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信息技術論文>課件設計淺談

    課件設計淺談

    時間:2023-02-21 19:06:56 信息技術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課件設計淺談

    南昌市羊子巷小學  郭晨茹

    內容提要:在實際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許多傳統教學手段所不可比及的優越性。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關鍵是設計并制作出符合教學需要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本文結合教學實例來談談自己對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與制作方面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關鍵詞:設計制作  優化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已在我們的身邊悄然興起,它能使教學活動打破時空的限制,把文字、圖形、圖像、音樂、動畫等多種媒體結合起來,使靜止的圖文動態化,使抽象的內容直觀形象化,使所教授的知識更加系統完整。在實際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形象、直觀、生動活潑、信息容量大、知識結構新、效果突出、聲文圖像并茂等特點,不僅能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都充分調動起來,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地接受信息,而且能加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容量,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益。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當前國內外教育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已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關鍵是設計并制作出符合教學需要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這種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開發需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做好教學設計、系統設計等工作,并在教學實踐中反復使用,不斷修改,才能使開發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符合教學規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我結合教學實例來談談自己對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與制作方面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 收集積累資料,實現素材共享。
    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媒體素材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素材,你有再好的構思、創意,再高的制作水平也無法制作出精美的課件來。因此,我們要注重平時對素材的收集和積累。例如,音效素材(大自然的各種聲音:鳥叫聲、流水聲、打雷閃電聲、笑聲、哭聲、各種動物的叫聲等等),圖片素材(各種動物圖片、卡通人物圖片、植物圖片、自然風光圖片等等),可把它們一一進行歸類整理,存放起來,實現素材共享,為制作多媒體課件做好充的準備。這樣,教師就可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從相應的多媒體資源庫里選擇素材,來編輯、制作實用的教學課件。教師還可以把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學特點融匯進去,制作出針對性更強的多媒體課件。
    二、 界面設計人性化,易于操作。
    課件流向能根據教學需要而隨意調度,更有利于師生創生知識。這就要求課件的界面設計要人性化,方便在教學各個環節的實際操作。
    例如,我設計制作的二年級的美術課《海底世界》的課件,把每個教學活動的內容(海底景觀、海底魚類、海底生物、海魚動畫)以按扭的形式列于課件的主界面上,教師可根據教學設計需要任意選擇點擊,在點擊進入每個主題后又可按返回按扭,返回到主界面上,操作靈活、簡單、隨意。又如四年級的語文課《頤和園》的課件,隨意點擊課件中頤和園圖片上的任一景點,即可顯現出該景點相關的知識鏈接,便于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需要,靈活操作,隨機性強。
    三、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
    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性為特點。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指出,兒童是用形式、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直觀性”當作年齡較小學生的一條普遍原則。
    對少年兒童來說,感性形象是興趣之源,又是啟發他們開展獨立思考和發展抽象思維的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形象直觀再現的功能,調動學生所有的感覺器官去獲取知識。如二年級 “小青蛙 ”一課,我便在課堂上播放了一段介紹青蛙的錄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觀察,畫出各種姿態的小青蛙。又如“美麗的熱帶魚”一課,我先讓學生欣賞了一段海底各種魚類的錄相,讓學生對魚的形狀、花紋和顏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然后讓學生在一段伴有海浪聲的優美音樂中,開始創作。陣陣的海浪聲伴隨著優美的音樂,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神密的大海中,使同學們產生了無限的暇想,創作出了許多美麗的圖畫。 又如五年級的“變體美術字”一課,我用“photoshop ”圖像處理軟件,制作了許多各種形狀、色彩與效果的變體美術字。上課時,我便把每種風格的美術字都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知道變體美術字的“空間”是極其廣闊的。
    四、突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
    當教學過程中出現重點、難點,需要學生探索理解、主動掌握,而學生“啟而不發”、“思維受阻”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把教材的重難點和學生的思維融在一起,幫助學生使其受阻思維順暢發展,達成對事物的理解、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勢,發散學生的思維空間,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例如“美麗的熱帶魚”一課,為了讓學生明白如何利用各種基本圖形變成魚,事先我用“Flash”軟件自制了一段具有交互功能的動畫課件:先出示四個基本形:三角形、方形、圓形、半圓形,然后用鼠標分別點擊每個圖形,它們就會慢慢地漸變成一條魚,接著再點擊四條不同形狀的魚,它們便會分別慢慢地添上不同的花紋與顏色(如圖1所示三角形的變化過程),最后這些魚都游動起來了,尾尾栩栩如生。通過這個課件的演示,不僅非常直觀具體地讓學生明白了熱帶魚的繪畫步驟,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又如三年級的“二方連續”一 課 ,若按傳統教學方法,老師要用較多的時間講解和示范“二方連續 ”的構成形式和制作方法,如:怎樣設計框架;如何使用拷貝紙;如何排列單獨紋樣等等。有的地方學生還比較難理解。于是,我利用電腦軟件的復制和自由變換方便快捷的特點,把一個設計好的單獨紋樣按不同的方向連續重復排列,設計出許多各種美麗的二方連續,并在電腦上為其添加色彩 ,使這一課由難教變得易教,由難學變得易學。


       

    (圖1)
    五、活躍思維,啟發想象。
          現代美術教育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技能技巧的教學,而是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開發思維作為主要目標,置于技法之上。作為學習成果之一的美術作業,也應體現學生的創造性,鼓勵求異,反對千篇一律?梢哉f:沒有想象力培養的美術課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術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出能啟發了學生的想象力,發散學生的思維的多媒體課件,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二年級的《加一加,變一變》一課,旨在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小物品的外形進行添加、變化,創作出各種新的形象。我在設計這一課的課件時,運用交互式的Flash動畫為學生展示了一場“物品王國變形大賽”,一件件生活的小物品逐個登上展臺,通過鼠標點擊添加變成各種生動的新形象(如圖2所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作欲望。然后再向學生展示了許多生活中物品的照片,通過不同角度的變化,讓學生進行觀察,展開想象,添加勾勒,變化成各種有趣的新形象(如圖3所示)。如二年級的《小樹快快長》一課(附教案),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為小鳥建新家”的生動情境導入新課,并以此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豐富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作欲望。學生在生動有趣、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充分體驗美術創作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這樣,不僅拓展學生的創作空間,點燃學生智慧與靈感的火花,也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輕松快樂學習氛圍。

    (圖2)



    (圖3)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充分發揮其作用,優化課堂教學,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開拓他們的視野,從而更好的推進了現代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長足發展。
    附:
    《小樹快快長》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樹是兒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課以此為題材,對兒童進行初步的立體造型練習。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為小鳥建新家”的生動情境導入新課,并以此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豐富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作欲望。學生在生動有趣、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充分體驗美術創作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學生不僅學會了用廢棄物品做“小樹”的方法,而且培養了他們愛護樹木、愛護大自然,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
    二、教學目標:
    1、 利用廢棄材料(舊掛歷紙、卷筒紙芯、礦泉水瓶等)制作立體的樹。
    2、 了解樹的基本結構,以及幾種常見樹的外形特點。
    3、 激發學生愛護樹木、愛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利用廢棄物品制作各種立體造型的小樹。
    四、課前準備:
    學生: 1、觀察各種樹的外形特點。
           2、收集生活中的廢棄物品(舊掛歷紙、卷筒紙芯、礦泉水瓶等)。
    3、剪刀、雙面膠、竹簽。
    4、用紙袋裝好的“小鳥”(課前發給學生,每人一只,評價時用。)
    教師: 1、多媒體課件
           2、廢棄物品(舊掛歷紙、卷筒紙芯、礦泉水瓶等)。
    3、制作好的示范作品(不同立體造型的“小樹”)
    4、用泡沫塑料制作的場景(展示作品用)
    5、竹簽、剪刀、雙面膠
    五、座位設計:六人一小組,共六組。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40分鐘)
    七、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請看,(伴隨優美的音樂,展示課件。)在一片美麗的小樹林里,住著許多快樂的小鳥……
    2、課件演示動畫:一片美麗的小樹林,許多小鳥在林間飛舞、歌唱……(鏡頭推近,特寫:一棵大樹上有一個鳥窩,里面住著鳥媽媽和三只小鳥。)鳥媽媽對小鳥們說:“孩子們,你們都已經長大了,該有自己的家了!”小鳥們聽了說:“媽媽,我們要建自己的新家,一定要找一個比這里還要美的地方!
    4、 師:小朋友,你們都聽見了嗎?你們愿意讓這些可愛的小鳥到我們這兒來建新家嗎?
    5、 師:咦!我們這不是有一大片空地嗎,(走到課前準備好的場景前)哎呀!怎么是這個樣子,到處是人們扔掉的廢品,一棵小樹也沒有,小鳥會來嗎?我們該怎么辦呢?(種樹)
    6、 師:對,我們要種樹,把這片荒地變成一片小樹林,小朋友,那你們準備種些什么樹呢?它們長得什么樣子?先在小組里跟小伙伴們說一說。
    7、 學生在小組里進行交流。
    8、 師:誰來說給大家聽。
    9、 請幾位學生說說自己想種什么樹?它們都長得什么樣子?并用肢體語言學一學。
    10、根據學生的回答,利用課件逐個展示出各種造型的樹。
    制作小樹
    1、(指著場景上的廢棄物品)師:小朋友,讓我們來想想,這些廢棄物品能變成一棵棵小樹嗎?
    2、師:(舉起一個礦泉水瓶)這個能變成小樹的什么?(樹干)
    3、師:有了樹干,小樹還缺什么?(樹枝、樹葉)
    4、師:樹干上部的樹枝和樹葉叫做樹寇,我們用什么來做樹寇呢?(拿起一張掛歷紙)這個行嗎?讓我們來試一試。
    5、把掛歷紙剪成條狀,用雙面膠貼在“樹干”上。
    6、(舉起做好的“小樹”)師:瞧,在小朋友的指導下,一棵小樹就做好了!老師這兒還有幾棵小樹,讓我們來看看,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7、出示用不同的廢棄材料制作的幾種造型各異的小樹,讓學生欣賞、觀察。(教師可做提示)
    8、師:現在,老師把這幾棵小樹種好,(把做好的幾棵小樹用竹簽固定在場景上,讓學生觀察“種”小樹的方法。)
    8、師:小朋友,你們愿意用身邊的這些廢棄物品(指著每個小組的桌上準備好的一袋廢棄物品)變各種各樣的小樹,在這塊空地上為小鳥們種上嗎?
    9、師:小朋友,現在我們來齊動手,讓小樹快快長起來吧。ㄕn件出示課題-“小樹快快長”)
    10、伴隨著“小松樹”的伴奏音樂,師生同共制作小樹。(鼓勵學生制作出與老師做的不一樣的“樹”。)
    組織評價
    1、(課件播放鳥鳴聲)師:小朋友聽見了什么聲音?小鳥們快飛到我們這兒來了!小朋友,趕緊把你們的小樹種好,合成一片大樹林,讓更多的小鳥到我們這來建新家!
    2、師:看,小鳥來了!讓他們看看我們種的這片樹林。
    3、課件展示動畫:許多小鳥在空中飛,突然,他們睜大了眼睛說:“哇!這片樹林太美了!我們就到這兒安家吧!”,小鳥們伴隨著歡快的音樂,高興地在空中跳起了舞。
    4、師:看,鳥兒們高興得跳起了舞,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鳥兒們的快樂,也跳起來吧!
    5、師生共舞
    6、(樂聲止)師:好,現在請小朋友打開老師課前發給你們的小紙袋,看看里面有什么?(小鳥)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鳥,你想在哪棵小樹上安家(手指師生共建的“樹林”),就把小鳥貼在這棵小樹上。
    7、學生把“小鳥”貼到自己喜歡的小樹上。
    8、請學生說一說:你為什么選這棵小樹?它哪里漂亮?
    9、教師對有特色的小樹給予表揚,對沒有小鳥的小樹給予鼓勵。
    總結
    1、 師:小朋友真棒!你們用自己的巧手,變廢品為寶貝,這“寶貝”就是這一棵棵小樹。樹不僅是小鳥的家,而且可以美化環境,這片草地現在不是變得更美了嗎?小朋友,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樹呢?(愛護樹木)
    2、 師:愛護樹木,不但是愛護了小鳥的家,更是愛護了我們自己的家,小朋友,你們說對嗎?!
    3、 師:現在正是春天,樹木抽出了嫩嫩的枝,長出了綠綠的葉,小朋友,讓我們象小鳥一樣,飛到校園里,飛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它們吧!
    4、 老師帶著學生“飛”出了教室……

    【課件設計淺談】相關文章:

    淺談課件制作的幾點體會08-07

    淺談多媒體課件制作技巧08-07

    淺談初中化學多媒體課件08-20

    淺談CAI課件制作的幾個問題08-07

    淺談中學化學CAI課件的制作08-07

    淺談CAI課件在音樂教學中的使用08-07

    淺談多媒體課件優化課堂教學08-17

    淺談數學的設計08-05

    淺談設計美學08-0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