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實用【2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
當前,在教育教學領域,雖然素質教育之花處處勃勃開放。但是,學校教育還沒有從“應試教育”的陰影下走出來。許多學生的感情還很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因而,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很有必要且很重要。
心理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為心理素質教育的核心,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所謂人格教育,是指針對學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動機、態度、理想、價值觀等方面所實施的指導和教育。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學生主流,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在教學思想上要滲透健全人格教育。
教育者應把學生培養成有堅定的人生信仰,有正確的價值觀念,獨立自主,富于責任和熱情,真正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結合在一起,并置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之上,從而實現自我的人。
心理素質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樣的人,需要我們去引導。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點滴入手,滲透人格教育,做到名副其實的教書育人。
其次,健全人格教育滲透于教學內容之中。
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面向百分之百的學生,把愛的種子撒向每一個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沐浴在愛的陽光雨露中。既愛“金鳳凰”,也愛“丑小鴨”。愛一個好學生并不難,因為他本身就討人喜愛。愛一個“問題學生”才是我們的重大考驗,而這正是教師的天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個性的學生是不存在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個性。比如:一位學生特別喜歡畫畫,可是處理不好學習與發展興趣愛好的關系,教師不是扼殺他的愛好,而是進行家訪,做耐心細致的工作,還和他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在教師的幫助下,這個學生不僅成績優秀,當上“三好”學生,還多次在市地舉辦的美術大獎賽中獲獎。鑒于此,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還要想方設法地為發展學生的個性創造條件。教師可以幫助他們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學科小組,指導他們做實驗,搞調查,寫論文,提高綜合能力,等等。這樣,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自信心,維護了自己的人格,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第三,是教學方法上的滲透。具體做法如下:
、弊鹬貙W生獨立的'人格。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能對學生諷刺挖苦,肆意辱罵,更不能體罰。一個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會影響他一輩子。教師應為學生創設一種能夠進行創造學習和活動的氛圍,使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所具有的能夠成為一個“最好的學生”的潛在能力。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采取“高高的舉起你的左手”的教育策略,從而使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
、步M織學生進行人格分析。
教師要組織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自我分析,相互分析,從而加深對自我的認識。學生通過召開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討論,統一認識,提高辨別能力。以歷史教學為例:歷史學科實質是一門關于“人”的學科。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使學生能夠汲取歷史智慧,形成進步的歷史觀和人生觀,能夠正確認識生活中的歷史并歷史地認識生活。即使是一代偉人的毛澤東同志,我們也辯證地分析其人格的兩重性。何況我們蕓蕓眾生呢?從而,引導學生一分為二地分析自己的人格,既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又挖掘出“小我”來,為進一步完善人格作了充分的準備。
、硯椭鷮W生完善健全人格。
教師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立人格,又幫助學生進行了人格分析。那么,接下來,順理成章地,教師就能夠與學生一道,完善學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這樣,我們的人格教育也就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了。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校人格教育并非短期奏效,不會朝夕即獲成功的。人格教育是一項復雜的艱巨的長期的工程,我們要用自己一顆顆火熱的心,去碰撞每一位學生的心靈,直至生產燦爛的火花!
小學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
第一課 性格決定命運
活動目標:
通過討論、幫助學生認識到受人歡迎的性格是這樣的? 如何培養良好的性格、提高自身素質。
活動形式:自我分析,集體討論
重點難點:如何培養良好的性格
活動準備: 制作幻燈片
1、有所作為的人一般具備哪些共同的性格品質?
2、怎樣培養良好的性格)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被成為天才發明家的愛迪生,相信同學們都很熟悉,他從小家境貧寒,被學校人為是能力低下的學生而被學校開除,他離開學校后,做過報童,學過木工,因一次在火車上搞實驗不慎失了火,結果受了處分,挨了打,耳朵也變聾了。但他克服一切困難,利用空余時間努力學習,苦學好問,搞起實驗可以幾晝夜不眠,最后終于成為電學方面的大發明家,(提問)愛迪生的成功給了你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良好的性格是怎樣的?如何培養?(板書課題)受人歡迎的性格,我需要
二、介紹性格有關知識
三、小組討論
1、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討論有作為的人一般具有哪些共同的性格品質?
2、各小組選派代表進行課堂交流
3、教師總結 總結同學們剛才交流的內容,我們來歸納一下,一個有所作為的人一般具備以下這些良好的性格品質。
。1)自信(2)恒心(3)熱情和癡心(4)雄心和創新精神(5)輕松愉快的心境和廣泛健康的興趣
同學們,對照一下你自己,你具備了良好的性格品質?
四、自我分析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分析,進行課堂交流 教師總結
五、集體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談如何培養良好的性格。如果你在學習中缺乏恒心,鼓勵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約束自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有恒心的人,如果你某門功課學不好,先找原因,不要盲目下結論,否定自己,相信只要努力了,你就有所收獲。同學們還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來談談。教師歸納一下培養良好性格的方法 要向自己明確地提出培養良好性格的任務。要為自己制定明確的目標,鼓勵自己要有實現目標的信心與勇氣。
第二課 怎樣對待長輩的叨嘮
活動設計 12、13歲的學生已經進入青春早期。他們具有更強的自理能力,做事喜歡憑自己的主觀愿望,開始想擺脫父母的左右,已不愿與父母談更多的關于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長輩則喜歡以自己的生活經歷教訓晚輩。同樣的內容重復多了,就變成了叨嘮,這樣的叨嘮則影響了兩代人之間的關系。
本課程首先讓學生認識長輩一般都在什么情況下叨嘮,然后要清楚叨嘮的內容對自己有沒有益處,最后是探討在不傷害父母感情的前提下,怎么對待長輩的叨嘮。
輔導目的
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況下叨嘮。
2、明白父母的叨嘮是關心,愛護孩子的一種特殊表達方式。
3、探討對待叨嘮的好辦法。輔導方式
1、小組討論
2、小品表演
3、社會調查 輔導前準備
1、課前做好一份社會調查。
2、排練小品《小亮在家一、二》
3、準備一幅田園風光油畫。輔導時間與場地 輔導時間:一學時。
輔導場地:團體輔導室。輔導步驟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早上好!我們彩虹聊天的時間又到了。我們今天聊的話題是:怎樣對待長輩的叨嘮。
二、說說自己
1、介紹自己今天有幾歲了。(我今年)
2、現在,你們當中有哪些同學能主動把自己的作業給爸爸媽媽看呢?(教師評價:大家的這些表現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們長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獨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三、說叨嘮
1、你的爸爸、媽媽或者其他長輩喜歡叨嘮嗎?討論(讓學生們七嘴八舌討論一分鐘)
2、長輩一般是在什么情況下叨嘮呢?(指名發言)
3、看小品表演《小亮在家》。小亮放學回到家里,放下書包后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久媽媽回來了!傲亮,在干什么呢?寫完作業沒有”媽媽一邊換拖鞋一邊問道!耙粫䞍涸賹懓!薄翱鞂懽鳂I去,快去呀!”媽媽話音剛落,爸爸也回來了,爸爸還沒放好提包忙問:“亮亮,今天表現怎么樣?還有”爸爸還沒問完。亮亮就已經不耐煩了,沒好氣地說:“不怎么樣,還不是老樣子!闭f完就看他的電視,這時,爸爸瞪著眼睛
4、討論:小亮為什么會煩惱呢?
5、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什么情況下叨嘮?他們往往喜歡說什么呢?(舉手發言)這個問題的討論還可以分兩步進行:
、賯別發言;②小組交流。教師的`評價則可以說:“真有意思”“挺特別的”“我十分同情你”,“他們這樣說可以理解”等。
6、實話實說:在日常生活中,當你聽到長輩叨嘮你的時候,你會有什么反應呢? 教師小結:聽著父母反反復復地說著同一個內容,大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想法是比較正常的,可以理解。
四、爸爸媽媽的話
1、教師:上課時,老師做了一份社會調查,并把這次調查的談話記錄下來了,下面,我們一些來聽聽爸爸、媽媽是怎么說的。
2、播放社會調查的錄音實況
(問:×××,您好,現在,想請你來談談關于“叨嘮”的話題.問:×××,您好,你的孩子快12歲了,當你想跟他說一件什么事的時候,他有時候就表現得很不耐煩的樣子,這時候你是怎么想的?)(這份社會調查一定要提前兩周去做,而且要細致,提問的問題要有針對性,要讓每一位被訪的家長說出他們最想與孩子講的話,家長的姓名盡可能不公開。)
3、小結:剛才,我們聽了爸爸、媽媽的心里話,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靈的震憾。叨嘮是天下父母關心孩子,愛護孩子的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
五、消除煩惱
1、討論:叨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當自己的想法、做法與父母長輩的愿望不一致時,你是怎么做的?(讓學生充分舉手發言,教師適時點撥小結方法。)(1)安靜聆聽法;(2)轉移注意力法;(3)自我諷刺法;(4)解釋說明法。
2、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二》
亮亮放學回到家里,放下書包后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久,媽媽回來了,媽媽進門就問:“亮亮,寫完作業了嗎?”“媽媽,看一會兒電視就去寫,放心吧!”亮亮笑瞇瞇地幫媽媽拿拖鞋。媽媽笑了笑,就做飯去了。亮亮剛要坐下來,這時,爸爸也回來了,剛進門就問:“亮亮,今天表現怎么樣?”亮亮調皮地一笑:“還好,老爸,我這個兒子不會給你丟臉的!闭f完又繼續看電視!傲亮,今天的日記準備寫什么內容”爸爸又問了許多問題,亮亮沒有發火,只是靜靜地聽著討論:亮亮是怎樣對等長輩的叨嘮的?(讓學生用前面出示的方法來解答。)
六、幫幫你 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父母長輩的叨嘮,你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大家幫助嗎?(讓大家把問題寫在紙條上,通過討論來解決。)
七、小結
父母親由于愛而叨嘮孩子,因為感激,我們能理解他們的用心良苦。讓我們共同架設起一座虹橋,人和人之間多一份理解,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補充活動 開展輔導兩周之后再次做社會調查,讓家長談談孩子在這段時間的表現和變化,為今后開展輔導工作積累第一手資料。
建議
本課程適用于小學5、6年級以上至初中學生,在整個輔導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發揮他們的主動性,避免說理式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輔導室里以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座位輕松入座,不必要求學生坐姿如何,只要得體大方即可,使輔導活動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第三課 班里的開心事
。ㄒ唬檔案館](2-4分鐘)看圖想像畫面背后的故事。
。ǘ咨詢臺](7-9分鐘)
1.大家猜猜,發生了什么事使老師和同學這么開心呀? 2.學生交流、討論。3.指名說。
4.教師加以歸納,并要學生寫在圓圈中。班干級里發生的、能讓大寮感到高興的事,主要有兩方面:要么是集體獲得榮譽,要么是集體開展了有意義的活動。
。ㄈ活動區](18-20分鐘)
1.先讓學生回憶班里發生了哪些開心事。
2.講清楚游戲的規則:老師擊鼓,學生傳花;鼓聲停止,誰手里拿著花,就站起來,講講班里發生過的一件開心事。講完之后,可以隨意將花放在哪位同學面前,從那位同學開始傳。3.開始游戲。
。ㄋ模實踐園](6-8分鐘)1.導語引入。
2.教師讀句子,適當理解。3.學生選擇。4.教師總結。
【小學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11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1-04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學08-27
小學六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02
[合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4-06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教案04-11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優秀03-29
最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2-13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實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