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證券論文>~中國期貨市場回顧與展望

    ~中國期貨市場回顧與展望

    時間:2023-02-20 10:36:39 證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02~2003年中國期貨市場回顧與展望

      一、2002年中國期貨市場基本情況
      (一)期貨市場比較活躍
      2002年,雖然期盼已久的新品種并沒有推出,但期貨市場面臨的外部環境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社會對期貨市場的需求較快增長,在期貨業拓展市場的努力下,期貨市場比較活躍,并呈現許多新的發展特點。
      1.期貨交易量穩步增長
      2002年全年成交各類期貨合約13943.26萬手,比上年增長15.75%;成交金額39481.4億元,比上年增長30.93%(見圖1)。在期貨市場流動性增強、交易量穩步增長的同時,持倉量和交割量也同時放大。期貨市場在品種不變的情況下,呈現了交易量、持倉量和交割量同時增長的活躍局面。

    2002~2003年中國期貨市場回顧與展望

    圖1  1993~2002年全國商品期貨交易規模變化


    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期貨市場統計年鑒》。
      2.主要交易品種同時活躍
      2002年仍然只有6個期貨品種上市交易,但在期貨業積極活躍老品種的努力下,期貨市場改變只有大豆一個品種“獨大”的現象,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鋁和天然膠,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大豆和豆粕,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麥等品種,紛紛放量上漲,形成多個品種共創繁榮的局面(見表1)。2002年發生明顯變化的是上年交易規模較小的品種,2002年都呈現了非;钴S的局面。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天然膠,一改交易萎靡不振的情況,交易漸趨活躍,全年交易量和交易金額分別比上年增長近54倍和75倍,占有的市場份額由上年的最末位,一躍上升到第三位;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麥合約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鋁合約交易規模也都有較大的增長,現有6個正在交易的品種全面呈現活躍局面。

    表1  2002年商品期貨分品種交易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期貨市場統計年鑒》。
      3.交易行情比較火爆,市場平穩運行2002年,國際經濟的回暖和政局動蕩,全球所有資源性商品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國內經濟的繼續走強,需求較旺,國內市場一些商品供求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國際、國內市場供求的影響,2002年期貨市場的許多商品價格出現劇烈波動,較大幅度上漲。其中,大連S0301大豆合約期貨價格從年初的每噸1782元左右上漲到12月份,最高價格達到2411元/噸,漲幅達30%多;上海期貨交易所2002年的期銅價格較上年每噸上漲2000多元,最高振幅達900多點。天然膠的價格較上年上漲接近1倍;鄭州小麥WT301年內漲幅達12%以上。在交易如此活躍的情況下,市場平穩運行,沒有大的風險事件發生。尤其是大豆S0205合約的交割量達到76萬多噸,沒有出現違約現象,這說明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水平在提高,規范程度在加強,投資者的行為趨于理性,中國期貨市場逐漸走向成熟。
      4.投資者信心恢復,入市數量增加,結構發生變化
      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擴大了對期貨市場的需求,中國期貨市場的規范運行,增強了投資者進入期貨市場的信心。雖然2002年期貨品種沒有擴大,但利用期貨市場的投資者數量增加,流入期貨市場的資金不斷增長。2002年大連交易所的客戶增加了2.2萬戶,三家交易所的保證金已經達80億元,比2001年翻了一番。增加的期貨投資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套期保值者增加,為了分散和回避相關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更多的生產、加工、經營的企業和個人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據統計,2002年有色金屬行業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套期保值量達到71.2萬噸,其中銅套保量相當于我國銅年產量的50%;大連商品交易所43%的會員客戶是糧食、油脂、飼料的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和個人,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期貨市場指導生產經營和回避市場風險。二是投資者增加。2002年期貨市場行情火爆的同時,股市低靡,市值縮水,一部分投資資金撤出股市,進入到期貨投資行列。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會員客戶中,進行套利交易的占30%,交易量占總交易量的6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投資公司進入期貨市場尋找機會,根據商品季節性或周期性特征進行交易的戰略投資者已經出現,說明期貨市場的資金結構和投資者結構開始發生積極變化。
      (二)期貨交易所在探索中繼續穩步前進
      2002年三家期貨交易所繼續深化改革和加強內部管理,在探索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研究開發新品種的同時,適時調整期貨品種的交易規則和合約設計,為投資者創造更好的交易條件,在推進市場交易、活躍老品種(見表2)和市場功能的發揮等方面獲得了較大的成效,促進了期貨市場的持續發展。

    表2  2002年各期貨交易所交易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期貨市場統計年鑒》。
      2002年大商所適應現貨市場變化和需求,不斷進行品種創新,調整品種結構,推出非轉基因大豆合約,使大連市場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期市,并推動著我國非轉基因大豆品牌的形成,提升了國產大豆的國際競爭力。上海期貨交易所改進現有期貨合約,加強對相關企業的引導和培訓,根據品種特性推動市場交易,改變了一個交易所只有一個品種活躍的歷史,銅、鋁、天然膠全面啟動,進一步擴大了期貨市場的功能和作用,在全球的影響力明顯增強。鄭州商品交易所小麥期貨價格較好地反映了國內小麥供求狀況,并與國際市場小麥聯動性增強,對現貨價格起到引導和預期作用,市場功能得到初步發揮。
      各交易所對玉米、棉花、石油、食糖及股指、國債等新品種的研究開發工作正在進行,有些品種已經做好上市的準備。
      (三)期貨經紀公司加快自身發展
      2002年期貨市場活躍、交易規模持續放大,使經紀公司客戶增加,資金增長。第三季度末全國期貨經紀公司客戶保證金余額為66.9億元,比第二季度末增加6.87%,同比增長38%。全年期貨經紀業代理總額3.86億元,比上年增長31.74%。較好的市場形式增強了經紀公司的信心,大多數公司改變以往的收縮政策,采取多種方式,開始加快發展的步伐,迎接期貨市場快速發展的到來。一是新一輪增資擴股開始,一些上市公司和金融投資公司,看好期貨市場,向期貨經紀業投資或增加注冊資本,準備向大型綜合類經紀公司發展。2002年30多個億的資金注入到經紀公司的資本金中,增強了經紀公司的實力和抗風險能力;二是經紀公司紛紛增加投入,在各地增設營業部,招聘人才,擴大經營規模,希望在期貨市場發展中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據統計,2002年營業部數量比上年增加近1倍(2001年營業部數量257家);三是各經紀公司開展網上交易,使用銀期轉帳等新技術,為客戶交易提供方便。通過改善服務,開拓市場,吸引客戶;四是一些大的期貨經紀公司,正在進行重組和調整,包括資本結構的調整,組織結構的調整,業務結構的調整,為發展成為綜合類期貨公司做準備。
      二、當前期貨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
      2002年中國期貨市場雖然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但一些實質性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限制了期貨市場更快的發展和市場功能的進一步發揮。
      (一)當前期貨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
      1.期貨市場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期貨市場建立的十幾年來,我國國民經濟

    得到飛速發展,GDP增長近2倍。而期貨市場雖然在不斷治理整頓中基本規范,但市場規模卻不斷萎縮,期貨市場的發展沒有與國民經濟發展同步,期貨市場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首先,入世后對外開放的擴大和國內外市場的對接,使我國經營主體面臨市場風險越來越大。一是承受風險的主體范圍擴大,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經營者(國內經營和國際經營);二是風險的對象擴大,包括農產品、礦產資源及加工品,也包括金融產品;三是風險的強度加大,由于國際恐怖事件的發生、政治局勢的動蕩等方面的影響,不確定因素增加,市場價格波動的幅度加大,使經營主體回避風險的愿望和需求增加。其次,我國在國際市場的地位不斷提高,在許多商品領域已經成為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但由于我國許多商品沒有期貨市場,不能形成有國際影響的期貨價格,不能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影響國際市場,我國還不能成為經濟強國。第三,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財富快速增長,民間資金豐富,一些機構和個人要求開辟更多的投資渠道,也需要更廣闊的期貨市場為之服務。而現有的期貨市場僅限于商品期貨,且上市品種少,進入期貨的限制較多,所能提供的交易品種和市場容量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2.出現非規范的期貨交易和替代期貨交易的傾向
      由于我國期貨市場不能滿足投資者的要求。使得一些機構和個人在合法的期貨市場以外尋找替代市場,回避市場風險。目前,出現了許多替代套期保值的途徑和方式,由于缺乏監督和統一規范,潛伏很大的風險。一是一些企業擅自利用國際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這種方式,企業缺少參與國際期貨的專業知識,沒有合法代理途徑,投資者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證;二是國內一些批發市場提供短期(一般是一周或1~3個月)的合約交易。此種交易具有一些期貨交易機制的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替期貨進行短期的套期保值操作。食糖、絲綢等行業的一些企業,在沒有回避市場風險工具的情況下,選擇了這些市場進行套期保值替代。這些交易方式,雖然經國家質檢總局認定,通過《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但作為套期保值工具與規范的期貨交易方式對比,存在著交易制度不規范、合約期短、市場流動性差、缺少合規的中介機構服務等問題,分散和回避市場風險的效率很難提高;三是有些銀行機構在柜臺探索性的推出類似外匯期權的交易方式,但缺乏有效的服務和指導,中國居民很難有效使用這種保值工具。3.期貨經紀業仍然經營困難2002年雖然期貨交易量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對于期貨經紀公司來講,則是“增產不增收”。上半年,全國185家期貨經紀公司,總資產138億元,凈資產67億元,客戶保證金63億元,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長,但期貨經紀行業全行業卻虧損5000萬元,期貨公司虧損面達70%。下半年隨著市場交易規模的持續增長,雖然經營狀況有所好轉,但經紀業整體經營狀況仍不樂觀,第三季度經紀業虧損已達6327萬元。分析期貨經紀業虧損的原因:一是過分估計了期貨市場的增長能力,增設營業網點,擴大經營規模,加大了固定成本的開支,減少了盈利空間;二是同業內惡性競爭帶來的手續費水平的大輻下降。公司總量過多,營業部數量增加,業務結構單一且相同,共同爭食有限的交易規模,不得不以低價爭奪市場份額;三是一些不規范的小公司和一些尚未經正式審批的營業網點,只能靠低收費招攬客戶,它們的存在加劇了手續費的惡性競爭。期貨經紀業是期貨市場的基礎,長期虧損,將影響期貨經紀業的發展后勁,進而影響期貨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期貨市場存在問題的深層次原因
      市場的生存和發展,在于適應客觀經濟發展規律,根據外部經濟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不斷改變和發展市場本身,滿足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當前中國期貨市場存在問題的主要根源是創新能力不足,市場的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的需求。
      1.期貨市場政策的制定過于謹慎
      由于期貨市場建立初期,盲目過熱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風險,因此期貨市場政策的制定一直堅持謹慎、從嚴的原則,注重規范與穩定。這對于控制期貨市場的風險和治理整頓,很有成效,F在期貨市場已經進入規范和成熟階段,應該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發展期貨市場。但期貨政策制定仍采取謹慎原則,有關期貨市場發展的決策程序復雜、時間過長,新品種遲遲不能推出,新的舉措難以實施,制約了期貨市場的發展。
      2.法律法規的創新滯后于市場的發展需要
      美國期貨市場之所以能快速發展并在國際居于領先地位,得益于美國國會不斷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修改有關期貨法案,給予期貨市場法律制度上的支持。2000年美國國會又一次修改期貨法,通過了《2000年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取消了原有法規中一些對期貨合約和期權合約的禁止性規定,以增強國內衍生品市場的競爭能力?梢钥闯,法律法規要根據市場發展狀況適時修改,使之成為促進市場發展的動力和保障,而不是制約發展的障礙。我國主要的期貨法律、法規,大部分是制定于1998年期貨市場整頓時期,制定的目的是規范期貨市場秩序和降低市場風險,出臺了一些嚴格的限制性規定,F在期貨市場已經基本規范,需要的是支持期貨市場規范發展的法律、法規,應該及時修改。
      3.新生事物不能及時得到法規制度的規范和保障
      市場的發展應該不斷提高運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這主要依靠市場的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等實現,但新生事物的出現需要相應的法規制度規范和保障。例如,電子化交易的引進,改進了經紀公司傳統的服務方式,異地客戶可以直接上網交易,替代了營業部,可以降低經營成本和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但如果不設營業部,派人對異地客戶的管理與原有管理規定出現矛盾(現有規定必須是經過監管部門批準和經過工商注冊的合法機構才能開展代理期貨交易業務),新業務的開展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隨著社會投資者的增加,對開辦代理帳戶、委托理財、介紹經紀人的需求增加,其有利于開拓市場、細分經紀業的業務結構,但對此我國都缺乏相應的法規制度進行認定和規范!   ∪、2003年期貨市場展望與政策建議
      (一)2003年期貨市場發展前景展望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為期貨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GDP翻兩番,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的經濟體系。期貨市場作為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有的風險管理和價格發現功能使我國經濟隨著市場化、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對其依賴性越來越強,期貨市場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2003年是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年,“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將給中國期貨市場帶來新氣象。認真貫徹“十六大”的精神,深化改革、發展經濟的新目標和新任務的實現將為期貨市場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2.外部環境的改善支持期貨市場新一輪的發展2003年,在期貨市場逐漸規范與成熟的同時,期貨市場運行的外部環境得到了非常明顯的改善。主要體現在:一是社會快速發展、經濟持續較高速度增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擴大了對期貨市場的需求;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市場化的范圍擴大、程度加深,期貨市場賴以生存的現貨市場不斷規范、發展;三是企業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入,社會財富持續增長,企業自主經營的權利和能力提高,社

    會投資者的實力增強、行為更加理智,期貨市場投資者主體逐漸發育與成熟;四是金融體制的深化改革和金融機構的網絡資金劃轉技術的使用,在期貨資金的匯兌、調撥上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加強了期貨市場對價格劇烈波動時風險的控制能力。另外,期貨監管部門也在逐步轉變監管思路,積極推動期貨市場的發展。應該說,期貨市場已經具備了健康發展的條件,正處在即將起飛的臨界點,一旦制約消除,期貨市場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二)發展期貨市場的政策建議
      制約期貨市場發展的原因已經清楚,約束的解除依賴于觀念的更新和相應的政策支持。
      1.要用新的觀念認識和發展期貨市場發展期貨市場的指導思想,應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要有新的突破,F在與十幾年前期貨市場建立初期相比,國際、國內政治形勢和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為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更大的需求。同時,期貨市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加規范和成熟。對待期貨市場的認識需要創新,與時俱進,理論創新和觀念更新,是期貨市場得以發展的希望。因此,在制定期貨市場政策時,不應該用老眼光看待期貨市場,也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思維去解決期貨市場的發展問題,要認識到社會對期貨市場的需求,積極適應形勢的發展,適應這種需求來調整期貨市場,支持期貨市場的發展。要堅持依法治市,建立科學、有效的期貨決策機制,要科學化、程序化,提高工作效率,使期貨市場適應經濟需要持續發展。
      2.盡快修改現行期貨法律法規,促進期貨市場健康發展
      要用發展的眼光,根據期貨市場發展的需要,對現行的法律法規進行梳理,對不利于市場發展的法律法規,進行相應的修改。需要與國際慣例靠攏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銜接。同時,要鼓勵和支持市場的創新活動,組織人力,對出現的新事物進行調查研究,與現行法律法規相矛盾的地方,及時進行修改,F行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的,要及時制定新的標準、規范,和管理規定。
      3.要解放思想,給期貨市場寬松的政策環境
      期貨市場政策的制定,應有新的舉措,在保證期貨市場平穩運行的前提下,減少對期貨市場的限制,要為期貨市場的發展提供寬松的政策環境。
      首先,擴大市場的服務范圍,滿足對期貨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一是增加商品期貨的上市品種,擴大市場規模,為各類大宗商品的生產、消費、流通企業提供合理的預期價格和分散風險的工具,增大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同時要理順商品期貨品種上市機制,要規范化和程序化,提高新品種上市的效率,讓市場自動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變化。二是擴大期貨市場的經營范疇,由商品期貨逐步向金融期貨擴展,包括黃金期貨、利率期貨、外匯期貨以及股指期貨等等。三是增加期貨交易的形式,逐步推出期權、掉期等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
      其次,隨著企業經營自主權的擴大,逐步擴大期貨市場的使用主體。本著誰需要、誰使用的原則,放寬進入和使用期貨市場的限制,政策管理的重點應該放在投資者的風險控制和行為規范上。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逐步引進國外機構進入期貨市場,國外機構可以帶來新的投資理念和技術,有利于促進我國期貨市場水平的提高。
      第三,在加強管理、嚴格風險控制制度的條件下,擴大境外套期保值企業數量,盡量使需要套保的企業獲得進行合法套期保值的權力,將套保企業置于監管部門監控管理之下。開展規范的經紀代理機構代理境外期貨交易的試點,為一些中小企業的境外套期保值需求提供服務。
      第四,在擴大期貨市場范圍的同時,與相關的職能部門協調,統一對期貨商品的交易及其代理行為進行規范管理。對非法經營期貨交易和代理期貨交易的經營行為、非法進行境外期貨交易的行為進行查處和清理,避免非規范的替代期貨交易趨勢的發展。
      4.支持期貨經紀業持續發展
      期貨經紀業是期貨市場的主體和基礎,在活躍期貨品種、拓展市場規模和提升市場服務水平、保障市場正常運行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經紀業長期虧損經營影響期貨市場的健康發展,應為經紀業持續發展提供政策支持。一是應為經紀業規范經營創造良好的法制、政策環境。法律法規不僅要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也要保護經紀業的合法經營。要用歷史的觀點,解決歷史遺留的問題,減輕經紀業的負擔和干擾。新的法律法規出臺,要充分考慮期貨經紀業的特點,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同時,有利于經紀業的發展。二是促進期貨經紀業資本和業務重組。期貨經紀公司規模小、業務同構,是惡性競爭和效益低下的根源。政策要引導期貨經紀公司向規;、多元化發展,逐步允許大型綜合類公司開展代理以外的自營、境外代理、代客理財、帳戶管理、組織投資基金等業務。同時,要推進期貨經紀公司實施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三是支持期貨經紀業的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經紀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提高服務水平,降低經營成本,持續發展。

    【~中國期貨市場回顧與展望】相關文章:

    20世紀中國哲學的回顧與展望08-05

    回顧與展望作文05-02

    回顧,展望作文03-19

    中國系統法學研究回顧與展望/李寶明08-05

    回顧,展望優秀作文01-15

    回顧展望作文12-09

    (熱門)回顧與展望作文11-07

    回顧與展望作文(實用)12-01

    回顧與展望作文【熱】12-10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