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在的思維培養
近年來,發展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的呼聲愈來愈高,,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一種進步。小學美術教學大綱指出:“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币囵B學生的創造能力,教師必須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創造高于思維,而思維是創造的基礎。那么,在小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呢?
一、激發思維的積極性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憑借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的,雖然他們已經能夠運用某些概念進行判斷、推理,但很大成分上仍然與具體形象聯系著。針對這個特點,在美術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如,畫“福桔”的教學,可通過“吃吃、看看、想想、畫畫”的方法進行。教師拿出桔子問同學:“桔子是什么形狀的?”“還有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學生搶著答:“太陽”、“衛星”、“皮球”、“毛線團”、等等。)“請同學們把剛才說的畫下來!贝綄W生畫差不多了,教師就剝開桔子,請學生吃,同時問:“桔子瓣像什么?”(學生會爭先恐后的答道:“像月亮”、“小船”、“鐮刀”、“香蕉”……)這時,學生的作業紙上就出現了許多聯想出來的物體。像這樣吃著、看著、想著、畫著的教學,能夠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二、訓練思維的發散性。
我們知道,兒童作畫開始時都是憑印象來畫,常常是別人怎么畫,他也照著畫,缺乏自己的獨立性。教師在課堂上要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采用“一問多思”、“一題多種表現”等方法來教學。如畫“風”,可以對學生設問:“大風吹來時,會出現什么情景”請每個學生不要忙著回答,多動動腦筋,然后,將各自的想法畫下來。這時,就會發現風吹的情景有多種多樣:有的學生畫樹干彎彎的;有的畫樹葉滿天飛;有的畫帽子飛了;有的畫水起大波浪……,在這基礎上,選幾張有代表懷的作業給學生看,先請學生進行評論,再由教師總結、指出較好的作業好在哪里,值得借鑒的地方在哪里,同時指出較差的作業,差在哪里,哪里該糾正,這樣在學生思維發散后教師進行評論、總結,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
三、培養思維的集中性
依據學生好奇、易興奮、好探求的心理特點,創設一些以趣生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手腦并用,視聽練結合起來,培養思維的集中性。如,在教學中進行“3分鐘接力畫”等活動,在黑板上畫出四個畫框,每個框的不同位置畫上不規則的形狀,告訴學生別小看這不規則的形狀,它可能變成一片樹葉、一支花、一朵云,繼而發展成一幅畫。游戲開始時,分四組進行,一位學生將框中形狀添畫出一中形象后,第二位學生接著畫……,當游戲結束時,由本組同學給畫點題,最后,黑板上可出現“課間十分鐘”、“秋游”、“春天到了”……等畫面,接著讓學生結合所畫的畫面情景,說一段話,這樣將繪畫和說話訓練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敢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創作觀點的能力,讓美術與語文等學科聯系起來,培養思維的集中性。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在的思維培養】相關文章:
淺談創造性思維在美術教學中的培養08-15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素質的培養08-08
淺談數學直覺思維及培養02-21
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的培養08-17
淺談美術教育與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08-18
淺談小學數學思維性與興趣性的培養08-03
淺談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品質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