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場經濟呼喚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就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規范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的總和。當前,在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歷史過程中,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的信譽和利潤、關系到企業的自下而上和發展。不少有識之士把對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當作是資本增殖和提高競爭能力的手段。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作為培養勞動后備大軍的職業學校,大力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則有著更直接的現實意義。
首先,職業道德教育是兩個文明建設的需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還必須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私有制社會中,人們的行為遵循的原則主要是個人主,利己主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是資產階級道德的信條。資本家在商業活動中似乎也很講信譽,提出“信譽第一”、“顧客至上”、“用戶是上帝”等口號,但他們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為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今天,我們搞改革開放,發展生產力的目的是為了擺脫落后、擺脫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決不是讓剝削制度卷土重來,造成一個弱肉強食、損人利己的并伴隨著各種犯罪、墮落、絕望的社會。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級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上了邪路了。”所以,作為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盡管職業活動千差萬別,但是每個人都應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品質。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共同規范和要求,也是擺在我們職教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務。
其次,職業道德教育是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需要。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把所有的企業推進了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境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經濟是強者的經濟,機遇與危機并存,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它勇于進行的不僅在于技術、設備的競爭,還包含著市場、人員素質和職業道德的競爭。那種“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強烈職業責任心、事業心是推動事業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也是保持行業優勢的重要件。從古到今,每一種行業、每一次技術的發展,除了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外,還與那些有著高尚職業道德的職工分不開的。
再次,職業道德教育是維護企業信譽,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良好的企業形象和信譽是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和無價之寶。一個行業、企業的信譽,要靠本行業、本企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來維護。在市場競爭中,企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越高。這個行業或企業就越能滿足社會需求,也就越能獲得社會信任,在經濟活動中取得較好的效益。反之,則損害信譽,危害和影響效益,甚至斷送企業的生命。
第四、職業道德教育是穩定發展的需要。任何改革都意味著變動,要打破舊的格局、舊的平衡,就會出現不穩定、不平衡。在社會改革中出現權利的再分配、利益的再分配;在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會出現職業的變換、工作的動蕩,甚至處于某種困境,要求作出某些犧牲;生產變革時期特有的惶惑不安,產生磨擦而影響穩定發展。因此,在當前的職業道德教育中要特別加強社會責任感的教育,顧全大局的教育,加強敬業與樂業的教育,要求克己奉公,克盡職守,提出倡奉獻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創造一種和諧、詳和的職業氛圍和社會風尚。
第五,職業道德教育是調節職業交往中的矛盾的需要。在改革開放和各種經濟形式并存的情況下,人際關系日趨復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矛盾。如用人單位有人事自主權,對職工可以雇用也可以解雇的情況下,企業法人與職工的關系應遵循什么樣的,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勞資關系;在市場競爭條件下,如何建立新的協作關系,和諧共事關系等等。這些關系中產生出來的矛盾,大多要靠道德手段來調節。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就是調節的職能。職業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受雇,但也有少數人可能雇工,可以協作共事,也可能獨立經營,對此,在校期間我們就應該給以正確的教育。無論從事什么職業,無論什么身份,都應遵守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原則,不允許以強凌弱,也不應卑躬屈膝,要秉公辦事,要學會平等待人,公平競爭,講究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要教育學生懂得在特定的職業環境中,如何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如果發生了矛盾和沖突,如何運用職業道德的手段來進行調節。讓學生掌握立身處事的本領。
如何進行新形勢下的職業道德教育,統觀各校做法較多。筆者認為在理論上以灌輸教育為主。因為青年學生是接受教育為主,職業道德觀念只能通過系統的灌輸教育形成。當然灌輸不等于填鴨式的說教,而是通過召開職業道德演講會、報告會、講座會讓年輕人暢談自己的職業理想,或讓學生自編自演有關反映職業道德內容的小品、相聲、故事,或者帶領學生深入工廠、農村進行調查,采訪英模人物等。通過中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寓教于樂。
在實習活動中,注重養成教育。實習是就業前的演習,在生產實習中讓學生從親身體驗中,提高對職業業道德的認識。加之在校規校紀的約束下,規范自己的職業道德行為,持之以恒,養成習慣。職業道德教育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非一日之功,要把技能實習與職業道德教育結合起來,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水平。
在內容上要不斷強化青年學生的市場經濟意識。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規律,職業道德教育就是要抓住市場經濟競爭這一主旋律,啟發和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從而樹立起崇高的“敬業、樂業、重業”的道德情感。
【市場經濟呼喚職業道德教育】相關文章:
市場經濟與學校道德教育08-07
市場經濟與學校道德教育08-17
關于職業道德教育心得09-06
市場經濟呼喚建立汽車流通信息統計體系08-05
職業道德教育心得體會07-30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學生道德教育探討08-08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學生道德教育探討08-17
公司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年”活動計劃08-15
供銷公司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年”活動的安排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