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新:校長的辦學之魂
江澤民同志說:“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薄耙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边@一精辟論述,既闡明了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永恒主題的偉大意義,又指明了科教興國必須緊緊依靠創新。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棗中小學教育,應該責無旁貸地肩負起創新的歷史使命。
近幾年,在我國中小學廣泛開展了重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改活動,創新教育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蒸蒸日上。校長在創新教育中應該如何作為呢?我提出這樣一個思考,一是基于“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边@一規則。陶行知先生講“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在這個意義上,校長更應該是學校創新教育的靈魂。二是基于現代學校層次管理中校長的“凸現作用”。創新教育作為教育的最大追求,必然孕育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給校長提出許多新的挑戰。唯有直面挑戰,放大校長的“凸現作用”,才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三是基于目前對創新教育雖有多要素、多層次的探索與研究,但真正把視角聚焦于校長身上,對校長在創新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與功能的研究尚見之不多。因此本文試圖對校長的創新素質要求、辦學創新策略以及校長創新素質形成的機制等問題進行一些探索。
(一)
明確校長創新素質要求是指導和確立校長開展創新教育的前提。有一學者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闡述了創新人才必須具有的素質要求是:1.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相結合的政治素質。2.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相統一的思想素質。3.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與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相統一的文化、能力素質。4.敢試敢闖,鍥而不舍實現目標的創新精神。這是創新人才共有的素質特征的概括。我認為,在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與探索的實踐中,校長更要把握好如下素質要求。
——要敢于出創意。鄧小平講“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憋@然,校長只有行前人未行之路,干前人未竟之事,才能出品牌,出形象,出事業。而這一切又有賴于校長辦學的創意。校長出創意應注意把握三個關鍵點:1.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2.未來社會的發展走向;3.繼承與創新的理性對接。抓住三個切入點:1.課程改革;2.課堂教學的改革;3.教育教學的評價。一句話,就是要緊緊抓住創新辦學特色的主題。例如深圳實驗學校以辦現代化新型實驗學校為創意,以我為主,敢為人先,學校一派生機。
——要有批判精神。一個校長不善于反思,不善于拿起批判的武器,鞭舊揚新,興利除弊,往往工作會流于平庸,會喪失校長角色的“理性”。文革十年,曾有過批判,但那是批判的“濫用”;對付應試教育,多年來也有“討伐”,但更多的是傳統與定勢的外在張揚,正因力如此,教育的“假、大、空”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有愈演愈烈之勢。今天怎樣弘揚批判的理性呢?陳云講:“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蔽乙詾檫@個實就是要有一種建立在呂型偉先生倡導的“思維革命”基礎上的“實”,養成鮮活的頭腦。否則,新瓶裝陳醋,換湯不換藥,誤國,誤己,誤人。葉瀾教授主持的“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轉型時期教育批判的理性升華,因而極具生命力。
——要有前瞻性思考。美國一學者指出:現在,比任何時候更能感受到能不能看到明天會發生什么,將決定事情的成功還是失敗。人類生存的嶄新時代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將深刻地影響并改造著我們的生存方式和思維習慣,需要我們重新對人的特性,新的經濟增長方式與人力資本的內在聯系,創新人才的培育與人的可持續發展,國民素質與國家競爭力之間的關系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更深入和更富有現實性的思考。換言之,校長只有站在這一制高點上,審時度勢,“咬定青山不放松”,素質教育才會有質的結果。
——更具有合作態度。合作是現代人道德與能力的雙重杠桿,也是創新教育賦予校長的一個基本屬性。校長要具有良好的合作習慣,盡可能多地發展與教師、學生、家長、社區、兄弟學校以及主管部門之間的合作機制,盡可能好地建構多層次、快節奏的、高效能的合作流程,智慧的火花往往孕育在合作的溫床上。
(二)
只有把校長良好的創新素質內化成學校改革與發展的價值選擇和發展行為,創新教育才有邏輯的可能。這里面就有一個校長創新策略建構的問題,我認為確立中小學校長創新策略應該抓住三個關鍵:
第一“開放”。開放是一面旗幟,是一面思想解放的旗幟;仡櫄v史,我們為什么能從“文革”那種空前的災害中走出來?聚焦現實,我們又為什么能用20年的功夫取得舉世公認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成就?一言以蔽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目前中小學的現實而言,開放的關鍵就是要從一種強勢行政管理和傳統農業文化的定勢下,研究怎樣從人的可持續發展,從“民族的偉大復興”,從全球經濟一體化中找準學校與社會、學校與世界、學校與未來的邏輯點,開通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國內教育與國外教育、民族教育與國際教育的直通車。也就是說校長要有一種“站在學校,看全國;站在中國,看世界;站在地球,看宇宙”的教育視野。我認為當前要著力抓好“四個開放”。一是課程開放,就是通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建構,形成學校開放型的課程體系。二是活動的開放,就是通過多形式、多層次、多網絡的學生活動系列的建構,把學生置身于一種活的教育場景之中。三是管理開放,就是通過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的建構,使學校成為學生“人性與青春”的天堂;成為教師“道德與成就”的樂園;成為社區“文明與發展”的港灣。四是校園開放,就是通過開放性辦學模式的建構,形成學校與社會、學校與世界、學校與未來的有機聯系。
第二“開明”。它也是學!拔拿髋c發展”的旗幟。上世紀初,蔡元培先生以“兼容并包”為旗幟,使“科學”與“民主”成為北大兩座永放光彩的燈塔。中國由此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教育。一個世紀過去了,我們對自身,對教育有了更為成熟的認識,開明既是辦學過程中教育規律的一種客觀存在,又是辦學者基本價值觀的理智反映。因此作為校長要大膽舉起“開明”這面旗幟。就當前的現狀而言,要特別注意抓好二件事:其一,建構人性化校園。也就是要讓校園彌漫著人的理想,人的發展,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使人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創新精神得到完整而又和諧的張揚,進而達到呂型偉先生主張的“尊重學生,尊重個性,尊重怪才”的教育境界。其二,倡導發展性評價。教育的過程既是一個面對歷史檢索精華的過程,又是一個面向未來萌發思想的過程。換言之,學校孕育新觀念、新思想、新創意是人的客觀發展的必然。這里面就有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我認為一個成熟的校長是會用一種發展性評價的策略來審視這一切的。向青春讓步,向學生學習,從而推動學生向更高層次的現代文明進化。
第三“開化”。學校從來就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產物,這種進步實際上就是人開化的“漸變”與“突變”。學校就是要創風氣之先,得風氣之先,成為一個地方一個社區文明的搖籃。反觀現狀,我認為要強化“三個意識”。一是道德意識。就是要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強化人的現代道德觀,使師生能在知識產權等現代文明的深層次問題上更具人格魅力。二是競爭意識。就是要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下,確立人的現代競爭觀,讓師生適應競爭,學會競爭,不逃避競爭。敢于承受挫折,敢于“頭破血流”,敢于捍衛真理。三是民主意識。就是要在社會主義法制的約束下,形成人的現代民主觀,用民主催化創新,用人權推動發展,把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生活落在實處。
(三)
要使校長的創新意識符合人的發展水平,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符合創新教育的基本規律,就需要我們建構一個旨在不斷活化校長創新意識的生發機制。我感到要抓住四個重點:
——強化道德需求。理性的常識告訴我們:一種意識只有道德化了才具魅力。有鑒于此,只有將校長的創新意識內化成為一個道德需求才具有生命的風采。當然,校長的這種道德需求是以社會的民主和人權的事實表達為基礎的,是以人的可持續發展為終極關懷的。因此它拒絕“假、大、空”,拒絕急功近利,呼喚“實事求是”,呼喚“標新立異”,呼喚“敢為人先”,并把這一切自覺地融合在自我的主動發展之中。
——提升社會地位。多年來,教育系統的“低收入”和“官本位”一直蠶食著校長創造的天性。這是必須引起我們高度注意的。如果能通過年薪制和重大成果重獎制以及相關政策的建立,使校長的收入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讓校長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立人格和社會地位,對教育事業的推進會十分有利。因為這既可以使校長的創造性勞動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的分配原則,又可以緩解社會轉型期傳統“官本位”文化對校長地位的慣性沖擊。
——建立競爭機制。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要以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為契機,實施校長競爭上崗制,推行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打破校長的鐵交椅,實現能上能下,優勝劣汰的校長管理體制。同時,還可面向全社會,建立校長資格考核制,吸引優秀人才終身從事校長職業,形成“鯰魚效應”。
——加強崗位培訓,F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社會,校長更是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挑戰。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校長培訓方式,讓校長了解社會、了解未來、了解現代科技,從而自覺地站在人類發展的制高點上,審視教育,審視未來,把創新教育引向深入。
參考文獻
〔1〕吳秀娟等編著.成功校長的實踐和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2〕丁綱主編.創新:新世紀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創新教育椕嫦?1世紀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抉擇.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4〕呂型偉著.為了未來棗我的教育觀.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陳玉琨著.教育評價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葉 瀾主編.“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研究”報告集.上海三聯書店.1999.
〔7〕葉士山.鄧小平的創新人才觀與創新教育.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9.(5).
【創新:校長的辦學之魂】相關文章:
師德是教育之魂08-13
籃球之魂作文07-25
閱讀之魂作文04-26
梅之魂作文06-04
明禮,民族之魂08-16
冬之魂作文02-26
愛學生———師德之魂08-16
創新引領時代的辦學理念08-13
校長的辦學思想是學校的靈魂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