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英語論文>英語課程中的情感態度目標

    英語課程中的情感態度目標

    時間:2022-08-17 18:00:14 英語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英語課程中的情感態度目標

    一、青少年在外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和發展的情感態度

      《標準》中的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這里我們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積極的情感,也就是有利于學習的情感態度。這些是我們在實施課程過程中應該發展的情感。其實,情感態度也包括一些消極的情感,如焦慮、抑制、過于內向、害羞、膽怯、缺乏學習動機等等。這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克服的情感因素。

      興趣對外語學習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很多成功的外語學習者都一直對外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與學習興趣很相近的另一個情感因素是動機,但很多人對外語學習動機的認識還比較模糊。

      動機是為學習者提供動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早期的研究把外語或第二語言學習動機分為工具型動機和融合型動機。如果學習外語或第二語言是為了實際需要如就業等,這種動機就是工具型動機。也就是說,學習外語或第二語言主要是為了日后工作或生活的需要。如果學習者學習外語或第二語言是因為他們對目的語及目的語所在文化社團感興趣,而且向往有朝一日能被該社團接受并成為其中的一員,即與之融合為一體,那么這種學習動機就是融合型動機。

      另外一種分類方法把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來自于學習者對某一學習內容或學習任務的濃厚興趣。外在動機則是來自于外界影響,如獲得獎勵或避免懲罰。雖然外在動機也有利于外語或第二語言的學習,但更重要的是內在動機的作用。內在動機持續的時間較長,是語言學習取得長遠成就的重要前提。

      外語學習者除了有興趣和動機以外,還需要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意志。英語與漢語有很多區別。對于絕大多數中國英語學習者而言,英語是一種全新的語言,在初學階段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學習者必須具有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意志。要使學生從一開始就產生“我能學好英語”的信心。

      當今社會,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目前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很多外語學習活動需要學生相互合作,而合作又能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資源。

      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也是青少年應該積極培養和發展的情感態度。祖國意識指了解祖國、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發展作貢獻的精神等情感因素。國際視野指胸懷全人類的共同發展的精神。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面對語言、語言學習者以及他們的認知和情感特點,還要考慮到語言學習中的人際關系。語言學習和使用都是一種人際交往過程。因為這種交往過程就是從自我走向他人的過程,所以與情感密切相關。

      課堂是語言學習參與者(即學生和教師)的活動場所,也是他們進行人際交流的社會環境。在課堂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存在很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同的教育思想和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會導致不同的師生角色和師生關系。當今的語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際關系。而且這些人際關系時時刻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響。因此,課堂上的情感問題不僅關系到課堂氣氛,而且關系到課堂活動方式和學習效果。

      除了在教育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以外,還應該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消極情感因素。過度焦慮可能是語言學習中最大的情感障礙。產生焦慮的原因現在還不太清楚,但多數情況下,學習者的焦慮與過去的經歷(特別是個人受到的傷害)以及周圍人的態度有關。焦慮給語言學習造成惡性循環。焦慮導致緊張和害怕,緊張和害怕浪費精力和注意力。這樣用于思考和記憶的能量就相對減少,語言儲存和輸出效果降低,從而進一步增加導致焦慮的可能性。焦慮也許是認知與情感相互影響的最好例證。雖然焦慮影響語言學習,但它是可以克服的。

      與焦慮類似的一個情感因素是抑制。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自我形象,即把自己與他人區別開來的意識。隨著這種意識的逐漸增強,兒童要學會如何保護還不完全成熟的自我,保護的方式之一就是回避那些可能給自我帶來威脅的言行。為了保護自我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縮行為就是抑制,來自外界的批評和嘲諷對自我形象的打擊很大。所以經常受批評和嘲諷的人自我保護意識很強,他們的抑制程度也高。外語或第二語言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進行各種嘗試,而且可能犯錯誤,而錯誤有時帶來批評和嘲諷。因此,自我形象比較脆弱的學習者往往因為怕犯錯誤而不參與語言活動。這就是語言學習中的抑制行為。與焦慮一樣,抑制也是可以克服的。

      人的性格通?煞譃閮认蛐秃屯庀蛐蛢煞N。有人經常錯誤地把抑制與性格內向聯系起來。一般認為,性格外向有利于語言學習,性格內向不利于語言學習。性格外向的學習者能積極參與語言學習活動并尋求更多的學習機會。而性格內向的學習者由于自我約束太多而不能參與語言學習活動從而失去很多學習機會。性格的外向與內向區別可能確實與語言學習有關,但它們與抑制的關系并不那么簡單。實際上,性格外向的學習者更需要得到外界的承認來維護自我和自尊。而性格內向的學習者則可以從自身內部尋求支持。他們往往有較強的毅力和同情心,因此性格內向的學習者不一定抑制程度高。

    二、對課程標準中情感目標的進一步解釋

      《標準》中義務教育階段的情感目標還是比較簡單的。3~6年級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對英語和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以及逐步增強的興趣。具體而言,要著重培養學生敢于開口、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其他方面的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之中。在這一階段,關鍵是讓學生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使英語學習成為低齡兒童心智發展的一部分,而不宜過多地強調學習英語的實際作用,特別是不要過于強調英語的工具性。

      進入初中階段(7~9年級)后,可以逐步引導學生認識英語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要注意引導學生認識英語學習中表現的情感態度與英語學習的結果有密切關系。要特別關注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英語課程中的情感態度目標


    【英語課程中的情感態度目標】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教學中閃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08-23

    議情感態度對英語寫作的促進08-18

    簡歷中怎么寫求職目標08-15

    對發展學生數學情感、態度的認識與實踐08-19

    高考詩歌的思想情感、態度的推斷方法08-24

    探究式教學在大學英語課程中應用的研究與實踐08-26

    情感體悟催化目標達成08-16

    強化情感目標 優化課堂教學 何在語言教學中落實情感目標05-02

    在單詞教學中滲透學法教育以適應英語課程標準08-17

    目標成本管理在施工成本管理中的運用08-1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