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體會雙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體會雙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是我們每個教師面臨的和經常思考的重要問題問題之一。下面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讓學生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個問題總是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眴栴}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由此可見,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給學生一個寬松、 民主、活潑的課堂氣氛,給學生一個比較充分的思考空間,鼓勵學生“敢問”,教學生“會問”,是值得我們每個老師關注和研究的。
如在課堂中,我從學生喜歡的小猴子下山的童話故事引入,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我問:“聽了故事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爭先恐后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我想知道先下山有幾只猴,后下山有幾只猴?”“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猴?”……學生的主動性被激發,進一步燃起把一個個問號轉化為句號的熱情,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
二、讓學生探索新知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自主探究實踐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因此,面對新知識,我們要讓學生獨立探究,使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的情境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獲取成功,使自主意識不斷增強。
在教學“6+8”時,我沒有把自認為較好的www.annahuzar.com方法直接教給學生,而是拿出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經歷自己的探索算法——在交流中比較、體會不同的算法——選擇算法上,我告訴學生:“小猴不會算,你能幫它想出好辦法嗎?”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舉起了小手。我先把機會讓給了性格內向的生1,他說:“我是擺小棒算出:8+1+1+1+1+1+1=14!膘`活敏捷的生2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說:“把8湊滿10,把6分成2和4,8+2=10,10+4=14!蹦懶〔粣壅f話的生3也坐不住了,他興奮地說:“想8+6=14,所以6+8=14……”我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探究的火花被點燃了,學生很快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讓學生交流思路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能促進思維的發展。我們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給學生創設充分“說”的環境,變“聽眾”為“主人”,在同思共想、互說互議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如獨立探討“6+8”的計算方法后,我安排了三次活動:首先,讓學生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準備小組交流,讓他們整理已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試著自己用語言組織,為交流作好準備。然后,以四人一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學生在小組盡情“展示”著自己個性化的算式,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開闊思路。最后,整理成果,全班匯報,一共獲得了6種不同的計算方法。在交流中,學生思維積極,互相補充,互相啟發,不僅拓寬了思路,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而且也培養了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好習慣。
四、讓學生發現規律
規律是客觀事物內部的必然聯系,教學中充滿規律。讓學生積極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中挖掘規律,總結規律,學生的認識將發生“質”的飛躍。
如在“做一做”中,每組兩個加法算式,它們的加數調換了位置。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加法交換律,我創設了“加法宮殿”運磚的情境,要求把寫有算式的磚頭運到相應的地方。學生開始興致勃勃地一塊塊“運磚”,可我并不滿足!俺艘粔K塊地搬以外,你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搬得又對又快嗎?”經過短暫的沉默后,課堂又恢復了生機!拔抑懒,上下兩塊可以一起搬,因為交換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睂W生興奮地嚷道。通過學生的觀察、比較,他們很快就找出了上下兩道題的關系,獲得了簡單的數學規律。
教師只有相信學生,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就會“生動”起來,學生的思維才能更加靈活。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體會雙自主學習】相關文章: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05-22
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學習08-24
淺議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08-26
自主學習教學反思08-26
自主學習教學反思03-31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路徑及其實現08-24
自主學習論文05-31
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學會學習08-24
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08-24
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論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