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教論文|打造學生核心競爭力 提高就業質量
內容摘要:
在就業導向已成為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趨勢的今天,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就成為衡量職業學校辦學質量的生命線。我校在打造學生道德力、學習力、技能創造力、就業力等核心競爭力,提高學生就業質量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獨特之路。
關鍵詞:
打造 核心競爭力 道德力 學習力 技能創造力 就業質量
就業導向是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趨勢,早在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聯合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和創業教育,加強職業指導工作,為學生提供就業服務,把畢業生就業率作為衡量職業院校辦學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標。”教育部周濟部長在全國職教會議上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這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就業不但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也是關系到廣大畢業生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學校和諧有序發展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為此,我校準確把握社會需求,快速提升人才培養規格,全力搶占就業工作制高點,在“打造學生核心競爭力,提高就業質量”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獨特之路。
一、 學生核心競爭力的界定
“核心競爭力”原是當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相互交融的一個最新概念,最早是
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競爭對手效仿,能帶來超額利潤的獨特能力;或是能使一項業務或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一流水平、具有明顯優勢的能力。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能夠使他們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主要包括:道德力、學習力、技能創造力和就業力。我校通過創造有競爭力的教育,全力打造學生的四大核心競爭力,并將打造學生核心競爭力,提高就業質量貫穿于教育教學的過程和學生在校學習的每一個環節,從而使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打造學生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一)、打造學生基礎道德力
道德力是學生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也是提高學生就業質量的根本。“惟德是舉、惟才是用”的原則已成為企業任用人才的基本原則,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很難想像一個不具備良好品德的人能在將來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谶@樣的認識,我們把培養學生良好職業道德行為放在學校教育的首位,為此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首先,我們每年對新入學的學生、實習生、用人單位開展問卷調查和訪談,全面掌握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實習生的職業道德現狀、在校學生專業學習情況和整體道德素質,并以此為依據,有針對性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其次,把學生責任感、敬業精神的培育等良好職業道德行為納入德育學分的考評體系中,由學生處和實訓處按月進行考核和評比,為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施提供了保障。再次,利用雨花臺革命基地資源,開展省市級德育課題的研究,讓職校學子從先烈的身上吸取精神的養分和靈魂的升華,使他們學有目標,學有榜樣,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將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和崇高品質內化為自身的人格品質和外化為良好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最后,我校通過建立一系列的課堂評價體系來發揮課堂教學對學生實施德育的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另外,我們還通過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活動來代替單一的說教,讓學生從具體的活動中去感悟、提高,以點帶面,整體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為學生的成長、發展及職業生涯奠定扎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打造好學生的基礎道德力是保證學生順利就業,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競爭力的根本保證。
(二)、全面打造學生的學習力
學習力包括學習的動力、學習的能力、學習的效力。我校從三個方面入手,全面打造學生的學習力。
第一,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首先,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其次,對學生進行榜樣教育。讓學生從我校優秀畢業生和成功人士的身上看到成功的希望所在,樹立信心,汲取力量,從而激發其學習的動力。再次,進行就業教育,幫助學生逐步了解并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另外,我校還試行彈性學制,對學生充分發揮了評價的導向激勵功能,從而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通過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學習,戰勝學習困難,提升學習的動力。
第二、以嶄新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職教滑坡時期,針對生源素質,我校提出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使學生都能有著適宜自身條件的學習目標,并學有所得,各得其宜。2003年,我校在分層教學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低起點、小臺階、勤反復、多練習,教一會一,學一得一”的新的教學思想,目標教學是這一新的教學思想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體現。據此,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狀況,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知內驅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2004年,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新理念下,我校又及時提出了“文化課合格,專業理論過關,專業技能過硬”的教學新思路,并大力加強學校的專業設施建設與設備的投入,調整專業技能課程在教學總課時中的比例,積極推行專業技能單項結業考核制度。
新的教學思想切合我校學生的教學實際,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的實效性提供了理論和制度保障。
第三、大力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力
課堂是培養學生學習效力的主陣地,為此,根據學科的不同特點,我校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力。
首先,針對專業課,開設實踐性課堂教學,比如攝影、云錦服飾、服裝表演等專業課課堂教學,可以由校內走向校外,讓學生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學習攝影,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和舞臺上領悟美的內涵,其學習效果比在教室內要提高十倍。其次,我們從社會需求而不是從書本出發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校在進行服裝設計學科的教學時,讓學生到社會上作調研,了解服裝的流行款式,讓學生寫出市場調查報告,然后再繪制效果圖,自己去采集面料,再制作成衣,整個教學環節不是依據枯燥的書本知識,而是結合市場實際來組織教學,學生收獲大,教學效益好。專業課教師引入項目教學法,不是以書本為上,而是以企業的要求,鮮活的市場需求為教學任務進行項目教學,把學習和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另外,英語教師和計算機教師將游戲法和競賽機制引入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讓學生學會了學習,提高了學習的效力。
知識是學不完的,而且知識是不斷更新的,只有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掌握了運用知識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力,以極大的優勢和資本參與社會的競爭。
(三)打造學生的技能創造力。
“強化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切實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要抓好的“四項改革”之一。因而培養學生技能創造力是打造學生核心競爭力,提高學生就業率的最關鍵一環。為此,我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首先,加大經費投入,為學生提供一流的技能實踐場所。近幾年,我校投入
大量資金,先后建立了IMac65蘋果機房等國內一流的技能實踐場所,為學生技能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礎。其次,加強教師培訓,讓教師更新知識,發展技能,為提高學生的技能創造力提供師資保證。再次,進行課程改革,積極構建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綜合職業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加大專業技能課的課時比例,強化技能考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開發校本課程,為提高學生的技能提供可靠的藍本。最后,完善技能考核,推行“雙證書”制度,更新了評價機制。我校將原有的教學目標分拆成若干個相對完整的單項,分別制定和完善了相應的單項考核標準,突出專業技能課的教學,制訂了《服裝單項考核標準》等一系列專業技能單項考核標準,學生在校期間,除了拿到畢業證書外,還要通過專業技能考核,拿到相應的操作技能證書,并為此建立新的評價機制。我校在學分制實施方案中規定:學生獲得相應的技術或技能等級證書,視其類別或等級增加學分;學生參加市級以上(含市級)各類競賽獲獎或受到表彰,視其檔次、級別,適當增加學分。這些措施進一步規范了專業技能課的教學,切合職業學校學生長于動手的特點,發揮了學生的特長,提高了學生技能運用水平。另外,注重學生的課外實踐,開辟第二課堂,并為此成立專業技能興趣小組,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為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技能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平臺,讓學生在創新實踐中發展創新的新思路、新方法,從而也不斷提升道德力和學習力。
(四)、打造就業力。
從學生入校時就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發展”指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提高學生就業質量不可缺少的一環。
首先,我們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展分層就業指導,規劃就業設計。其次,在學生中開設《就業指導》課,介紹求職技巧及與就業有關知識,開展求職經驗交流,提供人才市場需求信息。再次,幫助畢業生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人生觀、價值觀,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引導學生忠于職守,踏實工作,鼓勵畢業生積極創業,成功立業,提高畢業生履約率和就業單位的層次。
總之,在四種能力構成的核心競爭力中,道德力是基礎,學習力是核心,技能創造力是關鍵,就業力是輔助。四種能力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打造好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讓學生在就業的天地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提高就業質量,創造人生輝煌!從而也走出我校為社會培養有用之才的成功道路。
【職教論文|打造學生核心競爭力 提高就業質量】相關文章:
面對WTO,打造企業品牌核心競爭力08-06
論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措施08-05
構建快樂作文教學理念 打造學校核心競爭力04-10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論文08-13
提高日常教學質量,打造高效常態課堂08-23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變革08-05
職教期刊職教論文06-08
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來自哪里?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