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地理論文>高低低高巧妙運用

    高低低高巧妙運用

    時間:2022-08-07 22:29:11 地理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低低高巧妙運用

    在中學地理中,有關等值線(包括等溫線、等壓線、等壓面、等高線)的分布規律方面的知識既是教學重 點,也是教學難點。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其分布規律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低低高”。即 與同緯度、與兩側或與同一水平面的周圍地區相比較,向高值凸的地方低,向低值凸的地方就高!案叩偷透 ”以化繁為簡的手法巧妙地加以歸納,使學生較易地對等值線的分布規律進行理解和記憶,本文就等值線問題 談些“高低低高”的運用方法。
        一、運用“高低低高”,突破等溫線的難點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節中有關氣溫的水平分布的第三點規律:以北半球為例,7月份大陸上等溫線向北凸 出,海洋上等溫線向南凸出,1月份則相反。我們知道,由于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同緯度地區,夏季海洋氣 溫低于大陸,冬季海洋氣溫高于大陸,通過分析學生是理解了,但對等溫線的分布特征(即彎曲和陸、洋、季 節之間的關系)卻很難突破,只要巧妙地運用“高低低高”,突破就不成問題。如圖1:
        (附圖 {圖})
        圖1
        如何判斷該地區處在什么季節,首先根據氣溫的一般規律:氣溫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可以判斷出該地域在 北半球。然后運用“高低低高”法判斷季節:海洋上的等溫線向氣溫的“高值”凸出表明其氣溫“低”于同緯 度的陸地,為夏季,稱為“高低”;同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氣溫的“低值”凸出,表明其氣溫“高”于同緯 度的海洋,為夏季,稱為“低高”。
        二、運用“高低低高”,突破等高線的難點
        在初中地理中,等高線知識很抽象,用等高線模型圖直觀演示,較形象具體,學生當時也可以理解,但過 后學生卻很容易忘記,尤其對于等高線的彎曲與山谷、山脊之間的關系更易忘記,運用“高低低高”來巧妙歸 納它們的關系,就易記不易忘了。如圖2、圖3:
        (附圖 {圖})
        圖2 圖3
        等高線向“高值”凸出其海拔就“低”于兩側地區,地形為山谷,稱“高低”;等高線向“低值”凸出, 其海拔就“高”于兩側地區,地形為山脊,稱“低高”。
        三、運用“高低低高”,突破等壓線的難點
        在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節“大氣的運動”中的“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中,學生對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很 容易確定,而對于高壓脊和低壓槽的判斷和理解卻一籌莫展,運用“高低低高”法進行突破,問題就迎刃而解 。如圖4:等壓線向氣壓“高值”凸出,其氣壓就“低”于兩側地區,即為低壓槽,稱為“高值”,如圖5: 等壓線向氣壓“低值”凸出,其氣壓就“高于西側地區,即為高壓脊,稱為“低高”。
        (附圖 {圖})
        圖4 圖5
        四、運用“高低低高”,突破等壓面的難點
        與等壓線同節中的“熱力環流圖”涉及到了等壓面,如圖6:下面的等壓面氣壓值大,上面的等壓面氣壓 值小,而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導致了大氣的水平運動,這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要了解大氣的水平運動, 必須弄清楚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運用“高低低高”較易弄清等壓面的凸凹與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值的關 系,即向氣壓值“高”的方向凸出的地區,其氣壓“低”于它的周圍地區,稱為“高低”;向氣壓值“低”的 方向凸出的地區,其氣壓就“高”于它的周圍地區,稱為“低高”。故A處氣壓高,B處氣壓低,大氣由A處 流向B處。
        (附圖 {圖})
        圖6
        “高低低高”,巧妙歸納成口訣形式,極易突破等值線難點,學生易于理解和記憶,在中學地理等值線教 學中不妨一用。

    【高低低高巧妙運用】相關文章:

    運用假設巧妙解題08-08

    運用份數巧妙解題08-08

    運用“對比法”巧妙復習易錯標點08-17

    運用字理,提高低年段識字教學的效率08-17

    論“天時、地利、人和”在班級拔河比賽中的巧妙運用08-18

    中考作文寫作技巧:如何巧妙運用童話寓言寫作手法04-26

    心境的高低作文04-26

    我敢與“鬼”比高低作文08-19

    深挖條件 巧妙解題08-08

    巧妙引用 妙筆生輝09-2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