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兒童的經驗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

    兒童的經驗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

    時間:2023-02-22 02:26:29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兒童的經驗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

     [教學背景和案例]

    兒童的經驗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

    “你在哪里見到過0”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18-19頁認識了0以后,安排的一道練習題。教材上出現的實物圖有:帶有0刻度的溫度計、計算器、電話機、卡通房號等等。課前準備時,考慮到學生剛剛上學,年齡又小,生活經驗中對0的認識肯定缺少印象,因此就一一找實物,找不到實物的就精心的畫出來,準備上課時隨時啟發學生。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當問題一提出,學生的回答真可謂豐富多彩,精彩不斷,給老師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我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找的實物和精心準備的教具,都失去了意義,一點也沒能排上用場。下面是這段教學的課堂實錄。

    師:小朋友,你們平常在哪里見到過0?(問題一提出,馬上就有學生舉手,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1:我在我爸爸的手機上見過0。

    2:我家電話機上也有0。(這時教室的氣氛更活躍了,許多學生都爭著說自己家的電話機上也有0

    3:我在摩托車的牌子上見到過0。

    4:我在汽車的牌子上也見到過0。

    5:老師,我作業本上你寫的100分,1的后面有兩個0。(學生們爭先恐后的說著90分、80分?粗⒆,我有些慚愧,心想:是呀,我每天批改著作業,寫著分數,卻沒想到它們中的0。)

    6:我在錢上見到過0。10元錢上有一個0。

    7:我也見過,100元上有兩個0。

    850元,在5的后面有一個0。(多么可愛的孩子!錢,天天用可我卻忽視了)

    師:你在哪里還見到過0?(我有些激動又追問到)

    9:我家電視遙控器上有0。(學生再次說開了:vcd、dvd、空調等遙控器上也有0

    10:昨天,我爸爸帶我去吃飯,包間的門上寫著302,也有一個0。

    11:老師,教室的門上也有0。(此語一出,教室里馬上靜悄悄地,學生都不約而同的看門)

    師:不對吧,教室門上沒有編號?

    11:(跑到教室門旁邊,沿著門鎖的鎖孔畫出了一個0

    師:(我笑了,為小家伙的動作)真棒,還會寫0。

    12:老師,你的眼鏡上有兩個0。(學生邊說邊比劃著,看上去真可愛)

    13:我媽媽的眼珠象0。

    ……

    教學進行到這里,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已不再滿足于到生活中去找0了,而是由0的樣子想象到生活中象0的物體。想象、聯想的成分明顯增,已經超出了老師提問的初衷。

    [教學反思和思考]

    上完這一課,我的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和激動,為學生細致的觀察力,為學生開闊的思維,為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高興的同時,也有許多的慚愧,促使我陷入深深的反思和思考。

    1、“備教材”,更應該“備學生”。傳統的備課,往往首先考慮的是教師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慮學生怎么學,教師關注的焦點往往是學科本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關注更多的是如何向學生傳授這些知識和技能。在這樣一種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備課時,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精心的“備教材”,而忽視了“備學生”,即便是強調“備學生”,也最多是在教法上考慮一下不同年齡階段的問題,對學生身上具有的鮮明時代特點幾乎是不予思考的。新課程告訴我們:教師備課應該是“備教材”和“備學生”的統一,僅僅“備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充分的“備學生”,真誠的走進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思考學生,解讀學生。反思本例,如果在備課時,教師真正的思考到了當代小學生,見多識廣,自主自信,接受新信息的范圍、速度往往強于成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深度、廣度往往讓成人意想不到,獨具特色等等鮮明時代特點的話,真正的了解了學生的生活實際,相信學生,而不是擔心學生“剛剛上學,年齡又小,生活經驗中對0的認識肯定缺少印象”的話,就不會花費大量的精力、浪費大量的時間,去精心的找實物、制作教具,而結果卻是徒勞無益、事倍功半。

    2、關注“教材信息”,更應該關注“兒童經驗”。在眾多的教學資源中,就具體的一節課來說,重要的一是教材信息,二是學生的經驗,而教材信息必須通過學生的經驗去內化、去“經驗化”,才能被學生所接納,被學生所吸收,變成新經驗!叭绻麤]有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學習者個人經驗的經驗化過程,學習就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因此,兒童的經驗相對于教材信息來說,是更為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學中要充分的利用這一重要的教學資源,努力將“教材信息”和“兒童經驗”有機的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教學才能豐富多彩、精彩不斷。就本例來說,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有“0刻度的溫度計”、“計算器”、“電話機”、“卡通房號”等等,但是,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維方式、觀察事物的角度的不同,他們的經驗往往是個性化的,學生經驗中的“手機、人民幣、電視遙控器”,相對于教材中提供的“0刻度的溫度計、計算器”更為熟悉。試想,在本例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關注教學設計的“預設性”,而忽視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不關注兒童的經驗,被教材提供的信息所束縛,硬把學生的思維拉向教材,硬逼著學生回答出教材中提供的信息,甚至硬拿出精心找的實物、精心準備的教具,演示給學生看,那么,課堂就有可能是索然無味的,就不會有教師意想不到的“驚喜”,更不用說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路開闊”。本例的成功就在于教師真正的關注了兒童的經驗,根據課堂的生成性,及時的調整了教學預案,而不是忠實的執行教學預設。

    (字數:約2400字)

     湖北省鄖縣實驗小學          李劍平  

    郵編442500  電話0719—7233589

    [  環: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湖北省十堰市優秀青年教師,多次主講省、市級公開課,有多篇論文發表或獲獎。

    李劍平: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湖北名師,湖北省特級教師,湖北省鄖縣實驗小學副校長,有多篇論文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小學數學》、《湖北教育》、《北京教育》等刊物上發表。]

    【兒童的經驗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相關文章:

    “做人比學習更重要”之系列活動經驗交流08-09

    “做人比學習更重要”之系列活動經驗交流08-17

    人力資源重要而不主要?08-06

    人力資源重要而不主要?08-06

    英語學習經驗08-16

    學習的態度經驗08-24

    學習的重要性作文02-04

    學習方法重要的名言08-23

    學習萊西經驗08-09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