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誠信是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
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中共中央下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是高校今后一段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在此,筆者著重談談當前較突出的誠信問題。 誠信的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吨芤住酚小熬舆M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笨鬃釉f:“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保ㄒ姟墩撜Z·顏淵》)。古人關于“誠信”的上述代表性觀點,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和借鑒價值。那么,當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如何呢? 用一句“誠信危機”來概括并不為過。一位中國銀行的同志說,在某校簽訂國家助學貸款協議的218名97級學生中,截至2001年11月,僅有3名學生畢業后與中行聯系還貸事宜,該同志坦言,國家助學貸款遲遲難以推動,大學生信用狀況是其中一個突出因素。目前,我國全社會的個人信用體系尚未建立。有一個不可小視的現象是,2001年全國許多高校幾乎是不約而同面臨著嚴重的學生欠費問題。我想,除了一部分學生確實是無力負擔高額的學雜費外,更深層次更本質的原因可能是:大學生誠信的“危機”。與此同時,目前社會上假文憑、假證書、假學術之風也刮及高雅校園,難怪莘莘學子為之躁動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學生不守諾言、作風虛浮、畢業違約等不良現象有所抬頭,“誠實守信”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被拋于九宵云外,這樣培養出來的“建設者”、“接班人”要么是營養不良,要么是底氣不足,總之是“跛腳”的。 “誠信”是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基礎道德規范,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行為規范,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質要求。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全社會各個單元都要堅持以誠為本,以誠立信。黨和國家強調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并重,具體落實到高等學校就是要堅持依法辦學與以德治校并舉。我們呼喚建立規范、科學、操作性強的大學生誠信度評價體系,同時,再好的評價體系也替代不了廣大教職員工、學生黨員和干部的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因為身教重于言教。 來源:《光明日報》 2002年12月05日
【誠信是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相關文章:
大學生誠信征文08-18
大學生誠信征文11-24
淺議優秀教師的基本素質08-19
大學生誠信承諾書03-15
德育學分基本素質測評獎懲評分規定08-20
語料格式要求08-18
情書的格式要求03-29
大學生誠信教育心得07-10
大學生誠信調查報告06-16
大學生誠信教育心得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