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話 說話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
內容提要:
我認為聽話·說話教學的最大功能在于有益于人生,有益于人的發展,它是提高學生言語能力、感知和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塑造人格、形成“學力”的基礎工程。在聽話·說話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性和積極性,給他們留下更多的思維空間和思考時間。說出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引起學生對生活材料的注意和積累,在社會大課堂中得到教益和發展。
關鍵詞語:
學力 教學梯度 激勵競爭 因材施教
能力,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心理現象,F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各種能力不僅在質和量的方面有差異,而且能力表現的早晚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些人在兒童時期就顯露出非凡的能力,這叫“早慧”或能力的早期表現。這些人并不是天生的,他們除了具有良好的素質條件外,主要是從小有一個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環境,以及勤奮學習的主觀和客觀條件。作為教育工作者,發掘學生的各種潛在能力,達到學生自身的自主、自覺、自為的個性和能力的平衡、和諧發展。
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在對學生進行聽話·說話教學研究和實踐中深深認識到:聽話·說話教學能極大地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下面是我的一些認識、原則和方法。
一、認識
一般老師認為,抓好聽話·說話教學其目的在于為讀寫打好基礎,這種認識有失偏頗。
我認為聽話·說話教學的最大功能在于有益于人生,有益于人的發展,它是提高學生言語能
力、感知和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塑造人格、形成“學力”的
基礎工程。
1、 聽話·說話教學與言語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的言語能力正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即由書面言語向內部言語過渡。小學低年
級的兒童則以口頭言語和書面語為主。聽話·說話教學主要以聽說為主,挖掘教材中有利于發展語言的因素,抓住各個階段聽話能力培養的重點,對學生進行說話的完整性、連貫性、準確性以及普通話的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口頭言語能力。
2、 聽話·說話教學與學生感知觀察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觀察能力由被動逐漸轉向主動觀察;情緒化觀察向理智化觀察過渡;
從沖動性向思考性發展;觀察對象的整體與部分從分離到統一。聽話·說話教學要求學生在認真觀察插圖后,根據對圖意的理解,練習說一、二句完整話。這樣,大大促進了學生的感知與觀察能力的發展。
3、 聽話·說話教學與學生記憶能力的培養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生有意識記成分逐漸趕上并超過無意識記;意義識記逐漸占主導地位,機械識記減少;抽象記憶逐漸超過具體形象記憶。在聽話說話教學中,要求學生在練習時,一邊自己動腦、一邊記住同學們的發言,從中找出優點和不足。通過借鑒別人的發言,完善自己的發言。以此,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
[1] [2] [3] 下一頁
4、 聽話·說話教學與學生思維想象能力的培養
小學生想象中的創造成分日益增多。他們在結合插圖進行合理想象時,經常會說出一些
意想不到的故事情節,這代表他們的想象力在不斷地提高。小學生的判斷能力也在不斷發展著。在培養他們注意聽、動腦想、仔細辨的聽話訓練中,學生就能從中發現對錯、好壞,聽到好的詞同學會贊揚;稍有差錯,同學便會指出。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二、原則
1、 主動參與、促進發展
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的基本特征就是學習的主動性。第斯多惠曾說過:“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苯處煹淖饔迷谟谝龑、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而不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強迫或代替學生學。聽話·說話教學正是迎合了學生主動參與的心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挖掘其潛在能力。在聽話·說話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性和積極性,給他們留下更多的思維空間和思考時間。說出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引起學生對生活材料的注意和積累,在社會大課堂中得到教益和發展。
2、 自主發展、平等和諧
能力的提高以學生為本,要使學生充分自由全面發展,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
生的選擇,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教學中給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師生的距離。在聽話·說話訓練中,我讓學生自主選擇說話的題材,給學生最大的自由度,讓每個學生在聽話·說話這個大舞臺上一展身手。唯有這樣,學生的個性品質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3、 激勵競爭、人人成功
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急劇變化、高速發展、充滿競爭的時代。這就需要實現每個人最大限度的發展,追求那種具有全面能力的完善和健全的人。因此,需要我們在聽話·說話教學中有意識地營造激勵競爭的氛圍,真正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得到平等的機會。在教學中,我利用課前演講的時間讓學生夸夸自己;我還以演講比賽的形式評選出我班的優秀廣播員、優秀小聽眾等競爭機制。形成人人爭、個個比的良好氛圍。讓學生人人有獲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4、 教學梯度、因材施教
學生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必須重視因材施教。聽話·說話教學中應對那些超常兒童在全面教育的基礎上,合理而又適當地允許其進行加速與加深學習。如開展“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等活動,鼓勵其能力的超常發展。對常態范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多關心、多幫助,實施具體輔導。如采取聽后重復、先寫后說等方法提高其聽說能力。對所有學生應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鼓勵發展其特長。
三、方法
1、 激發興趣
興趣是一種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積極性和訓練效率的興奮劑。低年級兒童的學習活動中,直接興趣仍然占主導地位。因此,在聽話·說話訓練中,應以引起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使他們主動聽、積極說,從而提高訓練效率。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材和內容上要新穎、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口語交際《春天來了》一課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的訓練中,我在課前的教具、學具準備和問題設計上都注意到了激發興趣這一點。我請學生在上課前畫一張春景圖,做成頭飾,帶在頭上。并且一開始我就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
師:小朋友,你喜歡春天嗎?
生:喜歡。
師: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春天里的景物嗎?
生:(爭先恐后地回答)春天來了,小河的冰融化了,小樹發芽了,小燕子飛回來了……
師:你們看到了這么多美麗的春景,今天我們就分小組把你看到的校園、公園等地方的春景用吹塑紙做成小模型,好嗎?
這時候,孩子們的情緒高漲,人人臉上帶喜色,響亮齊答:“好!”由此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小模型做好后,我又提出競選“小導游”向大家介紹春景時,學生更帶勁了。在小組介紹時爭先恐后,人人發言,整堂課氣氛十分活躍。通過自做春景小模型這一說話內容,使學生了解了春天萬物復蘇,并且得到了說話訓練。
在訓練的方法上還可以采取“傳口令”“送通知”“打電話”“講故事”“配音”等多種游戲方式,使教學多樣、靈活。學生不僅在課內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在課外也能積極主動地進行聽說訓練,以培養學生的感知和觀察能力。
2、 邊看邊聽
根據低年級學生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采用圖片、幻燈片、錄相、動畫課件等手段,使學生記憶深刻。如進行《小鹿請客》這課書的訓練時,我利用視聽結合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1)看掛圖,聽老師講小鹿請客的故事,然后請學生自選一種小動物模仿著說。
(2)一邊看掛圖,一邊聽錄音故事,進行復述。利用視聽結合的方法,進行聽說訓練的主要環節是:①看小動物圖,說說它們長得最可愛的地方;②看一盤盤的早餐圖,根據顏色、形狀等,說說什么動物愛吃什么東西;③看板書、看圖復述故事。
這樣不但對學生進行了聽、說訓練,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和觀察能力。
3、 結合繪畫
根據兒童對聽到、見到的事物能在腦子里形成一種表象,我便采取聽、說、畫相結合的方法,有助于加深記憶和發展想象力,也有助于激發興趣。如在進行《我們的教室》這一課的聽說訓練時讓學生邊觀察、邊聽別人說,然后進行評價;第二步要求學生獨立運用想象,畫畫你頭腦中完美的教室并進行說話練習。以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
4、 辨析訓練
低年級的孩子在說話中容易犯聽話不仔細的毛病。有時聽不清要求,有時聽個“大概”,不注意辨別說話中的正確和錯誤。根據孩子的這一特點,我在班內開創了“語病門診所”。請他們來當醫生,為自己的小伙伴指出說話中的錯誤之處。這樣不但促使孩子們能認真聽別人說話,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
除此之外,還可以采取給故事加開頭與結尾或給題材編故事等多種方法,來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
上一頁 [1] [2] [3]
【聽話 說話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相關文章:
培養小學生的說話能力08-16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說話能力08-15
語文教學中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08-18
語文 -培養小學生的說話能力08-15
語文活動中培養學生說話能力08-08
推銷技能訓練中聽話能力的培養08-24
運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08-17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教學反思08-22
芻議網絡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