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淺談數學課學生良好參與意識的培養

    淺談數學課學生良好參與意識的培養

    時間:2023-02-22 02:27:50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數學課學生良好參與意識的培養

    近來,在觀摩一些公開教學課時,我們?吹竭@樣的現象,那就是教師布置自學或討論內容時,很多同學消極參與,被動地等待老師講解。反正老師要講的,又何必費盡心思想答案,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日漸淡薄,消極等待思想逐步抬頭。這與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學生積極主動發展是相背的。既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也不利于學生成長的需要,造成課堂教學效率大幅下降。

    淺談數學課學生良好參與意識的培養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性能力?我認為,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學策略:

     

    策略一:提供自主努力目標,增強學生參與意識。

     

    教師要調整好與學生間的關系。把自己變成“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同時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接受型的被動學習為探索型、發現型的學習。意在置學生于學習主體的地位,讓學生看了學習目標就明確了本課要學習的內容和需要達到的程度,進而圍繞目標帶著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另外,課上不僅要讓學生明確一節課的總目標,還應該讓學生明確每個教學環節的具體目標。一般在一節課的開始,亮出總的目標,使學生有個總的“奔頭”,在教學過程中,較大教學環節的具體要求,也要通過過渡語或小黑板、幻燈等形式使學生明確。這樣把學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線”,讓他們自己動手、動口、動腦主動思考問題。并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暴露他們理解新知識的矛盾和差異,把他們弄不懂的地方、錯誤的地方都擺在桌面上,再引導他們通過獨立思考,發現真理,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轉化。這樣,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發現要學習的東西,能夠積極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策略二:激發自主學習動機,形成學生自主參與的意向。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勵因素!胺彩歉挥谐尚У膶W習,學生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深厚的興趣!迸d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它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的推動力。教學中,把自己置身于參與者位置,服務者“地位”。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熱情鼓勵每個孩子,實實在在地營造出平等、寬容、尊重、理解、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課上想說、敢說、愛說、樂說,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中還應尊重學生,相信每人孩子都能學好,允許學生發表不同見解,鼓勵學生提出疑問、異議甚至批評。正確看待學生的答錯、寫錯情況,對待學主要多寬容、鼓勵和引導,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源源不斷的激勵過程。

     

    策略三:創設主動探索空間,促成自主參與學習。

     

    課堂教學效率的憂質、高效離不開全體學生的全程積極、有效參與。教師要努力創設主動探索空間,讓學生有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動筆嘗試、動日表達的解決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時間與空間,使其外部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智力活動,從而獲取知識,發展智能,以更積極的姿態自主參與學習活動。

     

    首先教師要創造真正意識上的讓學生參與嘗試的機會。教師扶得過多,只會培養學生思維的隋性,不利于學生自主參與意識的培養。

     

    其次教師要提供讓全體學生參與的時機。一般應當在做好鋪墊,讓學生在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處嘗試解答新知識,使所有學生能夠跳一跳搞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悅,繼而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下面的學習。避免由少數學生的活動代替多數學生活動。在教學中,能讓全體學生動手、動口的就不讓部分人代替,能讓多數人動口、動手的就不讓少數人或個別人代替。要使全體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學習有困難的學主的學習狀態是一個關鍵。所以要對“學困生”有一個傾斜政策,不但要給他們多吃偏飯的機會,還要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條件。例如,教師巡視時,憂先關照學困生;課堂批改,重點批改學困生的作業;小組議論,安排學困生先發言:課堂提問,憂先考慮讓學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問題等。對他們的每個微小進步及時予以鼓勵,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傊,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提供主動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的主動參與,從而落實學主的主體地位,促進學主的主動發展,使學生的數學素質得到提高。

     

    策略四:著力學法指導,提高自主參與能力。

     

    增進學生自主意識的關鍵在干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最后過渡到“會學”,提高學主的學習質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一)加強直觀操作,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數學知識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為適應學生的思維方式,指導學生抽象數學知識和原理,就需要提供豐富的直觀材料,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獲得大量感知認識,建立表象,以此作為進行抽象數學知識的支柱。這是指導學生逐步學會抽象概括的一個重要方法。

     

    (二)訓練語言表達,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有條理的思維。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正確的思維方法離不開語言的支持。①創造機會,鼓勵學生敢說。不同年齡、不同智力基礎、以及不同個性差異的學生,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差別很大。有的能獨立說明算理,有的需在教師的引導下說明算理,有的在教師引導下說明算理還很困難,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要給全體學生說話的機會,說錯了不要緊,只要大膽說就可以。特別是對于那些不善于言語表達的同學,更需要熱心鼓勵。②交給方法,使學生能說。要形成能力,需要經常性的培養,日積月累?梢宰寣W生學著說,試著說,自己小聲說一說,同桌互相說一說,逐步提高講題說理的能力。同時要讓學生認真聽別人說,提出自己的補充意見或不同意見,使學生說的水平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逐步使學生從敢說到會說、善說、善辯,從而達到促進思維發展的目的。

     

    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從生活語言過渡到數學語言:然后借助適當的外部活動,如有順序觀察書中的插圖、幻燈投影、實際操作等,來指導學生完整地表達數學含義,促進思維能力發展:最后再指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數學問題,這樣就可以把用概括的語言進行表達的思維方法主動地遷移到其它問題學習中去。

     

    (三)精心設計問題,指導學生逐步學會思考的方法和習慣。如學習梯形的面積時,先引導學生溫習一下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再提出這樣的問題:想一想,怎么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呢?學生會主動地把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遷移到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去。這樣的提問,促使學生去尋找算式之間的聯系,抓住本質,尋找共同點,激活了思維,從中學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四)培養自學能力,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看書,提出問題,歸納知識。從書本上獲取知識是學習的途徑之一,所以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養成看書的習慣,看懂書上的數學表達方式,抓住重要的詞和句,依據自學提綱,尋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義,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獨立參與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奠定基礎。

     

    總之,培養數學課上學生良好的參與意識,需要教師不斷努力,讓我們從每一節課做起,真正地把學生看成是“發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識容器,讓他們在老師和他們自己設計的問題情景中,通過良好的參與活動,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這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使命和責任所在。

    【淺談數學課學生良好參與意識的培養】相關文章:

    淺談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08-17

    淺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08-08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08-17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08-16

    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08-17

    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08-09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08-03

    引發參與意識培養動手能力08-17

    利用班級建設培養參與意識08-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