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談新課程下的新概念作業的布置
新概念作業是針對常規作業而言的,它不是一種特定的作業形態,而是在新課程觀念下,對常規 作業模式的改革、突破和創新。從目標上看,常規作業的目標主要是對課堂教學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的 理解、鞏固和深化,是對新內容的預習,它在學生基 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鞏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片面追求考試分數的影響,常規作業編 制的依據和來源往往局限在教科書,教學參考書、 練習冊及各種輔導性的同步練習。經典題庫之中, 致使作業單調、重復、內容窄、份量多、出題過細、答 案過死,使學生埋頭于煩瑣重復的書面練習而苦 不堪言。而新課程下的新概念作業目標注重的是 學生素質的整體發展,以貼近生活、走進生活、在生 活中學習的新理念為指導的,它與常規作業目標 相比,更注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在解 決問題過程中的積極情感和堅強意志的培養;注 重學生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及學生體質的增強;注重學生的合作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以及良好的道德、生活及學習習慣的養成。所以新 概念作業編制的依據和來源必然是靈活的。開放 的、廣泛的、具有多種形態的。從編制渠道看,它可 以來源于教師和教師集體的精心設計,也可以來源 于學生個人的選擇或學生集體和學生家長的出謀 劃策。從知識來源看,它可以取材于人類社會留傳 下來的各種知識和經驗,而不僅僅是教科書;也可 以取材于兒童與自然界、社會接觸而產生的疑惑。 想法和親身經歷;取材于兒童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發 展的各種需要。不同的知識來源組成了廣泛的作業 范圍,從兒童生活的角度,我們細分一下,包括以下 幾個方面:1.兒童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作業。如安排好自 己的科學作息時間,使饑食有度有營養,睡眠充足,勞 逸結合;堅持早鍛煉、戶外活動、散步;與父母、老師。 知心朋友談心;寫日記抒發自己每天的心理感受等。
2.兒童的自理生活作業。如洗衣、做飯、掃地、 抹桌、整理房間等。
3. 兒童的自然科學作業。如植物的培植、動物 的飼養、自然現象的研討、當地自然環境的認識等。
4.兒童的社會性作業和社會活動作業。如政治 歷史常識問答;社會問題探討;參觀科技館、博物 館;社會公益宣傳、調查社會現象等。
5.兒童的文學藝術作業。唱歌、舞蹈、繪畫、手 工制作、講故事、朗誦詩歌、猜謎語、編課本劇等。
新概念作業廣泛的作業來源為學生提供了一 個開放的學習過程,為學生才能的發揮、個性的發 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學生和 家長對作業設計的參與更是提高了學生做作業的 自主性和興趣性。特別是學生自己選擇作業,既適 合學生個性的需要,又為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創造了機會。
二、新概念作業的內容編輯和組織形式
按作業內容的不同進行組織和編輯,作業可分為分科作業、合科作業和“中心制”作業。
常規作業的主要形式是教師布置的單科的獨立的書面作業,即分科作業。新概念作業不排斥分 科作業,但更崇尚合科作業和“中心制”作業。分 科作業是分科教學的延續,是對分科教學所得知 識的鞏固和發展,也是課堂作業的基本形式。但分 科作業不利于知識的綜合,不利于在綜合中求創 新。而且課外布置分科作業,讓學生在同一個模式 中練習,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為此,我們 提倡課外合科作業和“中心制”作業。它既可以發 揮特有的綜合功能,又可以彌補分科作業的不足。
所謂合科作業就是將兩科或兩科以上不同學 科內容根據其內在聯系綜合后編制起來的作業內 容。小學的語文、數學、常識、思想品德、音樂、美 術、體育各門學科都有其內在聯系,都可以在作業 上進行有機的結合。新課程的一個鮮明特征就是 綜合。實踐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合科作業有:(一) 數合科。如學習元角分時,布置學生上菜場買菜的 作業,讓學生將所買的菜的單價、數量和總量畫一 表格列在作業本上。(二)語文和思想品德的合科。 如查找有關科學家幼年勤奮好學的故事并抄寫在 作業本上。(三)語文、數學與常識的合科。如給三 年級學生布置一個坐公共汽車看鄉村變化的雙休 日作業,要求了解汽車頭班車出發時間和末班車 出發時間,了解汽車的行駛路程并計算汽車行駛 的速度,了解農村房屋的建筑特點或所見植物的 名稱及與生長過程相關的各種知識,并記錄下來, 還可以將郊游的最深感受以日記的形式表達出 來。(四)語、數、思想品德與音樂、美術的合科。即 將語言的學習或數的計算融合于繪畫,唱歌和舞 蹈之中,或以美促德。學會用藝術的感知能力和藝 術的眼光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美化生活。如:讓學 生聆聽或觀看表現收割、節日、運動、比賽等生活 情景的音樂和繪畫,并把自己的心理感受用語言 表達出來。合科作業要求老師在熟悉某一年級段“ 各科教學要求的基礎上進行精心設計。它與分科 作業相比有明顯的優勢功能。首先,合科作業在內 容的組織和編輯上打破了分科作業模式,注重知 識的重組和綜合運用,有利于知識的融會貫通。其 次,合科作業將原來的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作業合 并成一項,優化了時間資源,減輕了學生作業的負 擔。再次,合科作業在形式上不拘泥于一種方式, 可依據內容和要求作各種變化,而且各科的知識 往往綜合于活動之中,所以既可避免學生產生厭 煩心理,又迎合了兒童的興趣。
“中心制”作業是較合科作業更靈活的一種 作業形式。它完全打彼了學科之間的界限,從自然 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取材,確定中心或主題,再圍繞 中心設計作業大綱。學生可以每星期或兩星期選 擇一項中心進行作業。教師可依據一年四季的節 期、氣候、動植物、社會性節日、風俗習慣JL童生 活特點來設計一年每個月的“中心制”作業。比如 9月的節期主要是教師節、中秋節;相關的氣候有 明月、大潮、秋風;相關的動植物是蝸牛、蚌、菱、桂 花;相關的風俗習慣有賞月、觀潮、吃月餅、寄教師 卡,所以9月份的雙休日作業可以從以上內容中 確定教師節、中秋節等幾項中心,并圍繞這些問題 中心布置作業。如設計教師卡;分析月亮和潮水的 關系;了解月餅的由來,等等!爸行闹啤弊鳂I還可 依據學生喜聞樂見的事情、學生所關切的自然發 展中的疑點和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及學生周圍的生 活設計中心作業大綱。如“環境與地球”“自來水 和純凈水”“恐龍滅絕之猜想”等等,并圍繞這些 中心布置作業?梢韵茸尯⒆訌母改、電視、報紙。 網絡等途徑了解這些自然問題和社會問題,然后 用繪畫、唱歌、舞蹈、小實驗J、制作等方式來證 實、表達、宣傳自己的觀點(高年級還可寫出小論 文、調查報告、實驗報告)。
“中心制”作業是取材于自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它在性質上類似于中學的研究性學習。它除了 具有綜合性特點以外,還帶有鮮明的開放性、實踐 性和探究性!爸行闹啤弊鳂I的開放性不僅表現在 內容來源和內容編輯的廣泛性,而且還表現在作業 答案的多樣性。由于作業答案不能從教科書中尋 找,需要學生從教科書以外的多種渠道去獲得答 案,而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學習視角所帶來的學習結 果顯然也是不同的。而且“中心制”作業關注的是 生活實踐問題,作業的完成需要學生走進大自然。 大社會,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還需要學生在實 踐活動中發現、思考、探求,進而解決問題。所以 “中心制”作業從某個角度上說也是實踐性作業。 探究性作業。當然,小學的“中心制”作業不能等同 于中學的研究性學習,不能照搬中學研究性學習的 研究過程和方式。小學的“中心制”作業應遵循小 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可以多采用小問答。 小制作J、實驗等方式,雖然操作過程比較簡單,但能非常有效地發揮學生的思考、探究和想像。
雖然“中心制”作業與合科作業都重視知識 的綜合運用,但“中心制”作業的綜合性更強。一 般來說,合科作業主要來源于各科內容,是對各科 內容的綜合利用。而“中心制”作業是從自然生活 和社會生活中取材的,而生活是整合性的而非分 科的;是具體的、原汁原味的而非抽象的分類的; 是廣域的而非限定的。所以“中心制’作業的完成 更需要廣泛的知識。從適用范圍看,合科作業一般 適用于每天的課外作業和雙休日作業等相對短線 的作業,而“中心制”作業則更適用于雙休日作 業、寒暑假作業等需要幾天、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 才能完成的長線作業。從肩負的任務看,合科作業 主要是綜合性地對課堂教學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的 鞏固、理解和深化,而“中心制”作業是為了構建 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知識 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 神和實踐能力。所以“中心制”作業與合科作業各 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又是互為補充的。
三、新概念作業的操作、呈現與評價
常規作業強調學生個人獨立地執行并完成作業,而新課程下的新概念作業既主張學生個人獨立地完成作業,又推崇學生自由組合,合作完成作 業。常規作業往往由教師統一布置,題目一致,答 案標準。而新概念作業要求教師既考慮學生的年 齡特點,又在編輯上充分地考慮學生不同的知識 能力水平和興趣愛好,主張將作業分層或因人而 異地布置作業,同時提倡學生自己設計作業,自己 選擇作業,提倡作業答案的百花齊放、富有個性。
常規作業的操作和呈現方式大多是書面的文字作業,因千篇一律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新 概念作業的操作和呈現方式強調多樣性,它可以 是口頭作業,如朗讀、唱歌、講故事、編應用題;也 可以是觀察性作業,如觀察某植物的生長、氣候的 變化、民風民俗?梢允撬伎夹宰鳂I,如對各種自 然現象的猜想;也可以是實踐操作性作業,如參 觀、調查、游戲、家務?梢允菚娴奈淖肿鳂I;也 可以是圖像的、音像的作業,如節日卡和電腦應用 中的網頁設計。不同操作方式的作業還可以互相 結合、互相滲透,使學生手腦聯盟,多種感覺器官 聯合使用,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常規作業大多是看書寫字,是靜坐“家中”做 的作業,所以具有一定的靜態性,而新概念作業主 張走進大自然大社會,所以大多是動態性作業,我 們稱它為行為作業或活動作業。在傳統的作業觀 念中,看書寫字才是正宗的作業,其他各種活動都 是游玩,不務正業。事實上,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 一味地讓小學生靜坐在房間里看書寫字是學不到 活知識的,它會讓知識僵化,也會影響視力,影響 血液循環,會導致神經緊張,更不利于學生創造力 的培養。況且學生在課堂里學的往往是間接知識, 在教材中看到的往往是成人編輯的、經過分化的 抽象的知識。在教科書上看到的松鼠和在樹林中 看到的松鼠自然是不同的,在書本上了解蠶的生 長與自己養蠶。觀察蠶的變化肯定是有不同的收 效的;顒咏虒W的倡導者都認為在行動中所得的 知識才是真實的知識,在行動中所發生的困難才 是真正的問題,在行動中所獲得的勝利,才是真實 的適應環境改造環境的能力。所以在學生的課外 作業中重視行為作業,既符合兒童的性情又有利 于提高兒童的生活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由于新概念作業內容范圍的開放性、學生作 業選擇的自主性、操作的動態性和答案的探究性, 教師對新概念作業的評價不能完全采用常規的模 式。依據新概念作業的目標和特性,新概念作業的 評價應關注幾個重心。第一,重過程。新概念作業 的評價應重視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學 習、科學態度的樹立、情感的培養和意志的鍛煉, 而不是結果的優、良或及格。第二,重創新。新概念 作業中的一題多解作業,自主選擇的“中心制作 業”往往是沒有現成答案的,學生思考的視角不 同,查閱的資料不同,結果也不同。另外由于小學 生在知識技能上的年齡局限,他們的小發明、小創作造、小制作川、作品也不可能很成熟,所以教師不 能簡單地用好壞對錯來衡量,應側重它的新穎性 和獨特性的評價。第三,重整體評價。新概念作業 的目標是學生的整體發展,所以作業的評價應關注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的進步,關注學 生知、情、意、行的多因素發展。另外,由于學生的 作業有些是合作作業,作業的結果凝聚著合作群 體的集體智慧,所以合作作業應注重對合作者的 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和合作結果的整體評價。第四,重個人內差評價。由于學生選擇的作業在內容上、水平上的不一致,對學生作業很難用相對評 價,所以對學生個人作縱向的、橫向的內差評價是 新概念作業的重要評價方式。另外,學生本人、同伴也應成為重要的評價主體。
【我談新課程下的新概念作業的布置】相關文章:
談新課程下的語文信息收集08-20
新課程下初中數學作業的設計08-20
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08-19
新課程標準下的作業設計之我見08-17
談新課程下教師角色的轉換08-18
談新課程下化學課的結尾藝術08-03
新課程標準下談拓展(網友來稿)08-17
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的練習設計08-17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的設計初探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