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經濟論文>證券論文>入世后我國證券公司發展環境及應對措施

    入世后我國證券公司發展環境及應對措施

    時間:2023-02-20 10:11:13 證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入世后我國證券公司發展環境及應對措施


        
        一、證券業對外開放大門已經打開

        2001年12月11日,我國成為WTO正式成員。同日,證監會宣布了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的內容和步驟:包括允許外國機構設立合營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比例不超過33%,加入后3年內,外資比例不超過49%;加入后3年內,允許外國證券公司設立合營證券公司,外資比例不超過1/3,合營公司可以從事A股的承銷,B股和H股、政府和公司債券的承銷和交易,以及發起設立基金。

        加入WTO后,證券業作為我國服務貿易領域里的一個重要行業,將呈現動態對外開放格局,國外證券公司進入我國證券市場的大門已經打開,一批國際知名的證券公司將加大步伐進入我國證券業,與我國證券公司相互合作,同臺競技,共同發展。我國證券公司既面臨巨大挑戰,又存在許多機遇。

        二、中外證券公司合作步伐加快

        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國許多著名券商已經行動起來了。從2001年初國泰君安與安聯----德累斯頓集團簽訂基金業務合作協議以來,已有銀河證券、申銀萬國證券、光大證券、南方證券、國通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長江證券等十余家證券公司與國外著名投資銀行簽訂了合作協議。

        中外券商加強合作不僅僅是應對入世的應急措施,而是有其內在驅動力,中外券商精誠合作可以達到優勢互補效應。國外券商最大的競爭優勢在于資金、經驗、人才、品牌、強大的創新能力、高質量和具有特色的專業化服務、國際資本市場上的領導地位以及全球客戶和營銷網絡。國內券商的最大優勢是熟悉中國國情和客戶特點,親歷了10年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洗禮,熟悉中國國情,在國內資本市場的網點布局以及市場人才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經營費用也相對較低。國外券商看中的主要是中國巨大而且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新興證券市場,希望通過合作盡快進入這個市場,并為未來發展開辟道路。國內券商則希望在三年過渡期里通過加強合作吸取他們在管理、技術、經營理念上的先進經驗,彌補目前業務上的缺陷,增強抗沖擊能力,按照國際慣例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為三年后迎接更大規模的外資進入作好準備。

        入世后外資企業上市享受國民待遇無疑會促進中外證券公司的合作。外企與境外券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正象外國券商對中資企業的深入了解有著天然的局限性那樣,外企對合營證券公司的信任度要大大高于國內券商。事實上,隨著加入WTO,外企上市、外資并購、國內企業重組業務存在巨大潛在市場,中外合營券商在爭奪外企投行項目以及企業并購重組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如果抓住機遇,周密合作,中外券商定能實現雙贏局面。

        三、 國外證券公司大規模進入的時機和方式

        當然,我們對目前中外券商合作熱潮需客觀冷靜分析。國外券商大舉進入中國這個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證券市場的趨勢是毫無疑問的,但時機以及方式的選擇則依賴于他們的發展戰略。他們可能選擇盡早與國內券商合作,以在未來競爭中搶奪有利地位,作為全面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橋頭堡,而把形式上的控股問題放到次要位置。也可能根據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時間表,等三年后可以控股時再大舉進入,以充分發揮其資金、技術、品牌上的優勢,實現其自主發展戰略,避免在三年過渡期內技術、品牌優勢被中方合作者過度利用,這也是目前中外券商之間的合作大都處于合作協議階段,實質性合作尚需解決許多技術問題的重要原因。例如,根據我國入世承諾,目前成立的中外合營公司中,無論是合營證券基金管理公司或證券公司,三年內中方絕對控股。但中外合營證券公司設立條例征求意見稿則僅要求中方不低于1/3,并沒有要求中方擁有控股,因此三年以后,外方肯定會提出增加股權比例進而要求增加管理控制權等要求,這些都要在合營公司章程中考慮到的。因為,證券業開放是一個動態過程,我國證券公司決不能有任何松懈,要充分利用這三年的緩沖期,不斷學習,苦練內功,迎接未來外方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或證券公司的挑戰。

        四、傳統業務的激烈競爭仍將在國內券商之間展開

        加入WTO后,國外券商將全面進軍中國證券業,但在具體業務上是有明顯差異的。

        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目前已有100多家券商,其業務都集中在傳統的股票承銷、經紀業務、以及一些自營業務上,其中經紀業務占業務收入的一半以上,企業在投資咨詢、收購與兼并、投資理財等利潤率更高的創新業務方面尚未有效開展。這種沒有特色和核心競爭力,靠行情吃飯的經營模式在行情好時大家都能過小康生活,行情不好時許多券商就面臨危機,在今年的弱市行情下券商捉襟見肘的應對措施就是明證。同時,國內資產管理公司、商業銀行、信托公司甚至一些IT公司也逐步獲準涉足證券業,從事網上經紀業務等,這使證券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券商高額壟斷利潤時期已去不復返了。

        加之,入世后我國傭金制度的市場化改革是大勢所趨,傭金下調或與國際通行的自由傭金制度接軌將使證券公司經紀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大幅度減少,競爭將更加慘烈,新增業務將主要向綜合實力強、服務好的大券商集中,一些實力較弱、過分依賴經紀業務收入的中小券商將面臨生存危機。

        鑒于國內券商在經紀業務方面競爭已經達到白熱化程度,外資不可能從中獲取更多收益,加之其運營成本相對較高,將不會在經紀業務以及小規模承銷項目上以己之短攻我之長。合營證券公司的戰略重點將是大規模承銷項目,以及資產管理、財務顧問、資產重組、投資咨詢等新興業務。傳統業務的競爭仍將主要在國內券商之間展開。

        五、合營或外資證券公司業務將集中在創新業務上

        加入WTO后,外資進入證券業已是大勢所趨,國內券商將面對更大更強的對手,富有專業技巧的外國投資銀行在入世后必定分食市場份額,特別是利用其強大的資本規模和高素質人才的強大優勢,在創新業務領域大顯身手。事實上,美林證券、摩根斯坦利等國外著名證券公司包括包括資產重組、資產管理、財務管理和企業發展戰略策劃等在內的創新業務收入遠遠超過承銷、經紀和自營等傳統業務收入,而且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入世后,企業不斷增加的資產重組、戰略策劃等需求為券商開辟了廣闊的業務領域,券商資產管理業務的合法化必

    入世后我國證券公司發展環境及應對措施

    將促使此業務進入快速發展期,創新業務在中國具有良好發展前景,關鍵是服務水平和質量。特別是三年后,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的出現必將加劇中外券商在證券創新業務領域內的競爭。國內券商一定要未雨綢繆,必須充分利用三年的緩沖期,在合作中不斷學習先進經驗和技術,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創新能力,爭取在未來創新業務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六、國內證券公司整合加劇

        加入WTO后,不僅上市公司之間的資產重組和并購成為熱點,券商間的并購重組也必將加劇。我國目前有115家券商之多,處于數量多、規模小、業務雷同、缺乏核心競爭的格局,在今年的弱市行情下,許多中小券商業務和利潤枯竭,面臨生存危機。面臨入世挑戰,國內券商必須迅速發展,做大、做強、做出特色,不僅要與國外券商進行合作,而且國內券商之間的并購重組也是大勢所趨。最終將形成象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那樣,通過打造品牌并持續提升品牌價值,提供專業化并具有特色的服務,形成券商寡頭競爭格局,即少數券商將集中行業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事實上,全球大證券公司由于擁有最好的產品、技術、人才和股務,其市場份額不斷上升。據統計,全球前20家投行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已達98%,而前五家投行公司卻占據著全球88%的市場份額。國際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有關專家對中國券商承銷業務格局的預測是,5年后,擔當海外發行業務的,最終會形成3-4家領先的國外公司和合資公司、2-3家得到政府有力支持的國內巨頭;在國內發行業務中,大盤股發行業務將由2-3家老牌公司介入的大型合資公司、1-2家國內綜合性券商承擔。

        當然,一些形成自身經營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中小券商也有生存空間,大客戶由寡頭證券公司承攬,大眾客戶依然會留在中小券商手里。同時中小券商也將與大券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接受大券商的委托,做大量有針對性的市場調研工作等。

        七、銀行、證券加強合作勢在必行

        適應全球經濟發展需要,當代投資銀行以新型化、多樣化、電子化為特征,銀行與證券業務交叉是大趨勢,幾乎所有主要國家都實行金融混業經營模式。加入WTO后,在與國外融合銀行、證券、保險于一身金融控股公司競爭中,我國銀行、證券分業的格局使我國券商明顯處于不利地位。

        雖然我國銀行和證券實行分業經營和分業管理的體制,但銀證合作在其內在動力的驅動下,勢頭不減。例如,目前我國幾乎所有的證券公司與銀行都簽定了戰略合作關系,政策上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國債回購市場,2000年2月股票抵押貸款管理辦法的出臺更是打破了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資金壁壘。通過同業拆借、證券抵押融資、保證金集中清算、銀證轉賬、客戶信用資料等業務合作,與銀行建立起全面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成為券商擴展業務的又一新的趨勢。

        2001年11月底,證監會發布了《關于證券公司增資擴股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取消了證券公司增資擴股的限制條件,界定券商增資擴股是企業自主行為。券商的增資擴股即然是一種企業行為,銀行、保險、證券業的相互滲透趨勢將加快,象中信集團、光大集團、平安集團那樣,融合證券、銀行、保險等業務的金融控股公司將不斷出現。金融業事實上的混業經營已是大勢所趨,

        八、人才競爭關系到券商長期發展

        券商作為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人才是其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是形成和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券商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誰掌握了優秀人才,誰就贏得了競爭的主動權。加入WTO后,券商對人才的競爭逐步升級,外資證券經營機構必將憑借其優厚的待遇,良好的激勵機制,美好的事業前景,吸引大量國內證券業的優秀人才加盟。事實上,員工本土化是全球化潮流,海外券商本土化已成趨勢。據統計,目前的海外券商代表處首席代表中,本地人已占據半壁江山。他們了解中國國情和本土文化,是中國證券市場的創業者和見證人,許多已成為國內券商的業務骨干,他們的流失不僅增強了對手競爭力,同時削弱了本身的競爭力,實實在在是雙重損失。

        國外券商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一邊“牽手”國內券商,一邊挖攫國內人才。三年內,中方控股的中外合營證券公司將不可避免從中方公司中挖走一些優秀員工,從證券業對外開放的動態發展過程來看,外資控股甚至外商獨資證券公司必將出現,勢必在人才競爭方面對我國證券公司產生更大壓力。因此,我國券商應盡快做好人才的引進、培養與儲備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科學的用人機制,增強員工的歸屬感,用具有美好發展前景的事業吸引和保留人才。

        九、券商增資擴股、籌備上市將成為熱點

        我國券商規模偏小,雖經近幾年的增資擴股,與國外著名券商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語。為迎接入世后國外大券商的挑戰,增強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必須開辟新的籌資渠道,擴大資本規模,增強競爭力。其中增資擴股和券商上市是兩種較好的選擇。

        自湘財證券1999年拉開我國證券公司增資擴股序幕以來,我國券商增資擴股持續升溫, 2001年全年共有近40家券商增資擴股,特別是11月底證監會發布了《關于證券公司增資擴股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取消了證券公司增資擴股的限制條件,為券商增資擴股消除了障礙,通知發布后短短一個月就有近10家券商獲準增資擴股,券商增資擴股方興未艾,預計在未來幾年里券商增資擴股家數和擴股金額都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國外許多證券公司既是中介服務機構,本身也是上市公司。上市融資比之增資擴股具有更明顯的優越性,既可以把募集對象擴展到社會大眾,以更快的速度形成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并可充分享受溢價發行帶來的資產增殖,同時能夠為券商長期發展樹立強烈的品牌效應。我國一些券商目前正在或已經完成股份制改造,擬創造條件盡早發行上市。

        十、內部管理體制需要轉變

        完善內部法人治理結構是保持券商持續健康發展,降低市場系統風險的基礎。目前我國券商90%的股份是國有的,與國外同行相比,國內證券公司治理結構虛弱,風險和收益都存在被轉移的可能性,這種普遍現象造成了市場系統性風險的放大。近期證監會發布的《關于證券公司增資擴股有關問題的通知》界定,證券公司增資擴股屬于企業行為,凡依法設立的證券公司均可自主決定是否增資擴股。我國證券公司要以此為重要

    契機,吸引包括民營股東在內的多種投資主體的進入,改善股權結構,完成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適應現代化管理和知識密集型企業的要求,券商在內部組織機構上要盡量實現“扁平化”管理,將公司內部業務相關部門進行整合,取消不必要的中間管理層次,提高信息在組織上下的流動速度和效率,從而提高了組織對外界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推行團隊化的工作方式,根據業務特點分別快速組織有針對性團隊,提高完成具體任務的效率。

        在業務管理模式上實現大投資銀行運作模式,加強關聯性業務部門的合作,實現承銷、研發、投資等部門協調運作和一體化管理,以及券商營業部的客戶服務和投資銀行業務的后續一條龍服務,改變不少券商與上市公司承銷業務一錘子買賣關系的現狀,建立長期穩定的客戶關系,為未來創新業務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借鑒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子公司、分公司的結構模式,健全內控機制。近期廣發證券公司首先設立廣發證券經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控股子公司,就是一個良好開端。 
     
    (北京證券 張耕耘) 

    【入世后我國證券公司發展環境及應對措施】相關文章:

    論我國證券公司入世后的發展08-05

    加入WTO后我國證券公司面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08-07

    入世后我國對證券公司監管的法律體系與框架08-05

    郵政應如何應對“入世”后的挑戰08-06

    “入世”后合理保護我國產業發展的流轉稅對策研究08-07

    入世后我國石油安全儲備戰略研究08-05

    入世后如何提高我國國際稅收協調能力 v08-07

    淺談入世后我國金融法律體系的發展與金融體制改革08-15

    入世與我國“消法”的完善08-0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