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教學計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1~6年級簡介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1~6年級簡介

    時間:2022-05-31 16:55:17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1~6年級)簡介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1~6年級)這套實驗教材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下面就實驗教材的一些主要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1~6年級)簡介

      一、編寫人員的組成

      由我國小學數學教育專家、大學教授、特級教師、教研人員和長期從事教材研究編寫工作的編輯人員組成學科教材編委會。學科編委會主任是劉意竹,副主任是張衛國、盧江。學科編委會聘請了我國著名的數學教育家丁爾升教授、著名學者鄭毓信教授以及老一輩小學數學教材專家李潤泉編審為教材研究編寫的顧問。由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數學研究開發中心研究的盧江、楊剛擔任教材主編。

      二、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

      以“三個面向”為指針,以唯物辯證法為基本指導思想,以現代教學論和心理學為依據;貫徹第三次全教會的精神,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科技發展的需要,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處理好社會需要與學生發展、數學的邏輯順序與兒童的心理發展順序、共同要求與因材施教之間的關系。注重應用意識、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的數學體驗。力求使教材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適應我國城鄉廣大地區對教育發展的需要。

      三、教材編寫的主要思路

      1. 以《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力圖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

      2. 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寫。仍然重視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

      3. 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

      4. 內容的展開,注意體現知識形成的過程,體現數學的思考方法,具有啟發性和探索性,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

      5. 繼續注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6. 力求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開放性。如教學內容是基礎而豐富的,呈現形式是豐富而開放的,學習和教學方法是開放而多樣的,等等,以適應我國城鄉廣大地區對教育發展的需求。

      7. 力求使教材的文字敘述準確、圖文并茂,可讀性強。

      四、教材的主要特點

      1. 科學合理的教材結構

     。1)具有符合兒童學習數學的認知特點和數學知識本身發展規律的知識結構;加強了數、估計、統計、應用、創新等意識及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內容;盡量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數學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加大數學思想和方法滲透的力度。

     。2)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點和規律,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加強求異思維、思維的靈活性的培養。加強創新意識、空間觀念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豐富計算能力的內涵,提出培養計算能力的恰當要求。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提出問題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3)根據兒童情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對進行學生情感、意志品質的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不畏困難、嚴謹求實等良好的思想品質,培養學生愛祖國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勇于探索、熱心奉獻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2.新穎豐富的呈現形式

      內容的呈現注意體現兒童的已有經驗和興趣特點,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內容的展開具有探索性和開放性。例題、習題的形式多樣、所選素材盡量符合實際。圖文并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明麗,能吸引學生閱讀,激發學習興趣。

      3.體現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注意反映教育心理學和教學論的最新研究成果,體現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反映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過程,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猜測、思考獲得感性經驗、理解所學知識,倡導探究、交流的學習方法,鼓勵、引導學生探索、發現規律性知識。體現教學的基本過程,同時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和創造性。

      4.新穎實用的立體化教材體系

      形成以教科書為核心的立體化教材體系,重點編寫具有新穎、實用、開放等特點的教師教學用書,研制實用有效的多媒體輔助教學配套軟件,使之成為促進教學方法現代化、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手段。

      五、實驗教材第一冊特點簡介

      1.豐富的教學內容。實驗教材第一冊安排了十章的教學內容:(1)數一數,(2)比一比,(3)1~5的認識和加減法,(4)認識物體和圖形,(5)分類,(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7)11~20各數的認識,(8)認識鐘表,(9)20以內的進位加法,(10)總復習。與現行義務教育教材第一冊相比,實驗教材充實了原“準備課”和“認識圖形”的內容,增加了“分類”“認識鐘表”,還注意滲透統計初步知識的內容。

      2.對“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進行了較大的調整。第一,把這部分內容分為“1~5的認識和加減法”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兩個單元進行教學。第二,整體認識1~5各數,然后認識0。第三,把“6~10的認識和加減法”分為6和7、8和9、10三段進行教學。教材的編排,仍采用認數和計算穿插編排,以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熟練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另一方面,節省了教學時間,以便于教學新增加的教學內容。

      3.加減法的教學變化較大,體現了“算法多樣化” 的理念。從加減法概念的教學開始就引進了有關多種算法的思想。在10以內和 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教學中,注意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還注意體現因題而異可以靈活地采用不同的算法。

      4.安排了“用數學”的內容,逐步培養學生會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首先,選擇了較多的現實的素材與情境,為學生發現數學問題、探索數學問題提供了豐富的生動有趣的資源。第二,設計了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發現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操作、討論交流,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三,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并且注意使學生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5.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選擇、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1)選擇、設計了較豐富的、現實的、可操作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2)增加了“生活中的數”,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了素材。

      6.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富有兒童情趣、提供豐富資源的素材和活動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1)新編了“編者的話”,設計了新穎的“目錄”,使學生感到教材是為他們編寫的,具有親切感。(2)設計的情境、插圖的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富有兒童情趣,版式設計和色彩注意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喜歡教科書。

      7.注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8.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1)盡量使例題的情境圖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素材或信息。許多插圖都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了豐富素材或信息,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2)許多插圖、情景的設計,注意為使用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創設生動的情景提供方便。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1~6年級簡介】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教案01-17

    政府免費教科書體現義務教育的本意03-0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2-13

    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2-27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學習心得05-19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2-22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5篇03-24

    課程標準數學教案01-19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培訓心得(通用10篇)05-0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