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社會]小學社會課“三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小學社會課教材圖文并茂,形象直觀,采用啟發式教材結構,設計了許多“讀一讀”、“說一說”、“做 一做”、“找一找”等生動活潑的小欄目,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有利于激發學生學 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根據教材的這一突出特點,遵循課堂教學改革“探索領先 、學導結合、優化訓練、當堂達標”的基本思路,我們在小學社會課堂教學實踐中,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 方法,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努力構建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課堂教學結構,逐步總結出了小 學社會課“三段六步”課堂教學基本模式,現作簡要介紹。
一、模式結構
附圖{圖}
二、操作要求
第一段:明確目標 這個環節主要包括導課、交待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
第一步:導入新課。導課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諸如復習導入、創設情景導入、歌曲、故事導入等等。也 可以直接揭示課題,不論用何種方式都必須注意導課的目的性和趣味性。目的性是指導課的內容與新課相關聯 ,以利于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便于知識的遷移。趣味性是指導課形式新穎,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強 烈的求知欲望。教師因勢利導、引入新課的學習,并及時板書課題。
第二步:明確目標。目標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導入新課后,教師要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揭示學習目標, 讓學生明確通過本課的學習學會哪些知識、掌握什么技能、注意什么問題,以引起學生的重視,做到心中有數 。教師確立學習目標必須依據本課的教學內容、知識要點以及學生的實際,努力做到明確、具體、恰當。從表 述形式上要注意與教學目的,閱讀提綱相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第二段:自學研討 這是一堂社會課的中心環節,這一環節的教學要求是:以教材為憑借圍繞學習目標, 指導學生讀書自學,師生共同討論,掌握知識和技能,完成教學任務。
第三步:讀書自學。讀書自學是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 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的自學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必須處于教師有效的監控之下,操作方法是:1.自學 指導。首先教師要出示精心設計的問題,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要有研討的價值。要圍繞學習目標,指向學 習目標,出示的問題不要過多過細,一般一次出示2—3個為宜。其次要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即自學什么內容 ,限制多少時間,使用怎樣的自學方法等。2.讀書自學。學生帶著問題認真閱讀教材,學生的閱讀要圖文結合 ,邊讀邊思,讀不懂的地方可以作出標記,也可以隨時在小范圍內進行議論。3.自學督查。在學生自學時,教 師要進行自學督查,一是監控學生自學的速度和質量,二是要通過行間巡視、個別詢問等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 自學情況,對學生自學過程中出現的普遍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為研討做好準備。
第四步:師生研討。在學生獨立讀書思考的基礎上,師生共同討論,使知識得以明確、深化。本環節的教 學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談自己的理解,談自己的疑惑,教師的作用在于點撥、 誘導,并及時進行表揚鼓勵,激發其積極性。2.要適時精講,對于社會常識課來說,涉及到的歷史常識、地理 常識、法律常識等只靠學生的自學是很難理解到位的。該講的一定要講清楚、講明白。3.要注意講練結合。教 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教學媒體,創設教學情景,通過教師的提問,講解,指導學生說一說、做一做、找一找、議 一議等形式,加深對社會事物的理解,促進對社會知識的掌握。
社會課教材多是由2—3個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框題內容組成的。在教學過程中可按框題內容分別經歷“ 讀書自學”——“師生研討”的過程。即先自學,研討第一部分內容,再自學、研討第二部分內容。
第三段:練習鞏固 這個環節分練習鞏固和課堂總結兩步進行。
第五步:練習鞏固。這一步的任務是設計練習題指導學生進行練習,使知識和技能當堂得到鞏固。具體操 作時要注意以下三點:1.設計的習題要有目的性,要緊扣教材內容、教學要點,突出教學重點。2.練習的形式 要有靈活性,題型要有所變化,如填空、填表、連線、選擇、簡答等。3.所設計的課內作業要限時完成,不把 尾巴甩到課下,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快速、準確的學習習慣,又能當堂檢測目標達成度。
第六步:課堂總結。這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尾聲,新課學習結束后,學生究竟學會了哪些知識,明白了什 么道理,要做一梳理,做一總結,這對于完善知識結構是十分必要的?偨Y不是教師的專利,可先讓學生進行 回顧總結,學生講不到位的,教師再進行補充強調。同時教師應進行學習評價,及時表揚鼓勵,并提出今后希 望。
三、模式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小學社會是一門綜合學科,按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進行分類可劃分為三種不同的課型。即以指導學 生認識社會事物,了解社會常識為主的社會常識課;以指導學生掌握技能為主的社會技能課;以指導學生參加 社會實踐活動為主的社會活動課!叭瘟健苯虒W模式主要適用于社會常識課,其他課型的教學結構應作適 當的變通。如社會技能課的課堂結構一般要經歷“技能目標——講解方法——操作練習——實踐運用”四個步 驟,社會活動課的課堂結構可按“活動目標——注意事項——活動實踐——匯報總結”四個環節進行。
(二)小學社會課“三段六步”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的基本框架和程式,在操作過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可 以根據教材特點和教學實際靈活運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學環節可調序、可增刪,從實際出發,從實效出發 ,不搞形式主義,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小學社會]小學社會課“三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探究】相關文章:
小學“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08-14
探究式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初探08-17
自學—互動—訓練三段式課堂教學模式08-22
探究有效性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08-22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究08-18
小學課堂教學模式課題研究總結05-15
探究學習的理念與模式08-17
探究新的作業模式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