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數學課堂現狀及“問題式”教學改革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現狀及“問題式”教學改革
攀煤十三中 馬志勇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還指出:“要樹立全民族的創新意識”。而數學課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最有效的學科之一。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三創”(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必須要較好的體現出來,否則培養學生的“三創”就成為泡影。創造力離不開主動學習和質疑,質疑就要提出問題。楊福家教授說得好:“什么叫學問?就是學習問問題,而不是學習答問題。如果一個學生能夠懂得怎樣去問問題,怎樣去掌握知識,就等于給了他一把鑰匙,就能夠自己去打開各式各樣的大門!崩钫澜淌谡f:“最重要的是會提出問題,否則將來就做不了一流的工作!逼綍r我們常說要善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分析、解決問題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發現與提出問題,并且要在很正常的情況下發現問題,這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要登上這個境界,首先而且必須要具有的是問題意識。
現在,在許多教學過程中,一是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加之生怕學生弄不懂,聽不明白,往往是按部就班地進行瑣細的分析、講解,但過多地訴諸純理論的分析、講解,學生的創新就失去了展現和培育的空間。二是教師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和討論,但學生被動地回答問題,不能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學生的積極情感得不到體驗,意志品質得不到體現,再加上教師應變機智不夠等因素,結果使教學流于形式,放而不開,無法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三是是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師自編、自導、自演(少數學生當群眾演員)的教案劇。難道教師的角色只能是正確的化身、英明的先知?課堂只是教師獨自表演的舞臺?
近幾年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面有了較大的改革,如合作學習法(錢圩中學):學生分組討論研究教師事先設計好的問題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但學生并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只是課堂比較活躍,有一定的教學效果而已。影響較大的是《中學數學課堂活動教學的研究》(廣西柳州 廖先祥),比較徹底地改變了“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強調:啟發式教學法、探究法、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并實施數學問題活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較容易得到體現,但他們強調的是活動教學,況且也正處于研究階段;或是理論性、指導性的研究,如《關于實施創新教育的幾個問題》(《教育研究》2000年第3 期作者張志勇)、《活動教學淺論》(廣西 楊新娟著)、《學會數學的思維研究論綱》(宜興 錢旭輝)、《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教學隨想》(王曉榮 四川省涼山州教科所)等。
但我認為: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并沒有完全實現以學生提出、討論、解決問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應把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盡可能地還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學生在真實地探究、發現和創新中建構知識,體驗成功,建立自信;在積極參與中逐步認識自我,培養合作意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我展開了初中數學課堂“問題式”教學的教改研究。讓學生“問出一片新天空”,
“問題式(法)”又叫發現法,其唱導者是美國心里學家布魯納,他在《發現的行為》中指出:“發現不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確切地說,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彼岢约喊l現、回答。我將他的理論進行了拓展,方法是:上課復習提問、引入、新課中的問題設計,直至課堂小節都由學生小組完成的教學模式。此方法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教學,使他們的積極情感得到了體驗,有利于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運用小組合作機制,培養學生參與、合作、競爭、交往等現代意識,也有益于學生的成長。這樣一來課堂不僅是教師的舞臺,更是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教師起組織、協調、啟發、引導以及補充保障的作用。
運用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做到以下三點:1、結合日常教學, 營造一個“問題”環境,讓學生知道問什么,怎么問,讓學生“問出一片新天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著名教育家、原復旦大學校長、現被聘為英國諾丁漢大學第一位華人校長的楊福家教授說得好:“什么叫學問?就是學習問問題,而不是學習答問題。如果一個學生能夠懂得怎樣去問問題,怎樣去掌握知識,就等于給了他一把鑰匙,就能夠自己去打開各式各樣的大門!币⒁庖龑、啟發學生自己去延展、開拓問題鏈。在問題環境的設計中,教師不要總帶著學生去解決問題,而要設法揭示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怎樣的。2、利用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相互解疑,學生討論時要容許學生發展、驗證他們自己的猜想和結論,且忌輕易肯定或否定學生的猜想。這樣能使他們對錯誤認識比較清楚,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學風,并且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一片思維空間,真正體現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也給學生展示個性的機會。3、“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運用時,學生分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以他們小組的表現為依據,獲取獎勵或認可時,要引導小組各成員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避免由于相互指責戳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此外還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強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特別是組織、協調能力。2、以新課標為基礎,努力拓寬視野,提高認識。3、經常與學生談心,加強對學生心理、個性品質的研究。4、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強調閱讀理解對學習數學的重要性。5、建立學習小組獎勵制度,使學生有正確地合作觀和學習熱情。6、構造“問題資源庫”。問題資源可以來源于教材、現實生活、學生提出的問題及其他教師提出的問題,并逐步將問題加以分類、歸納。
這種教學方法已經在我的教學班中試驗了兩個月,我發現課堂“問題式”教學問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問出了主動學習的意識,問出了自己發現問題、挖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問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思維空間。這種教學方法 ,得到了校領導的大力支持,認為這種教學方法是進行教改的一種嘗試,價值體現在:1、更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自主性和主動性。2、小組合作機制,能逐步改變獨生子女自我中心和不合群的孤僻性格,有助于培養學生較好的心理素質。3、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數學素質,大面積提高教學質。4、遵循多種教學原則:如合作交流原則、主體性原則、反饋性原則、創造性原則等。5、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6、實踐研究,可全面促進教師改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學研究水平。7、進一步豐富素質教育的內涵,推動了新課標的實施,有助于教師改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并配備了電腦,可以充分地利用網絡查取資料,供研究參考,還提供了《人民教育》、《四川教育》、《教育導報》、《中學數學教學研究》等多種教育刊物供研究參考、使用。
新的教學方法,給我帶來了教育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變化,我也將不斷地完善這種教學方法,汲取其他教師在教改方面的經驗,總結自己的經驗與教訓,特別是怎樣提高小組討論的有效性方面去探索、去研究。并拓寬視野,提高認識及自身的綜合素質, 加強組織、協調能力,給自己的創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時間,爭取在教改方面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二○○二年十一月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現狀及“問題式”教學改革】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08-17
淺談農村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問題08-18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現狀及對策08-21
淺談新課程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08-15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08-20
建立科學有效的初中數學參與式課堂08-24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對話的重要性08-18
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策略08-21
淺談初中生管理問題08-23
淺議問題情境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踐行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