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證券投資基金面面談(一)——方興未艾的大眾投資工具
基金,在美國被稱為“共同基金(MutualFunds)”,在英國被稱為“單位信托基金(UnitTrusts)”,在日本和我國的臺灣地區則被稱為“證券投資信托基金”。根據1997年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基金在我國的規范稱謂是“證券投資基金”,指“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方式,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從基金的定義和運作方式來看,投資者購買基金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首先,基金由專家理財,從概率上來說,這些經過訓練、經驗豐富的金融專家比一般人更能把握證券投資的時機和投資品種的選擇,因而更容易獲得較高的收益;其次,基金“聚沙成塔”,無數散戶的資金集中到基金后,享受到大規模資金運作帶來的益處;第三,它還可以通過建立投資組合分散風險,提高收益;最后,投資者如果不滿意基金的業績或基金經理的風格,也可以比較容易的變現退出,或者選擇其它符合自己“口味”的基金品種,非常方便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
當然,投資基金也不是一點風險沒有。投資基金的風險,第一在于它無法避免證券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如“911事件”對世界經濟和證券市場的負面影響);第二在于基金經理的獨立性可能受到侵害從而產生道德風險(如基金經理與莊家串通在高位接貨、侵害基金投資者利益的行為)。世界各國的證券市場都在通過各種方法(如盡量保持經濟政策的穩定和連續性、加強基金的法制化管理等)來促進和規范基金業的發展。
最近20年來,證券投資基金在大眾投資領域出現了巨大的發展。據統計,到2000年底,全球共有開放式基金53450只,每只基金資產的平均規模為2.27億美元,總資產達到了12萬億美元以上。其中,美國的基金規模最大,共有共同基金8027只,每只基金資產的平均規模達到9.05億美元,總資產7.26萬億美元,超過了同期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種種跡象表明,證券投資基金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早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大眾投資者工具之一,并且其未來的成長空間仍然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看好。
(華泰證券綜合研究所宏觀部 郭昕煒)
上海證券報
【證券投資基金面面談一——方興未艾的大眾投資工具】相關文章:
證券投資基金交易行為與市場影響實證分析08-08
美國創業投資基金介紹08-18
證券投資基金發起人法律地位初探08-18
基金投資顧問合同04-18
證券投資實訓心得05-30
證券投資合同02-16
分析QFII與基金公司投資行為異同08-18
證券投資合同協議08-22
淺議證券市場的投資與投機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