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教案>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

    時間:2025-05-14 09:28:14 三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識

      記敘了作者在大海上看到燕子南飛的情景,贊美了燕子為到達目的地所表現出的不畏艱難的。

      2.教材特點

      本單元訓練的重點是讀懂一組以時間為序的句群。沒有明顯的段落。第3自然段句與句之間有著嚴密的承接關系,可作為與第五單元訓練重點有機過渡的一個訓練段來進行教學。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8個新詞。

      2.理解燕子過海不怕艱辛的句子。

      3.能按指定的句式補充句子;把主語相同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話。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了解燕子的習性,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懂得要保護益鳥。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讀懂第3自然段,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

      教學難點:燕子為什么要過海。

      四、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投影。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風平浪靜、航行、不分晝夜”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朗讀課文,初步體會燕子過海的艱辛。

     。ǘ┙虒W過程

      1.揭示課題。

      大海寬廣無邊,燕子為什么要飛過大海?又怎樣才能飛過大海呢?

      2.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圈點注劃。

     。2)通過動手動腦動口,初步學會課文內容,找出疑難的地方。

      3.交流學習體會。

     。1)燕子為什么要過海?

     、俪樽x第2自然段。劃出表示原因的句子。

     、诎褎澇龅木渥幼x一讀。

     、劬渥又姓页鰩讓Ψ戳x詞。見《作業本》第7題。(北方——南方寒冷——溫暖)

     、馨凑n文內容填空(投影):

      一個()的日子,我們的船在(藍色)的太平洋上航行。

     、荨昂Q蟆背擞谩八{色”來形容外,還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它呢?輕讀課文第1自然段后,在()中填上合適的詞語。

     。ㄟ|闊)

     。ㄒ煌麩o際)——的海洋

     。ㄉ钏{)

     。2)燕子怎樣才能飛過大海呢?

     、倮斫狻安环謺円埂钡囊馑。

      查字典,說說“晝”的意思。說出它的反義詞。

     、诟星榈乩首x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4.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描寫燕子過海不怕艱辛的句子。培養愛護益鳥的感情。

      2.進一步了解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的敘述方法。

      3.能按指定的句式補充句子,初步學會把

      句子寫具體;能把主語相同的三個句子并成一句。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燕子過海的艱辛和不怕艱辛的句子。

      教學難點:

      燕子飛下來,停在甲板上休息。

      比較句子--兩句意思有什么不同。

      燕子落下來,伏在甲板上休息。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

      我們繼續學習14課《燕子過!。

      二、復習。

      1.請大家回憶一下課文主要講什么?(課文主要講燕子過太平洋的艱辛)

      2.齊讀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讀書姿勢。

      三、交代學習目標。

      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三、四兩個自然段,著重完成以下兩個任務:

      1.理解描寫燕子過海的艱辛和不怕艱辛的句子。

      2.能說說第三自然段連句成段的方法。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ㄒ唬┠x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任務:(出示小黑板)

      1.標出第三自然段有幾句話。

      2.用“——”劃出描寫燕子過海的艱辛的句子。

     。ǘ├斫獾谝痪。

      1.我們來比較三組句子。比較句子怎么比較呢?先讀讀句子,找出上下兩句什么地方不同,再想想上下兩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打出投影:比較句子,說說每一組上下兩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燕子一定是疲倦了。

      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b.燕子像雨點一樣地飛下來。

      燕子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

      c.燕子停在甲板上休息。

      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冽R讀第一組句子,找出上下兩句不同之處,并說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ㄏ乱痪浼由狭恕疤,寫出了燕子疲倦的程度,突出燕子過海的艱辛)

     、趯W生用a組句子的比較方法比較b、c兩組上下兩句意思有什么不同。

     。╞組上一句用了“飛”,下一句用了“落”!奥洹睂懗隽搜嘧右褯]有力氣飛行,突出了燕子過海的艱辛。c組上一句用了“!,下一句用“伏”!蓖!笔怯媚_站著,“伏”是整個身子趴在甲板上,寫出燕子渾身無力,反映了它過海的艱辛)

      2.把a、b、c三組中的下面三個句子并成一句話。

     。1)拿掉a、b、c組每組的上面一句話,讀三組中的下面三個句子。

      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

      b.燕子像雨點一樣地落下來。

      c.燕子伏在甲板上休息。

     。2)說說這三個句子都是寫什么,是圍繞哪個詞來寫的。

     。ㄟ@三個句子都是寫燕子,圍繞著”太疲倦”來寫。)

     。3)像這樣都是寫同一種事物或人物,意思連貫的幾句話,可以合成一句話。怎么合呢?(做練習,指一生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作業本上)

     。4)打出投影片討論并訂正。

      3.指導朗讀句子,讀好“太疲倦”、“落”、”伏”幾個詞,讀出燕子過海的艱辛。

     。ㄈ├斫獾诙。

      1.過了一會兒,燕子又怎么樣呢?第二句中哪些詞語也寫出了燕子過太平洋的艱辛?(展翅起飛、停止呼吸)

      2.“展翅起飛”不僅寫出了燕子過太平洋的艱辛,而且還寫出了什么?(還寫出燕子不怕艱辛)

      3.還可以從什么地方看出燕子不怕艱辛?

     。ㄑ嘧涌吹剿耐橥V沽撕粑,沒有被嚇倒,反而勇敢地展翅起飛,多么頑強哪)

      4.齊讀第一、二句。

      5.讀到這里,老師被燕子那種不怕艱辛的'深深地感動了,你們呢?

      此時此刻,你們想對燕子說些什么?

     。ㄋ模├斫獾谌。

      1.看投影填空。

      水手們用()的目光,()那些越飛越遠的燕子,又懷著()的心情,把這些()的燕子,()放到大海的懷里。

      2.“崇敬”是什么意思?誰能給“崇敬”換個意思相近的詞?

      出示:(崇敬)

      ()---的目光

      ()

      3.水手們崇敬燕子的什么?(不怕艱辛的頑強)

      你是從這一句話中的哪些詞看出來的?(望著、輕輕)

      4.讓我們和水手一樣懷著對燕子無比崇敬的心情齊讀第三句話。

      5.這一句寫什么?

     。ㄎ澹┱f說第三自然段連句成段的方法。

      1.說說這一段三句話是按什么順序連接起來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找出這一段中表示時間的詞。(過了一會兒)這一段是用“過了一會兒”這個表示時間的詞,把上下旬連接起來。

      五、學習第四段。

      我們都被燕子那種不怕艱辛的頑強深深感動了,而身臨其境的水手們更感動,他們向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請同學們讀第四段。

      1.思考這一段中兩句話是什么關系?(因果關系)

      2.哪一句是結果,哪一句是原因?

      把“你可知道”換成“因為”來讀讀。

      3.這兩句話都用了嘆號,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請求、感嘆)齊讀第四段。

      六、全文,滲透愛鳥教育。

      1.看板書說說燕子過海的艱辛。

      2.作者請我們不要傷害燕子,僅僅是由于它過海的艱辛的原因嗎?

      3.打出投影:

      水手們請我們不要傷害燕子,是因為燕子是益鳥,是因為燕子過海,更因為崇敬燕子的。

      4.學了這課文,你將怎樣對待燕子呢?

      七、配樂朗讀。

      八、做《作業本》第二題,第五題。

      板書設計:

      過不展翅起飛

      燕子太分-→太疲倦-→落-→伏——不怕艱辛

      平晝停止呼吸

      洋夜

      崇敬

      水手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祖國大海景色的美麗,海港的繁榮景色和我國迅速發展的石油工業,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感情。

      2、培養學生質疑問難,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幫助學生理解重要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摘抄喜歡的語句,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比喻句的作用,感受語句的優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一曲新歌”指的是什么。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布置預習作業 :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讓我們一起看一段錄像(大海),說說你看到的,聽到的,有什么感受?

      2、這嘩嘩的海浪聲就像大海的歌聲,快樂的大海在唱些什么好聽的歌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24 、大海的歌》(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課堂檢測,提出問題。

      1、讀詞語。

     。ǔ鍪荆貉 裝卸 蕩漾 朦朧 猶如 彌漫 城堡 旗幟 朝陽 碼頭 展現 駕駛室)

      2、讀課文給同桌聽,邊聽邊用“~~~~”劃出描寫大海唱歌的句子。

      3、匯報

     。1)船頭飛濺起來的浪花,唱著歡樂的歌。

     。2)啊,我仿佛聽見大海正在唱一曲新歌。

      4、朗讀這兩句話,針對這兩句話提出問題。

      大海在唱怎樣的歌?大海的歌好聽嗎? 大海真的會唱歌嗎?

     。▽W生可能會提的問題:大海是怎么唱歌的?大海為什么要唱歌?"我"是怎樣聽見大海唱歌的?為什么前面是“歡樂”的歌,后面是“新歌”?為什么覺得大海在唱歌呢?)

      5、在這么多的問題中,你認為哪些問題可以自己解決,哪些問題需要一起來研究?

      三、獨立思考,探究問題。

      為什么覺得大海在唱歌呢?請你回到課文中,自己讀一讀,找出能說明問題的重點詞句。

      四、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1、在小組中交流、討論。

      2、在班級中匯報、學習。

      (學生匯報,師點撥,分為三部分,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學習。)

      部分一:(出示:我極目瞭望:在海平線上彌漫著一層,淺褐色的霧氣,朦朦朧朧,像是有一座城堡聳立在海天之間。他告訴我,那是咱們自己的石油鉆探船。)

     。1)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石油鉆探船有什么特點?從哪里看出巨大?)(板書:石油鉆探船 巨大)

     。2)欣賞石油鉆探船的樣子。

     。3)小結:過去開采石油主要在陸地,現在能在水上鉆探、開采,技術新了,反映了祖國建設的新面貌。

     。4)作者看到海上有我國自己的.石油鉆探船,心里有什么感受?

     。5)有感情地朗讀。

      部分二:(出示:只見海港兩岸,鋼鐵巨人一般的裝卸吊車猶如密林,數不盡的巨臂上下揮動;飄著各國旗幟的海輪猶如衛隊,密密層層地排列在碼頭兩邊。)

     。1)老師這里也有一句話,你喜歡哪一句?把你喜歡的那一句讀給同桌聽。

     。ǔ鍪荆褐灰姾8蹆砂,高大的裝卸吊車很多,吊桿很靈活,海輪也很多。)

      為什么你選擇這句?用上了那么多的詞語,你感受到什么?(隨機觀察"吊車"、"海輪"的圖片)板書

      吊車:多、大、工作繁忙

      海輪:多、整齊)

     。2)小結:望著那繁忙工作的裝卸吊車,望著那來自五湖四海的海輪,"我"似乎看到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此時此刻,我的心怎么能不激動,快樂呢?

     。3)有感情地朗讀。

      部分三:(出示: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藍天、白云、碧綠的海,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

     。1)這句話美嗎?美在哪里?(板書:藍天、白云、碧海、朝陽)

     。2)邊聽老師讀邊想象畫面,然后出示圖片。

     。3)小結:看到這樣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很高興,似乎感到大海也在唱歡樂的歌。

     。4)有感情地朗讀。

      3、總結:為什么"我"會覺得大海在唱歌?

      完成句式: ( )

      大海的歌是一首( )的歌。

      (完成板書)

      五、拓展延伸,開放問題。

      1、同學們,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作者親眼目睹了祖國欣欣向榮的建設成就,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望著美麗的大海,聽著迷人的濤聲,仿佛聽到大海在盡情歌唱,聽,你們還聽到誰在唱歌?(課件出示農村的新貌)

      2、學生介紹農村的新貌。

      板書:

      大海的歌

      碼頭--藍天、白云、碧海、朝陽

      歡樂的歌 海港--吊車:多、大、繁忙 欣欣向榮

      新歌 海輪:多、整齊 贊美

      大海--石油鉆探船:巨大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回本課10個生字和多音字“樂”;掌握課文中的不理解的新詞語。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查字典據詞定義說出詞義”方法理解詞語。

      2.能給指定的課文句子加上標點符號,重點學會嘆號,頓號的使用。能默寫課文最后一句話。

      3.能體驗出作者在文章中表露的感情,能以歡快的感情朗讀1.2.3自然段,能以自豪的語氣背誦4.5.自然段。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和多音字“樂”,掌握第1.2.3自然段中的新詞語

      2.在通順朗讀全文的基礎上,能以歡快的感情朗讀第1——3自然段,能回答課后問題,指導并熟記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名字和發射時間。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激發學習情趣。

      1.放投影及“東方紅”樂曲,說說看到了什么情景。

      2.揭示課題,談話說明:這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及它當時在全國,全世界引起震動的'場面。

      二.匯報預習,分項交流學況。

      1.朗讀全文。

      2.自學生字。

      3.再度課文,找出全段中講“人們在天安門廣場看人造衛星”是哪幾段?

      三.積極閱讀,學習課文1——3段。

      1.自讀1——3段,找一找這幾段中,你認為最應該記住的,最讓你感到激動的是哪些內容?還有你覺得不懂的詞句。

      2.按閱讀關注問題反饋學習情況:

      最應該記住的:1970年“五一”節;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通過無線電波發回了“東方紅”樂曲。

      說說:為什么這些內容特別應該記?

      說說讀課文時,哪些地方讓你感到特別激動?

      討論同學們提出的疑難問題的詞句。

      四.復習生字新詞。

      1.認讀并說出10個生字怎樣記;分別按“樂”的不同讀音組詞。

      2.書寫生字,注意展現書寫規律。

      3.抄寫第1——3段新詞,選一二個造句。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自豪的語氣朗讀,背誦第5自然段。能回答課后問題,了解我國20多年來發射的人造衛星的簡要情況,為我國航天科技的飛速發展而驕傲。

      2.學會4——5段中的新詞,能查字典據詞確定帶點字的意思,并說出詞語的意思。

      3.能默寫課文最后一句話,能給兩個句子加上標點符號,說出嘆號和頓號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朗讀與考問:以歡快的心情朗讀1——3自然段;有哪些重要內容必須記?

      入課:自從第1顆人造衛星上天到如今,20多年過去了,這短短20多年里,我國的航天事業有什么發展——

      二.模仿上節課讀書方法,自學4.5自然段。

      三.反饋學情,交流學習信息。

      1.讀4.5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2.說出這兩段中特別應該記住的內容是什么?

      要記。20多年里發射了30多顆衛星,其中有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和科學試驗衛星;

      14顆衛星還按預定的軌道返回地面。

      我國航天科技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訓練:

      1.按回答的每一內容朗讀有關句子。

      2.體驗:第4段末為什么用感嘆號?作者感嘆什么?讀了這段課文你自己有什么感覺?

      3.朗讀:以自豪的語氣朗讀4.5自然段,并能背誦。

      4.說說:查字典據詞定義說出“其中,通訊,浩瀚,軌道,返回,航天科學技術”等詞語的意思。

      3.回答課文第2個問題,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收攏,檢驗學習質量。

      1.朗讀全文:按1.2.3段朗讀,4.5段背誦的方法進行訓練。

      2.歸納讀法:學會了讀書是要記住重要內容,并能通過口述,筆記把他們牢牢記在心上,以豐富自己的知識。

      3.學生交流:對這課文學習還有什么意見或想法?

      五.獨立完成作業。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健壯”、“漫山遍野”等詞義。

      2、懂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出山里孩子的特點的。

      3、感情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對山里孩子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總起句,了解本文的主要內容和行文脈絡。

      三、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你們到山村里去過嗎?了解山里的孩子們嗎?說說你們了解的山村,了解的山里的孩子。

      (二)課文錄音

      (三)學課文,

      1、自讀要求:

      (1)把課文讀通順。

      (2)說山里孩子是怎么樣的?

      2、反饋。

      3、生字新詞的學習

      (1)正音:甸盈歇躍充

      (2)形:形近字組詞

      鍵()蹬()歇()盈()

      健()登()渴()盆()

      (四)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自由讀:你發現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寫的?

      2、回顧怎樣讀懂總分段式。

      3、按步驟自學總理解中心詞“健壯”

      4、細讀這一段:山里的孩子怎么會長得這么結實、健壯呢?

      讀中體會,讀中交流。

      5、理解“滿山遍野”:讀課文,從課文中句子來理解。

      想象說話:他們在山岡(),他們在竹林()……

      他們到過這么多地方,趕過這么多事情,怪不得長得這么結實、健壯。用歡快的語調讀好第4句。

      6、感情朗讀、

      7、試背誦。

      (五)作業

      1、擴詞

      登()()()

      印()()()

      盈()()()

      躍()()()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量詞和表示怎么樣的詞

      一()野花()一()涼茶()

      一()鳥叫()一()客人()

      一()動物園()一()翠竹林()

      五、教后記

      今天這堂課,我覺得上得很有味道。特別是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是,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體會“滿山遍野”,在讀中來悟“結實、健壯”,覺得特別好,很大氣。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點寫具體的。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山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3、鞏固復習字詞,理解“向導、熱情好課、充滿”等詞的詞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1.復習引入:

      (1)趣味引背:

      (2)回顧學習方法

      2.學習課文第2段

      (1)用這樣的方法,自學課文第二段

      課文第二段是按()寫的?偲鹁涫(),中心詞是(),分述部分是第()句,從()、()、()三方面具體來寫。

      (2)讀后反饋校正。

      (3)讀中感悟,句子比較,體會山里孩子的熱情。

      他們迎接進山的客人。

      他們笑瞇瞇地歡迎進山地每一位客人,為客人當向導。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茶。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清涼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窩里。

      比一比,哪句話更能體現山里孩子的熱情。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第3段。

      (1)出示填空先自學,然后小組討論理解“幻想”

      (2)哪些地方讓你體會到他們充滿幻想。找到有關句子進行充分朗讀。

      小組內先讀在推薦同學讀。

      重點評價朗讀:表現山里孩子滿懷希望、蠻有信心的樣子。

      (3)連起來讀分述部分

      (4)山里孩子幻想真多呀!課文哪個詞說明這一點?

      (5)啟發想象:他們還會有哪些幻想?

      (6)要是山里孩子這些幻想都能實現的話,山村肯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4、分組齊讀課文這三個小結。

      5、討論:山里的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性格呢?

      教師充滿激情小結:是大山養育了他們,他們呼吸大山里新鮮空氣,喝大山里的水長大,是大山培養了他們那樣的胸懷,那樣的氣魄。

      齊讀最后一句話。

      6、總結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收獲?

      7.作業

      1.完成作業冊

      教后記:

      第三課時

      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

      2、進一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3、能仿照第三段,圍繞總起句寫一段話。

      一、聽寫詞語

      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通過朗讀比賽的形式進行:

      (1)先四人小組合作進行然后組內推薦一名

      (2)各組推薦比賽

      (3)評出優勝

      2、背誦課文

      三、讀寫遷移

      教師啟發:山里的孩子結實健壯、熱情好客、充滿幻想。他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從小就有把自己的家鄉裝扮地更美的打算。我們城里的孩子也充滿幻想,也希望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地更加美麗。圍繞“城里的孩子,心里充滿著幻想”這一總起句說話、寫話。

      六、教后記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道課文前3個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來寫具體山里孩子特點的。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熱愛家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總分段。

      教學難點:

      展開合理的想象,用總分方法談談自己的愿望。

      教學方法:

      個別、分組、嘗試、鼓勵、游戲。

      教學組織形式、意圖:

      文章有3個自然段,分成3組是為了教學的需要。

      學情分析:

      總分段式學生并非初次接觸,但是這篇課文從幾方面來寫具體總起句較難歸納,所以應引導學生經過有效的討論來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投影、合作學習提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理解詞語意思。

      2、 了解課文1、2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出山里孩子的特點的。

      3、 培養熱愛山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在老師的指導下讀懂總起分述的一段話。

      教學難點:

      第一自然段總起分述的關系不很明顯。

      教學過程:

      一、 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幅畫,仔細觀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什么人在干什么。

      2、 是呀,山里的孩子可真愛勞動,這節課就學習課文;山里的孩子(揭題齊讀)

      3、 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 自學課文要求

      1、讀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標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想想想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樣的。

      4、問提幾個不懂的問題。

      三、 檢查自學效果

      1、 提出不懂的地方。

      2、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認讀同桌互讀)

      3、 選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讀后學生評議。

      4、 說說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樣的。

      四、 講授新課

      1、 先學第一自然段。找到結實健壯的這句話劃下來,齊讀。

      △健壯是什么意思?

      2、山里的孩子身體長得結實、健康、強壯,這是為什么呢?讀讀第一自然段,認真想一想,輕聲說一說。

      3、討論2~4句

      (1) 句式:因為……所以……或……是因為……回并板書:爬登采拾

      (2) 聽老師讀第三句,說說漏讀了哪幾個詞(每一朵、每一種),為什么不能漏?

      (3) 滿山遍野是什么意思?聯系上下問,說說哪些地方有他們的腳印。這兒的省略號表示什么?

      (4) 他們在這些地干什么呢?說一說

      滿山遍野都有他們的腳印,他們在山岡(),在竹林(),在小溪(),在草叢(),在()()……

      (5)他們到過這么多地方,干過這么多事情,怪不得長得這么結實健壯。讀時要稍有力些,不但要讀得精神飽滿,同時還要讀出熱愛山鄉之情。

      (自由讀指讀評議師生讀)

      4、小結:這段話,先總寫山里孩子是結實健壯的,這叫總起句。然后分三方面具體描寫,這叫分述句。像這種寫法,叫先總起后分述。剛剛我們是用讀、找、想、說的方法學懂的。

      下面我們用同樣方法學懂第二自然段。

      5、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總起句劃下來。

      6、課文有是從哪寫方面來寫他們的熱情好客,請同學門讀讀第二自然段,想好后同桌先互相說一說。

      7、全班集體交流、討論

      (1) 他們的熱情好客表現在哪里?(抓主要詞語:笑瞇瞇歡迎每一為當向導請歇歇腳遞上)

      △ 多熱情的山里孩子,該用這怎樣的語氣讀。

      (2) 想象一下,客人來了,他們會對客人怎么說,怎么做。(用自己的話說)

      (3) 出示句子,自由讀,你能說出好在哪里?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清涼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窩里。

      △ 是呀,喝上著甘甜、清涼的茶,客人們多舒服,多高興呀!用這樣的語氣讀讀。

      8、這段話也是用先()后()的方法寫的,我們也是用讀、找、想、說的方法學懂的。

      五、總結

      1、讀1、2自然段。

      2、 說說你學懂了什么?

      六、 作業: 抄寫生字(自己認為較難的多抄寫幾遍)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邊投影移出課文插圖邊述:昨天,我們慕名驅車來到大山,初識了一群山里的.孩子,雖然是初次的見面,但是他們的形象已經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那么誰愿意來談談自己印象中的那群山里的孩子。

      1、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結實,健壯。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熱情好客。

      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充滿幻想。

      (根據學生的回答逐句出示)

      2、把三句話并成一句話,連起來說說山里孩子的特點。

      出示: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結實、健壯,熱情好客,充滿幻想。

      〔設計意圖〕:把幾句話合并成一句話在單元練習中有要求,這里利用課文的例子進行訓練,為后面知識的掌握起到鋪墊作用,同時也落實了文后的練習。而且從山里孩子的性格特點入手,能夠很自然地展開教學。

      二、自學課文

      1、山里孩子的這三個特點十分可貴,現在讓你們以小記者的身份走進他們的生活,去更深刻地了解他們,不過臨行之前,我們還要準備一下,先根據課文提供的材料來全面了解一下所要采訪的對象,快速默讀全文。

      2、選擇寫自己所欣賞的特點的段落按讀懂總分段的方法進行研究。

      (1)回憶讀懂總分段式的方法。 自行研究。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的內容,并按一定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充分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分組合作學習

      有句話說英雄所見略同,那么下面讓有共同欣賞眼光的小記者組成一個記者團,共同去完成本次的采訪任務。(拿出合作學習提綱)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的有效討論,使獨立研究的內容進一步深化并趨向正確,從而突破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掌握了總分段式,提高了學習質量。

      四、集體學習

      各記者團都已完成了任務,而且大有所獲。下面各團來匯報一下采訪結果。

      (一)、第二段

      1、第二團匯報。

      匯報提綱:性格特點(二)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客人來了,()地()客人,為他們()。

      (2)客人累了,請他們()。

      (3)客人渴了,給他們()。

      2、通過表演來表現山里孩子的這一特點。

      3、你們的匯報十分精彩,通過表演讓我們見識了山里的孩子熱情好客。其實作者對山里孩子的描述也十分精彩,下面我們通過有感情朗讀來再現人物形象。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2)出示句子:渴了,他們遞上一碗清涼的茶,象清泉,象露水,一直甜到你的心窩里。

      A、體會比喻句B、體會為什么這么甜C朗讀

      (3)集體合作讀第2段

      (二)、第1段

      1、第一團匯報。

      匯報提綱:性格特點(一)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點

      (1)因為他們經常參加()、()、()、()等活動。

      (2)因為他們()家鄉所有的動植物,愛好廣泛。

      (3)因為()都有他們的(),到過的地方很多。

      2、通過有感情朗讀來表達自己對山里孩子的欣賞之情。

      2、他們到過的地方很多,你從哪里看出來?(體會省略號)

      3、組際開展朗讀賽。

      (三)、第三段

      1、第三團匯報。

      匯報提綱:性格特點(三)

      1、山里的孩子像大山一樣()主要從()方面看出來

      (1)他們想象著,讓果樹(),讓鮮花(),讓小草(),讓小溪()。

      (2)他們還想給動物們一個()的家。

      2、你也是山里的孩子,你還會幻想什么。

      2、山里孩子的幻想是多么的美好,就讓我們帶著他們的美好愿望來讀第三段吧。

      3、孩子們想象了大山未來的奇異景象,抒寫了自己對大山對家鄉美好的愿望,我們也是山里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美好愿望,請展開想象的彩翼,模仿這一段按先總起后分述的方法來談談自己的愿望,根據自己的能力,確定談幾方面。

      A、自由準備B、與在座的老師交流C、完成作業本

      (設計意圖):課文1、2、3自然段雖然結構相同,但語言卻是各有特色,所以在按讀懂總分段的方法掌握了總分段式后,根據各段的特色尋找不同的訓練點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以上匯報過程的安排只是教者的一種思路設想,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匯報順序隨機調整。)

      五、總結全文

      1、本次的采訪匯報已接近尾聲,通過本次活動,使大家更深刻地了解了那一群山里的孩子,可我不明白的是他們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性格?

      2、出示: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懷抱里成長。

      A、把大山比做什么B、為什么把大山比做母親,說明了什么C、有感情朗讀

      3、小結:是的,是大山養育了他們,他們呼吸大山里新鮮的空氣,喝大山里的水長大,是大山鍛煉了他們那樣的體魄,是大山培育了他們那樣的胸懷、氣魄,他們在大山的懷抱里茁壯成長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情朗讀指導

      山里孩子健壯的身影在漫山遍野游樂時要讀出歡快、高興的語氣

      山里孩子接待客人時要讀出他們的滿腔熱情;

      山里孩子充滿了對未來的幻想時要讀出他們滿懷希望,蠻有信心的語氣氣。

      (個別讀抽讀齊讀)

      二、結合板書,說說山里的孩子有怎樣的性格?你喜歡他們嗎?為什么?

      三、指導背誦

      1、找規律:結構相同(總起分述)

      2、分別寫出了什么特點?分幾方面來寫?

      3、試背。

      四、 練習

      1、 動詞搭配

      爬山

      采數

      拾松果

      登蘑菇

      2、 用自己的話把第2段寫具體(圍繞總起句山里孩子熱情好客)來寫一段話。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6

      第一課時

      一、預習。

      要求:自學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預習可在課前進行,也可在課內進行。)

      二、出示課題,介紹寒號鳥。

      寒號鳥,也叫寒號蟲,哺乳類動物,形狀跟蝙蝠相似,體長一尺多,有冬眠的習性,睡時倒懸在樹枝上。

      三、檢查預習情況,抽讀生字詞卡。

      四、閱讀第一節。

      1.指名讀。

      (1)誰能把這一節課文的內容用簡筆畫畫出來。(指名兩人分別畫在小黑板上。)

      全體同學默讀,想想第一節有幾句話,每句話介紹什么。等一會兒看圖是否畫得對。

      (設計把第一小節課文畫一畫這樣的環節,不僅為了使小朋友進一步了解故事發生的環境和主要角色之間的關系,還在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溝通抽象的.文字符號與形象的生活畫面之間的聯系,以求在學習本課的全過程中發揮積極影響。)

      (2)誰能看著圖把第一節課文說一說。

      指圖看“崖”和“縫”。

      (3)為什么說寒號鳥是把縫“當作”窩?

      2.小結:這一節主要講喜鵲和寒號鳥是鄰居。由于它們是鄰居,所以能經常見面、對話,才發生了下面的故事。

      五、閱讀課文第二節至課文結束。

      1.默讀這部分課文。

      讀后問:(1)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2)你們覺得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學?(用表演的方法。)

      (征求小朋友的意見,把學習方法的選擇權交給孩子,為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教師“以學定教”創造了有利條件。教師先引導學生確定表演的方式,不僅是為了強化閱讀的動機,激發閱讀的興趣,更是為了以表演的要求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2.準備表演,閱讀課文。

      (1)指導讀對話。

      要表演就要把對話讀熟。找出喜鵲和寒號鳥說的話,多讀兩遍,努力記住。

     、倌信瑢W分別讀喜鵲和寒號鳥說的話。

     、诤桒B哪兩次話的內容是一樣的?寒號鳥兩次說的時候感情是不是一樣的?第一次是怎樣的?第二次呢?

      比較:悲哀——哀號

     、酁槭裁幢?為什么后來競哀號?

      小結:這都跟天氣有關系。

      (2)體會描寫天氣的句子。

      一.①找出描寫寒號鳥悲哀地說和哀號時的天氣的句子。用筆畫出來。

      板書:初冬寒冬

      比較:呼呼地刮狂吼(怎么呼,怎么吼,大家來試試。)

      冷得厲害冷得像冰窯

     、凇疤炝亮,太陽普照大地”課文上沒寫出說的話,你看看課文,想想誰會說什么。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能用拼音正確讀出課文中生字,能查字典,確定帶點字在詞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為“我們村”日益繁榮昌盛而喜悅和自豪的感情。

      3.感受我國農村在改革開放春風沐浴下日新月異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交談揭題。

      你家所在的'村子有什么特別的標記嗎?當有人問你:你們的村子在哪里?你一定會指著那個村子的標記對他說:“你看,那兒就是我們村”。

      二.揭題讀題。

      三.自學課文生字詞語。找出疑難問題。

      四.閱讀交流:

      1.你認為小作者寫“我們村”不同年代的不同標記是想說明什么?

      2.怎樣朗讀每段課文,才能表達我們同小作者一樣的感情?

      3.課文什么分5個自然段寫,說出每段中表示時間的詞和人們指點村子的標記。

      五.朗讀:

     。菏欠駵蚀_表達了我們和小作者一樣為“村子”而自豪的感情。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懂2、3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點寫具體的。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山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思想感情。

      3、復習鞏固字詞,理解“向導”、“熱情好客”、“充滿”等詞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用總分方法寫的一段話。

      難點:讀懂2、3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點寫具體的

      (三)課前準備:錄象、錄音

      (四)教學過程

      1、讀讀第1段,說說學習這一段的方法。

      2、學習第2段。

      (1)初讀感知,這段話用什么方法寫?

      課文第2段是用( )方法寫的?偲鹁涫( ),中心詞是( ),分述部分是第( )句,從( )、( )、( )三方面寫具體。

      (2)自學這一段,完成填空題。

      (3)反饋、校對。

      (4)比較句子,進一步體會山里孩子的熱情。

     、 他們迎接進山的客人。

      他們笑瞇瞇地歡迎每一位客人,為客人當向導。

     、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茶。

      渴了,他們遞上一碗清涼的茶,像清泉。像露水,一直甜到心窩里。

      比一比,說一說哪一句更能看出山里孩子的熱情好客;抓住帶點詞體會。然后指導讀好這句話。

      (5)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說說這段寫什么。

      3、學習第3段。

      (1)按第2段的填空題,自學這一段。

      (2)校對答案,輔導難點。

      估計學生對這一段的第2句話的意思難以概括,可引導學生讀句子思考:“果樹結果、鮮花開放、小草翠綠、小溪歡跳”這是一個怎樣的環境?用這段話中的一個詞概括。(舒適)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他們想為家鄉人們創造一個永遠舒適、美好的環境,用滿懷激情的語調讀出山里孩子滿懷希望、蠻有信心的樣子來。

      (3)有感情地朗讀分述部分。

      (4)山里的孩子幻想真多啊!文中哪個詞說明了這一點?(充滿)想想,他們還會幻想什么?

      (5)小結:要是山里孩子的`這些幻想都實現的話,山村將變得更加美好。他們是多少熱愛自己的家鄉,多么有理想啊!

      (6)齊讀。說說這一段寫什么。

      4、學習第4段。

      (1)結合板書,復述前三段內容。

      (2)山里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性格呢?讀第4段,這句話把大山比作什么?從哪兒看出?

      (3)小結:是大山養育了他們,他們呼吸大山里的新鮮的空氣,喝大山里的水長大,是大山培養了他們那樣的胸杯,那樣的氣魄。

      (4)帶著山里的孩子對大山的熱愛之情讀這句話。

      (5)以“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懷抱里成長”為總起句看板書復述全文。

      5、學生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9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識

      通過《我們的教室》和《三味書屋》的教學,學生對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段已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在教學本課中類似的段落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本課敘述了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

      2.教材特點

      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第1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國的首都。第2、3、4自然段選取了三個有代表性的內容來介紹北京的特色。第2自然段按方位順序介紹了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這是北京的象征。第3自然段介紹了北京的街道和立交橋。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來的建設成就。第4自然段簡單介紹了北京的名勝古跡和公園。第5自然段是對全文的,抒發了作者贊美和熱愛北京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23個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抄寫課文中帶頓號的句子,認識頓號。

      3.能按方位順序具體介紹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5.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初步培養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1.課文第2自然段按方位東、西、南、北、中具體介紹了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是閱讀訓練的重點。

      2.第3自然段的理解及指導背誦。

      教學難點:1.本課中有些詞語要借助課文插圖進行理解。

      2.本課生字較多,有些句子較長,要注意朗讀指導,讀好長句子。

      四、教學準備

      投影片、天安門掛圖、小黑板、生字卡片、課文錄音。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學習生字,借助課文插圖理解新詞。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學習第1、2自然段,并能按方位順序說說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

     。ǘ┙虒W過程

      1.揭示課題。

     。1)打出北京天安門的投影。

     。2)你能說說這是什么地方嗎?

     。3)指名說,你還知道北京有那些美麗的景觀?

     。4)我國的首都北京有這么多美麗的景觀,我們今天要學習24課,(揭題)我們要跟隨課文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北京城。

      2.聽課文錄音,學生劃生字新詞,并標好自然段序號。

      3.學生自學。

      讀課文,記字形,想詞義,主要內容。

      4.檢查自學情況。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導書寫:垂、穎。

     。3)借助課文插圖理解詞語。如:漢白玉、華表、立交橋……

     。4)指名分段朗讀,指導長句中的停頓。(長句中的停頓打“/”)

      5.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讀準多音字“都”。

     。2)理解“首都”。(中央、國務院所在地,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6.學習第2自然段。

     。1)回顧學法。(閱讀按方位順序寫的段:①劃出方位詞,看看寫了那幾個方位。②看看每個方位各寫了什么。)

     。2)默讀課文劃出方位詞。指名回答,師生訂正。

     。3)理清本段內容。

     、賴L試作業。(板書出現,學生做在課堂作業本上。)反饋。

     、诳赐队罢f說廣場周圍有哪些建筑物。

     。4)讀課文看圖(或投影)欣賞各建筑物。

     、僮x1一5句。

      a.從插圖上指出:天安門城樓、金水河、漢白玉石橋、漢白玉華表。

      b.你能看插圖有順序他說說天安門城樓嗎?

      c.打出“天安門城樓”的投影,體會它的莊嚴和美麗。

      d.齊讀寫天安門城樓的句子,體會莊嚴和美麗。

     、谧x6、7句,打出“人民大會堂”的投影,說說自己的感覺。

     、圩x8、9句,打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投影,教師簡要介紹。

     、艽虺鐾队,指名比較具體地說說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物。

     。5)齊讀第二自然段,:本段按方位順序具體介紹了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筑物。

      7.作業。

     。1)抄寫詞語。

     。2)劃出方位詞,(《作業本》第5題)

      第2課時

     。ㄒ唬┙虒W目標

      1.學習課文3、4、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背誦第3自然段。

      2.摘錄課文中帶頓號的句子,認識頓號。

      3.激發學生熱愛首都北京,熱愛祖國的感情。

     。ǘ┙虒W過程

      1.復習鞏固。

     。1)抽讀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

     。3)按課文內容填空。(完成《作業本》第6題)

      2.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和指導長句中的停頓。

     。2)質疑。(利用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綠樹成蔭、川流不息等。)

     。3)利用投影來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僮x第1句。理解:這一句講了北京的什么?“許多”一詞說明北京什么很多?你能把這一句話改成用兩句話來說嗎,(“北京有許多又寬又長的大街”和“北京有許多造型新穎的立交橋”)再讀這一句進行體會理解。

     、诖虺霰本┦写蠼值耐队捌。說說大街是怎樣的?(引導:兩旁綠樹成蔭,鮮花盛開。)

     、鄞虺隽⒔粯虻耐队捌。a.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什么地方有什么。(立交橋四周有……,立交橋上……)b.誰還能說說立交橋有什么作用?(對便利交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c.齊讀課文4、5句。

     。4)小黑板出示課堂作業。(通過練習幫助學生理清句子間的關系。)

      課文第1句總的介紹了北京的()和(),第2句具體寫了(),第3、4句具體寫了()。

     。5)背誦指導。

     、倏赐队白x句子,記住第1句講什么,第2句講什么,第3、4句講什么。

     、诳赐队,背誦有關句子。

     、劭赐队霸嚤。

      3.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1)齊讀課文,注意長句中的停頓。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想想第2句和第1句間是什么關系?(第2句是對第1句的補充說明或舉例說明。)

     。3)課文說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和“公園”,那么第2句中哪些是“名勝古跡”?哪些是“公園”?

     。4)借助投影或有關圖片,簡單介紹“名勝古跡”和“公園”。激發學生想去北京看看的欲望。

     。5)再讀這個自然段,劃出課文中帶頓號的句子,說說頓號的用法。(表示并列詞語間的停頓。)摘錄句子。

      4.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通過課文的學習,你覺得北京什么地方很美?

     。2)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3)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讀出心中愛首都北京的感情。也可配音樂增強感染力。)

      5.作業。

      完成《作業本》第3、4題。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10

      《群鳥學藝》課文原文

      許多鳥聽說鳳凰會搭窩,都到它那兒去學本領。

      鳳凰說:“學本領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什么也學不成!痹拕傞_個頭,貓頭鷹想:“鳳凰只是長得漂亮,不見得有什么真本領。有什么好學的!”貓頭鷹飛走了。

      鳳凰接著說:“要搭窩,先要選好根基,比如大樹干上的三個杈……”老鷹一聽,想:“啊!原來就是找個樹權,挺簡單的,我會了!崩销椗呐某岚,也飛走了。

      鳳凰接下去說:“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剛說到這里,烏鴉想:“原來就是壘樹枝啊,我也學會了!睘貘f得意地飛走了。

      鳳凰又往下說:“這種窩不算好。要想住得安穩一些,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吹,不怕雨淋……”麻雀聽了,高興地想:和我想的一樣!麻雀轉身飛走了。

      只有小燕子還在那里認認真真地聽。鳳凰對小燕子說:“搭這樣的窩要不怕苦,不怕累。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勻了,再一層一層地壘起來,然后叼些毛和草鋪在窩里。這樣的窩住著才舒服呢!毙⊙嘧勇犕,唱起動聽的歌,向鳳凰表示感謝。

      許多鳥都向鳳凰學過搭窩,可是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

      《群鳥學藝》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能借助拼音讀懂課文。

      2、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演一演課文內容。

      4、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學習,才能學好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通過讀的訓練,使學生了解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2、采用同學討論和教師提示抓重點詞語的方法。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討論、交流。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你喜歡讀童話故事嗎?你讀過那些童話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聽。

      2、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新的童話故事《群鳥學藝》。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偃壶B指哪些鳥?

     、谒鼈儗W的是什么本領?

     、蹖W的結果如何?

      4、大家提的這些問題由誰來解決?怎么解決?(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法)

      二、學生自學。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著提出的疑問自學課文,讀到與剛才提出的問題有關的地方做一下標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做一個標記。

      三、討論交流。

      1、師: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生A:貓頭鷹仍舊不會搭窩,沒有窩住。因為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鳳凰講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

      生B:老鷹、烏鴉、麻雀搭的窩很粗糙,因為他們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

      生讀:老鷹聽剛說要在樹上搭窩,就想,原來就是找個樹杈,就飛走了。所以老鷹的窩只是幾根樹枝搭成的。[讀有關課文。67頁]

      生讀:烏鴉聽說要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以為自己會搭窩了,就飛走了。所以烏鴉的窩是用許多樹枝壘成的。[讀有關課文。68頁]

      生讀:麻雀雖然把窩搭在房檐下,卻不舒服,因麻雀只聽鳳凰說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樣就飛走了。他并不知道應該怎樣搭窩。

      生C: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窩為什么這么好?)

      生答:小燕子認真地聽完鳳凰講怎樣搭窩,學到了本領。

      小燕子很虛心,從頭至尾都認真聽鳳凰講怎樣搭窩,聽完還向鳳凰表示感謝,他真學會了怎樣搭窩。

      2、學生提問題:同樣是向鳳凰學搭窩,為什么有的鳥沒學會,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呢?

      3、細讀課文,思考并分組討論上面的問題。

      4、全班交流,初步認識到小燕子認真、耐心、虛心地向鳳凰學習,所以學會了搭窩,而其它鳥很沒耐心,也不虛心,所以學得不好。在交流過程中相應指導朗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下面請選擇自己讀得最拿手的段落,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推薦同學代表本組參加班上的比賽,體會不同的鳥不同的說話語氣,從而進一步理解它們不同的學習態度。[分組練習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練習。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創新說話、深入理解。

      讀了這篇童話故事,你想不想對這些鳥說些什么?選擇自己的說話對象,想一想說些什么?

      1、我想對貓頭鷹說:你做事不虛心,就學不到本領。希望你改掉做事不虛心的壞習慣。

      2、我想對烏鴉說:你不認真學習,就學不好本領。

      3、我想對對老鷹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事情做好。

      4、我想對麻雀說:學什么都要耐心地學,才能學到本領。

      5、我想對小燕子說:小燕子你真棒!今后我要向你學習,做事情認真、虛心、有耐心,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

      六、拓展延伸。

      故事中的這些鳥會不會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的道理呢?它們今后的情況會怎樣?同學們可以把這個故事續編下去,并講給你的父母聽聽。

      《群鳥學藝》教學反思

      《群鳥學藝》在以前的教材中是精讀課文,現在改為了略讀課文。在教學中,我根據新課標精神的要求,課文的類型,年級的特點,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自感教學中頗具特色。具體做法如下:

      一、抓重點,教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略讀課文要求主要靠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獲取相關知識,頗似英語的泛讀課。因此,我沒有逐字逐句、一問一答地進行講解,而是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在學習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講讀第一小節時,是讓學生自己看圖讀懂的。接下去,我沒有講第二小節,而是提出問題,(它們學會沒有?學的結果怎樣?)讓學生到書里找答案。這時,學生興趣盎然,紛紛讀書,很快便找到課文的最后一段,我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詞語,讀懂這段話。而后學習課文2至6小節(重點學)。在學習第二小節時是教方法讀懂的(分層次、抓重點、找聯系),其余幾小節是讓學生讀、議自學。這樣既突出了重點,教給了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始終讓學生處于緊張愉快的學習氣氛之中。

      二、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

      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因此,我緊緊抓住與課文中心聯系密切的詞語,嫻熟地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理解詞句。如課文第一句話是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理解的。講“耐心”一詞是讓查字典、結合課文理解的。講“粗糙”一詞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的。講解復句“不僅……而且”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理解的。這樣理解詞句,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對文章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認識也在逐步加深。

      三、重視年級特點,突出段的訓練

      閱讀教學中段的教學與訓練是中年級的教學重點。由于指導思想明確,根據教材的特點,我采用跳躍式教學法,頗受學生歡迎。學完第一段后,自然過渡到最后一段。最后集中力量學習重點段。這樣很自然地學生便知道全文可分為三大部分(即三大段)。在學習重點段的時候,讓學生用不同符號標出鳳凰教的語句和各種鳥學的語句,這樣把每個自然段又分為兩層,并用“‖”標出,不僅便于理解,而且滲透了閱讀方法的指導。

      四、“抓聯系”深入理解,滲透思想教育

      在這一節課教學中,我把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和思想教育統一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如抓重點詞語的理解,使學生認識到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由于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學到本領。而燕子不僅態度端正,還不怕苦,不怕累,所以學到了真正的本領。同時,老師又讓學生把各段聯系起來,進行對比理解,更突出了燕子的學習態度。到此,我并未停止,又進一步引導學生,說一說學完全文后自己受到什么啟發。此時水到渠成,學生很自然地談:要以小燕子為榜樣,不論干什么事都要耐心,要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堅持到底,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11

      一、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主要寫了同學們在課間十分鐘開展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等活動情況。其中“丟沙包”部分作者寫得最詳細、體。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掌握本文生字、詞。

      2、認真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三項活動的具體情況。

      3、知道寫文章要按順序,抓住主要的寫具體。

     、逭n前準備

      小黑板、投影儀、幻燈片4張。

     、娼虒W目標

      同以上總目標。

     、缃虒W過程

     、北硌輰胄抡n。

      教師先表演動作,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拔河,分別讓學生說出老師表演的是什么動作。你們在課間開展這些活動嗎?學生回答后,放出相應的幻燈片1,綜合再現情景,導入課題:課間十分鐘。

     、矙z查預習。

      師:在上這節課前,老師已布置大家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查字典,現在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

     、懦椴閷W生有表情輕聲朗讀課文,看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并給以糾正。

     、茩z查幾個重點詞的理解情況:

     、俜序v ②回合 ③縱身一躍 ④敏捷 ⑤張望 ⑥海底撈月 ⑦歡暢

     、切〗Y。

     、吵鍪尽皣L試中心”,自學課文。

      要求根據前兩課的學習方法自學。

     、拧皣L試中心”:“課間十分鐘”開展了哪些活動,重點講了哪幾種活動?為什么只講這幾種?

     、七@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同學們在課間十分鐘開展活動的情況)

     、钦n間十分鐘的'活動有哪些?(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跳皮筋、跳繩、踢毽子、老鷹捉小雞)

     、戎攸c寫了什么?(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這幾項活動,怎樣進行的?

     、醋詫W后同桌交流。

     、导w討論2—3題。

      第2題啟發提問:什么人?在什么時間?干什么?第3題先指導看幻燈1,注意觀察順序,再按一定順序回答。

     、督處熤笇W習第4題。

      通過討論第一問,得到板書: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

     、艑懘蚱古仪,讓學生劃出重點詞讀一讀重點句子。放幻燈2,讓學生說一說作者是怎樣寫打乒乓球的。

     、茖懪栏,放幻燈3。啟發提問:重點寫了誰?怎樣爬的?結合課文劃出重點詞,讀一讀。

     、菍憗G沙包,放幻燈4。啟發提問:著重寫了什么?劃出表示動作的詞和重點句子,自己先讀一讀,教師引讀。

     、酚懻摚簽槭裁粗攸c只寫這幾種活動?

     、缚偨Y。

      這篇課文首先交待了時間、人物、地點、干什么,由于活動項目很多,作者按方位順序著重寫了打乒乓球、爬竿、丟沙包這三項最有趣的活動,并把丟沙包寫得最詳細、體,這是為什么?(同學們十分喜愛)還有幾項只是列舉了名目,這樣就顯得文章重點突出,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這給我們今后寫活動提供了范例。

     、沟诙螄L試練習(完成《課文練習冊》自測練習)。

     、藕喴貙懗5個自然段的意思。

     、坡撓底约旱恼n間活動,揀一項最喜歡的,嘗試說說。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

      3.讀懂第1-3段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理解1-3段中重點詞句。

      三、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導入,揭題

      同學們,每當下課鈴聲響了,總看見你們非?鞓穮⒓诱n外活動,你們都在參加哪些活動?

      2.聽課文,了解大意。

      (1)課文寫了哪幾項課間活動,分別是哪幾段的內容?

      3.帶著問題,自學課文

      (1)哪幾項活動最詳細的介紹?

      (2)找出哪幾段屬于總分段式?

      4.學習生字新詞

      (1)正音(乒乓竹竿沉著縱身一躍小將)

      (2)給多音字注音:

      將(jiàng jiāng )

      將計就計( ) 將士( ) 將給( )

      精兵強將( ) 將信將疑( ) 將來( )

      著(zhe zhāo zháo zhuó )

      著數( ) 著慌( ) 著火( )

      你聽著( )衣著( ) 著裝( )

      (3)寫出反義詞

      輸( ) 勝( ) 貧( ) 笨拙( )

      (4)在橫線上填上表示“看”的意思。不能重復。

      ________四周 ________目標

      ________天空 ________大地

      5.講讀第1段。

      (1)朗讀課文,劃出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2)“沸騰”是什么意思?校園里為什么會“頓時”“沸騰”。

      6.講讀第2、3段。

      (1)分別介紹了哪些活動?同學們玩得怎樣?

      (2)劃出能表現同學們玩得很開心的句子?

      (3)指導朗讀。

      A.乒乓小將們打得多起勁啊!只一分決定輸贏,可是你推我擋,常常打十幾個回合還不分勝負。

      B.一個大同學剛從竿上滑下來,一個小同學縱身一躍,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到了竿頂。(反映小同學動作敏捷)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完成課堂作業本1-3題

      六、教后記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懂課文第4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丟沙包活動的。

      2.初步養成積極參加課間活動的習慣,培養學生熱愛學校生活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課文第4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丟沙包活動。

      三、教學準備:

      四、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齊讀1-3段。

      2.講讀第4段

      (1)默讀,找出中心句。

      (2)小組討論怎么來分述“最有勁”(丟沙包躲沙包)

      (3)指名讀“丟沙包的同學”一句,找出反映“最有勁”的詞語。(密切合作、猛烈)

      (4)理解“躲包的同學”怎么“躲”。

     、龠@部分共幾句話,指名讀。

     、诘4句寫躲包的同學贏得了勝利,心里很高興。躲包的同學為什么能贏?他們躲包有什么特點?(沉著、靈活)具體表現哪里?

     、邸皻g暢”什么意思?能改用“歡喜”嗎?

     、転槭裁炊惆耐瑢W勝利了會這么高興?(他們戰勝的是“勁敵”)再讀讀寫“躲包的同學”的這4句話,看看“丟包的同學”是怎樣“密切合作”、“猛攻”的?(沙包飛來力量大、速度快、落點刁)

     、菪〗Y:雙方都很厲害,躲方技高一籌。

     、冽R讀第4段,讀出緊張歡快的氣氛。

      3.講讀第5段

      (1)指名讀總起句,找中心詞“豐富多彩”,理解該詞。

      (2)哪幾句是分述,是從哪些方面對總起句作具體說明的?

      4.全文總結

      (1)說說同學們在課間活動有哪些出色的表現?(頑強的作風、沉著的態度、靈敏的反映、高超的技藝....)

      (2)希望同學們在課間活動中鍛煉自己。

      五、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本第2—6題。

      六、教學反饋:

      第3課時

      目標:1、繼續學習總分段(課文第5段)

      2、更據第五段的寫作題材,寫一個總分段。

      一、聽寫詞語

      二、回顧課文,鞏固總分段

      1、讀2、3、4段,比較詳略總結寫法

      2、給2、3段加總起句

      (先學生討論再集體交流)

      三、學習最后臆斷

      1、自讀

      2、判斷是否總分段,說理由

      3、比較和前一個總分段什么不一樣?

      4、讀一讀

      四、練習寫話

      1、用“課間活動真豐富!弊隹偲鹁,分述部分:跳牛皮進跳繩踢毽子

      2、老鷹捉消極的游戲真好玩,仿照“丟沙包”的寫法,分老鷹、母雞、小級幾方面來寫。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理解詞語意思。

      2.能讀懂課文1、2、3、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出山里孩子的特點的。

      3.能背誦課文。

      4.培養學生熱愛山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感情。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健壯”、“滿山遍野”等詞意。

      2.讀懂課文第1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具體寫出山里孩子的特點。

      3.有感情的朗讀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作者對山里孩子的喜歡之情。

      教學過程:

      一.直接出示課題齊讀。

      二.交待學習任務。

      1.我們對山里還了解甚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對山村的美麗,特別是山里孩子的可愛之處將會有一定的了解。

      2.進一步學習和理解總分段式把一段話寫清楚、寫具體的方法。

      三.自學課文,要求: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想想山里孩子是怎么樣的。

      四.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分節讀課文,讀后學生評議,主要針對生字的讀音掌握情況。

      2.說說山里的孩子是怎么樣的。

      句式1:山里的孩子是。

      句式2:山里的孩子是、、。

      五.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話用什么方法寫?

      2.學第7課時,我們是怎樣讀懂總分段的.?

      3.用“——”劃出總起句。用“..”圈出中心詞。理解“健壯”。

      4.為什么山里的孩子長的這么結實、健壯呢?理解分述句。

      齊讀第2句,圈出動詞,在練一練:

      爬山采樹拾松果登蘑菇

      聽讀第3句,說說漏讀了哪幾個詞?為什么不能漏?

      “滿山遍野”是什么意思?你從句中哪些地方看出?

      他們到過這么多地方,干過這么多事情,怪不得長得這么結實、健壯。用歡快的語調讀好第4句。

      5.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6.請學生看板書復述這一段的內容。

      7.練一練。

      一.指導生字,布置作業。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讀懂2、3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山里孩子的特點寫具體的。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山鄉、熱愛山里孩子的感情。

      3.復習鞏固字詞,理解“向導”、“熱情好客”、“充滿”等詞意。

      教學過程:

      一.讀讀第1段,說說學習這一段的方法。

      二.學習第2段。

      1.初讀感知,這段話用什么方法寫?

      2.自學這一段,完成填空題:

      課文第2段是用()方法寫?偲

      句是(),中心詞是(),分述部分是第()句,從()、()、()三方面寫具體的。

      3.反饋、校對。

      4.比較句子,進一步體會山里孩子的熱情。

      見書

      比一比,說一說哪一句更能看出山里孩子的熱情好客;抓住帶點詞體會。然后指好這兩句話。

      5.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說說這段寫什么。

      三.學習第3段。

      1.按第2段的填空題,自學這一段。

      2.校對答案,輔導難點。

      3.有感情的朗讀分述部分。

      4.山里的孩子幻想真多!文中哪個詞說明了這一點?想想,他們還幻想什么?

      5.:要是山里的孩子這些幻想都能實現的話,山村將變得更加美好。他們是多么熱愛自己的家鄉,多么有理想!

      一.學習第4段。

      1.結合板書,復述前三段內容。

      2.山里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性格呢?讀第4段,這句話把大山比作什么?從哪兒看出?

      3.:是大山養育了他們,他們呼吸大山里新鮮的空氣,喝大山里的水長大,是大山培養了他們那樣的胸懷,那樣的氣魄。

      4.帶著山里的孩子對大山的熱愛之情讀這句話。

      5.以“山里的孩子在大山的懷抱里成長”為總起句看板書復述全文。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背誦。

      2.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3.能仿照第3自然段,圍繞總起句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二.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指導:山里孩子健壯的身影在滿山遍野游樂時要讀出歡快高興的語氣,山里孩子接待客人是要讀出滿腔熱情的語氣,山里孩子充滿了對未來的幻想時要讀出他們滿懷希望的語氣。

      2.自由練習,最喜歡讀的一段可多讀幾遍。

      3.把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聽,評議。

      4.齊讀。

      三.指導背誦。

      1.找規律:結構相同——先總后分。

      2.分別寫出了什么特點?分幾方面寫?

      3.試背。

      二.、練寫。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觀察老師制作不倒翁的動作,并能選用恰當的詞匯、句子把這些動作表達出來。

      2.能按做的先后順序把制作過程有步驟地寫下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介紹玩具:“不倒翁”

      1.介紹玩具:為什么叫“不倒翁”?(擺動)

      2.這個“不倒翁”是什么樣子的?有趣嗎?

      二.觀察導寫。

      這個有趣的`“不倒翁”是怎么做出來的,想知道嗎?

      1.交待觀察方法:看老師拿了什么材料,怎樣做的?

      2.演示制作過程。每做一步就提示學生把觀察到的動作轉化成語言,輕輕地說給自己聽。

      3.復現制作過程。

      4.有看不清或不明白的地方嗎?質疑。

      三.指導口述。

      1.按提綱分4步說一說老師做不倒翁的過程。

      2.用上連接詞連貫地說說

      1.同桌互說。

      2.指名說,評議。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15

      《不合群的小蝌蚪》課文原文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春游。中午,我和永明在池塘邊看見一群小蝌蚪。我發現有只小蝌蚪孤零零地在游,好像在跟那些成群結隊的小蝌蚪鬧別扭似的我對永明說:"我們想個辦法,讓它回到大伙兒中間去吧!"

      永明很快找來一根細樹枝,小心地把那只孤獨的小蝌蚪撥到蝌蚪群中。不料,那只小蝌蚪又從隊伍中鉆出來,單獨游到一旁去了。我心里想:你這個調皮的小家伙,怎么這么不合群呀!我又一次把它撥進蝌蚪群里?墒,過了一會兒,它仍舊從隊伍中鉆了出來,自個兒悠閑地游來游去。

      我和永明都覺得很奇怪,就仔細地觀察起來。我們發現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與那些成群游動的小蝌蚪有些不同。從體形上看,獨游的小蝌蚪比群游的略微大一點;從顏色上看,獨游的蝌蚪是青灰色的,而群游的卻是黑色的難道它們不是一家人?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去請教老師。

      老師說:"你們看到的確實是兩種不同的蝌蚪。一種蝌蚪長大后變成青蛙,另一種長大后變成癩蛤蟆。青蛙的蝌蚪青灰色,喜歡獨游。癩蛤蟆的蝌蚪又小又黑,愛群游。"

      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那小家伙不肯跟群游的蝌蚪在一起呢。

      《不合群的小蝌蚪》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虛心求教的科學態度。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調、覺、難、別、結”的'讀音,理解有關詞語。

      3、能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進義詞。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繼續練習用正確的方法讀懂日記;懂得獲得知識的科學態度。

      教學難點 從課文內容理解什么是獲得知識的科學態度。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讀準多音字,理解有關詞語。

      3、能找出“發現、孤獨、確實”的近義詞。

      4、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解題,導入新課

     。1)春天到了,大地復蘇,百花爭艷。小蝌蚪也耐不住性子也出來了游玩了。在這美好的春光里,小朋友去踏青,找春天,卻發現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

     。2)讀課題:理解“不和群”是什么意思?

     。2)導入: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和群”?學了課文你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2、默讀課文,初知大意,討論:

     。1)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

     。2)它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3、學生自學后檢查

     。1)讓學生說說這些字該怎么記?字型分析:孤、扭(筆順)略。

     。2)指名接讀課文,正音。(成群接隊、鬧別扭、調皮、覺得、難道、請教、略微)

     。3)作業本第一題。

     。4)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發現( ) 孤獨( ) 確實( )

     。4)解釋詞語并造句:別扭、悠閑

      4、講讀第1段

     。1)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況?(人、地、時、事)

     。2)我看見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3)看圖,說說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樣游的?(理解“孤零零”)其他蝌蚪是怎樣游的?(理解“成群結隊”)

     。4)“鬧別扭”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像鬧別扭似的?

     。5)齊讀

      作業:抄寫生字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分析,虛心求教的科學態度。

      2。讀懂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和群的原因。并能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兒啟示。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二、講讀第2段

      討論:

     。1)為了讓它回到大伙兒中間,我們想了個什么辦法?(看插圖聯系課文說一說。)

     。2)用“————”劃出寫我把這只小蝌蚪撥進蝌蚪群的句子,想一想我撥了幾次。

     。3)我們兩次撥蝌蚪,結果怎樣?用“﹏﹏”劃出有關句子。

     。4)兩次撥蝌蚪,結果是否一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第一次:“從隊伍中鉆出來”、“單獨”;第2句:“仍舊”“從隊伍中鉆出來”,“自個兒”)

      三、齊讀第3段。

     、俦容^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

      難道它們不是一家人?

      它們一定不是一家人!

     、凇安皇且患胰恕敝甘裁?(不同類)課文用第1句而不用第2句說明什么?(能有根據地大膽地設想,但不輕易下結論。)

      四、學習第4段

     。1)他們的假設對嗎?從哪能個詞可以看出?(確實)為什么說它們不是“一家人”?

     。2)我和永明是怎樣獲得可靠的結論的?(請教老師)

     。3)創設情景:永明和我怎么問老師?

     。4)討論:青蛙的蝌蚪和癩蛤蟆的蝌蚪到底有什么不一樣?讀后表達:可以畫圖、可以填表,可以用語言表述。

      五、第5學習段

      “這樣”指什么?我和永明終于弄清了這只小蝌蚪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心情一定會怎樣?以這種心情讀這段課文。

      六、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一件什么事?這件事跟時間有什么關系?(春天是蝌蚪活動的季節)

     。2)我和永明能弄清不合群的小蝌蚪獨游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七、綜合提高:

      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這樣離家在外面,請你為青蛙媽媽寫一則尋兒啟示;(討論在啟示中要寫清什么?)

      《不合群的小蝌蚪》教學反思

      《不合群的小蝌蚪》是一篇常識性課文,以兒童的口吻敘述了兩位同學在春游時,奇怪地發現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他們通過仔細觀察,虛心求教老師才解開了心中的疑問。文章線條比較清晰,語言富有童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仔細觀察,虛心求教習慣的好材料。在本課教學設計時,本著“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新的教學理念,課堂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還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權力。

      一、在自主閱讀中體會小蝌蚪的不合群。

      新課程標準指出“把多元感悟的空間還給學生,從而實現學生的多元成功,讓學生在讀中了解、讀中想象、讀中探究,從而使學生的體驗與創新能力得到落實!币虼,在解決問題“從哪兒看出小蝌蚪不合群?”時,我先讓學生去自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出描寫小蝌蚪不合群的句子。因為這三個句子比較明顯,所以在讀了幾遍后大部分學生能較容易找到。然后我出示這三個句子,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細細品味,從幾個關鍵字詞中去讀懂“不合群”。三個句子中提供了相當好的語言環境,比如:孤零零、鬧別扭、鉆、仍舊、單獨、自個兒等,通過朗讀感悟,學生不僅能讀懂這些字詞的意思,體會這些字詞在語境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而且能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個性飛揚。

      二、在語境中學習、積累、運用語言。

      閱讀教學既要重視語言的理解,也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如:不合群的小蝌蚪()地游。學生在發現“孤零零”的同時還可以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孤獨、單獨、自個兒”這些意思差不多的詞語。那么在讓學生體會漢語的豐富性,明白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的同時,我設計了一個選詞填空練習,讓學生在積累的基礎上學會運用。

      三、在“演演、想想、說說”中融進對生命的情感。

      長期以來,語文課偏重教師的講解、提問和分析,學生的全部語言活動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雖得以加強,但要讓“實踐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法,還必須豐富語文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真正“動”起來。如: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體會小蝌蚪不合群時,課文中的永明找來一根細樹枝小心地撥蝌蚪,字數雖少,但含義深刻。為什么小心地撥?是因為怕傷害到小蝌蚪。為培養學生熱愛動物、熱愛生命的可貴品質,我請學生學著永明他們的樣演一演。在這個教學環節時,我因為沒有考慮周全,只是想讓學生模仿著演一演小心撥”,體會作者對小蝌蚪這一弱小生命的愛護,所以只準備了一根細木棒和一根粗木棒,還有一塊橡皮代替小蝌蚪。在請第一位學生上臺表演時,那個小女孩挑了細木棒,卻突然說:“應該還有一群蝌蚪!蹦鞘俏沂孪葲]有考慮的,對這個課堂上突然生成的現象,我知道不能就這樣草率過場,我應該尊重學生,而且學生提出的問題非常有道理。所以我馬上表示歉意,并滿足了學生提出的要求。這個小女孩非常高興,表演地也很認真,一邊表演還一邊解釋為什么選“細木棒”,為什么要“小心”。然后再讀這個句子,學生就會很自然地把情感融人進去,達到很好的朗讀效果。

      當然,往往設想是非常完美的,但實際操作卻總是會有太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因為放得過開,照顧的面相對就比較狹窄,后面學生就照顧不全等,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取長補短。

    【浙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浙教版四年級語文練習教案04-15

    浙教版五年級語文教案:白楊06-03

    浙教版二年級語文《謎語》教案06-03

    浙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園地四06-07

    浙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園地六06-06

    浙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園地八06-01

    浙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語文園地五06-08

    最新浙教版四年級語文教案指南01-06

    浙教版四年級語文教案:密林怪客06-05

    浙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春風吹》教案07-0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