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錦集【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約分的含義。
2、探索并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3、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約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教學準備:
卡紙、彩筆。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美味蛋糕店”的師傅招收學員時考了這樣一道題目:請你在最快的時間里切出一塊蛋糕的8/24,要求切得比較均勻。今天老師也想拿這道題目考考你們,看看哪些同學們能被選上。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引導發現,明確概念。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卡紙。表示出這張卡紙的8/24,想一想怎樣做?
。▽W生動手操作,展示成果并解說)
師:從上面這些學生的發言中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讓生通過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找出一組相等的'分數:
8/24=4/12=2/6=1/3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有選擇地板書。
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三個式子,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
。1)它們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時除以了一個相同的數,所以這些分數的大小都不變。
。2)是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
師:說得非常準確,這里的除數都是什么數?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引導學生歸納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公因數,分數的值不變,這個過程叫作約分。
師:還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約分后這些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越來越小,但分數值都相等。最后一個式子的得數是1/3不能“再往下除了”。
師肯定:準確地說1/3不能再約分了。誰知道,為什么不能“再約分了”?
引生答出:因為1和3沒有公因數。所以不能“再約分了”。
總結并揭示:像1/3這樣的分數,當分子和分母沒有公因數的分數,我們把它叫做最簡分數。約分的最后結果應該是:最簡分數。
師:誰能舉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最簡分數?
生:(舉例說明)。
2.探索約分的方法。
請兩個同學來介紹一下約分的過程。
師:誰能完整的。說一說約分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3.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在最快的時間里切出一個蛋糕的8/24,其實也就是切出這塊蛋糕的1/3,這樣也就順利地完成了題目要求!
三、課堂練習,鞏固應用。
教材第48頁“練一練”。
。1)學生試做。(2)集體交流。
四、暢談收獲,全課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1.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2.在學習約分之前,學生已經探索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了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因此合理的知識遷移,較好地幫助了學生理解“約分”的含義,使知識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3.為學生提供了充分探究和發現的時間與空間,從約分含義的理解到約分方法的學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在學生的發現、探究、交流中解決,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整數相除的商,會用分數表示有關單位換算的結果;能列式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分數與除法關系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數感,培養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教學難點:
會用分數表示有關單位換算的結果;能列式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情境圖:把4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
2、提問: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二、新課
1、教學例6
把剛才呈現的題目改為: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
提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引導: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塊嗎?你是怎樣想的?
結合學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滿1塊,結果可以用分數表示。
提出要求:那么,可以用怎樣的分數表示3÷4的商呢?請大家拿出3張同樣的圓形紙片,把它們看作3塊餅,按照題目分一分,看結果是多少?
學生操作,了解學生是怎樣分和怎樣想的。
組織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小結: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人分得4/3塊。完成板書。
把題目改為:把3塊餅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塊?學生口述算式
提問:3除以5,商是多少?怎樣用分數表示?小組交流。
2、 總結歸納
談話:請大家觀察上面兩個等式,你發現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
板書課題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
提問: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用b表示除數,這個關系式可以怎樣寫?
板書a÷b=a/b
討論:b可以是0嗎?
3、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學生嘗試填空。
小組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口答:把7分米改寫成用米做單位的數,可以列怎樣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數怎樣表示?23分改寫成用時作單位的數,可以列怎樣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數怎樣表示?
指出:兩個數相除,得不到整數商時,可以用分數表示。
4、做練一練的第1題學生填寫后,引導比較:上下兩行題目有什么不同?
5、練一練第2題學生獨立填寫,要求說說填寫時是怎樣想的。
三、練習
1、練習八第1題
2、第2題
3、第3題學生看圖填寫后,可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4、第4題
學生填寫后,提問:這道題中的兩個問題有什么不同?
5、第5題
讓學生聯系分數的意義填空,再引導學生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列算式,并寫出得數。
四、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學習,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熟悉2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質數、合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什么叫因數?
2、自然數分幾類?(奇數和偶數)
教師:自然數還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就是按一個數的因數個數來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類方法。
【新課講授】
1、學習質數、合數的概念。
。1)寫出1 ~20各數的因數。(學生動手完成)
點四位學生上黑板寫,教師注意指導。
。2)根據寫出的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3)教學質數和合數概念。
針對表格提問:什么數只有兩個因數,這兩個因數一定是什么數?
教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
如果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板書)
2、教學質數和合數的判斷。
判斷下列各數中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師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去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根據因數的個數來判斷)
質數:17 29 37
合數:22 35 87 93 96
3、出示課本第14頁例題1。
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1)提問: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張100以內的質數表?
。2)匯報:
、俑鶕|數的概念逐個判斷。
、谟煤Y選法排除。
、圩⒁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質數和合數(課本第14頁例1及第16頁練習四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知道100以內的質數,熟悉2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質數、合數的意義。
難點:掌握判斷質數與合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因數?
2.自然數分幾類?(奇數和偶數)
教師:自然數還有一種新的分類方法,就是按一個數的因數個數來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分類方法。
二、新課講授
1.學習質數、合數的概念。
。1)寫出1~20各數的因數。(學生動手完成)點四位學生上黑板板演,教師注意指導。
。2)根據寫出的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填寫下表)
。3)教學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針對表格提問:什么數只有兩個因數,這兩個因數一定是什么數?
教師: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那么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如果一個數,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那么這樣的數叫做合數。(板書)
2.教學質數和合數的判斷。
3.出示課本第14頁例題1。
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
。1)提問: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張100以內的質數表?
。2)匯報:
、俑鶕|數的概念逐個判斷。
、谟煤Y選法排除。首先排除掉2的倍數,再排除掉3的倍數。提問:4的倍數還需不需要排除呢?(不用)接下來我們可以排除掉5、7的倍數,剩下的就是質數。
、圩⒁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100以內質數表
三、課堂作業
完成教材第16頁練習四的第1~3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又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
學生暢談所得。
【教學反思】
教學質數與合數時,先復習了因數的概念,然后再讓學生找出1~20各數的所有因數,并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數的因數有什么不同,再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引出了質數、合數的概念,學生對一些知識的掌握就會水到渠成,而且還會作出正確判斷。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案01-22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經典)05-24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3-22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選】10-22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1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08-28
(推薦)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29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15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優秀10-21
五年級上冊全冊數學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