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角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角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在拼圖的過程中感知三角形與正方形、長方形三者之間的拼合關系,體驗圖形的空間變化。
2.樂意操作,大膽嘗試,感受拼圖活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圖操作板每人一塊。每組一份固體膠或者漿糊。幼兒畫冊》(第3冊第47頁及硬卡紙)
知識準備:幼兒對于三角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能利用三角形進行拼圖,體驗圖形的空間變化。
感知三角形與正方形、長方形三者之間的拼合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片,想不想來看看?
2.出示一張房子的范例板。
師:這是什么?是有什么組成的?老師這里有許多三角形,誰愿意來試試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與其他的拼合關系。
師:觀察這兩幅畫你們發現了什么?
小結:原來兩個等腰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正方形,4個等腰三角形可以組成一個長方形。所以拼圖時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長方形。
三、學習按范例板拼圖形。
1.出示一張三角形的.范例板。
師: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幾個三角形拼成的呢?數數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請幼兒按范例板拼出圖形。
師:這還有一張圖片,小朋友來看一看,這是什么?一共用了幾個三角形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3. 師:這里還有幾張圖片,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看是有幾個三角形組成的。
四、游戲:“三角拼圖”。
師:我給你們準備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們是什么?它們是由幾個三角形拼成的?請你們選一個喜歡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來吧!
延伸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
用三角形拼圖,老師這邊還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們感興趣的可以繼續去拼拼自己喜歡的圖片哦。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幼兒選擇三角拼圖的過程中,教師只是處在了支持者的基礎上,以幼兒為中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地位,同時在活動中允許幼兒存在個別差異,允許能力強的幼兒為能力弱的幼兒提供幫助,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從整個活動過程來看,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小百科: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內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在數學、建筑學有應用。
角數學教案2
一、知識與技能
1. 會用三角函數線分別表示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數值
2.借助單位圓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數(正弦、余弦、正切)的定義;
3.能利用三角函數線解決一些簡單的三角函數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借助幾何畫板讓學生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提高學生觀察、發現、類比、猜想和實驗探索的能力;
2.讓學生從所學知識基礎上發現新問題,并加以解決,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分析歸納、數學表述等基本數學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實現共同探究獲取知識.
2.通過三角函數線學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拓展思維空間
教學重點:三角函數線的作法及其簡單應用
教學難點:利用與單位圓有關的有向線段,將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數值分別用它們的幾何形式表示出來.
角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教材第37~38頁角的度量第5~7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結構,能按不同向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順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度”認識的角的大小。
●使學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紅色木條做的一個角,師生每人準備一個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口算得數。
2.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
3.引入課題。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我們可以用尺子進行測量線段的長度,如果能像量線段那樣,能用一種單位去量一量,知道一個角的大小,那該多好啊。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結果用什么做單位呢?怎樣去量角呢?這些就是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二、認識量角器
1.認識角的計量單位。
說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這就是一個量角器。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量角器。
提問: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我們來看這個半圓,從0開始到180為止。這個半圓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說明: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說,計量角的單位是“度”。(板書:度)寫“度”可以用一個小圓圈來表示,此為“1度”,我們這樣寫。(板書:)領學生讀“1’。
追問:計量角的.單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計量角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2.認識量角器的結構。
(1)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這樣的10份所對的角是10度的角,這樣的60份所對的角是60度的角,這樣的90份所對的角是90度的角。
(2)請同學們繼續觀察,量角器上這個小圓點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幾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樣排列的?內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外圈刻度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圈刻度從右往左按逆時針方向從0~180。同學們看明白了嗎?
(3)外圈的刻度線,從左邊起看到o’刻度線了嗎?拉出10、30、90、120、180,讓學生說出是多少度。
提問:誰能從左邊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線,請你拉這根線來表示。誰再來找出90的刻度線?
再請哪位同學來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線?180呢?外圈的刻度會找到嗎?
(4)從右邊起,內圈的刻度怎樣找呢?現在誰用線來拉一拉,表示出內圈0的刻度線?45呢?80?)90呢?
再指名學生用拉線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線。內圈的刻度會找了嗎?
(5)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與老師這里的一樣嗎?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來找量角器上的刻度。從左邊起,找0刻度線、10刻度線、135刻度線、180顆度線。再從右邊起,找0、10、135、180刻度線。(老師巡視)
三、教學角的量法
1.自學課本。我們已經認識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數。怎樣用量角器量一個角的度數呢?請大家看課本。從111頁倒數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赐旰蟾嬖V老師,量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2.提問:量角要分幾步進行?哪兩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歸納為“兩重合,一看數”。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兩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o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
一看數: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
3.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量這個角的度數。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兩重合”。
再看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F在知道這個角多少度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為什么要看內圈?
四、課堂小結
角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ㄕn件)播放:繁忙的工地上,五臺挖掘機在緊張的工作著,鏟斗臂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角……
師: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生1:畫面上有5臺挖掘機。
生2:工人叔叔工作非常繁忙,非常辛苦。
生3:鏟斗臂上形成了很多角。
生4:鏟斗臂上的角不一樣大。
師:我非常欣賞這位同學,她已經學會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生活了!
。ㄕn件演示:鏟斗臂上形成的各種角)
師:鏟斗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什么樣的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ò鍟n題:角的認識)
【設計意圖】
本課的教學,從挖掘機工作的生活場境入手,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角,從而來復習角的知識,進一步研究角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養成注意觀察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的習慣。
二、探索新知
。ㄒ唬┱J識平角、周角
1、 學生做各種活動角。
師: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小組同學說一說,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組交流)
師:哪組的同學愿意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折的角?
2、小組匯報交流
師:展示你們折的角,并告訴同學們它的名稱。(實物投影展示,再把角貼在黑板上)
。▽W生已經認識了直角、銳角和鈍角,很容易說出名稱。個別學生可能還會說出平角和周角。)
【設計意圖】這是一節概念課,所有角的定義都是規定的,如果只是告訴學生這些角的定義,學生有可能記得很牢,但是缺乏必要的體驗,肯定沒有深刻的印象。這里以操作體驗為主讓學生在復習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基礎上認識平角和周角,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
3、分類。
師:這么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
。ㄐ〗M活動)
師:把你們小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組同學在臺上分)
師: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學生上臺展示)
生1:我們把直角分為一類,把銳角分為一類,把鈍角分為一類。
師:這位同學分的非常合理,有不同意見嗎?
。▊別學生可能會按平角和周角分類,如果說不出,教師再啟發、演示。)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作出各種活動角,把剪下來的角貼在黑板上,故意給學生造成一種“視覺混亂”的局面,激發學生探究新知。
4、認識平角。
師:手拿一個活動角,從兩邊重合開始,一邊不動,另一條邊怎樣轉動,當兩條邊成一條直線時問
師:這是角嗎?為什么?
生1:是,因為他仍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生2:我認為不是角,因這里是平平的,不尖了。
生3:我也認為不是角,因為它看上去是一條直線。
生4:我反駁他們的意見,請問兩位同學,角是怎樣形成的?
生5: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
生6:那么請問你看到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了嗎?角還可以怎樣形成?
師:我非常欣賞這位同學,他能自覺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決今天的問題。還有不同意見嗎?
師:(演示平角的形成過程)同學們請看,這個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平角。(板書)
。ó嬈浇牵
師:好,跟著老師畫平角。(示范平角的畫法)。
5、認識周角。
師:我們輕松一下,一起來做個游戲
、爬蠋熛日f出一種角,你們利用活動角轉出這種角:開始!銳角!直角!鈍角!
、评蠋熮D動活動角,你們說出它的名稱。開始!
師:(老師轉動一周,兩條射線重合),這是角嗎?為什么?
生1:我認為是,從剛才的討論中我發現這個圖形也是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形成的,而且是旋轉了一周,所以,我認為是角。
生2:我認為不是,角是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而這里只有一條射線,所以不是角。
生3:我補充,因為這兩條射線重合了,其實是有兩條射線的。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這是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一周組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叫周角。(板書)
。ó嬛芙牵
師:好,跟著老師畫周角。(示范周角的畫法)。
角數學教案5
教材分析:
角是數學的“空間與圖形”領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知識。諸多平面圖形的特征和性質,幾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常用角進行描述。角在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本單元是角的初步認識,為角的進一步學習如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類打下基礎。
在學習角的相關知識之前,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通過對許多物體的感知,已具備了有關角的感性經驗。
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圖形,并在大腦中形成角的表象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認識角,能畫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稱,會辨認角。
數學思考:經歷從現實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解決問題:能大膽地與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學會評價。
情感態度: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積極參與、探索角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
本課從學生比較熟悉的鐘面、剪刀、折扇、三角板等實物圖形引入,通過觀察,對角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
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 交流等活動是《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建議之一。
抽象建立角的幾何圖形是一個逐步抽象的過程,整堂課設計為由學生用眼觀察,動手操作,動口交流的學習活動串起來,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在大腦中形成角的表象。
教法、學法
教法:演示法,談話法
學法: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程序:
一、 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認識角嗎?我們教室周圍有角嗎?(課件出示鐘面、剪刀、折扇、三角板等實物圖形)這些物品上有角嗎?
。◤纳钋榫持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學生對角的認識情況,把握好教學的起點。)
二、 觀察操作,探索新知
。ㄒ唬┱医,指角
1. 師:請小朋友們找一找,指一指哪里有角。先指給同桌看一看。
2. 全班交流指角。
。ù蠖鄶祵W生指出的角都是物品突出的一個尖點,這是學生在生活中對角的概念。此時教師順勢強調學生指出的“角”,在黑板上畫出這樣的“角”,實際上是一個點。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再次思考應怎樣指才能表示出“角”)
3. 再次指角。學生可能這樣表示:
。ㄓ蓪W生再度帶著明確的問題思考,自己探索怎樣表示角,有一定挑戰性,為形成角表象打下堅實的.基礎。)
4. 教師示范指角
。ń處熡谜n件演示指角,讓學生對角有一個清晰的感性認識。)
5.學生在自己指指角,建立表象。
。ǘ┱劢
1. 請小朋友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指指上面有幾個角。
2. 用正方形紙折角。
3. 全班交流,指一指折的角在那里。教師把折的角帖在黑板上,用線勾出角的外形,抽象出角的表象,再次認識角。
4. 小組內相互之間指一指折出的角。
。ㄍㄟ^折角,進一步認識角,增加感性認識,逐步抽象角的表象。)
。ㄈ┳鼋
1. 請小朋友們用學具做活動角。
2. 用手感受一下角的尖,兩邊。(感受角的各部分)
3. 玩游戲:變大變小角。(感受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
4. 用手做一個角,玩變大變小游戲。(再次體會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
。ㄉ厦嫒齻學習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腦,手各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在玩中學,逐漸領悟,從實物中抽象出角的幾何形體,建立角的表象。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ㄋ模┊嫿
1. 請小朋友根據自己對角的認識畫出“角”。
2. 全班交流:誰畫得對,畫得好。
3. 教師示范畫角,學生練習。
。▽㈩^腦中逐漸形成的角的幾何形體畫出來,這是落實角認識的一個關鍵。)
。ㄎ澹┱J識角各部分名稱
學生自己嘗試取名,再看書認識角各部分名稱。(角的認識到此結束)
三、 鞏固練習
1.P45 練習十 1,2,3
2.數一數,共有幾個角?
。ň毩暦謨蓚層次,第一層次是基本練習,鞏固角的幾何表象。第二層次是深層次練習,訓練學生思維。)
角數學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2、3.
2.學生掌握綜合運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2、3來解決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類比的教學思想.
4.通過相似性質的學習,感受圖形和語言的和諧美
二、教法引導
先學后教,達標導學
三、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是性質定理的應用.
2.教學難點: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有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教學步驟
。蹚土曁釂枺
敘述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1.
。壑v解新課]
讓學生類比“全等三角形的周長相等”,得出性質定理2.
性質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
同樣,讓學生類比“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得出命題.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教師對學生作出的這種判斷暫時不作否定,待證明后再強調是“相似比的平方”,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性質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注:(1)在應用性質定理3時要注意由相似比求面積比要平方,這一點學生容易掌握,但反過來,由面積比求相似比要開方,學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學時可增加一些這方面的'練習.
。2)在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質時,一定要注意相似前提,如:兩個三角形周長比是 ,它們的面積之經不一定是 ,因為沒有明確指出這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學生要認真審題.
例1 已知如圖, ∽ ,它們的周長分別是60cm和72cm,且AB=15cm, ,求BC、AB、 、 .
此題學生一般不會感到有困難.
例2 有同一三角形地塊的甲、乙兩地圖,比例尺分別為1:200和1:500,求甲地圖與乙地圖的相似比和面積比.
教材上的解法是用語言敘述的,學生不易掌握,教師可提供另外一種解法.
解:設原地塊為 ,地塊在甲圖上為 ,在乙圖上為
學生在運用掌握了計算時,容易出現 的錯誤,為了糾正或防止這類錯誤,教師在課堂上可舉例說明,如: ,而
。坌〗Y]
1.本節學習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2和定理3.
2.重點學習了兩個性質定理的應用及注意的問題.
七、布置作業
教材P247中A組4、5、7.
八、板書設計
數學教案-相似三角形的性質
角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要求學生掌握用“旋轉”定義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學會在平面內建立適當的坐標系來討論角;并進而理解“正角”“負角”“象限角”“終邊相同的角”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正角”“負角”“象限角”“終邊相同的角”的含義
教學難點:
“旋轉”定義角
課標要求: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在初中時,曾初步接觸過三角函數,那時的運用僅限于計算一些特殊的三角函數值、研究一些三角形中簡單的邊角關系等。三角函數也是高中數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在今后的學習中大家會發現三角學有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它能夠簡單地解決許多數學問題,在中學數學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二、新課
1.回憶:初中是任何定義角的?
。◤囊粋點出發引出的兩條射線構成的幾何圖形)這種概念的`優點是形象、直觀、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狹隘”
○○師:初中時,我們已學習了0~360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義的呢?
生:角可以看成平面內一條射線繞著端點從一個位置旋轉到另一個位置所成的圖形。
師:如圖1,一條射線由原來的位置OA,繞著它的端點O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到終止位置OB,就形成角α。旋轉開始時的射線OA叫做角的始邊,OB叫終邊,射線的端點O叫做叫α的頂點。
o師:在體操比賽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術語:“轉體720”(即o轉體2周),“轉體1080”(即轉體3周);再如時鐘快了5分鐘,現要校正,需將分針怎樣旋轉?如果慢了5分鐘,又該如何校正?
00生:逆時針旋轉30;順時針旋轉30.
師:(1)用扳手擰螺母;(2)跳水運動員身體旋轉.說明旋轉第二周、第三周??,則形成了更大范圍內的角,這些角顯然超出了我們已有的認識范圍。本節課將在已掌握~
角的范圍基礎上,重新給出角的定義,并研究這些角的分類及記法.
2.角的概念的推廣:
(1)定義:一條射線OA由原來的位置OA,繞著它的端點O按一定方向旋轉到另一位置OB,就形成了角α。其中射線OA叫角α的始邊,射線OB叫角α的終邊,O叫角α的頂點。
3.正角、負角、零角概念
師:為了區別起見,我們把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角叫正角,如圖2中的角為正角,它00等于30與750;我們把按逆時針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角叫正角,那么同學們猜猜看,負角怎么規定呢?零角呢?
生: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角叫負角,如果一條射線沒有作任何旋轉,我們稱它形成了一個零角。
00師:如圖3,以OA為始邊的角α=-150,β=-660。特別地,當一條射線沒有作任何旋轉時,我們也認為這是形成了一個角,并把這個角稱為零角。
師:好,角的概念經過這樣的推廣之后,就應該包括正角、負角、零角。這里還有一點要說明:為了簡單起見,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α”或“∠α”可簡記為α.
4.象限角
師: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常在直角坐標系內討論角,為此我們必須了解象限角這個概念。同學們已經經過預習,請一位同學回答什么叫:象限角?
生:角的頂點與原點重合,角的始邊與x軸的非負半軸重合。那么,角的終邊(除端點外)在第幾象限,我們就說這個角是第幾象限角。
師:很好,從剛才這位同學的回答可以知道,她已經基本理解了“象限角”的概念了。下面請大家將書上象限角的定義劃好,同時思考這么三個問題:
1.定義中說:角的始邊與x軸的非負半軸重合,如果改為與x軸的正半軸重合行不行,為什么?
2.定義中有個小括號,內容是:除端點外,請問課本為什么要加這四個字?
3.是不是任意角都可以歸結為是象限角,為什么?
處理:學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教師適時予以糾正。
答:1.不行,始邊包括端點(原點);
2.端點在原點上;
3.不是,一些特殊角終邊可能落在坐標軸上;如果角的終邊落在坐標軸上,就認為這個角不屬于任一象限。
師:同學們一定要學會看數學書,特別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定理、性質要斟字酌句,每個字都要弄清楚,這樣的預習才是有效果的。
00000師生討論:好,按照象限角定義,圖中的30,390,-330角,都是第一象限角;300,-60
0角,都是第四象限角;585角是第三象限角。
師:很好,不過老師還有幾事不明,要請教大家:
。1)銳角是第一象限角嗎?第一象限角是銳角嗎?為什么?
生:銳角是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銳角;
0師:(2)銳角就是小于90的角嗎?
0生:小于90的角可能是零角或負角,故它不一定是銳角;
00師:(3)銳角就是0~90的角嗎?
000000生:銳角:{θ|0<θ<90};0~90的角:{θ|0≤θ<90}.
學生練習(口答)已知角的頂點與坐標系原點重合,始邊落在x軸的非負半軸上,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們是哪個象限的角?
0000(1)420;(2)-75;(3)855;(4)-510.
答:(1)第一象限角;(2)第四象限角;(3)第二象限角;(4)第三象限角.
5.終邊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師:觀察下列角你有什么發現?390??330?30?1470??1770?
生:終邊重合.
0師:請同學們思考為什么?能否再舉三個與30角同終邊的角?
0000000000生:圖中發現390,-330與30相差360的整數倍,例如,390=360+30,-330=-360+30;
000與30角同終邊的角還有750,-690等。
0師:好!這位同學發現了兩個同終邊角的特征,即:終邊相同的角相差360的整數倍。例
0000000如:750=23360+30;-690=-23360+30。那么除了這些角之外,與30角終邊相同的角還有:
000033360+30-33360+30
000043360+30-43360+30
000由此,我們可以用S={β|β=k3360+30,k∈Z}來表示所有與30角終邊相同的角的集合。
師:那好,對于任意一個角α,與它終邊相同的角的集合應如何表示?
0生:S={β|β=α+k3360,k∈Z},即任一與角α終邊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與整數個周角的和。
角數學教案8
活動目的:
1、復習所學的內容,讓家長了解幼兒所學知識情況。
2、認識圖形,發揮想象。
3、學習粘貼方法,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 A4紙每人一張,膠水60支
2、 三角形、圓形若干
3、 拼好的圖形5張
活動過程:
一、(拍手)幼兒按常規坐好,集中注意力,準備上課。
引言:"小朋友們好!"(老師好)你們看,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好多客人啊!小朋友們告訴我他們是誰呀?(爸爸媽媽)哦,那爸爸媽媽到幼兒園來干什么呢?嗯、我知道了,他們是來陪寶寶們上課的,看看我們在幼兒園里表現得怎么樣?在這學期里掌握了多少知識?今天就讓我們好好展示一下吧。
二、復習展示把我們的小手舉起來,一起做律動吧!
1、律動:《拍手》《方向律動》《摘果子》
2、歌曲:《種瓜》《好娃娃》《金孔雀》《找小貓》
哇!爸爸媽媽們,我們的寶貝們棒不棒啊!(棒)為我們這些可愛的寶貝們鼓鼓掌吧!(拍手)接下來我們再把部分兒歌也復習一下吧!
3、兒歌:《一笑露出小白牙》《洗澡真快樂》《美妙的琴聲》《早晨真美麗》
4、復習數字這學期我們不僅學習了律動、歌曲、兒歌,還有我們的數字寶寶,對不對?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纯茨膫數字像哨子?出示數字寶寶6(6像哨子吹的響)。(復習1-10數字寶寶以及兒歌)小朋友們表現的真不錯,老師為了獎勵你們啊!帶小朋友去卡樂互動學堂里去看看吧!
三、數學《三角爺爺圓奶奶》
今天,我們教室里不僅有爸爸媽媽,還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喲!讓我們請出他們吧!(封面)看,他們是誰?(老爺爺老奶奶)用你們明亮的眼睛找一找他們的臉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哦,老爺爺的臉是三角形的,我們叫他三角爺爺,看看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了?(三角形,三個角,三條邊,像小山,立得牢)老奶奶的臉是圓形的就叫圓奶奶吧!圓形的特征是圓溜溜的像小球,滾來滾去真能跑。
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三角爺爺和圓奶奶之間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喲,我們先來聽聽故事吧!
1、 繪本閱讀(幼兒觀看故事《三角爺爺圓奶奶》)三角爺爺和圓奶奶的故事好聽嗎?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分頁閱讀(1)三角爺爺和圓奶奶,住在山腳下
(2)三角爺爺喜歡什么形狀的東西,圓奶奶喜歡什么形狀的東西。
(3)一天,他們吵著要分家,老爺爺說;三角形的東西歸我,老奶奶說;圓形的東西歸我。
(4)小朋友們來我看看。哪些是三角爺爺要分的三角形物品(屋頂)哪些是圓奶奶能分到的圓形物品呀!(窗戶)
(5)三角爺爺進了屋,發現桌子上的大西瓜是什么形狀的呢!
(6)圓奶奶進屋發現大西瓜變成了什么形狀呢!
(7)他們相互看了看,三角爺爺發現圓奶奶的眼睛是什么形狀的,圓奶奶發現三角爺爺的眼睛是什么形狀的,原來他們是分不開的,他們樂了,哈哈!
(8)老倆口一起吃起了西瓜。
四、互動游戲
我們聽了三角爺爺和圓奶奶的故事,認識了三角形寶寶和圓形寶寶,它們等不急要和我們一起去玩游戲了。
1、分餅干小松鼠和小白兔有不同形狀的餅干,可是一部小心把餅干混在了一起。小白兔說我只吃三角形的餅干,小熊說我只吃圓形的餅干,F在請小朋友分一分。(請幼兒玩分餅干的游戲)桌子上的餅干分完了,我們一起看看他們都幫忙分對沒有,我們一起表揚他們。
2、找朋友這個游戲好玩嗎?好玩,那小朋友們還想不想接著跟圖形寶寶玩游戲呢!這學期,我們不僅認識了三角形和圓形,還有長方形、正方形,老師準備了這些圖形寶寶,那我們一起來玩找朋友吧!圖形寶寶們說,要找和他們長的一樣的圖形做好朋友,找到以后手拉手。
(游戲)在游戲中,小朋友們表現的很不錯,請爸爸媽媽為我們的寶貝們鼓鼓掌吧!得到了爸爸媽媽的掌聲,寶貝們接下來可要加油喲!
1、 幼兒創作小朋友們知不知道,三角形和圓形寶寶不僅會做游戲,還會變魔術呢!瞧,變出了什么?(小雞,小雞,用圓形變出它的身體、頭、眼睛。三角形變出了它的嘴巴和腳,小豬,小烏龜、再看下一張圖片(小魚,花。老師能變出這么啊好看的圖案,小朋友們想不想試一試了)。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三角形和圓形寶寶,現在就把它們送給你們,(給小朋友發圖形) 想想還能把圖形寶寶變成什么呢?變出來之后把它貼在紙上,看誰變得又多又好!爸爸媽媽也可以到小朋友們身邊,幫他們開動腦筋,當他們的小助手!
2、作品展示(大部分小朋友都貼好后)小朋友們,你們做好了嗎?舉起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點評幼兒作品)嗯,小朋友們真不錯, 沒有做完的小朋友也沒關系,我們就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用靈巧的小手拼一拼,五、結束語小朋友們也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圖形寶寶來拼出更多的圖案?凑l拼的多,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比老師更棒哦!
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在家里,可別光想著玩,還要經常復習一下我們在幼兒園學過的知識!老師期待我們中一班的每個小朋友在下學期都有更出色的表現喲!小朋友們,下學期再見吧!(出示幻燈片)
活動反思:
將數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選擇他們熟悉的情境進行游戲,他們很感興趣。此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很順利,也很完美。
角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P84-85例1及想想做做1~5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發現角、知道角、初步認識角
2.動手畫角、做角,加深對角的認識,并能比較角的大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 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教學重點: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準備:課件、正方形紙片、三角尺、小鬧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春天來了,天氣暖了,大雁從南方飛回來了,它們一會兒排成“一”字形,一會兒又排成“人”字形。大家看,這時大雁飛行所形成的圖案是什么圖形?
生:角
導入:對,是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
二、新授
。ㄒ唬└兄
1.出示插圖:剪刀、鐘表、紅領巾
告訴學生:剪刀上有角。學生模仿說除鐘表、紅領巾上的角
2.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
。1)請各小組同學拿出用紙做的角,摸摸這里,有什么感覺?(刺人、很尖)對了,也就是說,尖尖的,這里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作頂點。
。2)再摸摸這里,又有什么感覺?(很光滑,很平)對,也就是直直的,我們也給它們取個名字,叫邊。
角數學教案10
設計思路:
幼兒對平面圖形已經有了大量的感性認識,通過折、剪、拼的活動,讓幼兒對簡單的圖形進行分解和拼補,以初步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的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在活動中以促進幼兒自我發展為主,創設幼兒主動學習、探索的習氛圍,讓幼兒初步形成自覺合作的意識,培養幼兒觀察、想像和語言表達的能力,給幼兒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折、剪、比、拼、說等活動,讓幼兒在操作、探索、觀察的活動中學習知識,為幼兒提供充分發揮自我想象力的空間。
活動中從幼兒的感知入手,設計大量的動手操作活動。同時注重把操作與思考探究結合起來,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進行思考,把操作作為探索知識;的一種手段,以操作為載體,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拼一拼、剪一剪、數一數”的操作活動,使幼兒探究拼角和數角的方法。
2、通過操作活動,增強幼兒的參與意識,培養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操作習慣。
3、通過操作活動,提高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初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的智力。
活動準備:
教具:各裝圖形剪刀
學具:三角形、正方形、梯形、長方形每人二個、剪刀每人一把、正方形的紙每人三張。
活動過程:
一、復習
認識各種圖形。
這里都是什么圖形?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正方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邊認識圖形邊數角。
二、拼角,根據提供的圖形拼出現有的圖形
1、教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拼圖的游戲,你能用兩個圖形拼成正方形嗎?(幼兒嘗試,并將幼兒的圖形展示在黑板上)
2、引導幼兒拼出長方形、梯形、三角形
3、教師小結:朋友剛才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拼出了這么多的圖形,真是聰明極了。
三、剪角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一個正方形有四個角,如果剪一刀,剪去一個,會是什么情況呢?(請幼兒思考)
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有一天,小猴、小白兔、小公雞、小貓在一起高高興興地玩著游戲。小猴拿出了三張正方形的紙,分給三個好朋友,然后說:“今天我來考考你們,看誰會動腦,如果剪一刀,把正方形的一個角剪掉,還有幾個角?”小白兔抿著嘴,想了下,搶著說:還有三個!毙」u拿起一個正方形,剪去一個角說:“我覺得應該是5個!毙∝堃材闷鹨粡堈叫蜗日哿苏,說:“我認為還是4個角!(邊講故事邊出示三張正方形和小白兔、小公雞、小貓3個5個4個)三個小動物立刻爭了起來,都認為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師:小朋友們,請你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幫小猴評一評,它們的答案誰是正確的。幼兒先動手折、剪、討論,師巡視指導。師生共同討論,幼兒上臺演示自己的剪紙法?戳诵∨笥训慕Y論,我想小猴肯定會笑著對它的三個朋友說:“你們不必爭了,你們三個答案都是正確的,但是你們以后考慮問題要全面!苯處煟含F在我們知道,正方形剪一刀剪去一個角,可能有3個、4個、5個。
活動延伸:
剛才正方形剪一刀,剪去一個角,有三種情況,那如果把正方形的角剪去兩個角,剩下的圖形中還有幾個角呢?留給小朋友去動手試一試,下節課我們再來討論。
角數學教案11
第3單元角的度量
第4課時畫角
【教學內容】:教材第43頁例3。
【教學目標】:
讓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畫指定度數角的方法。
難點:對準相應的刻度畫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用一副三角尺畫出下面的角,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30° 90°
2.你能畫出任意度數的角嗎?
教師引出課題。
。ò鍟寒嫿牵
二、自主探究
教學例3。出示例3。
1.怎樣畫一個60°的.角?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相互發表意見,并動手試一試。
指名說一說畫角的方法、步驟。
2.用課件演示畫角的方法和步驟,師生共同歸納:
板書:
。1)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2)在量角器60°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
。3)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一點,再畫一條射線。
。4)讓學生試著畫出60°的角。
想一想:量角器上兩處都標了60°,這個點應點在哪里呢?為什么?
學生在畫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動腦筋想一想,并相互交流。使學生明確:如果與量角器0°刻度線重合的那條邊向右就在內圈60°刻度處點上點;如果是向左,就在外圈60°刻度處點上點。
3.畫一個100°的角。
指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獨立畫一畫,然后集體訂正。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43頁“做一做”第2題。
先讓學生用量角器畫出這些角,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比一比誰畫得好。
2.教材“練習七”第5題。
先量一量∠1和∠2有多大,把角的度數寫在角上,再用量角器畫出與∠1和∠2同樣大的角。畫完后,同桌互相驗證,看誰畫得標準。
3.教材“練習七”第6題。
小組內議一議,再說一說這些角用三角尺怎樣畫的。教師歸納,再讓學生獨立拼一拼、畫一畫,然后用量角器檢驗。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學到了什么本領?
【教學反思】:
讓學生通過自學,動手操作,主動去發現找到畫角的方法,進一步鞏固了角的有關知識,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角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5頁~77頁的內容。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面積時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完全一樣的各兩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說一說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口答下面各圖的面積。(單位:厘米)
二、新授。
1、引入新課:前面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今天我們來學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2、教學三角形面積公式。
。1)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出示課本P75上圖中:
A:讓學生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這3個三角形的面積。
B:引導學生觀察:
問:這三個三角形分別是什么三角形?每個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它們的面積相等嗎?
得出:這三個三角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但是這種數方格的方法不夠精確也很麻煩,那么我們可以仿照前一節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把三角形轉化為我們已學過的圖形,然后再來計算它的面積。
。2)通過操作總結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A.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已學過的圖形,巡堂檢查。
投影出示可以拼出的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問:
這3種圖形中哪些圖形的面積我們會算?(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和拼出的圖形面積有什么關系?
。總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B.讓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問: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要求:同桌兩個學生一同拼擺。然后教師演示。
問:每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和拼出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總銳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出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C.讓學生拿出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問: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能拼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嗎?
要求:學生自己拼一拼,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
指一名學生在黑板用兩個鈍角三角形擺出一個平行四邊形。
問:每個鈍角三角形的面積和拼出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每個鈍角三角形的面積是拼出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D.小結:教師結合黑板上分別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圖指出:通過上面的實驗,兩上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不論是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
。1)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有什么關系?
。2)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有什么關系?
。3)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求?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那么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應該怎樣求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再問:在這個算式里為什么要除以2呢?(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高,而三角形的面積是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要再除以2)
E.教學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
師:前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我們用S=ah來表示,同樣的我們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用字母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那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又可怎樣表示呢?
學生試寫,教師板書:S=a×h÷2或S=ah÷2
三、鞏固練習。
。▎挝唬豪迕祝
底
高
面積
四、小結。
這節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赤的。
角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能用符號正確地表示兩個三角形全等;
(3)能熟練找出兩個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對應邊。
2、能力目標:
(1)通過全等三角形角有關概念的學習,提高同學數學概念的辨析能力;
(2)通過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培養同學的識圖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對應美激發同學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過自主學習的發展體驗獲取數學知識的感受,培養同學勇于創新,多方位審視問題的創造技巧。
教學重點:
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教學難點:
找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
教學用具:
直尺、微機
教學方法:
自學輔導式
教學過程:
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引入
(1)動畫(幾何畫板)顯示:
問題:你能發現這兩個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關系嗎?
一般同學都能發現這兩個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同學自己動手
畫一個三角形:邊長為4cm,5cm,7cm.然后剪下來,同桌的兩位同學配合,把兩個三角形放在一起重合。
(3)獲取概念
讓同學用自己的語言敘述:
全等三角形、對應頂點、對應角以及有關數學符號。
2、全等三角形性質的發現:
(1)電腦動畫顯示:
問題:對應邊、對應角有何關系?
由同學觀察動畫發現,兩個三角形的三組對應邊相等、三組對應角相等。
3、找對應邊、對應角以及全等三角形性質的應用
(1)投影顯示題目:
D、AD∥BC,且AD=BC
分析:由于兩個三角形完全重合,故面積、周長相等。至于D,因為AD和BC是對應邊,因此AD=BC。C符合題意。
說明:本題的解題關鍵是要知道中兩個全等三角形中,對應頂點定在對應的位置上,易錯點是容易找錯對應角。
分析:對應邊和對應角只能從兩個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將從復雜的圖形中分離出來
說明:根據位置元素來找:有相等元素,其即為對應元素:
然后依據已知的對應元素找:(1)全等三角形對應角所對的邊是對應邊,兩個對應角所夾的邊是對應邊(2)全等三角形對應邊所對的角是對應角,兩條對應邊所夾的角是對應角。
說明:利用“運動法”來找
翻折法:找到中心線經此翻折后能互相重合的兩個三角形,易發現其對應元素
旋轉法:兩個三角形繞某一定點旋轉一定角度能夠重合時,易于找到對應元素
平移法:將兩個三角形沿某一直線推移能重合時也可找到對應元素
求證:AE∥CF
分析:證明直線平行通常用角關系(同位角、內錯角等),為此想到三角形全等后的性質――對應角相等
∴AE∥CF
說明:解此題的關鍵是找準對應角,可以用平移法。
分析:AB不是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
但它通過對應邊轉化為AB=CD,而使AB+CD=AD-BC
可利用已知的AD與BC求得。
說明: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質,得到對應邊相等。
(2)題目的解決
這些題目給出以后,先要求同學獨立思考后回答,其它同學補充完善,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重點指導,師生共同總結:找對應邊、對應角通常的幾種方法:
投影顯示:
(1)全等三角形對應角所對的邊是對應邊,兩個對應角所夾的邊是對應邊;
(2)全等三角形對應邊所對的.角是對應角,兩條對應邊所夾的角是對應角;
(3)有公共邊的,公共邊一定是對應邊;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對應角;
(5)有對頂角的,對頂角一定是對應角;
兩個全等三角形中一對最長邊(或最大角)是對應邊(或對應角),一對最短邊(或最小的角角)是對應邊(或對應角)
4、課堂獨立練習,鞏固提高
此練習,主要加強同學的識圖能力,同時,找準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是以后學好幾何的關鍵。
5、小結:
(1)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基本方法)
(2)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3)性質的應用
讓同學自由表述,其它同學補充,自己將知識系統化,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建構。
6、布置作業
a.書面作業P55#2、3、4
b.上交作業(中考題)
角數學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2、愿意觀察、比較、體驗發現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每人三根長度不一樣的小棒。生活中三角形的東西的圖片:屋頂、彩旗、衣架、圣誕帽、三角蛋糕。黑板。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2、活動難點:能按要求操作,根據圖形特征進行匹配。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通過擺弄、觀察、比較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四、活動過程
1、操作探索,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三點連線變三角形。
教師在黑板上畫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然后用直線連起來。
師:我是神奇的魔術師噢,現在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了,看好了,變!變!變。▽⑷齻點用直線連起來)看一看,變出了什么圖形?(三角形)
。2)擺圖形。
發給幼兒每人三根小棒,讓幼兒自由擺弄、操作。
師:現在寶貝們也來當一當小魔術師,看看你們能不能變出像魔術師變出來的一樣的圖形。
。3)數一數。
讓幼兒數一數擺出來的圖形有幾個角,并總結出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師:寶貝們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圖形寶寶有幾個角?(三個)對了,有三個角的圖形寶寶就叫做三角形。
2、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師出示生活中三角形的東西的圖片:屋頂、彩旗、衣架、圣誕帽、三角蛋糕。
師:寶貝們你們看一看除了三角形寶寶以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這么多的東西像三角形的形狀。我們一起說出它們的名稱吧!(屋頂、彩旗、衣架、圣誕帽、三角蛋糕) 你們還能說出其他像三角形的東西嗎?(幼兒自由回答)
總結:有三個角的圖形是三角形。
角數學教案15
課題:全等三角形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能用符號正確地表示兩個三角形全等;
。3)能熟練找出兩個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對應邊。
2、能力目標:
。1)通過全等三角形角有關概念的學習,提高學生數學概念的辨析能力;
。2)通過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對應美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過自主學習的發展體驗獲取數學知識的感受,培養學生勇于創新,多方位審視問題的創造技巧。
教學重點: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教學難點:找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
教學用具:直尺、微機
教學方法:自學輔導式
教學過程:
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引入
。1)動畫(幾何畫板)顯示:
問題:你能發現這兩個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關系嗎?
一般學生都能發現這兩個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學生自己動手
畫一個三角形:邊長為4cm,5cm,7cm.然后剪下來,同桌的兩位同學配合,把兩個三角形放在一起重合。
。3)獲取概念
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
全等三角形、對應頂點、對應角以及有關數學符號。
2、全等三角形性質的發現:
。1)電腦動畫顯示:
問題:對應邊、對應角有何關系?
由學生觀察動畫發現,兩個三角形的三組對應邊相等、三組對應角相等。
3、 找對應邊、對應角以及全等三角形性質的應用
。1) 投影顯示題目:
D、AD∥BC,且AD=BC
分析:由于兩個三角形完全重合,故面積、周長相等。至于D,因為AD和BC是對應邊,因此AD=BC。C符合題意。
說明:本題的解題關鍵是要知道中兩個全等三角形中,對應頂點定在對應的位置上,易錯點是容易找錯對應角。
分析:對應邊和對應角只能從兩個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將從復雜的圖形中分離出來
說明:根據位置元素來找:有相等元素,其即為對應元素:
然后依據已知的對應元素找:(1)全等三角形對應角所對的邊是對應邊,兩個對應角所夾的邊是對應邊(2)全等三角形對應邊所對的角是對應角,兩條對應邊所夾的角是對應角。
說明:利用“運動法”來找
翻折法:找到中心線經此翻折后能互相重合的兩個三角形,易發現其對應元素
旋轉法:兩個三角形繞某一定點旋轉一定角度能夠重合時,易于找到對應元素
平移法:將兩個三角形沿某一直線推移能重合時也可找到對應元素
求證:AE∥CF
分析:證明直線平行通常用角關系(同位角、內錯角等),為此想到三角形全等后的性質――對應角相等
∴AE∥CF
說明:解此題的關鍵是找準對應角,可以用平移法。
分析:AB不是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
但它通過對應邊轉化為AB=CD,而使AB+CD=AD-BC
可利用已知的AD與BC求得。
說明:解決本題的關鍵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質,得到對應邊相等。
。2)題目的解決
這些題目給出以后,先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其它學生補充完善,并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重點指導,師生共同總結:找對應邊、對應角通常的幾種方法:
投影顯示:
(1)全等三角形對應角所對的邊是對應邊,兩個對應角所夾的邊是對應邊;
(2)全等三角形對應邊所對的角是對應角,兩條對應邊所夾的角是對應角;
(3)有公共邊的,公共邊一定是對應邊;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對應角;
(5)有對頂角的,對頂角一定是對應角;
兩個全等三角形中一對最長邊(或最大角)是對應邊(或對應角),一對最短邊(或最小的角)是對應邊(或對應角)
4、課堂獨立練習,鞏固提高
此練習,主要加強學生的識圖能力,同時,找準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是以后學好幾何的關鍵。
5、小結:
(1)如何找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基本方法)
(2)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3)性質的應用
讓學生自由表述,其它學生補充,自己將知識系統化,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建構。
6、布置作業
a.書面作業P55#2、3、4
b.上交作業(中考題)
思考題: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2)證明 :AF∥DE
【角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角的度量小學數學教案11-18
數學教案-人教版《角的初步認識》10-29
三角形數學教案06-04
(優選)三角形數學教案04-24
《三角形內角和》數學教案06-13
數學教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05-13
“三角形的認識”數學教案(精選15篇)04-19
《三角形內角和》數學教案【合集】06-16
四年級數學教案《角的度量》04-27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三角形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