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1
整體感知:
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意義和法則分散在一至六年級,本課是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通過整理和復習,進一步認請四則運算意義和法則的本質,在復習中把知識條理化,在整理中形成比較完整知識結構。
由于本課涉及的意義和法則的內容均是舊知識,在本課教學中力戒重復舊知,而把重點應放在知識整理,運用歸類,比較等方法,達到最佳效果,難點是對四則運算法則本質特點的高度概括。
針對本課意義、法則、文字,表述內容較多,整理和復習時要多學一些典型實例,通過具體實例來整理復習意義和法則,既能減輕不必要的思維難度,又能使學生在具體生動的環境中探索知識的奧秘。
另外,整理復習課不同于其它新授課的課堂結構,往往是復習和整理渾然一體,在復習的同時整理,在整理中加深和提高。
教學內容:
教材P90、91、92,練習二十1—6題。
素質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歸納整理四則運算的意義。
2、歸納整理整數、小數、分數計算法則的異同點,進一步總結計算時應遵循的一般規律。
3、總結四則運算中的一些特殊情況。
4、總結驗算方法。
。ǘ┠芰τ柧汓c
1、培養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類整理能力,比較異同能力,形成知識結構能力。
2、運用法則熟練、靈活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
。ㄈ┑掠凉B透點
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認識事物本質。
教學重點:
整理四則運算的意義,整理四則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對四則計算算理本質規律的認識和理解。
教具學具準備:
小黑板、幻燈片。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識,歸納知識結構
1、四則運算的意義。
。1)舉例說明四則運算的意義
根據下面算式,說一說它們表示的四則運算意義:
[用具體實例說明四則意義,不僅避免死記硬背,而且還能喚起學生記憶,使知識掌握的更牢固]
。2)觀察表格。
請同學觀察課本90頁表格,看一看,整數、小數、分數的哪則意義相同?哪則意義有擴展?學生回答。
。ㄕ麛、小數、分數的加法意義相同,減法意義相同,除法意義相同,只有乘法意義在小數和分數中有所擴展)
。3)你能用圖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則意義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表示為:
[通過看表格,指出知識的異同點,通過畫圖式,弄清知識間相互聯系,從而使學生對同一層面的相關知識,有了更深的縱向認識,弄清了橫向關系,形成了知識網絡。]
2、四則運算的法則。
。1)加法和減法的法則。
、俪鍪救李},請分析錯誤原因并改正。
學生回答,它們的錯誤分別是:數位沒有對齊,小數點沒有對齊,沒有通分。
、谌龡l法則分別是怎樣要求的?(相同數位對齊,小數點對齊,分母相同時才能直接相加減)。
三條法則的要求反映了一條什么樣的共同的規律?能用一句話概括嗎?(相同單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或相減。)
[學生進入高年級,要不斷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從個別到一般的辯證思維能力,不斷加以總結和概括,逐步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
。2)乘法和除法的法則。
、俪鍪緝傻李}:
對照上面兩題,口述整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法則。
再把上面兩道題改編成小數乘除法計算:1.42×2.3、4.182÷1.23讓學生在整數計算的結果上確定小數點的位置。
、谕ㄟ^上面計算,你發現小數乘法和除法與整數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ㄐ党朔ㄏ劝凑麛党朔ǚ▌t計算,小數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后,也按整數除法法則計算。)
有什么不同,(小數乘、除法還要在計算結果上確定小數點的位置。)
說一說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法則。
分數乘法和除法比較又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相似點是分數除法要轉化成分數乘法計算;不同點是分數除法轉化后乘以的是除法的倒數。)
3、口算
。1)計算后說一說各題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73.06—3.96(差的百分位是0,可以不寫)
37.5×1.03(積是三位小數)
8.7÷0.3(商是整數)
3.13÷15(得數保留三位小數)
。ㄒ叫迭c后第四位)
[本套教材十分重視口算能力的培養,總結口算中容易出錯的情況,有利于提高口算正確率]
。2)完成課本92頁的口算,教師用秒表計時。
4、法則中的特殊情況。
。1)先把結果填在課本92頁上。
。2)請同學們根據a與0的運算,a與1的運算和a與a的運算分類。學生分類后如下:
第一組:a+0=a a—0=a a×0=0 0÷a=0
第三組:a—a=0 a÷a=1
5、驗算。
。1)根據四則運算的關系,完成課本92頁的等式。
。2)根據這些關系,說一說對加、減法或乘、除法的計算進行驗算的一般方法。
。臃ǹ捎脺p法驗算;減法可以用加法或減法驗算;乘法可以用除法驗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驗算。)
。3)完成課本92頁的做一做第2題。
二、綜合練習
1、練習二十第一題。讓學生說出計算根據,復習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性質。
2、課本95頁第二題。讓學生總結一個非零的數乘以比1小的數或比1大的數后積的變化規律。
3、課本95頁第三題。讓學生口述出一個數除以小數轉化成除以一個分數,再轉化成乘以一個整數的口算過程。
4、課本95頁第五題。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對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進行了整理和復習,總結了在四則運算中的一些特殊情況及注意的問題,希望同學們在計算時一定要細心、認真,養成自覺驗算的好習慣。
四、課堂作業課本95頁第四、六兩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2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小學 2,學科:數學
2,課時:1課時
3,學生課前準備:
1)、預習教材77、78頁及練習十八的內容。
2)、收集生活中應用到百分數地方的知識。
二、教學課題
教養方面
1)、讓學生感受百分數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體驗百分數的優點。
教育方面
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能力的應用意識。
發展方面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學科與生活聯系起來。
三、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77、78頁及練習十八的內容。
學情分析
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教學中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教學中要注意加強知識間的聯系,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通過類比類推理解思路。
根據學生學段的特點,教學中應開放課堂,推廣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知道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2)、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3)、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熟知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正確區別百分數與分數的不同意義。
教學方法
教法:創設情境,質疑引導(引用從百度搜索的相關知識)
學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學準備
1)、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百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相關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為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
2)、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小學教學網有關的“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多媒體課件PPT,給生直觀的感受,引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探索。
教學過程
活動一:師生交流,充分感知
師: 同學們課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數,現在我們交流一下,好嗎?
生:我在衣服的標簽上找到了棉68.5%,絳綸23.5%,晴綸8%。
生:我在酒瓶的商標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 脂肪≥3.5%。
生:我在親親果凍找到“中獎率為100%”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百分數,雖然沒學過,但都會讀出來,我真佩服你們! 這么多的百分數,說明了什么?
生:百分數的用途很廣。
生:百分數很重要,生活中離不開它。
。ㄔu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使學生充分感知百分數,并創設了平等交流的氛圍, 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活動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師:老師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數,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
。ㄕn前把百分數圈出來,用課件展示)
。ㄔ谶@里用簡單的兩個百分數,自然地進行了環保教育。)
師:人們這么喜歡用百分數,你們想知道百分數的哪些知識呢?
生:百分數是什么樣的數?它到底有什么用處?
生:百分數和分數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數?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板書:百分數的意義和 寫法。)
師:小組交流課前收集的百分數的意義。
。▽W生拿出手中的材料,進行認真的思考、交流,準備匯報)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標簽上找到了棉68.5%,絳綸23.5%,晴綸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滌綸占23.5份,23.5%表示滌綸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綸占8份,23.5%表示晴綸占衣服成份的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積占海洋總面積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總面積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積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積與海洋總面積比較的結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獎率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購買100次,100次都中獎,100%是表示購買次數與中獎次數的比率。
師:從同學們的理解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比關系,也就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師板書)
師:剛才我們通過想一想、比一比、議一議理解體會了百分數的意義,那百分數與我們學過了分數到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小組合作研究討論,并作好記錄)
生:我們組認為它們的意義不同,百分數只能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而分數有時可表示這種關系,有時只表示具體數量。寫法也不同。
生:我們組補充,百分數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較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數不一定是白分數。
。ㄔu析: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創設了“現實數學”的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感悟百分數的意義及優點,同時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能服務于生活。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互助合作中得到交流、溝通,碰撞出創造思維的火花,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活動三:主動應用,拓展升華
師:通過努力,同學們對百分數的意義理解得相當透徹了,那么你會寫百分數嗎?會寫請到黑板上寫一個百分數。
。▽W生有一擁而上,寫出各種各樣的百分數。)
師:同學們寫了這么多的百分數,你能任選一個說說它的意義嗎?生:我選50%,這節課我舉手4次,老師讓我回答2次,我回答的 機會占舉手次數的50%。
生:我選96%,第三單元測查我們班及格人數44人,幾個率約占全班人數45人的96%。
生:我選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如工人一天要生產20個零件,結果完成24個,完成的占生產任務的120%。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能不能應用百分數的意義,用一句話表達對自己或同學、老師的滿意率?
生:我對自己的滿意率為90%。
生:我對自己的滿意率為95%。對李志的滿意率100%。
生:我對自己的滿意率為95%。對同桌的滿意率50%,對老師的滿意率95%,因為同桌上課時老是吵我,而老師沒有發現。
生:我對老師意率為100%。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2.認識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應用比例的意義或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一)教師提問復習.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5∶2.7 10∶6
教師提問: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三)教師小結
4.5∶2.7和10∶6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說兩個比是相等的,因此它們可以
用等號連接.
教師板書:4.5∶2.7=10∶6
二、新授教學.
(一)比例的意義(課件演示:比例的意義)
例1.一輛汽車第一次2小時行駛80千米,第二次5小時行駛200千米.列表如下:
時間(時)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1.教師提問:從上表中可以看到,這輛汽車,
第一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幾比幾?
第二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幾比幾?
這兩個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們有什么關系?(兩個比的比值都是40,相等)
2.教師明確:兩個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這兩個比相等.因此可以寫成這樣的等式
80∶2=200∶5或 .
3.揭示意義:像4.5∶2.7=10∶6、80∶2=200∶5這樣的等式,都是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我們把它叫做比例.(板書課題:比例的意義)
教師提問:什么叫做比例?組成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關鍵:兩個比相等
4.練習
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1)6∶10和9∶15 (2)20∶5和1∶4
。3) 和 (4)0.6∶0.2和
5.填空
。1)如果兩個比的'比值相等,那么這兩個比就( )比例.
。2)一個比例,等號左邊的比和等號右邊的比一定是( )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質(課件演示:比例的基本性質)
1.教師以80∶2=200∶5為例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板書)
2.練習: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項和內項.
4.5∶2.7=10∶6 6∶10=9∶15
3.計算上面每一個比例中的外項積和內項積,并討論它們存在什么關系?
以80∶2=200∶5為例,指名來說明.
外項積是:80×5=400
內項積是:2×200=400
80×5=2×200
4.學生自己任選兩三個比例,計算出它的外項積和內項積.
5.教師明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板書課題:加上“和基本性質”,使課題完整.
6.思考: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等號兩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的積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教師板書:
7.練習
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并學會了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組成比例.
四、鞏固練習.
。ㄒ唬┱f一說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ǘ┨羁眨
在6∶5=30∶25這個比例中,外項是( )和( ),內項是( )和( ).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寫成( )×( )=( )×( ).
。ㄈ└鶕壤囊饬x或者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7∶10
3.0.5∶0.2和 4. 和7.5∶1
。ㄋ模┫旅娴乃膫數可以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能組幾個就組幾個)
2、3、4和6
五、課后作業.
根據3×4=2×6寫出比例.
六、板書設計.
省略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4
教學內容:比例的意義、基本性質,比例各部分名稱,組比例。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 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會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重點: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 提問:什么是比?一輛汽車4小時行160千米,說出路程和時間的比。
。、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12:16 : 4.5:2.7 10:6
二、 新授
提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在過去學過比的知識的基礎上,學一個的知識: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 比例的意義
出示例1:一輛汽車第一次2小時行駛80千米,第二次5小時行駛200千米。列表如下:
時間(時)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從上不中可以看到,這輛汽車:
第一次所行臺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____;
第二次所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是____;
這兩個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們有什么關系?
。ǎ保 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結果后,師指出:這兩個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這兩個比是相等的,可以用等號將兩個比連起來寫成下面的`等式。
板書:80:2=200:5 或 =
師:這樣的式子,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做比例。
。ǎ玻 口答
。、把復習第2題中兩個比值相等的比用等號連起來。
。、用等號連接起來的式子叫做什么?
。、根據剛才的回答,你能說出什么叫比例嗎?
。ǎ常 小結。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兩個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這兩個比相等。
。、要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可以看這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的兩個比就不能組成比例。
。ǎ矗 練習,課本第10頁做一做。
。、 比例的基本性質。
。ǎ保 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的例題:80:2=200:5
并自學課本
提問:什么叫做比例的項?什么叫前項?什么叫后項?什么叫內項?什么叫外項?這四項分別在等號的什么位置?
。ǎ玻 說出下面各比例的外項和內項?
6:10=9:15 8:3=3.2:1.2 1/3:1/6=16:8
。ǎ常 計算:上面比例中的外項積與內項積。
。ǎ矗 引導學生觀察每個比例中的計算結果,發現這兩個乘積有怎樣的關系?
師:想一想,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等號兩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的積有什么關系?
。ǎ担┠隳艿贸鍪裁唇Y論?
三、 鞏固練習
。、 完成第2頁的做一做。
。、 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第1題。
四、 總結
。、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是什么?
。、 怎樣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五、 作業
。、 完成練習四的第1-3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5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第125-129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數、分數、小數等概念的意義,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整理復習中形成知識網絡學會均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3.結合教學,滲透人文主義教育和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系的辯證唯物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理解整數、分數、小數等概念的意義,溝通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引入課題
1.課件展示:(信息報道)據統計,去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280元,實際增長6.4%.
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通過驗收的人口地區覆蓋率達到85%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為比去年增加1.4倍。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從3又9/20平方米提高到6又13/25平方米。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公布,我國總人口數為1295330000人,平均每個家庭的人口為3.44人,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取得明顯成效。
2.從這組信息報道中,同學們主能感受到什么?你是怎么看出的?
3.揭示課題:數學在我們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我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數,這節課我們就來整理和復習數的意義.
二、復習整理,形成網絡
1.分組合作,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把信息中的數據分分類。(用展示臺展示反饋)
2.分類整理,溝通聯系。
(1)整數。
、僬埻瑢W們舉幾個用整數表示的例子。
、谀男⿺祵儆谡麛的?(自然數、0、…..)
、圩匀粩档囊饬x和單位是怎樣的?請同學們看書回顧。(師板書復習步驟)
、芙榻B自然數的產生,引入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爺爺的名言--數起源于數
(2)分數、小數。
、佻F在請同學們自己來整理復習分數和小數,看看你們打算從哪幾方面來整理?(分組討論)
、诟鶕瑢W們討論的結果,請同學們帶著問題,看書回顧、分類整理。
、坌〗M分類匯報結果,并圍繞整理結果提幾個問題,隨意點同學回答并作出評價。
。3)百分數
、佻F在我們還有什么數沒有復習?
、诎俜謹档囊饬x是怎樣的?
、壅埻瑢W們舉幾個用百分數表示的例子。
、芙榻B幾個百分數實際應用的例子。(課件展示)
膠東鄉糧食產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百貨大樓的帽子按八五折出售。
某針織廠抽查了50件針織內有衣,其中49件為合格產品,合格率為( )。
20xx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
、莘纸M討論:百分數和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3.形成網絡。(課件)
意義(略)
(2)復習計數單位、數位、進率等概念。
(3)讓學生自由看數位順序表提問質疑。
5.小結板書
三、綜合運用,拓展提高
(課件展示)..
1.填空:『··
(1)最小的自然數是()
(2)把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把3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
(3)1又5/7的分數單位是(),它至少再添上()個這樣的單位就成了整數。
(4)40.04整數部分的"4"在()位上,表示(),小數部分的"4"在()位上;表示()個()。
(5)最高位是百萬位的整數是()位數,最低位是百分位的小數有()位小數。
(6)最小的四位數是(),最大的三位數是(),它們相差()。
2.選擇:
(1)十萬位上是6的數是()。
A.166023 B.6123412 C.36659571
(2)下面各數中,()是循環小數。
A.5.888 B.0.13939 C.3.1415926……
。3)三成五號百分數表示是()。A.35% B.3,5% C.350%
(4)分數單位是1/9的最大真分數是()。
A 7/9 B 8/9 C 9/9
(5)把一根3米長的鐵絲平均分成7段,每一段長是這根鐵絲的()
A 1/7 B 3/7 C 3/7米
3.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1.34的計數單位是0.010()
()1/4噸可以寫成25%()
(3)自然數既可以表示"有多少個",又可以表示是"第幾個"。()
(4)大于2而小于6的數只有3、4、5ρ()
(5)因為4/5比6/7小,所以4/5的分數單位比號的分數單位小。()
4.想一想:用0、1、9這三個數字組成一個最大的三位數是(),組成一個最小的三位數是(),組成一個最小的小數是(),組成一個最大的真分數是()。
四、總結
1.小組質疑、評價(自評、互評)全課學習情況。
2.師做總結。
教學設想
"數的意義整理和復習"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的內容,是畢業總復習中的第一節整理復習課。是對學生小學階段所學劃過的數的概念的一次概括和總結,次溝通和聯系。由于要復習的內容較多,立足于以學生發展為本,在教學設計時我作了如下設想: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在課前預習中我就布置學生收集?如一些用整數、百分數等表示的例子,讓他們感受這些數就在自己的身邊,并不陌生和抽象。還讓他們知道數學能具體、鮮明地反映一些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我用了一組信息;報道作課前引入。學生從信息報道中二能找到以前學過的整數、分數、小數、等,還從信息中的數據看出國家形勢發展變化。
2.尊重學生主體,立足于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在課堂中大膽自主探究。首先我讓學生從信息中的`數據著手分類,根據學生自己的分類來分幾塊進行整理和復習。在分數和小數這兩塊整理復習時,我放手讓學生與設想從哪些方面來整理,然后讓學生嚴去按自己所想的進行整理和復習,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3.查漏補缺,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形成知識網絡。由于這節課中出現的概念是學生以前陸續分段學完的,因此在這節整理復習課中除了著重復習數的意義、單位和分類外,還讓學生去初步了解數系的產生和發展,進一步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形成→個完整的知識網絡。讓學生的知識有序、系統化。
4.創建活潑、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造一種民主、輕松的新型師生關系,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大膽參與,敢想敢說。在復習完分數小數及數位順序表后,我都讓學生嘗試自己提幾個相關的問題,考考其他同學,并作出評價。老師把發問的權利交給學生,做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5.培養學生的應用創新意識滲透人文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一節整理復習課,除了有歸納總結,必定有應用提高。我設計國了一系列綜合練習,旨在讓學生的知識得到拓展和延伸,并抓住契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我還注意有機地滲透人文主義教育和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6.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得當,能使學生學得主動,教師教得輕松,靜止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這節課我從引入到知識網絡到綜合練習,設計了一套生動、美觀、實用的雙課件,給課堂教學增添了一股活力,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了一個良性環境。
7.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我們的教育應該是讓學生可以得到持續發展的教育。正是從這個教育理念出發,我們的課堂教學應堅持向學生"授之以漁",而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授。這節課是節整理復習課,當上完課后,三個復習步驟已清晰地印入學生腦海中,為后面的復習課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逐步積累,學生就能脫離老師這個拐杖,學會自己主動學習了。
8.加強合作交往,注重學生情感、價值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吸取別人意見、與人合作的精神。小組合作學習就給學生提供了個培養社會性的絕好機會。正因如此,這節課我設計安排了三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給學生足夠的交流時間,讓學生與組內的同學交流合作。一節課的設想可以從多角度考』慮,但必有輕重之分,才會有層次起伏之感。在信息時代的新世紀,在教導育改革爭鳴的今天,希望能以此文拋磚引玉,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6
教學內容:人教版第十一冊數學第104頁至105頁《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百分數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能夠正確地讀、寫百分數,理解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和區別,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整理、分析和交流所收集的信息,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數學的應用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知道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使學生弄清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信息。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通過本節課教學使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明白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素質調研試卷已經批閱完了,你們想不想知道測試情況?
生:想。
課件出示信息:
六年級共有學生200人,其中我班學生人數占學生總數的25%,參加測試的學生及格率達到100%,優秀率達到92%。
師:這里面出現了一些新的數字,你們認識嗎?
生:認識,百分數。
師:那什么是百分數,百分數又有什么特點呢,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學習有關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ò鍟骸鞍俜謹档囊饬x和寫法”)
二、自主探究、交流總結:
1.百分數的讀法
師:請同學們結合課本上的有關知識,選一句含有百分數的句子讀出來。
。ㄖ该x)
師:讀百分數時應注意什么?
生:百分數都讀作:“百分之幾”,不要讀成“一百分之幾”。
2.百分數的寫法
師:看來讀百分數沒有問題了,那么你會寫百分數嗎?
。▽W生在練習本上寫百分數,教師讓一名學生上黑板寫。)
師:接著指著%問:這個符號叫什么?
生:百分號。
師:寫百分號要注意什么?
教師指出:寫百分號的時候要注意斜線兩邊的圓不能寫得太大。
師:再寫一個百分數試試,寫好后同桌相互比比誰寫的好。
反饋練習:
、僮x出下面的百分數。
17% 9% 0.95% 292% 100%。
、趯懗鱿旅娴陌俜謹。
百分之一 百分之二十八 百分之零點五
師:在讀寫百分數時,你發現了什么?1%是最小的百分數嗎?
生:我發現百分號的左邊(也就是分子)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1%不是最小的百分數。
3.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師:我們已經會讀寫百分數了,那么這些百分數(指著課件上的百分數)的意思你們懂嗎?找一句說說它的意思。
。▽W生先自己說說,然后教師指名回答。)
師:剛才的百分數是老師給你們的,現在請你們拿出自己收集的百分數,結合書本知識說說它們的意思。
。▽W生把課前收集的資料展示出來,在小組內研究交流。)
。ń處熖釂,并表揚肯定同學們的'發現)
師:如果要把百分數都說出來,說得完嗎?(說不完)看來百分數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
4.抽象概括百分數的意義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現在知道什么叫“百分數”了嗎?
請學生歸納,教師總結并板書: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同時教師指出:實際上百分數是一個后項為100的比,所以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師:我們已經知道百分數的意義了,現在你能不能再來說說這些百分數的意思呢?
。ǔ鍪菊n件提問)
5.百分數的作用
師:學習百分數,有什么用處呢?
課件出示:本周五要舉行數學競賽,這三個同學誰的把握大些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7
教學內容:p86,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的:1、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明確加,減法之間的關系,進而使學生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3、學習了加地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利用這一關系驗算加法。
4、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減法的意義。
明確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教學過程:
準備訓練。
說出算式各部分名稱。
40 + 30 = 70
( ) ( ) ( )
。 40 = 30
( ) ( ) ( )
新授。
出示課題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
出示例1
。1)
先讓學生說出每幅線段圖的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
40+30=70
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和與加數=關系。
在算式下面寫出加數+加數=和。
從而引出加法的意義;
說清圖意,列式。
引導學生把(2),(3)與(1)比較。
誰是已知的,誰是未知的,已知,未知有什么變化。明確第(2)題是求第二加數,
第(3)題是求第一加數。
從中引導減法的意義。
引導學生看書,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著重引導學生想,為什么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將加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稱與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加以比較。
得出:一個加數=和一另一個加數
師:學習了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利用這一關系驗算加法。
試做:驗算 743+257=1000,對不對?
出示例2
求□中的未知數
□+6=13 根據一個加數等于和減另一個加數由生填,講清怎樣想的?就可以求出□中的數。
再完成
478+522=1000
1000-478=522
生完成后,回答怎樣想的。
三、小結:
什么叫加法?什么叫減法?
加法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運用這一關系可以驗算加法。
四、鞏固練習
根據加,減法的關系,在下面算式的□里填數。
(1) 237+69=306 (2)5002-3875=1127
306-□ =237 3875+□=1127
□-237=69 □-1127=3875
求□中的未知數
□+378=1082 4657+□=7102
□+265=930 1896+□=3024
□+489=814 2743+□=5000
堅式計算,并驗算。
3748+627 9134-514
課后作業:
1.根據560+430=990,寫出兩道減法算式。
□-□=□
□-□=□
2.根據500-240=260,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
□+□=□
□-□=□
3.求□中的未知數
589+□=1062 □+495=702
298+□=594 □+324=500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8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交流
講故事《大膽的小猴》,并與大家交流,對學生進行自信、勇敢的培養。
設計意圖:課前三分鐘交流是孩子們展示的舞臺,在這短短的三分鐘時間里帶給自己快樂、自由和成長。這個環節是師生的最愛。學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內容的豐富,真可謂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學生展示的內容豐富,可以是數學古詩、數學家的故事、數學要聞、數學成語、數學符號的由來等等形式多樣。真是萬紫千紅,各有千秋。
小組交流、探究、合作學習
一、展示課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數。
設計意圖: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是生活中的數學,是學生"自己的數學"。數學來自于生活,又必須回歸于生活。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賦予活力與靈性。數學學習內容遠離生活無疑是導致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的根本原因,它使本該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活動變得死氣沉沉。有鑒于此,數學的教與學應該聯系生活,注重現實體驗,變傳統的" 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做數學",體現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
二、小組交流百分數的意義。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一個量與另一個量的比較。兩個量比較才能產生百分數,只有一個數量是不能產生百分數的。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比較的結果,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主體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讓學生自探明之,自求得之,倡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才能有效地增進學生的發展,創建一種開放的、浸潤的、積極互動的課堂文化。
三、小組交流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
讀百分數時注意要讀成百分之幾,不能讀成一百分之幾。寫百分數時,通常先寫分子,再寫百分號,并注意%的兩個小圓圈要均勻且不能過大,以免和分子混淆。
在半分鐘內寫十個百分數,看看寫出的百分數占總數的百分之幾,并用自己喜歡的一個百分數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并展示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數的讀法和寫法,又加深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
四、小組交流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1)意義不同
分數代表一個數值,也可以代表一個分率。而百分數只能代表一個分率。
。2)讀法不同
分數讀作幾分之幾,百分數讀成百分之幾,不能讀成一百分之幾。
。3)寫法不同,百分數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就行了,而不是寫成分數的形式。
。4)分母不同
分數的分母可以是任何一個大于0的自然數。而百分數的分母規定是100。
。5)分子不同
分數的分子必須是自然數。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整數,可以大于100,可以小于100。
。6)百分數不可以約分,分數可以約分。
。7)分數單位不同,分數的`單位是幾分之一,而百分數的單位只能是百分之一
設計意圖:百分數源于分數,而又有別于分數。實踐證明,學生認識這一點非常困難,這是長期學習的種屬概念負遷移所致。學生會誤認為分數與百分數是包含關系,分數有的屬性,百分數也一定具有。為了跨越這一認識上的誤區,我采用了小組探究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學生區分清楚百分數和分數是不一樣的。
五、生活中的應用
1、經典文化中的百分數。
百發百中——100% 百里挑一——1%
2、做游戲。
石頭 剪刀 布
規則:兩人十次,想一想,你贏了對方幾次?贏的次數占總次數的百分之幾?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找成語中的百分數和做游戲,已能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數,并能將百分數應用到平時玩的游戲中。所以此環節承上啟下,意在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又體現“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在生活中找例子。
生本教育數學課堂練習是一堂數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培養積極的情感和態度、促進學生深層次發展的有效途徑;所以一節數學課,練習是否有效,將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所以課堂練習要設計有挑戰性習題,可以通過游戲、猜謎、闖關練習等形式,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當學生沉迷在問題的情境之中時,他們的無意注意就會轉化為有意注意并趨于主導地位,從而達到主動探究的目的。
六、總結
請告訴大家你這節課學習情緒的比率。
愉快占( )%
緊張占( )%
遺憾占( )%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9
教學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
3、通過主動發現的討論式學習,激發合作意識,培養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比的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支紅粉筆、 五支筆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理解意義
1、師:同學們,我們剛剛過完國慶節,你知道今年10月1日是祖國幾周歲的生日嗎?56年前的10月1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廣場上冉冉升起,讓每一位中國人為之自豪。但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國旗中還隱藏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呢!
出示出一面國旗:
3、判斷:小強身高1米,他的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強和爸爸身高比是1∶173。
明確:同類量相比單位名稱要相同。
四、總結全課,拓展延伸
1、去年奧運會中國女排在首場比賽中以3∶0擊敗了美國隊,打出了我國的女排風采。這里的3∶0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比相同嗎?為什么?
強調:這里的3∶0是表示兩個隊各贏了幾局,不是相除關系,而今天學的比是指兩個數的相除關系。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3、你知道嗎?公元4世紀希臘數學家歐多克斯,利用線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幾何比——黃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約是0。618,比大約為2∶3。
介紹:黃金割應用非常廣泛,國旗的寬與長的比是2比3,接近黃金分割,現在你們知道五星紅旗為什么這么美觀了吧!
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用到黃金分割:
T型臺上選模特也要求模特的身長與腿長的比符合黃金分割。
理發師也將黃金分割運用到發型設計中去。
……
課后同學們還可以去調查。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課本第十一冊“比的意義”。
教學目標:
1.掌握比的意義,會正確讀、寫比。
2.記住比的各部分名稱,會正確求比值。
3.理解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0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性。
4.通過自學討論,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和自學探究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誘發參與
1、師:“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這兩個數量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你會用哪些方法表示它們的關系?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數相當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數相當于果汁的.
師:2÷3是哪個量和哪個量比較?
生:果汁的杯數和牛奶的杯數比較。
師: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樣說?
生:牛奶的杯數和果汁的杯數比較。
2、師述:用新的一種數學比較方法,可以說成果汁和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用一種新的方法對兩種量進行比較。(板書:比)
3、師:那么這節課你想學習比的哪些知識呢?
。ㄊ裁唇斜,誰和誰比……)
二、自學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師指著板書問:2÷3求的是什么?是哪個量和哪個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幾分之幾,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師:對!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ò鍟汗团D痰谋仁2比3,學生齊讀。)
師:照這樣,牛奶是果汁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ò鍟号D毯凸谋仁3比2)
師: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較,為什么一個是2比3,而另一個卻是3比2呢?
生:因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師:對,研究兩個數量的比較,誰和誰比,誰在前,誰在后,是不能顛倒的。
出示試一試。
師: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潔液1份,水8份。
師:怎樣表示容液里洗潔液與水體積之間的關系?
生:先求出體積再比較。
課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長的山路,小軍用了15分鐘,小偉用了20分鐘。讓學生填表。
師:小軍和小偉的速度是怎樣求出來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師:說說900米和15分鐘的意義。
生:900米和15分鐘分別是小軍走的路程和時間。
師:那么小軍的速度又可以說成哪兩個量的比?
生:小軍的速度可以說成路程和時間的比。
師: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后匯報。)
生1:除法叫比。
生2:兩個數相除叫比。
師:兩個數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種叫法,你覺得“比”字前面加上一個什么字比較妥當?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師: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想一想這個比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什么關系?
。S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在“相除”下面加上著重號,學生齊讀比的概念。)
2.自學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稱等知識。
師: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68~69頁。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畫出來,自學完后同桌互相說說“我自學到了什么”。
。▽W生同桌相互說完后,集體匯報探究。)
生:我學會了比的寫法。
。ɡ蠋熤钢2比3,讓學生到黑板上寫出2∶3。)
師:2、3中的符號“∶”是什么呀?
生:這是比號。(板書:比號)
師:寫比號時,上下兩個小圓點要對齊放在中間。(讓學生同桌互相看看比號寫得是否正確,并接著匯報。)
生:我知道了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
師(指著2∶3)問:前項后項各是幾呀?(學生答后接著匯報。)
生:我知道了比的讀法。
。ń處熤钢2∶3,指名學生試讀2比3,然后學生齊讀2比3。)
師:我們已經知道比的讀法、寫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稱,想一想,你還學到了什么知識?
一、教材及學生情況分析:
“比的意義”是小學六年級第十一冊教材中教學重點之一。它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已有的兩個數相比的知識得以升華,同時也能夠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比的性質、比的應用和比例的相關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氨鹊囊饬x”這部分知識內容繁雜,學生缺乏原有感知、經驗、不易理解和掌握。針對知識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組織學生圍繞“比”的問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較、總結的教學方法,突出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2、教學目標:
“從知識與技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以下目標。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義,會正確讀與寫。記住比各部分的名稱,并會正確求比值。
。2)通過主動發現的討論式學習,激發合作意識,理解并正確掌握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明確比的后項不能為零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系的。
。3)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掌握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系。
二、教學方法的設計
1、用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對比的知識的研究興趣。
2、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能夠發現數學問題。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4、當堂鞏固,當堂反饋練習, 練習形式多樣,使學生從多種學習方式的活動中理解比的意義。
5、采用激勵、評價等多種有效的方法,鼓勵學生多比較、多思考,善于探究與協作交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
三、教學過程的活動與安排
。ㄒ唬﹦撛O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一則消息引起學生對比的知識的研究興趣,學生對這則消息進行討論、交流時,不但可以受到思想教育獲得情感體驗,同時能發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ǘ┳灾魈骄,合作交流
1、“比的意義”教學。
第一步給出班級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兩個條件,請學生提出問題并列式,根據學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確是男生和女生兩個量在比,啟發學生思維,除了用以前學的除法知識對兩個量進行比較外,還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進行比較。然后展開“比的意義”教學活動,說成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運用新知識說說。(說明:從學生身邊的數量中提取數學問題,從而引出新知識。運用舊知識進行傳遞,輕松快樂。)第三步,出示表格(填表)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不同類的數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比來表示。在上面兩個例子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出比的意義。
2、比的讀法與寫法、各部分的名稱、求比值的方法的教學。
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比的讀法和寫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自主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稱和求比值的方法。然后組織同學們匯報學習成果,引導學生介紹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導學生運用方法,能夠寫出幾個比的實例,計算出比值,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匯報過程中,尋找比值的規律,即可以是分數、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3、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比的后項為什么不能為零?
通過引導學生看板書,合作交流能夠比較出“比”、“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填寫出表格,再通過“相當于”這一詞的理解,明確他們的區別。
。ㄈ、總結、歸納引導學生談學習感受。
通過本節課學習,同學們學到了那些知識,請把你的收獲告訴大家好嗎?在學生匯報中,使本節課的知識點得以鞏固。
。ㄋ模、多層次練習,鞏固新知識。
練習形式多樣,既鞏固本節課的知識,又增加了樂趣,特別是培養學生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10
教學內容:教材第99~102頁例1~例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能依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和概括等能力,讓學生掌握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反比例關系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正比例關
系的意義是什么?怎樣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判斷兩種相關聯量成不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2.下面哪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為什么?
(1)時間一定,行駛的速度和路程。
(2)數量一定,單價和總價。
3.說一說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在什么條件下,其中兩種量成正比例?
4.引入新課。
如果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之間會怎樣變化呢,變化又有什么規律呢?這兩種量又成什么關系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反比例關系。(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2。
出示例2某運輸公司要運一批300噸的貨物。讓學生計算并完成填表任務。
每天運的數量(噸)1020304050
所需的天數
在本上填表,并觀察思考能發現什么?指名口答,老師板書填表。讓學生按學習正比例的方法觀察表里內容,相互之間討論,發現了什么。
指名學生口答討論的結果,得出:
(1)每天運的噸數和需要的天數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的量)需要的天數隨著每天運的噸數的變化而變化。
(2)每天運的噸數縮小,需要的天數反而擴大,每天運的噸數擴大,需要的天數反而縮小。
(3)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律是: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總是一定的。(板書: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一定)因為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都是240。提問:這里的24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這里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的板書補充成:運的總噸數一定時,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一定)
2.教學例1
出示例1。
請同學們按照剛才學習例4的方法,自己學習例1,仔細想想你發現了些什么?學生觀察思考后,小組討論:長方形的面積比變,當長發生變化時,長方形的寬發生變化嗎?變化的規律是怎樣的?
3.概括反比例的意義。
(1)綜合例1、例2的共同點。
提問:請你比較一下例1和例2,說一說,這兩個例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概括反比例意義。
例1、例2里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什么關系的量呢?請同學們看第101頁1~3自然段。說明:像例1、例2里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變化時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迫問: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乘積是不是一定)提問:如果用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那么上面這種關系式可以怎樣寫呢?(板書:xy=k(一定))指出:這個式子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x和y,y隨著x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乘積k是一定的。這時就說x和y成反比例關系。所以,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我們就用xy=k(一定)來表示。
4.具體認識。
(1)提問:例1里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例2里的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2)提問:看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關鍵要看什么?
(3)判斷。
現在回過來看開始寫的關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當工作總量一定時,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成什么關系?為什么?指出:根據上面所說的反比例的意義,要知道兩個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只要先看這兩種量是不是相關聯的量,再看兩種量變化時乘積是不是一定。如果兩種相關聯的量變化時乘積一定,它們就是成反比例的量,相互之間的關系就是反比例關系。
5.教學例3。
出示例3,看書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追問:判斷兩種量成不成反比例要怎樣想?其中關鍵是看什么?
三、鞏固練習
用剛才我們說的判斷方法來做幾道題。
1.做練一練。
指名學生口答,說明理由。(可以寫出數量關系式看一看)
2.下題兩種相關聯量成不成反比例?為什么?
一根鐵絲,剪成每段2米,可以剪成5段;如果剪成4段,平均每段x米。
3.做練習十二第1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用怎樣的式子表示x和y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成反比例?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關鍵是什么?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二第2~4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初步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提高學生綜合概括推理的能力.
3.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運用變化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掌握正反比例的變化的規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ㄒ唬┳蛱炖蠋熧I了一些蘋果,吃了一部分,你能想到什么?
。ǘ┙處熖釂
1.你為什么馬上能想到還剩多少呢?
2.是不是因為吃了的和剩下的是兩種相關聯的量?
教師板書:兩種相關聯的量
。ㄈ┙處熣勗
在實際生活中兩種相關的量是很多的,例如總價和單價是兩種相關聯的量,總價和
數量也是兩種相關聯的量.你還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二、新授教學
。ㄒ唬┏烧壤牧
例1.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時間(時):路程(千米)
1 :90
2 :180
3 :270
4 :360
5 :450
6 :540
7 :630
8 :720
1.寫出路程和時間的'比并計算比值.
。1) 2表示什么?180呢?比值呢?
。2) 這個比值表示什么意義?
。3) 360比5可以嗎?為什么?
2.思考
。1)180千米對應的時間是多少?4小時對應的路程又是多少?
。2)在這一組題中上邊的一列數表示什么?下邊一列數表示什么?所求出的比值呢?
教師板書:時間、路程、速度
。3)速度是怎樣得到的?
教師板書:
。4)路程比時間得到了速度,速度也就是比值,比值相當于除法中的什么?
。5)在這組題中誰與誰是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如何相關聯的?舉例說明變化規律.
3.小結:有什么規律?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12
教學內容:教材第65~66頁整數、小數四則運算及運算法則、四則運算之間的關系、“練一練”,練習十二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正確掌握整數、小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及整數計算法則與小數計算法則之間的聯系,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加減法之間、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應用這種關系進行驗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復習整數和小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加深認識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法則,能正確地進行整數和小數的四則運算,并能驗算。
二、復習意義和法則
1、復習整數四則運算意義。
提問:通常所說的'四則運算是指什么?誰來說一說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各是怎樣的?結合學生說明的意義,要求學生舉例說明,注意減法和乘法舉例聯系加法,除法舉例聯系乘法。
2、提問:你能根據剛才整理的知識說一說整數四則運算之間的聯系嗎?
3、做“練一練”第1題。指名學生說一說。
減法對于加法、除法對于乘法各是什么運算?
4、做“練—練”第2題。
(1)做第(1)小題。
小黑板出示。學生分兩組,分別做加法題和減法題?诖鸬脭,老師板書。提問:計算整數加法和小數加法有什么共同特點?計算整數減法和小數減法有什么共同特點?大家把黑板上的加、減算式比較一下,再想一想:整數、小數的加法、減法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出:因為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所以整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都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并且都從個位算起。加法里哪一位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減法里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作十再減。
(2)做第(2)小題。
指名兩人板演列豎式計算,分別做乘、除法。學生分兩組,分別完成乘法和除法計算。集體訂正。提問:整數乘法和除法是怎樣計算的?小數乘法和除法計算和整數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出:計算整數乘、除法都要按法則進行計算。小數乘法先按整數乘法算,再根據因數里一共幾位小數,在積里點上小數點;小數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來除,同樣注意小數點的處理。
5、學生練習。
(1)計算:2637+851 42-7.5 1.4×15 2.4÷12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做“練一練”第3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算。提問:誰來說一說,在計算時有。和1時,有哪些規律?
三、復習四則運算關系
1、整理四則運算關系。
讓學生完成教材第65頁上的填充。提問:加、減法算式各部分之間有怎樣的關系?乘、除法算式之間呢?(老師板書)
2、學生練習。
(1)提問:四則運算的這些關系有哪些應用?
(2)做“練一練”第4題。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四組,分別做前兩題和后兩題。集體訂正,要求說說各是依據什么來驗算的。
四、綜合練習
1、口算練習十二第2題。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口算結果并板書。引導學生討論,說說每組計算有什么規律。
2、做練習十二第3題。
要求學生一組一組題填符號,然后思考在乘法和除法計算里,你發現結果有什么規律?讓學生說一說發現的規律。
3、做練習十二第4題。
讓學生估計得數,并說明想法。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你進一步認識了哪些內容?
六、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二第1題和第5題。
家庭作業:練習十二第4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13
設計說明
“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小數以及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與分數有著密切的聯系;谝陨险J識,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感知百分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百分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引入課題和百分數意義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都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通過課前對百分數的收集,使學生認識到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以實際生活情境為載體,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注重新舊知識的對比和遷移,體現類比的思想方法。
對比和遷移能使學生容易接受新知識,防止新舊知識混淆,提高學生的辨別能力,從而扎實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學百分數的意義是在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設計中通過與分數的意義進行對比,明確分數的意義與百分數的意義的區別,更加突出百分數的意義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倍比關系。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的生活中有關百分數的資料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看了這段資料,你發現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引導學生發現百分數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師:你知道這些數叫什么數嗎?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樣的數?
學生討論后,教師明確:像上面這樣的數,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數。
2.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百分數的資料。
師:同學們收集到的百分數資料可真多!看來百分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那人們為什么喜歡用百分數?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百分數有什么含義呢?帶著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學課堂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14
教科書第61——62頁,練習十七第1——4題
本節課主要教學比的意義,比的讀寫法及比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它是進一步學習比矛盾基本性質及比的應用的基礎。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正確理解比的意義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用實物演示及投影儀進行輔助教學,學生還是不難掌握的。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數的關。
正確理解比的意義。
1、通過實物及學過的關系式等概括出比的意義,用講授法講解說明兩個數的`比的表示法,引出比號以及比的讀法。比中兩項的名稱和比值的概念。
2、舉例說明比值的求法,以以及比和除法的聯系。
常分米,款分米的紅旗一面,投影儀
一、復習引入。
1、出示紅旗。
講解:它常分米,款分米。要對這面旗的長和寬進行比較,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導學生回答:
要表示紅旗的長和寬的關系,可以求長是寬的幾倍,或者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板書;3÷2=3/2……長是寬地3/2。
2÷3=2/3……寬是長到2/3。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導語:(教師自備)
板書:比
2、教學比難道意義。
1、)紅旗長和寬的關系,也可以這樣說:
長和寬的比是2 比3,寬和長的比是2比3 。
2、)出示投影片:
“一輛汽車2小時行使了100千米,這輛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多少千米?”
求汽車路程和時間的比是:100比2。
3、)學生討論比的意義。
4、)教師小結: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3、教學比的讀寫法,各部分的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1、)比的寫法:3比2 記作3 :2。
2比3 記作2 :3。
100比2 記作 100 :2。
2、)比的讀法。
3、)比的各部分的名稱:
3 : 2 =3÷2 = 3/2
。 。 。 。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4、)比值;
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說明:比值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時表示,有時也可以是整數。
比的后項不能0。
4、做教科書第62頁上半部分的“做一做”的題目。
5、教學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6、做教科書第61頁下半部分的“做一做”的題目。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七的第1題。
2、做練習十七的第2、3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知識?如何求比值?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15
教學課題: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P104~P106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百分數,知道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3、培養和作意識,以及比較、分析、綜合和應用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意義,會讀、會寫。
教學難點:
意義,以及與分數的比較。
教學準備:
口算卡、答題卡(考驗)、實物投影、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口算練習(認識學生):
50×3=17÷100=25×4=60÷80=3÷20=
2、續編故事《白雪公主》——去救小矮人。
“看:哪一支隊伍能成為我們班最有實力的代表隊!
二、探究新知
1、理解意義,學習讀、寫法
幫白雪公主挑選冒險隊伍(課件出示)。
猜一猜。
獨立分析。
合作探索,教師巡視,參與挑選(討論1)。
匯報(討論2):
說明挑選原因。
引導:比——成功的幾率。
定義:百分數。
帶:寫法、讀法、表示?
。ㄔu:我們班最有實力的代表隊)
觀察(課件)
百分數的分子的情況:由于百分數是表示兩個數的比率關系,所以分子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可以是小于100的數,也可以是等于或大于100的數。
小結:談收獲。(板書補完課題)
感知用途:看資料(課件),拓展。
。、應用
迎接白雪公主的挑戰(課件出示)。
完成課本P105的1和P106的1、2題
。ㄩ_火車:1;)
。ㄍ队罢故镜2題)
。ǚ謩e說分數、百分數的意義)
。ㄔu:我們班最有實力的代表隊)
3、百分數與分數的比較(評班級代表隊的關鍵)
討論——幫小矮人們解答疑問。
三、應用
。ɡ蠋熞蚕嘈,經過了時間的磨練,大家的知識肯定會有所增長)
1、P106的.4、3題。
2、聯系實際:
、。本次營救的成功率?
、。我們班有條件加入白雪公主的冒險隊伍的人占全班的___%。
。ㄔu:我們班的代表隊)
四、拓展
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風影隊:
火影隊:
霧影隊: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
做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相關文章:
分數的意義小學數學教案04-13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案01-20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02-25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教案04-10
比的意義教案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04-07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分數的意義04-20
小學數學《比的意義》說課稿06-11
小學《數學分數的意義》教案設計06-12
除法的意義數學教案05-21
《小數的意義》數學教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