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職教論文>探究廣州市技工教育蓬勃發展

    探究廣州市技工教育蓬勃發展

    時間:2023-02-24 19:43:57 職教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探究廣州市技工教育蓬勃發展

        技工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技工學校是開發勞動者職業技能的綜合培訓基地,它承擔著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和企業職工、下崗失業人員培訓的任務。廣州市技工教育的發展,對廣州市技能人才的培養,促進勞動就業,保持社會穩定,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起著重要的作用。
        自從1978年國務院決定將技工學校重新交由勞動部門綜合管理之后,在各政府職能部門、各行業主管部門積極推動下,本市技工學校得以健康快速地發展。廣州市技工教育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即恢復建設時期、提高完善時期和改革發展時期。80年代后期,廣州市技校、廣州市冶金技校、廣州市輕技校等一批學;謴娃k校和建校。90年代前期,廣州市技工教育在全面實施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建立質量保證體系,穩步提高教育質量,逐步形成了能力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特色。在完善各項制度的同時,由勞動部門組織,不失時機地對各校辦學水平、學校管理、隊伍建設、德育工作及教學質量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檢查,達到協調發展,共同提高的目的。近5年來,本市技工學校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并注重了“名牌”戰略的實施,創建了一批國家重點高級技工學校。全市30多所技工學校中,有國家重點高級技工學校7所(其中技師學院6所),省重點技工學校2所,省一類技工學校6所。在校學生由2萬多人發展到6萬多人,占全省技工學校在校生的1/5,其中高級技工班學生10000人;畢業生中級率(考取中級職業資格證書)達94%;畢業就業率超過96%,為廣州市的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廣州市技工學校的飛躍發展,成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成為全國技工教育示范城市。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經濟的高速發展,是技工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
        隨著廣州市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現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的確立,廣州市國民經濟發展每年以13%的速度高速發展,廣州市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的增加,使政府對技工教育的投入大幅增加成為可能,近年來對技工教育的年總投入超過1個億。經濟的高速發展客觀上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又顯得非常迫切。在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過程中,技能人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國際經驗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約2000美元時,正是職業教育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期;到人均國家民生產總值達到5000-6000美元,正是職業教育發展比較成熟的時候,甚至更高時,它仍然是持續穩定地發展。廣州市經濟的發展對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和“科技興市”戰略的實施,客觀上促進了我市技工教育的發展。
        據《廣州市“九·五”至2010年技能人才開發規劃》預測,廣州市技能人才總量應按年均10%的速度增長,要形成一支以技師、高級技師為骨干,中、高級 工為主體的技能人才隊伍。至2010年,高級技師和技師、高級工、中級工的比例為10:40:50。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載體——技工學校,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二、勞動制度的深化改革,是技工教育發展新的基礎
        廣州市勞動制度改革自80年代開始,90年代不斷深化,改革了企業用工制度,初步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勞動力市場。本市的技工學校同全國一樣,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能否適應勞動制度改革,走社會化、市場化的路子,是技工學校能否生存發展壯大的關鍵,這是技工教育發展新的基礎。本市自90年代初就已將這一問題擺上了重要的課題并積極探索,從招生、分配、投資建設、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為技工教育的發展探索了一條發展的新路子。廣州市冶金高級技工學校的前身是只有幾十個學生的廠辦學校,1988年成立市冶金技校后,學校以爭創全國一流技校為目標,認清形勢,轉變觀念,早在92年就提出并樹立了職業教育的“市場觀”和“產業觀”,招生與畢業生推薦工作根據市場改革,教學研究也相應進行改革,推進產學研聯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把教育當成一種特殊的產業來經營,敢于投入,敢于經營,在短短的十年間,晉升為國家重點技校和高級技工學校。廣州港技工學校是企業辦學的典型,近幾年,企業深化勞動制度改革,實行“減員增效”,企業較少接收技校的畢業生,廣州港技工學校面對困難,積極調整辦學策略,立足港口面向社會,走多層次、多渠道的路子,取得較好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2000年通過省重點技校的評估。
        三、政府的高度重視,是技工教育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是政府政策上的保證。1983年,市政府召開廣州市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技工學校是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被提上了應有的位置。1995年,市政府發出《廣州市技工教育改革發展意見》,技工教育發展納入本市國民經濟發展規劃。1998年,為加速職業教育發展,市政府制定了職業教育“281”工程,即在廣州市的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中專、職業高中)各建立2所國家級重點學校、8所省重點學校、1所職業培訓學院;1998年市人大通過職業教育“281”工程,要求2003年完成。1998年,市政府印發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第一次明確了技工學校畢業生與其它職業學校畢業生同等待遇。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使技工學校的健康發展得到了政策上的保證,特別是職業教育“281”工程的制定,極大地推動了技工教育的發展。2005年,市政府發布了《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調整與改革實施意見》,必將再次推動技工教育新發展。二是勞動保障部門管理的保證。技工學校的發展,與勞動保障部門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勞動預備制度和就業政策密不可分!堵殬I教育法》提出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積極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必須培養大量有技能資格的人才,技工學校是培養技能人才的基地,因此,職業資格證書的推行促進技工學校的發展,而技工學校的發展有利于職業資格證書的推行。本市自90年代中期,就實行了技工學校畢業生“雙證”制度,技校畢業生必須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才能頒發畢業證書;1998年,根據社會的需求,又實行了技校畢業生考取計算機初級證的規定。勞動預備制度的推行和再就業工程的實施,為技工學校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國家推行勞動預備制度,規定未能升入更高一級學校學習的初、高中畢業生及各類人員就業,必須經過培訓,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才能就業;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實施再就業,其根本的途徑是經過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因此,技工學校作為綜合性培訓基地,承擔了重要的培訓任務,同時自身也獲得了發展。廣州市勞動預備制度的推行和再就業“金鑰匙”計劃實施,每年幾萬人,都是通過技工學校來完成。技工教育必須與勞動就業結合,服務于就業,才能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三是辦學經費的保證。1995年,技校辦學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技校的辦學經費有了較穩定的來源,并且從2000年開始,對企業、社會力量辦學技工學校,也都納入政府經費支助范圍。四是向高層次發展。自91年開始對技工學校辦學綜合水平進行評估和分類評定以來,一批技工學校上規模、上檔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職業教育“281”工程,技工學校上檔次的工作上升為政府行為,工作的力度加大了,涌現出了廣州市冶金高級技校等7所國家級重點技校。五是納入全市統一招生。本市技工學校招生分省內和市內招生,省內招生在省勞動保障廳的統一安排下進行,市內招生納入市招生辦統一組織。自1984年納入全市統一招生以來,特別是近幾年,生源穩步增長,2004年技校招生達2.2萬人,占全省招生數的1/5。2005年招生仍保持良好勢頭,全市技校招生達2.5萬人,突破歷史最高水平。六是較好地解決了教師住房。市政府把技校教師住房納入全市教師住房建設規劃,基本解決了住房問題,這對技校教師是個巨大的鼓舞。
        四、各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是技工教育發展的有利條件
        廣州市行業企業辦的技工學校大多是80年代初建立起來的,各行業主管部門無論從人力、物力、財力上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為技校的后來發展打下了基礎。不少行業主管部門充分認識到,在建立現代企業過程中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企業競爭力的高低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員工的素質的高低,后備技能人才的培養需要技工學校;近年來,許多行業主管部門積極支持技工學校的發展,使這些技工學校能在較短的時間里上規模、上等級。廣州機電技校、廣州市輕工技校、廣州市交通技校、廣州市公用事業技校等主管部門從本行業未來發展對技能人才的要求出發,積極支持技校的發展。如廣州機電集團公司將本集團一個關閉企業的土地優先賣給廣州機電技校,廣州市輕工集團積極支持市輕工技校在廣州北郊征地建校,廣州市交委將屬下一個企業用地優先賣給市交通技校等。在它們的重視和支持下,廣州市冶金技校、廣州市輕工技校、廣州機電技校、市公用事業技校、市交通技校經評估相繼達到高級技校標準。
        五、技工學校深化改革,是技工教育發展的根本途徑
        一是辦學觀念的轉變是技工學校深化改革的前提。傳統的辦學思想是舊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其表現是“等、靠、要”,學校的工作等上級安排,學校的招生分配靠國家,學校的基建投資和辦學經費向國家要,這是一種依賴思想,與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相適應。這就要求我們盡快從計劃經濟模式中解放出來,解放思想,樹立正確的辦學觀念,為深化技工學校的改革提供思想動力和理論依據。首先,是樹立職業教育的“社會觀”、“市場觀”。學校辦學必須走向社會,招生與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要以市場為導向,服務于就業,專業設置和教學教研工作也要相應進行改革。要把職業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產業來經營,敢于投入和經營。其次,是樹立科學的管理觀念。必須按市場經濟和未來發展的要求,對學校內部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形成高效的運行機制。再次,是樹立開拓創新的觀念。進行各種改革和嘗試,既要求快求變求發展,又要腳踏實地,不斷調整努力方向和目標,艱苦奮斗,不斷進取。
        二是管理是學校發展的關鍵,也是學校水平的綜合反映。許多學校進行了管理改革,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實行了聘任制,實行定員定崗,聘任與嚴格的考核相結合。廣州市輕工高級技校制訂了較完善的一套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廣州機電高級技校創立了一套教學全面質量管理辦法,堅持教學質量管理的全面性、全員性和全過程性。各校都修訂或完善了《學生管理手冊》,加強了學生的管理工作。通過管理的改革,保證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
        三是教學改革是技工學校的中心任務。通過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以質量求發展。各校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廣州市支柱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改造老專業,開發新專業。各校在確定專業設置上,揚長避短,穩定拳頭專業,發揮自己的優勢,培養有特色、有后勁的專業。如市輕工高級技校瞄準高新科技產業,設置了四大類15個專業,同時成功地改造了機電一體化和電工電子二個舊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改造以學習機、電、光溶為一體的數控加工為主要內容。市機電高級技校根據機電行業的調整、改造和產業升級,立足機電,服務機電,不斷調整專業結構,新增設了《電梯安裝與維修》、《數控技術與電氣自動化》等專業。近年來,各校十分重視課程體系的改革,對專業課的改革,突出實用性,優化專業模塊,增加新技術,實行模塊式教學,并編寫模塊式教學。他們注重對教學實習條件的改造和充實,基本設置了數控編程專用課室、數控加工中心、PLC編程中心、多功能電工電子實驗室等,采用先進教學手段——多媒體電化教學,使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都上了新的臺階。
        四是技工學校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培養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復合型技能人才。廣州市職業技能教學研究會在這項工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每兩年組織文藝表演大賽和體育田徑運動會,并堅持開展德育、美育等系列活動。各校也按素質教育的要求開設一系列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項目,以求全面推行素質教育。

    【探究廣州市技工教育蓬勃發展】相關文章:

    試論技工教育皈依技術人文08-13

    招生考試與素質教育關系的探究08-18

    中等財經教育的發展趨勢探究08-24

    “90后”大學新生教育特點探究08-17

    中職護生職業理想教育探究08-23

    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方案探究08-14

    探究技工學校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現狀及培養提高策略08-18

    基于審美教育的初中語文教育模式探究08-15

    新聞傳媒對職業教育的影響探究論文08-1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