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改革教學 適應新課標
改革教學 適應新課標
勝東小學 張曉玲
新課標的頒布實施,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觀和教學理念,因此 ,我們必須結合學科教學 ,從教育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抓起 ,改革教法,適應新課標。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有獨到的教學風格 ,真正發揮其主導作用 ,提高教學質量 ,激發學生發現和創造的興趣 ,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發現、探索、創造的過程。
一、在教學手段上創新。
2 1世紀信息革命浪潮的來臨 ,加速了教育界的“技術化” ,也開拓了小學語文現代教學的新方式 ,課堂教學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教學。例如 ,教學《撈鐵!窌r ,單憑老師的講解和觀看傳統的掛圖 ,學生很難理解懷丙和尚撈鐵牛的過程 ,而利用多媒體手段再現這一過程 ,并且讓學生扮演懷丙和尚 ,指揮大家進行撈鐵牛的實戰演習 ,那么 ,課文的難點就不攻自破了。這樣 ,變苦學為樂學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育觀念上創新。
課堂教學中 ,要培養學生創新性的學習能力 ,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 ,痛下決心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將以教為主轉為以學為主 ,讓學生自主學習 ,獨立思考 ,教師只做適當的啟發、指導和幫助。
首先 ,注重爭論。學生對同一問題的認識有差異這是必然的。有差異 ,就必定有爭論 ,這是極可貴的教學機遇 ,教師要善于引導 ,盡可能讓學生有所爭論 ,有所發現 ,有所創新。例如:在語文第八冊教材中有一篇課文《諾曼底號遇難記》,哈爾威船長在船沉的危難時刻救出了全船的乘客,自己雖然可以逃生,他卻選擇了與船共存亡,沉入了海底。為此,學生展開了辯論:哈爾威船長死的值得嗎?正方認為—值得。他雖然犧牲了,但舍己為人的精神會永遠活在人們心中,雖死有榮。反方認為—不值得。不死以后還會是一個好船長,可以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我充分肯定的雙方觀點的合理性,鼓勵學生發現 ,鼓勵學生創新 ,利用有價值的爭論 ,作為教學手段 ,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意識。
其次 ,注重參與。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 ,要盡量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 ,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 ,千方計創造條件 ,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參與機會。不僅讓學生讀一讀 ,寫一寫 ,說一說 ,而且讓他們唱一唱 ,畫一畫 ,演一演 ,貼一貼 ,做一做……例如:在《跳水》一課中,初讀課文時我要求學生劃出課文中船的部件名稱,(如桅桿等),并根據這些名稱要求學生畫出簡筆畫示意圖來,了解課文情節。并且通過讓學生表演猴子的一系列動作體會故事情節。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 ,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再次 ,既注重學習結果又注重學習過程。當前的教學現狀是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下 ,學生被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這樣是不可能有什么創新的 ,長此以往 ,必然成為一個平庸的沒有發現意識的人。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 ,將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 ,把更多的時間騰出來 ,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得以充分進行。例如《白楊》中,爸爸對孩子說:“白楊樹從來都這么直。哪兒需要他,它就在哪兒很快的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薄鞍职种皇窃诮榻B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卑职值男囊馐鞘裁?這是教學中的難點,采用先學后教 ,先嘗試后指導的方法 ,多讓學生直接感受、吸收課文語言 ,以至舉一反三運用語言。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 ,使知識與能力得到同步發展 ,心理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語文改革教學 適應新課標】相關文章:
《語文新課標》教學反思04-18
《語文新課標》教學反思14篇04-19
語文新課標心得01-06
小學語文新課標心得01-31
新課標教學反思04-05
小學語文新課標培訓心得10-19
語文新課標學習心得04-17
語文新課標心得15篇01-06
語文新課標心得(精選9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