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以 “開放性”教學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以 “開放性”教學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時間:2022-12-31 16:56:36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以 “開放性”教學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以 “開放性”教學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以 “開放性”教學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開放型”教學是相對于傳統封閉教學而言的,F代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成果表明,課堂教學必須突出“以人的發展為本”,也就是在教學的全過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所以“開放型”的教學恰恰符合了這一教學改革的要求,因為它的課堂教學主要形式,就是要求學生參與多向思維,通過不同角度的探索,自己去獲取、鞏固和深化知識,并在參與的全過程中發展思維,培養能力。

    一、營造“開放性”的情感氛圍

    課堂教學環境是課堂內各種因素的集合!八怯烧n堂空間,課堂師生人際關系,課堂生活質量和課堂社會氣氛因素構成的課堂生活情“境”!伴_放型”的課堂教學環境的研究,也主要是如何創設一種開放型的課堂教學空間,開放型的課堂師生關系和開放型的課堂教學氣氛。

    在課堂教學空間方面,為了有利于學生多向交流,促進參與,我們在學生座位編排上,不局限于兩人一桌,全體學生面向講臺的單一坐法。經常根據教學內容,可采用四人或多人圍坐,甚至坐成半圓弧形式,便于展開小組協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學習空間。

    在課堂師生人際關系上,應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藹可親,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相互之間交流民主,達到較為開放的教學氛圍。所以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用商量的口語與學生展開探討。如我們在教學“按比例分配應用題”時,先向學生提出下列問題;“植樹節如果學校要我們六(1)班和六(2)班同學種360棵樹苗,你們想一想按怎樣的比例分配,兩班各應種多少棵?”這時許多同學先想到的是平均分,老師提出平均分就是兩班所種棵數的比是幾比幾?學生答:“按1:l分配”。接著又有許多同學提出:按兩班人數的比來分配,也有提出按2:1、5:4、3:2……來分配。一下子說出不同的比,而大部分同學都考慮自己的班多種一些。在這種情境的創設之下,學生對“比”的認識又一次得到深化,同時在說“比”的過程中又反映了學生的不同思想。接著教師說:“那好吧!既然同學們有不同的分配,那就按你自己的分配方法,計算出我們兩個班所種的棵數!笨梢,這種教法教師非常巧妙地創設了開放性的引入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能從自己的不同想法中自覺地進入了新知的探索。

    二、提供“開放性”的探索材料

    “開放型”材料的提供,首先要遵循的一條原則是:能使學生投入多向思維,達到問題解決。也就是說教師給學生的學習材料既要使學生感興趣,能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要做到材料與內容相吻合,還要使學生展開積極思維,同時在多向參與的過程中,尋求規律,掌握知識。提供“開放型”的探索材料,我認為首先要把握好兩個度。

    1、提供“開放性”材料所需的“度”。

    要使學生在選擇材料上有一定的自由度。如在教學“小數減法”一課中,我們給提供了以下的材料:商店里的圓0.65元、文具盒每個8.45元;如果給你帶上人民幣有50元、10元、5元、5角、5分各一張(或一枚),范文先生網而每次只能買一件商品,請你決定買什么物品,應拿出多少錢,求應找回多少錢?列出豎式進行計算。這樣學生在參與購買物品的實踐活動中自由度大,他們不知不覺地發揮了平時的生活經驗去解決問題。經過一段時間探索(一次買完成可繼續確定方案購買第二種商品),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購買方案,讓學生把典型的豎式抄到黑板上,再引發學生觀察矯正,從中掌握小數減法。在這種開放性的探索小數減法中,學生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事,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思考。

    2、提供“開放性”材料的原則。

    (1)注意符合認知規律。

    讓學生開放性地參與到知識的發生、發展、鞏固和深化的全過程。遵循認知規律,首先要遵循學生頭腦中的原有認知結構,教學時要善于抓住知識的發展點,引發學生主動參與。如教學“倍的認識”,一般教學都會想到重點突出“幾個幾”來認識“幾的幾倍”。但學生頭腦中原有的認知應該有剛好“幾個幾”的知識外,還應有“比幾個幾還多或少幾的知識。因此我覺得教學中應該針對這兩方面都讓學生分析。從而加深學生對“倍”概念的深入理解。

    (2)注意符合心理特點。

    讓學生在開放性地參與中表現出自我需要的強度。提供的開放性探索材料能激起學生參與積極性使他們感到這一探索是我自己的事,這是提高學生探索成功率的關鍵。

    (3)注意符合內容難度。

    讓學生在開放性的參與中體現思維力度,體驗成功的愉悅感。如果提供的探索材料,學生在思維過程中感到太簡單,就會感受不到自我探究的價值,有時會影響參與積極性。但如果提供的材料過難,學生經常不能取得成功,也同樣會影響參與積極性。這就要求我們針對內容與學生實際作出具體分析,提供恰當的材料。

    三、開展“開放性”問題的探究活動

    要使學生在問題思考過程中有一定的開放度。

    如在教學“比多(少)求和”兩步計算應用題時,有這樣一個例題:“果園里有蘋果樹1420棵,梨樹比蘋果樹少280棵。蘋果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在教學此例時我沒有直接單一的引入例題,而是讓學生自己來編出多個以最后“求和”為基本數量關系的應用題。教學過程如下:

    第一步給出一個問題:“蘋果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問學生:“你們看到這個問題想到了什么?”讓學生補上蘋果樹和梨樹各有多少棵,教師對具體數據略加調整寫出:“果園有蘋果樹1200棵,梨樹有700棵,蘋果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

    第二步要求學生改編其中一個條件,使它成為兩步計算應用題,分組討論到底有幾種改編方法,并分別列出算式解答。

    第三步教師提出:以上這四種改編方法為什么只有兩種列式方法?這兩種解題過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什么地方?再次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進一步認識題目的結構和解題方法。

    由此看來,以上的教法改變了傳統的例題教學,采用開放性的編題引入。使學生在主動建構的過程中,認識這類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橫向聯系,從整體上把握了解題規律,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訓練了思維能力,使學生體驗到獲取新知的成功感。

     

    四、設計“開放性”的訓練題

    1、答案不唯一。

    也就是一題有多種答案,甚至有無數多個解答結果,而且大部分的題目在解出不同結果的同時能總結出解題規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之后,可設計如下的深化題:“在平行四邊形中畫上一條直線,把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面積完全相等的圖形!

    一般學生先想到的是畫對角線把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相等的三角形。當然,這種畫法對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又一次得到認識。接著引導學生繼續思考,學生會很快地發現只要通過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交點的直線都能把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面積相等的圖形,而且有無數多對相等的梯形。通過此題開放性的操作、觀察、思考,為后繼學習梯形面積計算打好基礎。

    2、條件不唯一。

    學生通過對題目先從不同角度補上條件,然后解答。這種訓練在應用題教學中較為常見,如下題要求學生補上一個條件使它成為三步計算應用題:“某農機廠今年四月份生產插秧機240臺,__________,四、五月份共生產多少臺?”此題條件的補充方法很多,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補充不同條件,解答出結果。

    3、問題不唯一。

    也就是使學生在補充不同問題中,得出不同的解答。如:“一個運輸隊運送糧食,上午運走300袋,每袋50千克;下午運走1800千克,每袋是50千克!睂W生可以補上如下問題:這一天共運走了多少千克?下午比上午多運多少于克?下午運送的重量是上午的多少倍?下午比上午多運多少袋?

    4、解法不唯一。

    教學中設計一題多解的訓練,應是開放型訓練的一種類型。如:“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3.5小時剛好行駛了全程的一半 ,照這樣速度,行完全程還要幾小時?”學生在解答時,展開不同思路,得出不同的解法。

    5、選題不唯一。

    所謂選題不唯一,是指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或興趣,選擇自己喜歡做的題目。改變以往教師給學生練習在數量和對象上都是劃一的做法。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后,提供一組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一題進行計算。

    除按題的難易層次,放開讓學生選擇之外,有時還可以引發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在練習的題量上有所不同。

    6、解題策略不唯一。

    所謂解題策略不唯一,就是解答問題的方案有多種可以使學生能更好地得到思維訓練。例如在以“求剩余”為基本數量關系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了以下材料,如“牙膏每枝6元、礦泉水每瓶3元、八寶粥每聽4元、檸檬菜每瓶5元”,用20元錢去買這些商品,你打算買什么物品,到底買多少?應找回多少錢?(可以列成表格、列式)。在解答這一實際問題過程中,學生采取的策略顯然不唯一。這樣既熟練了此類問題的數量關系,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設計“開放性”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要,使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得到充分發展;能更好地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較好的培養。

     

    【以 “開放性”教學促進學生主體參與】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參與”08-17

    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幾點嘗試08-17

    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時效性08-17

    作文教學中嘗試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08-17

    激活課堂教學氣氛 促進學生主體發展08-17

    初中美術課堂引導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思考08-03

    監控學生學習活動 促進主體主動發展08-08

    《太陽》教學設計——突出主體 自主參與 體驗成功05-01

    強化主體參與提高德育實效08-0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