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加深了解統計的意義。
2、鞏固學生對條形統計圖的認知,明確用1格表示2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在復習中進一步了解統計的意義,加深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
2、能根據條形統計圖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統計
1、觀察討論
。1)教師出示條形統計圖:這張圖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
仔細觀察統計圖你有哪些發現?
。2)學生觀察討論,思考,依據自己的體驗回答。
仔細觀察統計圖,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
。3)組織全班匯報交流,梳理統計圖信息。
2、回答問題
根據條形統計圖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問題嗎?
1)最受二年級同學歡迎的飲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喜歡哪兩種飲料的人數同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3、提問與解答
。1)根據統計圖上提供的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提問與解答。
。2)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有價值的問題板書。
。3)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全班解答,訂正。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讓學生充分討論,在互動中分享、互補。
二、拓展練習
1、完成108頁第14、15、16題。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統計。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進行。
2、隨堂練習。
3、補充練習。
三、課堂總結。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時間:2課時。
課題一統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93~94頁。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對數據統計過程的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初步了解分類統計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觀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的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統計的含義,會看統計圖、統計表,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難點:能夠進行簡單的統計。
教學準備:統計圖、統計表、作業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都特別喜歡小動物,全班每個人都喜歡什么動物呢?今天就請你做個小調查。
2、出示動物,學生進行收集數據的過程。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
袋鼠梅花鹿河馬
3、提出明確要求:用你喜歡的方法,要讓每個人看清楚喜歡這些動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學生活動。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學生剛才初步統計的結果。
。1)用數字表示的。
。2)用學生的名字表示的。
。3)用圓圈表示的。
。4)用畫對號的方式表示的。
。5)用寫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2、揭題:小朋友們,知道嗎?剛才你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統計的過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統計的有關知識。
3、發統計圖和統計表:根據你剛才收集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和統計表。
實踐活動
。ㄕ{查全班小朋友們喜歡的動物)
統計表:(學具卡片)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統計圖:(學具卡片)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4、出示統計圖和統計表。
。1)通過小朋友們的統計,你能發現什么?
。2)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三、總結:
1、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用統計解決,你能說一說嗎?
2、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獲。
作業布置:
利用課間調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頁練習十七的第1題。
板書設計:統計
統計表: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統計圖:
綠孔雀非洲象大熊貓袋鼠梅花鹿河馬
課后小記:
課題二練習
教學內容:完成練習十七的24題。
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小組互相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展示幾份。
二、練習:練習十七
1、第2題。
。1)看圖,明確題意。
。2)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統計。
。3)完成統計表及問題。
。4)集體訂正。
2、第3題:計算。
。1)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2)集體訂正答案。
3、第4題:調查本班每一位同學最喜歡什么交通工具。
4、思考題:用、、三張卡片,可以擺出6種排法,
例如:請你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三、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3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編排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取了動物運動會這一場景作為主題圖,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圖中的動物運動員有狗、兔、猴三類,按照參加運動項目的不同,又可以分成跳高和長跑兩類?山滩牟]有把“同一類事物可以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告訴學生,而是在熱鬧的場景中,通過卡通人物的提問,來啟發學生自己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引出不同的分類,從而得到不同的統計結果。通過以上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使學生充分經歷了數據信息處理的全過程,突出了統計活動的本質特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和感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并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2、讓學生在自己喜愛的情境中進行數據整理,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
3、能正確地填寫統計表,滲透統計思想及方法,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4、結合教學研究課題,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傾聽、表達、合作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并用當節課所學的統計知識對以上三個方面統計,發現問題,提出可行計劃。
教學重點:體驗不同的分類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
教學難點:會用統計表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自我介紹及本節課教學內容簡單說明。
2、一年一度的動物運動會又開始了。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都趕來參加這難得的盛會。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去參加呢?那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正在干什么。ㄒ龑W生看主題圖)
二、收集信息、感受不同。
1、觀察與交流。
2、解答。
項目合計跳高長跑
只數
動物種類合計狗兔猴
3、比較、感受統計。
三、應用實踐、體驗不同。
1、做課本第93頁的第2題。(1)讀題 ;(2)解答; (3)訂正;(4)說一說。
2、做課本第93頁的第1題。(1)理解“最”字;(2)建議調查方式;(3)學生調查;(4)你發現了什么?
調查一個小組,組中每個同學最喜歡的一種電視節目和最喜歡的球類活動,再在全班交流,把結果分別填在下面的統計表里。
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合計體育文藝動畫人數
最喜歡的球類活動合計羽毛球籃球乒乓球人數
四、課堂評價、提出計劃。
1、其他教師評一評。
2、互評。
3、統計。
4、說一說。
五、回顧總結、設想運用。
1、你今天學了什么? 2、生活中你想用統計嗎?
2、生活中你想用統計嗎?
可能讓學生自己觀察表格,說說表格的具體意思,獨立思考應該怎樣收集圖中的數據,然后再小組討論。在填表的時候,提醒學生注意,在觀察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定的順序,不要有遺漏。
全班交流匯報,說說表中得到的結果。思考:我們把剛才的這個過程,稱之為什么?引出課題統計。
思考討論:上面這兩次統計有什么不同?你發現了什么?
讓學生從自己的統計經驗出發,講講自己的體會,體驗到不同的分類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
三、聯系實際。
教師談話:看完了動物王國里的運動會,小朋友們想不想也開展一次自己班里的運動會呢?要開運動會,得調查一下小朋友們都喜歡什么比賽項目。
學生小組合作,經歷數據處理的全過程,并完成以上的兩張表格,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整理填在老師準備的表格中。
四、拓展練習。
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兩張表格。
思考:我們一起來看這兩張表,對同樣的圖形進行統計,為什么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比較兩次統計的結果,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五、整理歸納。
在小組里說說你今天學到了什么?你想用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去做些什么呢?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4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上學期學生初步學習了統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是以統計活動為主線,進一步認識和制作統計圖,體會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本單元以動手為主,學生會比較喜歡學。但要注意:不要光為了完成教學內容而一成不變地照搬課本素材。我們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在學生掌握了調查以及填寫統計圖的基礎上,根據生活實際調查統計:“春游選點”、“喜歡學校開展什么興趣班”、“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況”等等,并根據統計情況從中可以獲得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意見或問題?從而讓學生更能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
1、明確調查人數與填寫在統計圖中的人數要一致。以往的教學中發現:本來老師要求調查20人,但是從統計圖中反映出來的卻比20要多或少。
2、個別孩子填統計圖格子時會“從上往下涂”,這要預先強調圖格子的方法以及順序。
教學目標:
1、激發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進一步形成統計意識。
2、進一步體驗數據的獲得及整理的過程。
3、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重點、難點、關鍵:
1、教學時應組織好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3、引導學生經歷統計過程。
課時劃分:
本單元計4課時。
組織比賽
教學目標:
1、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及整理的過程。
2、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讓學生初步體會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具準備:
投影儀、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情境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導入統計。
師:小朋友們喜愛運動嗎?你們都喜歡哪些運動呢?
。▽W生回答)
師:同學們這么喜歡運動,我們來組織個比賽,好嗎?(指黑板)這么多比賽你想組織什么比賽呢?(生自由發表意見)
同學們意見不一致,這該怎么辦呢?(師適當引入)
師:統計一下,統計什么呢?
生:最喜好的運動。
二、小組合作,全班交流,體驗統計的過程。
1、說明比賽的要求。
2、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填圖、師巡視指導。
3、各組均統計完畢,并排出先后次序。
師:同學們表現太好了,我們先請冠軍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統計結果。
。▽W生匯報統計結果,將小組統計表展示在黑板上)
師:你覺得各組統計表完成得怎么樣?
。▽W生討論評價。師適時總結統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交流方法。
師:能又快又準的統計出結果來,你一定有統計的'好辦法,能告訴大家你們是怎樣進行統計的嗎?
由比較快完成的那組代表報告自己的統計方法,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
。、比較統計方法。
師:同學們覺得哪種統計方法更好一些呢?
。ㄐ〗M討論交流,匯報。師總結)
通過交流成果,總結出統計方法及注意問題,不硬性規定統計方法,讓學生自己選擇合理的方法。
7、制作統計圖。
根據統計表的數據填寫統計圖,并完成統計圖下面的問題。
首先明確:每格代表多少,涂顏色時要從下往上涂。
8、匯報成果。
9、小結。
回顧統計方法,加深認識。
三、應用實踐。
1、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想知道同學們都喜歡看哪部動畫片的人比較多,該怎么辦?(統計)
2、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自由地進行調查統計。(填寫統計圖)
3、小組交流你在統計圖中的發現。
四、總結延伸。
師:同學們制作統計圖的熱情真高,不知不覺下課的時間到了,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四、作業:
學校準備去以下其中一個景點春游(番禹動物園、鱷魚公園、廣州海洋館),請調查統計本校40名同學,喜歡去哪個點的人數多,可以向輔導員提出出游建議。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5
教學內容:人教-一年級下冊第93-9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數據的整理,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和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使學生能使用各種統計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統計方法統計數據,并填寫統計表與統計圖。
4.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能力和實踐能力,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正”字的統計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電腦出示情景(書上的主題圖):
1.老師和這些小朋友們在哪里?在干什么?
2.老師想知道各種顏色花的盆數,你能告訴我嗎?
二、進行新課。
例1
1、出示條形統計圖,指導涂色和填數。
2、教師巡視,檢查涂色情況。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方法進行統計的,是怎么涂色的。
3、你能從圖上看出什么?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比較:
師:數小格的盆數和花壇中的盆數,哪個能更清楚的表示各種花的朵數?(感受統計的意義)
5、揭示課題:
師:像這樣數出花的盆數并用數小格的方式來表示叫做統計,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統計的一些知識。
教學例2
1.教學“正”字的統計方法
。1)師:在這些顏色的花中,你最喜歡哪種顏色呢?(請幾個學生回答)
現在請你把你最喜歡的一種顏色涂在在你的這張小白紙上。(收紙條)
2)師:看著這么多收上來的紙條,你想知道什么?
a:喜歡綠色的人有多少?
b:喜歡什么顏色的人最多?......
。3)師:那現在老師來報一下,請你在紙上記錄下來。(教師唱票)
師:有人記錄下來了嗎?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
?-畫圈的方法。
?-打鉤的方法。
?-畫“正”字的方法。
你為什么用畫正字的方法呢?你是怎么想的?
比較,你認為那種方法比較好?為什么?
數一數這個正字一共有幾筆?正字的一筆代表一個人,一個正字代表幾個人?
。4)再次記錄,出示統計圖與統計表
師:現在我們再來一次,你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記錄。(師讀生記)
你是用什么方法記的?喜歡各種顏色的人分別是多少?
1)學生說教師填寫統計表
2)如果用涂小格的方式,你能表示嗎?怎么涂?
3)總結:把雜亂的數據整理成這樣的圖形叫做統計圖。那把數據填在這樣的表中,我們把它叫做什么呢?(統計表)
師:看著統計圖和統計表,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師:從這樣的統計圖和統計表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喜歡各種花的人數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三、鞏固運用。
師:六一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們班想舉行一個聯歡會,在聯歡會上,老師想買些水果,你喜歡買什么水果?(學生回答)
1)師:資金有限,只能買兩種,怎么辦呢?
生:哪兩種水果喜歡的人最多就買哪兩種水果。
2)師:那我們現在就來統計一下,我們到底買什么水果?老師
想了四種水果,請你們拿上你手中的粉筆,上黑板,在你喜歡的水果下打上個五角星。(學生上臺打星)
3)統計結果:寫出喜歡各種水果的人數
師:那最后我們應該買那兩種水果呢?為什么?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用各種方法來記錄人數,其中還學了用“正”字的記錄方法。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你們會用我們今天學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問題嗎?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6
教學內容:
1、復習10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2、統計的知識和人民幣的`使用。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整
學生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熟練的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100以內的加減法。
1、看圖說一說:小熊舉的是什么類型的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提問:我們在做題時應注意什么?
25+2125+27說一說計算過程。
小猴舉的題:65-2265-29
2、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內容。
出示圖片: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買羽毛球拍和排球公用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買足球和乒乓球拍還差多少錢?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籃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錢?
50+30+15=95(元)
二、課題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三、觀察與測量。
1、誰離大樹最近。
房屋
5厘米
3厘米
螞蟻大樹
4厘米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7
【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102—103頁。
【教材分析】
統計是小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數學思想,是學習數據收集和整理的主要方法,本科也是學生正式學習統計的開始,能夠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景經理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學會用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
2、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學會合作交流,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整理數據,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教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磁力扣。
學具:鉛筆、彩筆、兩種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代來了以為新朋友,想知道他是誰嗎?出示光頭強課件。對比看光頭強的兩張照片,長得有什么不同之處?
生:掉了一顆呀!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牙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我換牙了——統計》
掉牙換牙是每個小學生都經歷的事情,同時他們正值換牙期,而光頭強是每個小學生都喜歡的動畫片,所以我就利用這一情境圖導入,直接吸引學生眼球,激發他們的興趣!
二、學習新課課件出示情境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大家換牙的情況怎么樣呢?
。ㄒ唬┦占瘮祿
1、交流收集數據的方法師:小組之間趕緊說說自己換牙的情況吧。學生互相說,老師指名說一說。
師:老師想知道全班每個同學的換牙情況,誰有辦法幫助老師?煙道學生說出收集數據的幾種辦法用文字記錄、用符號記錄等等,白板上出示用文字記錄、用○記錄、用√記錄。
【設計意圖】收集數據是統計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學習收集數據的方法很重要,這里讓學生掌握幾種方法,才能在下一個環節放手讓孩子自己操作,一個○代表一個同學或者一個√代表一個同學,還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數學方法。
2、親身實踐收集數據
師:課下老師也收集了一部分同學5種換牙的情況,換4顆牙一下的有8人、換4課牙的有6人、換5顆牙的有3人、換6顆牙的有2人、換6顆牙以上的有11人。大家拿出手中的記錄單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幫老師記錄一下吧
3、展示
師:老師收集了幾個小組的記錄單,大家看一看他們的記錄方法一樣嗎。
【設計意圖】前面的功課做足了,這里的任務迎刃而解,主要讓學生互相學習別人的方法,暢所欲言,取長補短,選擇最優的記錄方法。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
。ǘ┱頂祿瑢W們表現都很棒,記錄完數據我們九該整理數據了,拿出手中的記錄單2,老師直接介紹統計圖和統計表。
【板書:整理數據】
1、師:先看記錄單2左邊的統計圖,老師講解統計圖的使用方法,每一類換牙情況對應一個豎條,豎條中的一個格代表一個人,有幾個人,就涂幾個格。并且多媒體出示涂一個格的方法。大家用手中的彩筆根據記錄單1上的人數涂一涂吧
2、指導學生填寫統計表。
師:大家對應著統計圖,把相應的數字填進統計表內。
【設計意圖】
這里是重點部分,老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鍛煉了他們的動手、動腦、動眼能力。
。ㄈ┓治鰯祿
師:老師也做好了這5種情況的統計表,統計圖,出示多媒體。根據圖上誰能說一說你的發現?如:換幾顆牙的最多,換幾顆牙的最少,換幾顆牙的比換幾顆牙的多多少人(少多少人)。
【設計意圖】
1、這一環節是分析數據,得讓學生感受是數據中蘊藏的信息,是本節課的難點。有部分學生語言受限,教師要慢慢引導,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學別人怎么說,發展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
2、換牙小知識師:換牙可不是小事情,在換牙期間我們需要注意一些小細節,否則會影響牙齒的`健康成長的。課件出示換牙小知識。
。ㄈ┚毩曥柟,實際運用
師:統計不僅可以用在換牙情況中,還可以應用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學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貨嗎?
五、板書設計:九我換牙了——統計
一、收集數據
二、整理數據4顆牙以下:8人4顆牙:6人5顆牙:3人
三、分析數據6顆牙:2人6顆牙以上:11人
《我換牙了————統計》課后反思
《我換牙了》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統計》的內容,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統計”。一年級的小學生也正值換牙期,這是發生在每個小學生身上而且是學生很關心的事情,但是學生的換牙時間和同一時間換牙的顆數是不一樣的。到底會出現哪些情況呢?這就激發了學生的統計欲望。在課堂上,我先讓小組討論讓每個學生說說自己換牙的情況,接著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對數據進行統計,然后進行整理,最后分析數據。但是由于我比學校正常的上課時間晚了幾分鐘,下課鈴響了我還沒講完,導致鈴聲干擾了學生,干擾了我的授課思路,所以那幾分鐘的效果不是很好。在給統計圖涂色時,由于學生對于涂色的方法比較陌生,學生涂色的快慢程度也不同,導致這一環節占時稍微長一些。由此我感覺自己對課本教材、對學生還是掌握不夠熟練,平時還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授課能力,注意鞏固學生的學法,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8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學會用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整理數據。
2.通過實例,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一格代表一個單位),能夠根據統計結果提出和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與同伴交流。
3.結合現實情境,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體會統計的作用。
4.在與同伴合作統計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用畫“正”字等方法收集數據,以及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信息窗1——我們的鞋碼
[教學內容]
信息窗1、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使用適當的'方法收集數據,學會用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整理數據。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學會用畫“正”字等方法收集數據,以及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以前表演過節目嗎?
前不久,歌舞團舉行了一次藝術體操表演。大家看屏幕,這是同學們在比賽前做準備的兩個鏡頭。你們看,他們穿的靴子漂亮嗎?
這可是他們自己經過調查、整理,然后,老師根據他們所調查的結果,才買到了這么合適的靴子。
二新授
假設咱們班也舉行這樣的活動,你能像他們一樣通過收集、整理信息解決問題嗎?
1.那我們應該先知道些什么呢?
到底每種鞋號各有多少人呢?能想個好辦法讓老師知道嗎?
2.那怎么來記錄呢?小組同學趕緊商量商量,選一種你們組認為又快又準的方法。
現在咱們就找一位同學來念鞋號,其余同學仔細聽,用自己認為最簡單的方法來記錄。
3.老師也有一種好方法,你們想知道嗎?老師是用畫“正”字的方法來統計的,你看,“正”字正好是5筆,畫完一個“正”字就代表5個人。大家比較一下,老師的這種方法好不好?好在哪?
老師這種方法不但記錄簡單,最后數的時候還可以5個5個地數,你瞧,(手指著“正”字開始數),5個、10個、15個,是不是比1個個地數要快呢?
那以后你們在統計的時候也可以用畫“正”字的方法。
4.為了更清楚地看出每種鞋號的人數,我們可以把調查結果整理一下制成統計圖或統計表。大家看,這就是統計圖。你知道用統計圖是怎么來統計嗎?
用涂小格的方法來統計,F在咱們就根據剛才的記錄把統計圖和統計表舔好。
大家認真觀察統計圖,你發現了什么?
通過看統計圖,咱們一眼就能看出什么最多,什么最少。這就是統計圖的最大優點。
三總結
第二課時
1.自主練習1
。1)學生自己講講題目的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
。3)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自主練習2
。1)利用學具盒里的小方塊,試一試你能摞多少塊?摞5次把結果填在統計表里。
。2)小組內交流你的發現。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實驗教科書6869頁 統計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自己喜愛的情境學習數據整理,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感知數學在生活的作用。
2、使學生感受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象形的統計圖和統計表,能從中獲得簡單統計的結果。
3、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有條理思考的習慣和應用的意識,體驗和同伴的合作。
4、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能力。
教學重點:
經歷統計過程,感受統計思想。
教學難點:
通過學生合作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前準備: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自主給小組命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統計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過生日嗎?今天,森林里的.大象家也舉行了一個生日宴會?,它來了
。娔X顯示大象及錄音:小朋友們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非常高興。我邀請了許多客人來我家做客。瞧,他們來了)
師:你們想知道什么?
下面讓我們看看大象家來了哪些客人呢?各有幾只?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由學生熟悉的生日宴會引入新課,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分組整理,探索方法
下面讓我們來分一分、排一排,看哪個小組能一下就能清楚的知道來了那些客人,各有幾只?(每小組一幅圖,圖上小動物可以取下)
小組合作、討論、操作。
將各小組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師:小朋友,你們覺得哪一小組排得最整齊、最漂亮?
教師獎勵優秀小組五角星。
師:看了這張圖,你能知道些什么?(如:小狗有4只;小猴有5只;小猴和小狗一共多少只?
[設計意圖:初步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通過學生相互間的評價,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以開放的問題你能知道些什么?培養學生分析數據、收集信息的能力。]
小結揭題:小朋友這么多的發現,都是通過自己動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我們把這樣的過程叫做統計(板書)。
三、鞏固提高,拓展應用
1、整理鮮花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了大象家來客人的情況,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客人給大象帶來的鮮花,你們能幫助大象統計一下嗎?
學生將學具鮮花統計在課本第69頁的圖上。
小組內交流。
師:從這張圖,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
同學們,大象為了感謝大家幫它統計小動物和鮮花的個數,準備了一些水果請小朋友們吃(出示裝滿水果的盤子圖)。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吃的一種水果,把它從書的附頁上剪下來。
以小組為單位擺成象形統計圖。
問:從統計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填表(書第69頁)。
3、整理五角星
同學們,下面我們共同來整理各組得到的五角星。請各組派一位同學將本組的五角星貼在黑板上。
生操作后,師問:同學們,從這張統計圖,你又能知道些什么?說明哪個小組最出色?
4、小結:今天學習了什么?課后你打算去統計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教師將整理鮮花、整理喜愛吃的水果、整理獲得的五角星,寓知于趣,讓學生在快樂中運用了知識,鞏固了知識。同時,課尾將學生推向生活,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84頁的內容。
學情分析: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和象形統計圖,對已經分好類的事物進行計數,填寫統計表不太困難,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和整理數據,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決定,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體驗數據的搜集,整理和分析過程。
2:讓學生通過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和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3: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體驗統計的必要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和創新意識;通過在評價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認識條形統計圖。
2:難點:會把統計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
教具準備:
卡紙、口算題、彩筆。
教學方法:
以情景教學為主,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生活情景,以組織學生出游為導學和學生活動的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1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2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3尊重學生,和諧發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設疑激趣。
師:同學們“六 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園、淘氣貓樂園、香陳灣游樂園的美麗景色。)
生:答┄┄。
師:剛才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我們只能去一個地方,怎么辦呢?為了讓去的地方使大多數同學滿意,我們必須對大家的想法進行調查。(板書課題:統計)。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誰幫老師出出主意?
。ㄍ瑢W們各抒己見,發表意見和想法)
師:大家開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好辦法,真了不起!
二:引導交流,探究新知。
師:下面發揮集體的力量,小組合作、探究,小組長記錄調查結果并匯報調查的方法,大家比賽一下哪一組討論的好,回答的正確,速度快。注意每人只選一個地方。
師:聽到小朋友們的精彩的發言,老師感到特別高興。動動小腦筋想一想你們用什么方法來調查小組成員的意見呢?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調查小組成員的意見的!
。ǖ贸觯褐鹨粏、做標記、舉手表決、“正”字統計法等)
師:大家真是愛動腦筋的小機靈,向同學匯報你們組的'討論結果吧!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現在就挑出你們最喜歡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說說吧。
師:同學們的統計方法有很多,今天,咱們學習根據調查結果繪制一個統計圖。讓我們先欣賞別人繪制的漂亮的、規范的統計圖。(播放課件)
實驗小學一年級(2)班春游情況統計圖
公園
淘氣貓
香陳灣
森林莊園
人數
8
6
9
12
三:自主練習 鞏固深化.
師:讓我們拿出老師給你們準備的畫有條形統計圖的紙,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剛才你們組統計結果繪制漂亮的條形統計圖。注意繪制一格代表一人。
。ń處熝不剌o導)
師:讓我們欣賞小朋友們的作品吧!
。ㄔ谕队皟x上展示小朋友們制作的統計圖。邊欣賞邊評價,鼓勵小朋友們學習的自信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看到的這些統計圖都是用條形的長短表示數量的多少,我們叫它們什么統計圖呢?
生:條形統計圖。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下面和老師一起制作班級六一出游情況條形統計圖。
。ǜ鶕嚅L對出游情況的統計結果在電腦上繪制,.
雙龍小學一(1)班六一”出游情況統計圖
地點
公園
淘氣貓樂園
香陳灣游樂園
人數
14
12
6
師:你從統計圖上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1:我們班共有:14+12+6=32(人)
生2:去公園的比去淘氣貓樂園的人數多:14-12=2(人)
生3:去香陳灣的人數最少只有6人。
生4:小朋友們大多愿去公園玩。
生5:去公園的比去香陳灣的人數多:14-6=8(人)小朋友們可以去公園玩。
……
師:小朋友們回答的可真精彩,為了獎勵你們老師尊重大家的意愿盡情地欣賞公園的美景吧!
。úシ殴珗@的風景,帶領小朋友盡情地欣賞。)
四:應用拓展,實踐創新.
師:“六一”兒童節到時,我們班還要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小朋友們認為舉行什么樣的活動好呢?請小朋友們應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幫助老師出出主意,解決這個難題好嗎?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完成這個任務,比一比哪一的方法好?制作的統計圖漂亮、美觀。
。ń處熝不剌o導,參與其中和同學們一塊完成統計圖并展示統計結果。)
師:從這幅統計圖中同學們可以得到哪些數學信息。小組合作并交流解決數學問題。
……
師:看大屏上的數學問題小組對照是否和老師想的一樣。
出示:相關的數學問題和算式。
師:小朋友們,你們可真棒!你們今天這么愛動腦筋,而且做事有計劃,有主意,并且學會了統計數學信息能創作優美的條形統計圖。特別可愛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相互幫助,團結合作。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下面同桌有條理的交流今天你都有哪些收獲?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11
一、說課內容:一年級下冊第92-94頁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及意義:
學生在一年級上冊開始學習簡單的分類整理,初步認識了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本課繼續學習統計,以整理隨機出現的簡單數據為主要內容,并把經過整理的數據填進簡單的統計表。在統計過程中,讓學生學到一些比較容易的統計方法,滲透統計的思想和方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方法,會在簡單的統計表里反映出整理數據的結果,能利用統計表里的數據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
2、使學生在統計教學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3、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能力,體驗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快樂。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用簡單的符號進行記錄的統計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說教法和學法
一、創設情境,誘發內需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線索。本節課的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誘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新課。
二、合作學習,研創知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生學習是知識的再創造過程。教師設計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研究知識,創造知識。引導學生產生教材上已有的和教材沒有的多種統計方法,并在研究和創造知識的過程中體會與比較。
三、活動體驗,運用知識
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認為,知識源于活動,沒有主體對客體的活動,就不可能產生反映和認識。教師還設計了統計小組同學的鉛筆活動,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實踐和游戲活動中,運用和鞏固知識、發展和深化知識,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今天有一些小動物想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大家看都有什么?(黑板上雜亂地貼出動物頭像)
怎樣能很清楚地看出它們各有多少個?(指名說)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來分一分、排一排?
現在你能告訴大家,它們各有多少個嗎?
2、分一分、數一數是我們上學期學習的統計方法,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統計(板書課題)創設情境,復習分類統計方法。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小動物頭像的場景中進入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研究探索,進行新課
1、收集整理數據
。1)每組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有一個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師引導學生從盒子里摸出一個看看,并告訴大家盒子里有許多這樣的圖形。
現在小朋友想知道什么呢?
。2)大家想知道這么多的問題,我們怎樣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圓各有幾個?可以用分一分、數一數的統計方法,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統計出它們的個數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
聽老師講一下游戲的要求:小組長從盒子里拿出一個圖形,說出圖形的名稱,其他小朋友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上,組長再拿一個,你再記一個,一直把盒子里的圖形拿完為止。
這一環節的設計,教者積極地為學生創設實踐操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動手、動腦,在整理數據的實踐中體會用比較簡單的符號記錄,并啟發學生用其他一些比較簡單的符號記錄,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2、分組活動
3、小組匯報
4、引導學生比較記錄的方法,得出哪種方法更清楚,更簡便。
通過剛才的比較,現在你喜歡哪種方法?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一聽?要說出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既然大家都喜歡這種方法,如果讓你再來記一次,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
5、填寫統計表
看著這張統計表,你知道了什么?
三、組織練習,統計文具
1、用先記錄的方法,統計一下小組中小朋友的文具。用喜歡的方法把每個人的文具數記錄在表格里,再整理全組的文具數量。
填表,匯報方法
2、觀察統計結果,哪種文具用得多?哪種文具用得少?
如果我是文具店經理,你們想對我說什么?美國教育家布朗認為:學習的環境應放在真實問題的背景中,使它對學生有意義!讓學生充當生活的角色,統計小組里的學習用品,寓知于樂,激發興趣,發展認識,使數學歸于生活實際。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今天學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課后選一項內容進行統計。
評價是《數學課程標準》極為重視的一個方面,評價態度與情感的有機滲透,評價與統計的巧妙結合,統計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真正體現了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12
設計說明
根據本課時的復習內容和特點,依托教材提供的練習題,從以下兩個層次進行復習。
1.引導學生按照指定的標準分類。
這一層次的復習,首先讓學生按照顏色分類,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找出自己分類的數據,然后將數據填入統計表中,初步體會到整理數據的全過程。在按照顏色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完成按照形狀進行分類,以鞏固整理數據的方法。
2.引導學生按照自選的標準進行分類。
這一層次的復習過程能讓學生體驗到分類結果的多樣性。通過以上的復習設計,使學生會用簡單的統計表、象形統計圖來呈現整理的結果,并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地看待事物的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不同形狀的平面圖形若干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不同形狀的平面圖形)
師:同學們,這些圖形都是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誰能告訴大家它們的名稱?
(教師指名匯報)
師:同學們的記憶力真好,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平面圖形來復習有關分類與整理的知識。
設計意圖:通過辨認平面圖形,為復習課的展開奠定基礎。
⊙復習梳理
1.復習按照指定的'標準分類。
(課件出示教材94頁3題)
師:這么多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卡片混在一起,你們能分別按照它們的顏色和形狀把它們分一分嗎?
(1)按照顏色分類。
師: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解決,要知道每種顏色的卡片分別有多少張,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小組討論)
匯報討論結果。
方法一:先分一分,再數一數。
先按照紅、綠、藍、黃、粉五種顏色把卡片分成五類,然后數出每一類的張數。
方法二:邊數邊畫。
學生展示畫的結果:
方法三:用文字方式呈現分類的結果。
紅色 綠色 藍色 黃色 粉色
5張 3張 6張 2張 4張
師:請根據你們用不同方法分類整理的結果,把教材94頁3題(1)中的表格填寫完整。
(學生自主填寫表格)
師:根據表格中的數據,請你提出數學問題,并自主解答。
(學生之間根據數據互相提出問題,并解答)
(2)按照形狀分類。
師:根據按照顏色分類的方法,請同學們按照形狀對這些卡片進行分類,并自主填寫教材94頁3題(2)中的表格。
(學生小組合作,按照形狀分類,并填寫表格)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個表格并動筆算一算,不管是按照顏色分類還是按照形狀分類,卡片的什么是不變的?
(引導學生說出卡片的總數量是不變的)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復習按照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到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更好地體會分類思想。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13
教材內容:新課程第二冊教科書P9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描述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借助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
。4)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練習紙、彩筆、水果圖片
教學預設:
一、創設情境,原始數據
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老師這兒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
電腦出示配樂動畫:
。ó嬐庖簦┰谝粋美麗的大森林,住著一直叫聰聰的猴子。明天就是它的生日,有許多的好朋友來為它祝賀生日,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二、探索收集、數據的方法
1、提問:聰聰的好朋友都是誰?它們各有幾只?
2、(沒看清)電腦再放動畫片
3、提問
A、五種動物各有幾只?誰同時數出來了?
B、沒有數出來(大家數的只數不一樣),看來光靠數還不行,還要用筆記一記,我再放一遍,但你們要想出一個又簡便又好記的記錄方法把小動物的只數記下來,行不行?小組討論一下,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好。
4、報告數據的方法。
誰來說說你們組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A、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記錄的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方法好記就用哪種方法,好嗎?
B、下面就用你最喜歡的方法記下小動物的只數,開始!
5、電腦再放動畫片。
6、展示數據的方法。
A、請你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你能把自己記錄的結果說聽聽嗎?
B、大家同意嗎?
C、還有不同的記錄方法嗎?
7、。
同學們真棒!想出了用各種符號記錄每一種動物的只數。大家知道嗎?這些方法,就是數學中的“統計”。ǔ鍪菊n題)
8、比較。同樣是用符號來統計,哪種統計方法更簡便?為什么?
三、用統計圖表表示數據
1、出示統計表。
2、提問。
A、這個同學統計出的每種動物各幾只?學生說教師在表中填出數:6、3、7、2、3
B、聰聰的朋友各有幾只?這個同學統計得對嗎?你能來說一說嗎?
3、這樣一張用來統計各種數據的表格我們就叫統計表。
四、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數據
1、根據這五種小動物的只數,請你在這幅圖上涂上顏色表示出來。比一比,看誰涂得又對又快。
2、學生根據數據用水彩筆在條形統計圖上涂色。
3、展示條形統計圖,集體訂正。
A、你涂了幾個格子?為什么這樣涂?
B、他涂得對嗎?
C、我這兒還有幾個同學的作品,請看!
D、他們涂得又對又漂亮!你們涂對了嗎?
4、剛才這樣的表格叫統計表,那么這張圖叫什么呢?觀察這幅統計圖,你能發現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五、練習應用
1、明天就是聰聰的生日了,老師也調查了我們班小朋友的生日是在哪個月份,并制成了一張統計圖。從統計圖上,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3、大家幫了聰聰這么多忙,聰聰非常高興,它想請小朋友們也去為它祝賀生日,你們愿意嗎?
電腦播放聰聰的話:小朋友,很高興你們也能來我家做客。我想去買一些大家喜歡的水果來招待你們,可是我又不知道你們喜歡吃哪些水果,你們能幫幫我的忙嗎?
4、學生填調查表,在自己喜歡的水果下面做上記號。
5、老師讀數據,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填出統計表中的數量。再根據各類水果的數量,在統計圖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來。
6、展示、
(1)誰愿意跟聰聰說說我們班小朋友喜歡吃哪些水果?
(2)看著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六、
1、電腦繼續放動畫片
小猴聰聰:謝謝小朋友的幫助,我今天有好多的收獲。小朋友,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2、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統計的知識,你發現了嗎?
3、別急,小猴聰聰還有話要說呢。ㄐ∨笥,你們可真厲害啊,今天就學會了這么多,還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謝謝大家幫了我的忙,同時也歡迎你們明天到我家來過生日。再見,再見。)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14
教學目的:
1、進一步鞏固提高學生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
2、能夠正確地對統計圖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問題。
3、滲透排列思想,發展學生的能力。
教具準備:
投影儀、活頁作業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修記
一、復習
1、下面是我們班同學畫的統計圖。
星期日同學做家務的事
、、()最受同學歡迎。
、、()的人數最少。
、、掃地的比洗衣服的少()人。
、、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2、下表是本班第八單元測試成績統計表。
成績
優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人數
18
10
6
2
學生根據上表的數據提出問題,進行分析。
二、鞏固提高。
1、大屏幕出示97頁4題。
調查本班每一位同學最喜歡什么交通工具。怎么辦呢?小組討論一下,幫幫老師好嗎?
2、想出辦法了嗎?真聰明!快快告訴老師吧。那就這樣,每位同學把最喜歡的交通工具在卡片上打上“√”號。
3、進行統計。
三、拓展練習。
師:用□、△、○三張卡片,可擺出6種排法,例如:
□△○
請同學們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
、
預計學生回答:
生1:洗衣服最受同學歡迎。
生2:洗碗的人數最少。
生3:掃地的比洗衣服的少2人。
生4:疊被的有幾人。
生5:洗衣服的有幾人。
......
學生實際回答:
前3問學生都能正確答出。
生:洗碗的比疊被的少2人。
生:洗衣服的比洗碗的多3人。
生:掃地的和洗衣服的一共有12人。
......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生1:優秀的有幾人?
生2:良好的有幾人?
生3:優秀比良好多幾人?
生4:不合格的比合格的少幾人?
......
學生實際回答:
生1:優秀的人數最多,有18人。
生2:良好的有10人。
生3:不格的人數最少。
生4:良好和合格的一共16人。
......
預計學生大部分用畫“正”的方法統計。
生實際:用畫“正”的方法統計。
預計聰明的學生能夠做出來。
生實際:
□○△,△○□,△□○,○□△,○△□。
教后感想:
學生數學課堂活頁作業
統計第三課時
可愛的班級響亮的名字
老師寄語:
一、疑問空間:
二、下面的題同學們可要好好做喲!
調查一下,我們班的同學家里一共有多少臺電視機,多少輛摩托車,多少臺冰箱。
評價專欄:
評評你自己做的怎么樣?
老師評評你吧。
爸爸媽媽的看法: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15
一、教學內容
用作記錄的方法數據,繼續認識簡單的統計表(P98~99)。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把確定性事件作隨機性處理,以教學新的收集數據的方法。
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已學習過一種收集數據的方法,就是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這種方法適于收集確定性事件中的數據。所謂確定性事件,就是事件已經發生,數量已經確定,只是不知道是多少,用統計的方法弄清楚數量。
本單元學習的用作記錄的方法是隨機性事件中的.數據。所謂隨機性事件是事件正在發生,數量沒有確定,而且事件的結果不依固定規律呈現,只有一次一次地記下數據。例如,統計1小時之內從學校門口駛過的貨車、大客車、小轎車的數量,只有作記錄。
由于隨機性事件一般不宜搬入課堂,所以教材以統計盒子里的三種形狀的學具各有多少個為素材,本來最簡單的方法是倒出來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而現為在小組內組長隨意一個一個地拿出學具,報名稱,讓其他學生作記錄,把確定性事件當隨機性事件處理。
2.在自主探索記錄方法的基礎上,通過交流優化記錄方法。
教材先安排學生自己記錄,然后交流記錄方法,討論哪種方法記錄得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時要注意五點:
。1)要提醒組長準確地報圖形名稱,一個圖形只報一遍,速度稍慢,提醒其他學生先想一想記錄的方法,留出一段思考時間,再開始活動。
。2)學生記錄時教師要巡視指導,然后有意識地展示不同的記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比較擇優。
。3)學生在認為第二種記錄方法最優的時候或對第二、三兩種方法誰最優爭執不下的時候,可提示學生畫一個正方形畫幾筆,畫一個“√”呢?或者設問:如果我們記錄的不是學具,是小動物,一個一個地畫方便嗎?把學生的認識統一到用符號表示的方法上來,當然符號不一定是對號,也可以是豎線或畫正字。
。4)要讓學生都再經歷一次用符號作記錄的過程,因為多數學生沒有過這種經歷。要先讓學生畫好記錄表,再由教師報名稱,學生一起記錄。做完后要共同校對數據,確保正確。
。5)指導學生填寫統計表時,要讓學生說一說表中“一共”的意思,自己計算,這是這學期的統計表比上學期的統計表多出的一項數據。填表后要回答書中的問題,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以完整地經歷統計過程。
3.做練習時要突出用作記錄的方法數據,但也不排斥其他方法!跋胂胱鲎觥钡1題的就是隨機性事件,而且了記錄表,顯然宜用作記錄的方法收集數據。第2題明確要求用作記錄的方法收集數據,但沒記錄表,學生要在小組里先畫好記錄表,再作調查記錄,最后各自填寫統計表。第3題當然也可在黑板上畫好記錄表,然后用作記錄的方法統計,也可以用舉手的辦法直接得到各種家庭人口的戶數,使學生學會靈活地選用收集數據的方式方法。
【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數學下冊統計教案01-09
一年級數學教案《統計》04-08
小學一年級數學統計教案04-10
數學教案-簡單的統計10-25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統計04-07
數學教案:統計復式折線統計圖04-15
統計中班數學教案04-18
大班數學有用的統計教案01-17
條形統計數學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