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美術教案匯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認識,表現夏天的基本特征。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選用顏色,表現夏天的特征。
準備:
幼兒觀察了解夏天的.特征、彩筆等
過程:
1、 幼兒討論:
。1)你們看到的夏天是什么樣子的?
。2)人們在夏天里做些什么?
。3)怎樣才能涼快些?
。4)用什么顏色可以表現夏天的炎熱?
。5)什么顏色看上去涼爽些?
2、小組合作畫。
學會商量,分配各自畫的內容及布局、顏色等。
3、交流分享,幼兒根據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對夏天的感受。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觀察總結生活中的色彩,進一步感受色彩。
技能目標: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混合、并列、覆蓋后的不同效果。
情感目標:鼓勵學生自由探索、自由表達、自由創作,在觀察中去發現蘊藏于生活中的美,培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學習內容:
在前一課《走進大自然》的基礎上,了解大自然中的色彩后延續至觀察生活中的色彩美。在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中找出這些豐富的色彩,并大膽地表現色彩,觀察色彩的變化。
教學要求:
用水粉色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互相混合,并列或覆蓋之后的不同效果。
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涂抹,觀察它的效果。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色彩,觀察色彩變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把自己喜歡的生活用品帶進課堂,欣賞豐、可愛的色彩。
準備顏料、畫筆、調色盒、洗筆的小水桶、抹布,也可以準備油畫棒或彩色鉛筆等。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
準備海棉、夾子、冷暖色彩紙、舊衣服。
教學思路:
一、導入
找一找
欣賞各種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尋找生活中豐富的色彩。
二、新授
試一試
(實驗一)
教師分發海棉和夾子,用夾子夾住海綿塊,蘸顏色,畫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色塊,注意色與色不要重疊在一起,觀察色彩并置的效果。
(實驗二)
1、 分發冷、暖色紙兩張。在一張紙上用筆中含水多的顏料試試,再用筆中含水少的顏料圖色試試,有什么變化?
2、 多選一些顏色涂在同色紙上,看看它們在有底瑟的紙上有什么變化?
3、 同一顏色在冷色紙上有什么變化,在暖色紙上有什么變化?偶爾學生也會有使老師意想不到的想法或表現,要充分鼓勵。
4、 把自己實驗的結果告訴老師和同學。
改一改
1、 學生準備舊衣服,攤放在鋪在地上的報紙上,組內成員合作添畫。
2、 用小杯子裝上自己用生活中的色彩調的美麗的顏料,注意顏料稍濃厚一點,不要太稀。
3、 潑灑到衣服上,顏料在布料上自然滲染,互相覆蓋或并列后產生不同的效果,把舊衣服變成“藝術品”。
4、 老師幫忙用吹風機吹干,干后還可以穿在身上展示一下。
三、小結
退員觀察,看看色彩互相混合,并列和覆蓋后的'不同效果,互相評價。
大家一起合作把教室打掃干凈,把整潔還給課堂。
四、課后拓展
可以把家里的廢舊物品拿來裝飾,涂上漂亮的顏色,把生活打
扮得多姿多彩。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把自己喜歡的生活用品帶進課堂,欣賞豐富、可愛的色彩。
準備顏料、畫筆(兩三支大小不同的筆)、調色盒、洗筆 的小水桶、抹布等。
教學思路:
導入
1、 引導觀察:
欣賞、感受各種生活用品的色彩美。
2、 嘗試調色:
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做做“原色變出間色”的小游戲。
3、 特殊制作:
把顏料滴在紙上,吹開,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
4、 聯想創作:
在“吹畫”上展開聯想、添加,用自己獨特的思維表達自己的情感。
5、 觀察體會:
當你打開了一個角度,就發現了一種美。
小結
作業展評:用學生作品來布置教室。
互相評價:同學之間互相欣賞、討論,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水果的品種繁多,形狀多樣,色彩艷麗,累累的碩果能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心理感受。加之水果形象簡潔,特點突出,易于學生觀察、概括和表現。因此,教材設置了《水果寶寶》一課,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以泥工的方式表現水果形象,這是學生入學后的第一次泥工課,通過學生捏塑水果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對可塑性材料有所了解,初步領悟捏、團、搓等泥工的基本技法。本課比較適合以彩泥為造型媒材,彩泥色彩豐富鮮艷,可塑性強,利于學生做較為細致的刻畫和表現。在不發達的地區,也可以選擇黏土或深層土,用泥塑的方式進行練習。
本課出示的學生作品色彩鮮艷,造型生動,從不同角度提示了創作思路,易于激發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熱情,也為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知識技能水平,分層次地制定教學目標提供了可能
教學目標:
1.用彩泥或黃泥表現出水果寶寶的形象,培養學生概括和夸張的能力。
2.通過捏塑水果的活動,了解可塑材料的特性和基本造型方法。
3.激發學生熱愛生活、表現生活的情感。
教學方案: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好多小禮物,放在了你們的桌子上了,快打開盒子看看,你們喜歡嗎?(盒中是各種水果造型) 生:(齊說)喜歡!
師:你們仔細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看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橡皮泥!)
師:對!他們都是用橡皮泥做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9課《水果寶寶》。(點擊鼠標,出示課題)
二、引導制作:
師:看了剛才的'禮物,你們一定知道了用橡皮泥可以做成我們愛吃的水果、還有蔬菜,其實它還可以做成美麗的小女孩,可愛的小動物,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等等,除了剛才的這些禮物,老師這兒還有一些禮物呢,你們想看看嗎? 生:想!
師:咱們要一邊看一邊想,你最喜歡哪一件,為什么? (播放多媒體)
1.香蕉草莓、桃、橘子、菠蘿、蘋果、西瓜及各種水果造型的娃娃)
2.其它的泥塑造型如毛毛蟲、小狗、小火車、太陽、小丑、黑人娃娃等
。◣熒餐蕾p橡皮泥作品)
師:好!咱們就先欣賞到這,誰先說說你的想法?(學生發言)
師:(指著作品)看來他們都很漂亮,我們也都非常喜歡,看完之后,我們有什么想法嗎?(激發學生創作欲望)
師:(看到同學們躍躍欲試的樣子,說)好!拿出一塊兒橡皮泥來,用我們的小手揉一揉,搓一搓,團一團,壓一壓,試試看他都可以變成什么形狀?
。▽W生自由捏,一會兒紛紛舉起橡皮泥說)
師:看來橡皮泥真神奇,用我們的小手簡單一加工,就可以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再把各種形狀組合在一起,就可以變成剛才我們看到的可愛的水果娃娃、漂亮的小火車等許多生動形象的造型,F在老師就給大家做一件小禮物,你們可要仔細看喲!
。ń處熢趯嵨锿队扒,邊講解、邊示范,做一個穿著漂亮外衣的蘋果娃娃)
師:我相信一會兒你們都能做出比老師的還漂亮的娃娃,有信心嗎? 生:(齊說)有!
師:那我們先思考一下,你打算做什么? (生自由討論交流。)
。◣煹綄W生中間去,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勇于創新。大約3分鐘。)
師:好,我們先思考到這,誰來說說你或你們打算做什么?
三、動手創作:
師:看來同學們都想好要做什么了,現在我們就充分發揮想象,開始動手創作吧!
。ɡ蠋煹綄W生中間巡回輔導,了解情況和學生一起制作。)
四、鑒賞作品:
師:(看到大多數同學做好了。)好!這節課我們先做到這兒,誰愿意把你的作品拿到前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大約有2-4個同學展示并介紹作品,同學互評,教師趁機點評,適時引導。)
師:同學們做的非常棒,說得也很好!現在為了能看到更多同學的作品,我們在作品底座上寫清作者姓名,作品名稱,把作品集中放到將講桌上,我們共同欣賞,選出最有創意的作品,最精致的作品,最漂亮的作品,好嗎?
學生自由欣賞,評出各項獎項,鼓勵同學們大膽創新,取長補短。
五、交流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想法或感受要跟大家說說嗎?老師相信,只要我們平時善于觀察,多動腦筋,勤于動手,我們的手一定會越來越來巧,做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把我們的生活裝扮的更加美好。
美術教案 篇4
課型:綜合與探索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體驗、發現和歸納水墨的特性;
2、通過優秀作品的欣賞,認識和感受水墨畫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3、通過對名作的局部臨摹,掌握水墨畫基本的用筆、用墨和用水的方法。
重點難點:對水墨畫工具的大膽嘗試;對水墨特性的反思教案頻道 /jiaoan/;基本技法的體驗與掌握
課前準備:水墨畫工具;范例作品;名家作品;數碼相機、電視機
作業要求:嘗試用水墨畫工具畫一幅畫。主題自定。
教學過程:
一、工具檢查:
首先要檢查同學們工具的購置情況。因為工具直接影響著上課的效果。全體同學伏桌,由指定的小組長檢查同學們工具的準備情況,并作相應的記錄。教師最后對工具的購置情況作小結。對依時買齊工具的同學加分獎勵。
二、水墨畫簡單介紹與體驗:
水墨畫是中國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應該先讓學生對它有初步的了解。認識到水墨畫的特點以及它在中國藝術領域的.意義。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畢竟這些東西是枯燥的,不宜多說。反而讓學生在實際動手嘗試中體驗水墨畫的特性,更為重要。既然這是一節練習課,是一個游戲,那么在學生的嘗試時,我們就沒有必要作太多的限制,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嘗試,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孩子探索不同的筆法、墨色。指導他們觀察自己畫面產生的變化,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嘗試固然重要,但體驗之后的反思,卻是本環節教案頻道 /jiaoan/的關鍵。這里我們用一句話引導:在嘗試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們通常會發現了許多許多東西,我們要注意這些信息的整理,有條理地把水墨的特性通過學生的嘴巴顯現出來。
三、名作欣賞:
那么,水墨的這些特性是怎樣運用到作品的創作之中的呢?我們通過名家作品欣賞的環節解決這個問題。這里我們主要選用了林風眠、齊白石、張大千等人的水墨畫作品,而且內容主要以花鳥人物為主。通過欣賞作品,特別是觀察作品中一些細節,了解大師們是怎樣運用水墨的特性來表現對象的。
四、嘗試表現:
看過大師們的作品,學生難免有躍躍欲試的沖動。剛才的嘗試是沒有主題的涂鴉,這次則是有主題的創作。首先自選一個主題,然后嘗試用水墨工具進行表現,可以把剛才體驗到的各種水墨特性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之中。
五、回顧與反思:
在水墨游戲中,作為一種大膽的嘗試,本身是沒有對錯可言的。但到了水墨創作環節,學生估計會發現,水墨這個工具還真是不容易掌握。在創作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反思與探討,就是使學生的技術得到提高的關鍵了。因此,這里要預留足夠的時間供學生反思和相互探討。
最后,對整節課作一個簡單但系統的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整理清晰頭緒。畢竟這節課的信息量還是挺大的。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過制作小鐘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體驗創造設計的樂趣。
[教學重點]:現出鐘表的特點。漂亮的小鐘表
[教學難點]:地取材根據材料制作不同的小鐘表。
[教學時間]:課時漂亮的小鐘表
[教具準備]:刀、膠水、臘光紙、紙杯、圓蓋等。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實物導入,揭示課題。漂亮的小鐘表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鐘表,并讓學生說說時間。
2、揭示課題:漂亮的小鐘表
二、重點、難點的解決:
1、選材。
引導學生按照自己所準備的材料來設計表盤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針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圖釘。
2、觀察鐘表的特征。
。1) 表的外形:各式各樣。
。2) 表盤的形狀:圓、方、三角、多角等。
。3) 表符的種類:數字、幾何形、裝飾形等。
。4) 表針的特點:時針粗短、分針稍長稍粗、秒針最粗最長。
。5) 表的裝飾:剪、貼、畫各種形象。
三、實踐指導:
1、根據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盤。
2、制作表符。引導學生分清大刻度和小刻度,并將他們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在表盤上。
3、制作表針。表針可以是各種各樣的,萬變不離其宗,三根針的長短不變。
4、添加小裝飾。
四、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并自評。
2、評選出最漂亮的小鐘表。 第 二 課 時
一、總結上節課學生作業情況。
二、拿出自制小鐘表,認識鐘表時間。
1、說說日常作息時間,并在鐘表上撥一撥。
2、小組合作互相說時間,撥時間。
3、試想將小鐘表的附件進行變化。
4、互相對對方的表針進行變換。
三、創設情景,體現小鐘表的使用價值。
小組進行活動:同學們每到作息時刻就表演應做的事。
四、小結:
請同學們說說制作小鐘表的感受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經典)07-30
美術教案[經典]08-16
【經典】美術教案08-17
(精選)美術教案08-18
[精選]美術教案08-07
(經典)美術教案09-06
美術教案(精選)08-27
[經典]美術教案09-28
美術教案(精選)09-25
美術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