,從而使其成為一個哲學命題,成為具有鮮明民族性、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和黨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路線的精確概括。再如,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要從國家長遠發展需要出發,制定中長期科學發展規劃,統觀全局,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边@里就包含著對傳統文化中有為和無為思想在內容上的改造和繼承。
    因此,在大學生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掌握區分和判斷精華與糟粕的標準以及精華與糟粕的內容,更重要的在于啟發學生樹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文化變革意識,積極參與新文化的創造,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時代得到積極的弘揚,達到中華文化的全面振興。
    二、傳統文化教育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之間的關系
    主流意識形態是在文化競爭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強大的傳播力和廣泛的認同的文化形式,它構成了一個社會精神文化的中樞與靈魂。在當代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占統治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 從歷史發展來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關系: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的五四時期,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識形態地位不復存在,大量的社會改革理念和思潮涌人中國,形成了當時特有的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此時的中國政治和文化上都面臨形形色色的思想和觀點的艱難抉擇,但無論何種外來思想進入中國,為了確立其指導地位,其信奉者無不把中國傳統思想作為靶子予以抨擊。因此,絕大多數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抱著與中國傳統文化徹底決裂的態度,簡單否定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只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對立,不見兩者結合的必要和可能。這其中一方面是因為兩種文化在階級立場、敘述方式等方面存在著本質區別,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現實斗爭的需要。但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外來文化能夠在中國生根發芽、不斷發展,進而成為主流意識形態,除了中國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和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外,“其前提是必須與本土文化傳統具有某種契合性。馬克思主義正是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這種契合和相通性才是其在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成為主流意識形態!遍L岱年先生認為這兩種思想在唯物論、辯證法、唯物史觀、社會理想等四個方面都存在相通之處③。馬克思主義并不是狹隘的封閉系統,而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原則,含有全人類所創造的一切智慧。因此,馬克思主義從其一開始傳人中國的五四時期開始,就不斷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當前,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經成為首要任務,上述兩種文化所代表的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已經不再尖銳,統一和互補的趨勢明顯。經過幾十年的宣傳教育,馬克思主義思想理念早已在中國人心中扎根,其主流意識形態地位不容動搖;而在中國有著千百年發展歷史的傳統文化在多數中國人心中仍有相當的地位,其內容中符合現代社會規范的思想和價值觀念仍為人們所廣泛接受,其形式上符合中國語言習慣和環境的表述方式和語言風格更具有中國風格和氣派。因此,在文化建設中,我們應該主動探求這兩種文化之間的共性和互補性,在強化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同時,在內容和形式上主動地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主張以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取代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文化保守主義的做法是不現實也是不明智的;同樣,主張用主流意識形態教育代替一切教育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做法也是不科學、不合理的。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主流意識形態教育都應該成為當下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流意識形態教育是主陣地,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應該服務于、服從于培育現代新人的大目標,以主流意識形態為指導。同時,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又必須堅持發展、開放、創新的原則,大膽吸收中國傳統經典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以不斷豐富自己的營養,達到不斷發展創新,保持其應有的旺盛生命力。
    三、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成長成才之間的關系
    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是其成長成才的關鍵階段。在中國改革進一步走向深入、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的新形勢下,以正確的內容和形式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促進大學生不斷成長成才的內在要求。
    首先,開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端正青年學生受外來文化影響而產生的錯誤觀念和理念。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大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更新和進步,但同時也容易產生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錯誤傾向,甚至導致大學生精神頹廢和道德滑坡。同時,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現代信息傳媒技術的迅猛發展,諸多外來文化以更加快捷的態勢涌入思想領域,這既為大學生吸收國外的先進文明成果提供了便利條件,也使思想文化領域呈現了多元的趨勢。這些對思想意識活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不成熟,社會經驗匱乏、是非分辨能力不高的當代大學生影響頗大。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已對我國的意識形態安全和固有的民族文化傳統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加強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將對構建大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其次,開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要充分利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從大學生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發,通過傳統文化的教育,以提高思想認識、優化思想素質為目標,繼承傳統文化所體現的民族精神、哲學思想、倫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觀念和行為習慣,改變大學生的價值標準,使其朝向健康、積極的方面發展;以優秀傳統文化所彰顯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塑造大學生國家責任意識;以優秀傳統文化中誠信觀點,塑造大學生正確的誠信觀;以優秀傳統文化中謙恭禮讓、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精神,塑造大學生正確的交往觀;以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義利觀念,塑造大學生正確的利益觀;以優秀傳統文化中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觀念培養大學生積極向上的事業進取精神;以優秀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培養大學生節約環保的生活理念。從而塑造當代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充分吸取利用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元素對大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外,還必須正確認識、努力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產生的不利影響。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的厚古非今、因循保守、重情輕理等不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對于當代大學生創新意識、法制意識、進取意識的培養都是不利的,應特別注意加以鑒別和正確引導。
    四、傳統文化教育與大眾文化全球化之間的關系
    全球化是當今世界一種不可抗拒的發展潮流和客觀趨勢,它深刻影響著并將持久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發展。全球化在給世界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西方文化迅速擴張,文化呈現出世界趨同或融合的趨勢,大眾文化全球化現象方興未艾。當前,大眾文化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超越了經濟框架設計的客觀現實,它已不再是一個價值判斷,而是一個事實判斷。
    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具有兩重性。從積極方面看,全球化促進人類的普遍交往,使不同文化之間增加相互了解的機會,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補充,有利于豐富人的文化生活,開闊人的精神視野,充實人的內心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時,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不同形態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相互碰撞,為民族文化的重構創造條件。從消極方而看,全球化在促進人的發展的同時,又對人的發展具有阻礙和抑制作用。顯而易見,在目前文化全球化過程中,以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為后盾的西方資本主義文化處于相對強勢地位。這種文化在促進人類征服自然、提高物質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 隨之而來的是容易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益物質化,拜金主 義盛行,奢靡之風屢禁不止,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影響廣泛,從而 造成人性的扭曲;而經濟強國利用經濟優勢大行文化霸權主 義,把其價值觀念和價值準則強加于其他國家和民族,對他國 文化的發展和人的發展形成了障礙,對各民族文化的個性起著 消解作用。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要在保持和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實現文化的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凹せ顐鹘y和堅持開放,應在中國的文化政策中形成一種良性的制衡和互動機制。唯此,才能在全球化格局中,清晰的劃出民族國家的文化邊界并打破資本主義文化全球化的敘事邏輯④!痹趫猿治覈、經濟、文化全面對外開放的形勢下,面對文化全球化正負兩方面的影響,我們要大力發展中國傳統文化,進一步弘揚中國文化的民族性。要以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抵御西方文化對民族文化個性的消解,吸納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維護民族文化鮮明個性的同時促使中國傳統文化自身獲得不斷發展。然而,要堅持文化的民族性,需要有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需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這就需要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并且是對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全體國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不僅是利用其優秀成果開展國民品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應對文化全球化,堅持中國特色發展的現實需要。
    大眾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當代大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大學生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找回自我,擁有與周圍人群對話的基礎和方式,較好地融入社會,實現全面發展;有助于豐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為文化全球化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為此,我們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要結合課程教學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要轉變觀念,積極探索,努力實現傳統文化教育與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改革課程結構,結合教學內容,加強社會實踐,利用地域文化資源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高等院校應該把傳統文化精神的培養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做出自己的貢獻。

    【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中的若干關系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勞動關系協調法中若干問題的思考08-05

    關于勞動關系協調法中若干問題的思考08-05

    關于勞動關系協調法中若干問題的思考08-05

    政府在勞動關系中的角色思考08-12

    教師申訴行政制度中的若干思考08-05

    關于大學生助學貸款問題的若干思考08-12

    對反思性備課的若干思考07-30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08-03

    加快新城法治建設的若干思考08-12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