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唱唱跳跳中感受三拍子優美的旋律特點、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喜歡春天,能欣賞感悟春天的美。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春天知多少
我們一起跟著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再來跳一遍吧。
二、完整理解記憶歌曲
1、欣賞教師演唱
——聽到哪里時心里有特別的感覺?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為什么?
2、分句理解歌詞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里是怎樣唱的?
3、游戲:歌詞大家猜
——請你猜猜小小舞蹈家跳的是哪一句歌詞?為什么?
4、播放歌曲mtv,幼兒完整演唱
三、小樂器演奏(延伸活動)
——你能看著節奏譜演奏歌曲嗎?下次我們一起再來試一試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符合《三到六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關于幼兒藝術領域的要求,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足之處是幼兒在為音樂伴奏的時候,興趣很高,對用力大小、感受音樂的輕重方面沒能更好地進行對比,再進行鞏固,讓幼兒著重讓幼兒感受一下,效果會更好。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大方、主動的個性,體驗幼兒園的快樂生活。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隨著音樂找到朋友。
3.學會自編動作和小朋友打招呼。
4.體會邊走邊唱邊找朋友的樂趣。
材料準備:
音樂、小紅旗 、綠色、紅色的絲帶。
活動過程:
一、交流討論:
1.全 體幼兒圍成圓形,教師提問;“小朋友在幼兒園有好朋友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小朋友來找一找好朋友!
2.教師示范怎樣找朋友,跟著音樂圍著圓圈跳起來,找到一個小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互相交換位置。
3.請一個小朋友出來隨著音樂游戲,自編動作找朋友。
二、增加游戲難度:
1.給一部分幼兒發小紅旗,另外一部分幼兒發綠色的絲帶和紅色的絲帶,請三名幼兒出來找朋友。
2.請拿小紅旗的幼兒找到有紅旗的小朋友做好朋友,拿紅色絲帶的找拿紅色絲帶的.小朋友做好朋友,拿綠色絲帶的小朋友找綠色絲帶的做好朋友。
結束部分:
1.請找到好朋友的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戲。
2.沒有找到好朋友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互動游戲。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根據歌詞內容模仿和創編各種動作,培養幼兒的嘗試創新精神。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初步學會用動作和表情表現小鴨子笨拙可愛的樣子。
3、培養幼兒從小愛護動物的優良品質。
【活動準備】
《小雞住新樓》和《丑小鴨》的音樂磁帶兩盒、錄音機、小鴨子的掛圖若干張、小鴨子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復習舞蹈《小雞住新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二、引入課題,復習歌曲,進一步熟悉歌曲的內容。
1、出示掛圖!靶‰u住進了新樓可高興了,它的好朋友也來了,祝賀它搬進了新房子,看看,它是誰呀?”(小鴨子)
2、復習歌曲《丑小鴨》,幼兒和老師一起聽錄音跟唱歌曲,感受小鴨子的形象。
3、教師通過掛圖和提問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了解小鴨子的`外形和生活特點。
4、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丑小鴨》。
三、幼兒嘗試創編舞蹈動作。
1、幼兒自由嘗試。
、偌ぐl幼兒嘗試的編舞的興趣,啟發幼兒邊聽音樂邊想動作,動作可以自己編。
“小朋友唱的呀,可真棒,小鴨子一定很喜歡你們的,那你們喜歡它嗎?(喜歡)那我們都變成小鴨子,和小鴨子一塊玩耍好嗎?(好)那我們帶上頭飾吧!老師要看看個小朋友跳得最像小鴨子了。
、谟變焊魳纷杂删幬杈毩。
2、教師引導幼兒分別創編動作。
“小朋友跳的可真不錯,有些小朋友編的可好了,那我們現在來比比賽看誰編的最好看。我請他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俳處熤鹁湟龑в變壕巹幼。
、趯τ變簞摼幍膭幼,教師進行補充修改然后再傳授。
3、完整練習。
、俑鶕變鹤跃幍膭幼鹘M合起來連貫地跳兩遍。
、谡埐糠钟變罕硌菸璧。
四、教育幼兒要熱愛小動物,保護小動物。
“小朋友你們和小鴨子玩玩的開不開心呀,那我們和小鴨子做朋友好嗎?那能不能傷害小鴨子呀?(不能)對了,我們不僅要和小鴨子做朋友,還要和小雞、小松鼠、小熊和所有的小動物做朋友,那我們就應該愛護它們,不去傷害它們。
【活動結束】
現在我們和小鴨子去找很多很多的朋友好嗎?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學唱歌曲,能隨著歌詞內容進行角色游戲。
2、培養幼兒有一定的自制力。
活動準備:
貓媽媽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若干,音樂。
活動內容:
一、行進律動
蟲兒飛
二、安靜律動
兩只小鳥
三、發聲練習
小動物們好。唱到小貓時結束
四、學唱歌曲
1、教師帶上貓媽媽頭飾“小朋友們,你們看看我是誰呀?”(貓媽媽)“今天貓媽媽要和小貓玩游戲,誰是我的小貓呀?
2、教師表演歌曲第一段,并激發幼兒一起表演的'興趣。
3、教師和幼兒一起唱。
4、教師和幼兒邊唱邊一起表演。
5、唱到最后一句時請幼兒找一個地方躲起來,老師來找。并讓幼兒說一說自己藏在了哪里。
五、游戲
教師強調游戲規則并扮演貓媽媽進行游戲(播放音樂)。
六、教師講評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目標:
1、在初步學會歌曲的基礎上,,有表情地演唱,并能大膽創編動作。
2、感知音樂的強弱,并能用形體動作表現音樂的強弱。
3、體驗民間音樂游戲的快樂。
準備:小老鼠頭飾、圖片、flash
過程:
(一)出示圖片,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小老鼠的頭飾
誰來了?小老鼠說:整天藏在又黑又悶的地洞里,多難受呀!今天,不如趁大貓不在家,到洞外面去,吸一下新鮮空氣,活動一下身體,多高興呀!走,一起去吧!
小朋友來猜猜看,小老鼠會去做什么事情?
2、出示四張圖片
這是一個晚上,主人家的油燈亮了。
誰出來了?(動作:安靜地走想干什么?
小老鼠想要偷油吃,它怎么上燈臺呢?輕輕的走還是重重的走?
后來誰來了?
最后怎么樣了?小老鼠最后滾下來的`時候,是怎么摔下來的呢?是輕輕的還是重重的?
小結:有一天,小老鼠在洞里覺得肚子餓了,想出去找東西吃,找呀,找呀,找到一盞燈。!好香呀!那燈里面肯定有油。它就爬呀,爬呀,爬上去偷油吃。!真好吃呀!真香!突然,“喵喵喵”小貓來了,小老鼠聽到是小貓的聲音,害怕極了,嘰哩咕嚕滾了下來,趕快跑到洞里躲起來了
3、欣賞flash
好看嗎?好玩嗎?
(二)完整欣賞音樂,熟悉音樂的旋律、節奏。
1、這么好玩的事情我還會把它唱出來?
提問:音樂什么地方你覺得很好聽?這里音樂怎么樣?為什么小老鼠會嘰哩咕嚕那么快滾下來?
2、小老鼠出來和小貓出來音樂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小老鼠出來要快?小貓出來唱的慢?
(三)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合拍做動作。
1、教師示范:小老鼠的動作,哪里可以做燈臺呢?指導幼兒從上往上爬,從燈臺上快速滾下來。
2、讓幼兒尋找身體部位做燈臺,邊做動作邊唱歌,唱出聲音的強弱。
(四)在游戲中學唱,體驗愉快的情緒。
“我們來做個《小老鼠上燈臺》的游戲好嗎?大家都知道,游戲是有規則的,如果遵守規則就會玩得很開心,不然就不開心。
1、老師做貓,幼兒做小老鼠(從蹲在地上慢慢邊唱邊站起來,“嘰哩咕嚕滾下來”幼兒扭動胯部蹲在地上。
2、請個別幼兒來做貓,當唱到“喵喵喵,貓來了”邊唱邊從黑板后面出來,分角色表演唱。
3、玩“貓和老鼠”的游戲,讓幼兒從動作中感受音樂的強弱。
玩法: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當小老鼠,一組當大胖貓。由老師來播放音樂,如果聲音小小的,就是小老鼠出來偷油吃了,所以要輕輕的走;如果聲音變大了,就是大胖貓出現了,大胖貓是用力走出來的,小老鼠趕快蹲下來。
(五)在游戲中結束活動。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小紅帽》是一個孩子們十分熟悉的童話故事,用孩子們喜歡熟悉的故事來改編成戲劇的劇本是我前階段嘗試的活動形式,依據前幾次與孩子們一同創編劇本的經驗,我一直在尋找契機來吸引孩子們積極地參與創編與表演。最近我們班正在開展有關秋天的主題――眼睛里的魔術“有趣的變化”,我與孩子們一同來到小區街心花園里的小樹林,孩子們愉快地穿梭在樹木之間,相互追逐著,跳躍著,尋找著,完全沉浸在大自然中,這種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正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希望捕捉到,看到孩子們如此的興奮,我預設一次新的活動,第二次我們再去小樹林玩耍時我帶了一個錄音機,播放小紅帽的主題曲,孩子們在樹林中探索時漸漸地跟著音樂邊走邊唱,邊玩邊跳,與同伴一起做游戲,一起撿落葉……回教室后孩子們提出要演小紅帽的故事,這樣我們又開始了編劇的“工作”,就像以往一樣,我們將故事中精華保留了,同時又創編一些與孩子們生活經驗相吻合的情節,如小紅帽愉快地在樹林中游戲,在樹林中遇見了不同的小動物,而小動物的提出引發了孩子探究動物世界,還引起孩子們模仿小動物動作表情的興趣,我選擇不同的音樂讓孩子們欣賞,感受樂曲中變化,其實這種于音樂相結合的`模式是戲劇表演中常見的表演方式,用動作來表達情感,用音樂來激發情感的宣泄,使孩子們在感受的同時獲得藝術綜合能力的發展。同時這次我和孩子們將小樹林搬進了教室,將劇情中的環境逼真地還原,孩子們在裝扮教室環境的同時還積極地出主意,“樹林中還有小房子”“有各種各樣的樹木”“有大大的蘑菇”……,這次我預設音樂活動“小紅帽――蛇朋友”是希望通過活動引導孩子們用肢體的動作、語言等表達方式模仿蛇的動作,引導孩子與同伴合作來演繹,這種形式我與孩子都是新的嘗試,希望孩子們能喜歡。
活動名稱:
舞動的蛇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情境,運用形體、語言等方式做出創造性的動作、創編情節。
2、增進模仿和合作能力,體驗隨音樂表演角色情景的樂趣。
活動準備:
已初步感受欣賞樂曲、vcd“動物世界”、創設樹林的環境、剪接蛇的動作影片、剪接的音樂帶、攝像機、照相機
活動過程:
1、復習舞蹈――小紅帽
2、模仿律動――動物世界
師:小紅帽來到了樹林,遇到了好多動物朋友,你們將看到的小動物用動作演出來,讓老師們來猜猜,你看到的是哪個小動物,記住要跟著音樂來編動作。
3、創編動作――蛇朋友
A.師:我們繼續往外婆家走吧。(推出小蛇玩具,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們來變成蛇朋友吧。
幼兒創編動作。
B.示范個別幼兒的動作,請幼兒講解動作的潛臺詞。
C.觀看vcd蛇的影片,感受蛇的動作變化。(盤坐、扭曲身體、滾動、昂頭、冬眠、覓食)(看看、說說、做做)
D.幼兒創編動作。難點:能依據樂曲的情境來創編動作情節。
E.個別幼兒示范,教師提供音樂的剪接帶,幫助幼兒講解動作的潛臺詞。
F.教師示范蛇的動作,加入潛臺詞。
G.幼兒創編動作,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來編動作。教師尋找幼兒合作的動作加以記錄、介紹。
4、復習舞蹈――朋友跳跳跳
鼓勵幼兒愉快地跳舞,根據節奏變換動作。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會用自然的聲音、輕松地演唱歌曲。
。2)能注意咬字清晰、準確,并回創編簡單的動作做表演。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球、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律動:《可愛的小動物》
能創編各種小動物的可愛形象
二、練聲:歌曲《小火車》
能唱準火車的“嗚”音
三、學習新歌
。1)熟悉旋律(1—2次)
。2)學唱新歌
咬字要清晰、準確。
。3)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歌曲(1—2次)
。4)請個別幼兒出來唱歌
。5)歌表演:《有趣的大皮球》
讓幼兒大膽地創編簡單的動作,配合歌曲一起表演唱。
。6)請個別創編動作較好的幼兒進行表演。
四、音樂游戲:《小青蛙》
在游戲中,要求幼兒聽著音樂的節拍、拍準或踏準節奏。
活動反思:
小班歌曲《有趣的大皮球》的歌詞和旋律都比較簡單,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教學,而且在平時的活動中,幼兒對玩皮球很感興趣。在歌曲的學唱過程中,選擇與孩子們生活中喜愛的事物—大皮球”相結合,整個活動在老師游戲口吻帶動下,可以讓孩子們的整個學唱過程顯得更為生活化、更為游戲化。在教學活動的開始,我先讓幼兒結合經驗熟悉理解歌詞,組織幼兒學習歌詞“看小貓和小狗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呀?大皮球長得什么樣呀?你玩過皮球嗎?皮球可以怎么玩呢?拍的時候會怎么樣的?”鼓勵幼兒結合經驗說說,拍皮球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什么秘密呀?還邊拍邊問:為什么這個皮球一會跳的低一會跳的高呢?幼兒發現拍的輕球跳的低拍的重球跳的高,與此同時引導幼兒用做動作邊用較輕和較響的聲音念這幾句歌詞。
由上可見,幼兒園的歌唱活動應該是生活化、游戲化的歌唱活動,是集多種領域相互滲透式的歌唱活動。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優化歌唱活動教學組織:
1、用多種方式練習,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在幼兒進行練習、鞏固的時候,不能簡單、機械地重復,教師要善于觀察孩子的情況,及時總結,并在音準、節奏、感情處理、速度和力度等方面對孩子提出恰當的`要求。同時還要注意個人、小組、集體相結合,即可以預防孩子歌唱疲勞,又可以使孩子養成注意傾聽他人習慣。
2、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任何手段都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創造和采用的,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用一種,也可以同時采用幾種方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3、充分運用各種感官,增強活動的樂趣。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提出把語言、動作、音樂和表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去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在歌唱活動中,我們也可以根據歌曲的內容、幼兒的能力,適當的累加動作因素、語音因素、游戲因素等,還可以組織幼兒體驗領唱、輪唱、分聲部合唱等多種形式,增加歌唱的樂趣,豐富歌唱的內容。
在了解幼兒年齡特點的基礎上,通過以上幾點可以有效消除反復練唱和記憶歌詞所帶來的枯燥感,使幼兒邊玩邊唱,輕松主動地學會了歌曲,使歌唱活動顯得如此自然和順理成章。在整個活動中,也能使幼兒情緒高漲,興致盎然。同時,教師也要在歌唱活動中盡可能地提供給幼兒合適的合理的操作機會,有了一定操作經驗的孩子們,更能真正成為主動學習的主人。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平穩的旋律和節奏,能聽準、拍打4拍子的重拍節拍,會聽著音樂的變化做游戲。
2、大膽創編大象打噴嚏、小老鼠摔倒的動態,表現小老鼠的機靈淘氣和大象笨重詼諧的形象。
3、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樂意與同伴共同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老鼠、大象手偶各一個
2)小老鼠、大象頭飾若干
3)錄音機、錄音帶
活動過程:
1、隨樂曲的旋律扮演小老鼠進場。
2、欣賞樂曲,感受、拍打4/4的重拍。
3、欣賞《小老鼠與大象》故事。
4、引導幼兒按音樂故事的情節,學習和創編小老鼠和大象的動作。
、 通過兒歌的引導,創編大象睡覺的.動作和小老鼠走路的動作。
、拼竽憚摼幋笙蟠髧娞绾托±鲜笏さ沟膭幼,表現小老鼠的機靈淘氣和大象笨重詼諧的形象。
、怯變悍纸巧缪菪±鲜笈c大象,提醒幼兒有表情地表演。
5、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玩“老鼠和大象”的游戲,交換角色再玩一次。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神秘感,突出表現的強力度帶給人的驚愕、震撼的感覺。
2、學習一下一下地跟音樂做簡單的身體動作,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來表現音樂力度的變化。
3、學習用輕松、愉快的即興舞蹈來表現享受音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磁帶、錄音機、圖譜、小貓的頭飾
活動過程:
1、播放樂曲,并通過故事幫幼兒理解曲子。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非常好玩的曲子,咱們一塊來聽聽吧”放完后問幼兒:“你們聽出來里面有什么聲音?還聽出了什么?……好我們再來聽一遍,聽完后繼續問幼兒,然后引導幼兒說出嚇一跳的感覺。教師:“這首曲子還藏著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呢,這是一個關于貓和老鼠的故事。
2、教師出示圖譜,引導幼兒欣賞音樂!袄蠋熯把這個故事畫了下來,你們看這是什么?……”小朋友發現沒有它們的提問:小老鼠的腳印顏色一樣嗎?為什么?教師小結:離大懶貓遠時,走路重一點,腳印顏色深;當走到大懶貓身邊的時候,小老鼠走路特別輕,腳印顏色淺。
3、幼兒聽音樂,指圖譜。
引導語:咱們也順著小老鼠的腳印去找東西吃吧?
4、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動作:“小朋友,咱們也學著小老鼠的樣子找東西吃吧?小老鼠怎樣走路?吃東西?跳舞?”
5、聽音樂做游戲。
活動延伸:
可將此游戲發展為戲劇表演,咱家園聯歡中演出。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懶貓》
一只小老鼠肚子餓得咕咕叫,他想到廚房里偷吃東西,可去廚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懶貓正在睡覺,這可怎么辦呢?小老鼠想了想,于是就輕輕的輕輕的往廚房走去,當走到大懶貓身邊的時候,它走得更輕了,這時大懶貓突然伸了個懶腰,可把小老鼠嚇了一大跳,大懶貓醒了沒有?沒有,它接著又睡著了,小老鼠這才輕輕的走到了廚房,來到廚房后她又吃又喝,吃飽喝足后還跳起了舞呢。
活動反思:
幼兒在完整地欣賞過音樂之后,已對音樂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借助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音樂。教師在組織學習模仿小老鼠的各種動作的時候,由于幼兒對小老鼠的形象、動作、體態都非常熟悉,所以在跟著音樂學做小老鼠各種動作時,他們的情緒高漲,每個人都在很投入地自編自學,而且做出來的形態各異,惟妙惟肖。當孩子們對音樂以及故事的'情節內容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再出示圖譜,“現在我們順著小老鼠的腳印走,看看能不能也找到好吃的東西!蔽艺J為,圖譜可以幫助幼兒理解音樂,記憶音樂,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音樂變得有形、可見。在播放音樂的同時,教師以旁白的形式簡單的加以提示,并按音樂的節奏,有規律的引導幼兒更深刻的感受音樂起伏、曲風的變化。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的教案05-25
小班音樂教案06-17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5-26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7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小班音樂教案[經典]07-15
音樂教案小班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