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教案>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

    時間:2025-04-14 07:20:29 三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1

      學科

      語文

      年級/冊

      三年級(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課題名稱

      第二單元

      5《守株待兔》

      教學目標

      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體會“守株待兔”的寓意,要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難點分析

      這則寓言采用文言文形式,學生在理解上較困難。

      教學方法

      1、通過情境誦讀和想象,感悟這篇寓言所表達的內涵。

      2、通過討論體驗主人公的心態。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導入

      1、在走入今天的課堂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小動畫,《守株待兔》動畫導入,直觀引入課題。

      知識講解

     。y點突破)

      2、授新。

      1)成語“守株待兔”的來歷:守株待兔是一個成語,據《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只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2)梳理字詞

      下面跟老師來讀:看守、一株、等待、宋朝、耕田、觸碰、頸部、解釋、其他。不熟練的同學再暫停視頻自己練一練。

      耕字念gēng,它是左右結構,注意左面是三橫,最后一筆捺變成點,右邊是井,組詞耕耘,耕耘的意思是:犁地除草。泛指農耕之事;還比喻辛勤勞動。

      由于這是一篇小古文,所以有些字詞的意思跟現在的不太一樣,老師把難理解的字詞意思整理了一下,方便我們理解課文。

      株:露在地面上的斷樹根。

      走:跑,逃跑。

      耒(lě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像木叉。

      冀:希望。

      因:于是,就。

      釋:放下。

      這些你都記住了嗎?沒記住的可以找張紙抄寫下來,一會不會的時候再看一看。

      3)

      學習課文

      教師范讀,讀古文的時候要注意每句話的停頓,你能根據老師的停頓再讀一讀嗎?

      學生跟讀,讀通順之后,我們來試著理解文章的意思,你能根據之前的解釋翻譯古文嗎?試一試!

      釋義: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本句中的耕者是指耕種的人,也就是農民這句話的意思是: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個樹樁。接下來會發生什么?讓我們繼續看。

      兔走觸株,折頸而死。你能試著翻譯一下嗎?大意是:兔子奔跑著撞上了樹樁,扭斷脖子死掉了。發生了這么好的事情,農夫肯定非常高興。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這句話中冀是希望的意思。復有再,又的意思。所以翻譯成:于是放下了農具,不再耕種,天天守在樹樁旁。希望能再次得到只兔子。那他的夢想有沒有實現呢?我們接著看。

      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兔子不能再獲得了,他自己也因此成了宋國的笑話。

      3、小結:

      1)現在我們已經理解了本文的意思,那為什么農民不能再次得到兔子呢?你知道原因嗎?(那是因為兔子撞樹而死的事情是偶然發生的,是農民運氣好碰上了,這并不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所以他不會再獲得兔子了。)

      2)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試著說一說。(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靠運氣得到想要的東西的幾率是萬分之一。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的遺憾。)

      3)最后我們再次看這篇古文,你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嗎?課下我們可以試一試。

      課堂練習

     。y點鞏固)

      4、課堂練習:

      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暫停視頻,思考一下再寫。

      因釋其耒的釋是放下的意思,冀復得兔的復是又、再的意思,你都寫對了嗎?

      2)稍微增加一點難度,不過只要你多一點耐心去理解一定不是問題,暫停視頻,加油!

      下列句子中的“為”與“而身為宋國笑”中的“為”意思相同的是:

     、偕嘁煌露x盡為所吞

     、跒槿酥\而不忠乎

     、凼嘉驗樯绞

     、艽撕五岵粸楦:

      解釋: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中為的意思是被的意思,與而身為宋國笑的為意思相同。

      為人謀而不忠乎中為是做事的意思,句意為:為別人是不是盡心竭力了?

      始悟為山市中為食是的意思,解釋為這才明白是山市。

      此何遽不為福乎中為也是是的意思,意思是怎么就知道這不是一件好事呢!所以這道題選擇一。

      小結

      通過這篇課文我們學到了: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怎么樣,這節課的知識你是不是都掌握了?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讀準字音、讀好句讀,讀出韻味。

      2、能錯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

      3、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復述故事。

      4、能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并嘗試運用。

      教學重點:

      結合注釋、插圖、想象理解寓言內容。

      教學難點:

      感悟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溫故知新。

      二、圖片導入,揭題解題:

      1、這節課,我們學習另一則寓言,出示圖片,指圖示意生讀課題。

      2、板書課題,理解"株"和題目的意思。

     。1)伸出小手一起寫課題。

     。2)理解詞義及題目:"株"什么意思?指圖,這就是樹樁。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大聲朗讀課題。

      3、了解作者:

      《守株待兔》是誰寫的?(韓非子,姓韓名非,子是后人對他的尊稱。戰國末期的哲學家、政治家。)

      4、了解學生對故事的掌握情況。

      指課題,在此之前,誰聽過、看過這個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你真會講故事,生活中處處能學習語文。今天啊,我們學習的是文言文。請你回憶一下,文言文學習哪三步曲?

      讀準字音讀好句讀讀出韻味

      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

      想象畫面復述故事感情道理

      請大家打開書朗讀課文,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好句讀,讀出韻味。開始:

      1、易讀錯的句子。

      會讀了嗎?考考大家。

      出示:

     。1)折頸而死

      過渡:誰來讀?

     。ㄖ该x,評價"頸"字讀得很規范,再指名讀,齊讀。)

     。2)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這句怎么讀?(指名讀)有沒有不同的讀法?指名說,適時評價,聽了來了嗎?他是這樣斷句的。

      讀好斷句。

      出示: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這句話應該這樣讀,自己試試。練習讀——指名讀——補充讀——齊讀。

      過渡:為什么這樣讀,一會理解了咱們就明白了。像老師這樣,在書上做好記號。

      過渡:這句話誰來讀?

     。3)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指名讀)

      這里面"為"是多音字,想一想,這個字在句中什么意思?

      小結:我們讀音的時候啊,可以結合字意來讀。知道怎么讀了嗎?再讀一遍。

      過渡:把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讀一讀。

      2、讀出韻味

      自由練讀,指名讀,集體讀。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過渡語:課文會讀了,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讀讀這個小故事,請你輕聲地讀課文,要求:借助注釋來理解每句話的意思,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好,開始。

      1、輕聲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句意

      2、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誰讀懂了第一句話?指名說:先讀原句,再說意思(評價:非常正確)

      過渡:在這句話里啊有個"走"出示

     。2)鞏固“走”的意思

      出示: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走”是什么意思?(跑)

      百獸見之皆走讀百獸見之皆走,走什么意思?

      兒童急走追黃蝶,讀兒童急走追黃蝶,走什么意思?

      小結:這些走啊都是跑的意思,看來這個字古今古今意思差別很大很大。

     。3)想象畫面

      我們想一下,當這個種田人撿到兔子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讀句子,問什么意思),這里面有個“復”字,“復”什么意思?小結:看來看工具書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出示:因釋其耒而守株

      種田人為了什么放下手中的農具而守在樹樁子旁邊?指名說(僥幸得到兔子)

      小結:正是這個原因,種田人才放下了農具,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因的`后面要停頓。一起讀讀。

      看看書中插圖,仔細這個種田人眼神和動作,展開想象,想象一下,當他白撿到一只兔子以的,會怎么想?

      指名說——補充說——補充說

      小結:要是一直有兔子,那該多好!追問:他會怎么做?

      指名說,提示觀察一下他眼神怎么做的?(死死盯著)

      ——指名說(恐怕把兔子錯過去)

      引讀:正是這樣的原因,他才:出示句子,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指名讀,再讀,一起讀。

      導讀:第一天過去,第二天,這個種田人還是——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這時候他的莊稼已經——,可是,他卻依然——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過渡:像他這樣什么也不做,一心守著樹樁子,滿腦子都是兔子來撞死,對于他這種想法,你能一個詞形容呢?(白日做夢)

      教師板書:白日做夢癡心妄想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心存僥幸

     。4)交流第三句:

      他這樣,結果會怎樣呢?生自由答,引導讀書上句子

      適時板書:一無所獲為宋國笑

      出示句子: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追問:笑是什么意思?誰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誰能用自己的話,加上想象,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自己先練練。

      指名說——評說

      小結: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大家想一想,他為什么被為宋國人嘲笑?

      3、感悟道理

     。1)生談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導理解:想到我們平時積累的格言、歇后語之類的話了嗎?出示:

      生自由讀讀,瞎貓碰到死耗子——碰巧了

      不勞動者不得食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種田人的鄰居,你打算怎么勸他?可以用上這些格言。

     。2)讀了這則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其一: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板書:一份耕耘一份收獲。

      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現象當成經常發生的事。

      四、背誦課文,活學活用

      指導背誦:懂得這么深刻的道理,我們通背誦下來嗎?自由背,齊背(提醒,別把韻味丟了)

      五、總結作業:

      1、回家把《守株待兔》這個小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你的家人聽。

      2、回家找來《曾子殺豬》《老馬識途》這兩則寓言讀一讀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3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設計思路:

      1.這篇課文是寓言,內容易懂,因此,自讀自悟是本課教學所體現的主要特點。運用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理解重點詞句和課文內容。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閱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自我感悟和體驗,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通過說(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寫突破本課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研讀中明白寓意:不勞動不會有收獲,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3.復述課文,并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你們喜歡寓言故事嗎?今天,老師將要和小朋友一起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2.板書課題:5守株待兔,齊讀課題(強調"株"的讀音)

      3.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梳理問題:"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過渡:剛才小朋友都交流了自己想知道的問題,那么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有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生)讀書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件演示課文錄像)伴隨著老師的朗讀請大家來欣賞課文,邊聽邊思考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株"在文中指的什么?("株"指的是樹樁。)

      樹樁是露出地面的大樹的一部分。

      我們再來看課題,"守株待兔"就是?(守著樹樁等待兔子。)

      三、初讀課文,說出大意

      師:那么,這個人為什么要守著樹樁等兔子呢?結果又怎么樣呢?請同學們各自把課文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生讀課文)

      1.這個人為什么坐在樹樁旁等兔子?(板書;等)

      2.那他又怎么會在樹樁邊撿到野兔的呢?

      3.后來,他等到兔子了嗎?田里變得怎么樣?

      4.同學們對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清楚了嗎?默讀課文把這個故事的大概意思說一說。

      四、自主讀書,合作交流

      1.自主讀書:

      師:小朋友現在就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用線條或?標注在書上,也可以和你的同桌小聲說說,討論、討論。

      (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能力,養成勾畫、旁注的好習慣)

      2.合作交流:

      (1)請2-3名孩子匯報讀懂了什么?

      (2)同桌交流自己讀懂的地方

      (3)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說給小組的同學討論、討論,大家一起解決。

      (互相解疑,既滿足了孩子匯報的欲望,又能輕松解決孩子提出的大面積問題,對問題進行梳理)

      (4)師生共同解答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請學生細讀第一段劃出有關野兔撞死在樹樁上是碰巧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詞來引導學生想象一下造成野兔驚慌失措的原因,繼而得出野兔一定是遇到了危險的事,碰死在樹樁上純屬一件巧合的事,接著便讓學生談他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得出偶然的事件是不能經常發生的.。(板書:偶然)

      五、個性朗讀展示,自主評價

      過渡:小朋友,老師發覺你們真是會讀書的孩子,解決了這么多的問題,你們想把自己讀得最好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嗎?現在,小朋友就選你喜歡的部分,把你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用感情朗讀的方式表達出來。

      1.學生自主練讀。

      2.生朗讀展示并評價。

      (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閱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自我感悟和體驗,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且在評價中不斷的提高閱讀能力,進一步深化對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討論交流,理解寓意。

      1.師:小朋友讀得可真好,那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好嗎?

      生甲:我覺得這個人太懶了,我才不會象他這樣!

      生乙:我覺得這個人太笨了,不會動腦筋,天上掉餡餅的事哪會有呢?

      生丙:我覺得很高興,因為讀第三自然段時我當了一回小老師。

      ……

      2.小組交流合作:

      師:小朋友的感受可真多,如果這個守株待兔的人就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生甲:我想對這個守株待兔的人說:你真傻呀!你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發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你趕快種地吧。

      生乙:我想對這個守株待兔的人說:你這個懶家伙,想要不勞而獲只會餓死!

      ……

      3.滿足所有孩子的愿望:假如老師就是哪個守株待兔的人,把你們想說的都說出來吧!(相機板書:一無所獲)

      (學生發自內心的感受和說法,就是揭示寓意的最好途徑,通過相互的交流,學生也就明白了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從而突破重難點)

      七、拓展延伸,激發想象,訓練聽說能力

      假如這個"守株待兔"的人聽到了你們對他說的話,他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

      1.自主說(或寫),組內交流、匯報。

      生甲:這個"守株待兔"的人聽了就會覺得我們說的有道理,從此不在那里等待了,他的莊稼又豐收了。

      生乙:那個"守株待兔"的人聽了就會想,我才不會相信你們這些小家伙的話,繼續坐在樹樁旁等待,結果餓死了!

      ……

      (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又訓練了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更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了寓意)

      八、課外延伸,古今文對照

      過渡:其實這則寓言故事古人很早就寫出來了,你們想看看古人是怎么寫的嗎?

      1.大屏幕出示《守株待兔》文言文(帶注釋)

      2.師范讀

      3.生自讀,并結合注釋揣摩意思。

      九、作業、

      1.觀察分析,練習寫生字,同桌互相評價。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或其他人聽

      3.推薦課外讀物:課外閱讀《伊索寓言》《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故事》《童話故事》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寫9個生字,會認 4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 的新詞。

      2.能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其中蘊涵的道理。

      3.了解寓言這一文學體裁的特征。

      過程與方法

      1.解決生字障礙,結合注釋理解課文的意思,熟讀并背誦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課文敘述的故事講給其他同學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做事情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只有辛勤付出才會有收獲的道理。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寫9個生字,會認4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了解寓言這一文學體裁的特征。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做事情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只有辛勤付出才會有收獲的道理 。

      課時安排

      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古時候有一個農夫,有 一次,他在種田的時候看見一只野兔撞在樹樁上,農夫很開心,把野兔撿回去飽餐了一頓。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最后農夫卻落得被眾人笑話的下場,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來尋找答 案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課文,重點指導“宋”“釋”“耒”“冀”等生字的讀音。

      2.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頸、釋”這些生字時可以采用動作表演的方法;學習“株、耕、觸”這些生字時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

      “加一加”識字法:

      株=(木)+(朱)

      耕=(耒)+(井)

      觸=(角)+(蟲)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守”下部的“寸”的橫要舒展,寫在橫中線上。

      “株”左窄右寬,左部“木”的最后一筆是點。

      “宋”左撇和右捺要伸長、舒展。

      “耕”左部的“耒”三橫間距均勻,右部的“井”豎撇和豎伸長舒展。

      “頸”左部的最后一筆要由重到輕向右上行筆。

      “釋”右上部的“又”要舒展,蓋住下部。

      易錯提示:

      “守”“宋”上面都是寶蓋頭,不要少寫一點。

      “待”左部是雙人旁,不要寫成單人旁。

      “其”中間是兩橫,不要少寫或多加橫。

      (3)歸類識字。

      基本字帶字歸類示例:

      朱:株(守株待兔)-蛛(蜘蛛)-珠(露珠)

      寸:守(守候)-村(鄉村)-過(過來)

      寺:待(等待)-侍(侍奉)-濤(浪濤)

      木:宋(宋代)-床(床前)-休(休息)

      (4)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 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結 合注釋理解課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明確: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在田地里耕作,忽然從遠處跑來一只兔子,它一不小心就撞在田地里的樹樁上 死了。農夫很高興。于是他放下農具整天守在那棵樹樁旁,希望能再撿到兔子,結果卻一無所獲,還被宋國人笑話。

      2.本篇課文是一則寓言。請根據課文,概括總結一下寓言的特征。

      明確:篇幅短小、言簡意賅;兼具教育性和諷刺性;故事情節具有虛構性。

      教師點撥: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是民間故事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寓言的內容多是具有勸喻性、諷刺性和哲理性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它往往借助這些藝術形象的活動現象,來表現人民群眾的某種理想、道德觀念、知識經驗、思想方法等內容。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較短小,語言精辟簡練,結構簡單卻極富表現力,常用比喻、夸張、象征、擬人等修辭手法。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通過本課的學習, 我們已經熟悉了《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的故事情節,那么作者通過這個寓言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守株待兔 宋國 耕田 觸角

      頭頸 釋放 其實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大致了解了農夫“守株待兔”的經過,接下來讓我們細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的寓意是什么?作者對農夫的行為持什么態度?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翻譯以下句子。

      (1)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2)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3)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明確:

      (1)一只野兔跑過來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死了。

      (2)于是,農民便放下他的農具守在樹樁旁邊,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3)野兔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

      2.農夫為什么要“守株待兔”?

      明確:農夫在耕作時偶然撿到一只撞在樹樁上的兔子,他寄希望于再次在樹樁旁輕松撿到送上門來的兔子,于是放棄勞作,終日“守株待兔”。

      3.農夫為什么會被宋國人笑話?

      明確:兔子撞到樹樁上被農夫撿到只是偶然的事件,不可能天天發生!巴貌豢蓮偷谩,農夫卻還執迷不悟,終日守候,所以會被宋國人笑話。

      4.農夫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明確:幻想不勞而獲,不切實際,沒有遠見,不知變通。

      5.課文的寓意是什么?

      明確:不要妄想不勞而獲,只有辛勤付出才會有收獲。

      6.假如你遇見了農夫,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明確:你真傻呀!你撿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發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你要老老實實地耕耘勞作,這樣才能有好收成,才能過上好日子。

      7.除了課文,《韓非子》中還有許多寓言故事,請查找相關資料,與同學們分享一下。

      拓展示例: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也。眾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韓非子·難一》

      濫竽充數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韓非子·內儲說上》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兔走觸株(   )

      (2)因釋其耒 而守株(   )

      (3)冀復得兔(   )

      (4)而身為宋國笑(   )

      明確:

      (1)跑

      (2)于是

      (3)希望

      (4)被

      2.總結。

      《守株待兔》里的農夫做著不勞而獲的美夢荒廢勞動,最終被人當作笑柄。這警示我們不要存有僥幸心理,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天上掉餡餅,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同學們,讓我們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腳踏實地,努力奮斗吧!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守株待兔

      偶然得兔 冀復得兔 不可復得

      不勞而獲 為人恥笑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5

      一、導入

      1、講故事,說道理。

      2、提出“故事”和“道理”(板書:小故事,大道理)

      3、共同學習文言的《守株待兔》

      4、板書:守株待兔。

      5、一看結構,二看寬窄——指導“守,株,待”三個字。

      二、初讀

      1、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2、自由讀,要求讀通順。

      3、讀通長句子(采用范讀等方式)

      三、理解課文

      1、借助注釋進行理解。

      2、理解“者”。師者,耕者等對比方式。

      四、熟讀成誦

      1、嘗試背誦

      2、邊讀邊想象:為什么會被宋人笑。

      五、應用

      1、如果你見到耕者,你會對耕者說什么?

      2、閱讀鏈接《南轅北轍》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6

      教學設想:

      《守株待兔》一文以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教育我們不要存有不勞而獲地僥幸心理。文章語言形象生動,圖畫逼真有趣。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巧妙的問題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體會故事包含的深刻道理,并能結合實際或場景描寫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讀懂語言故事的內容,理解寓意,會用自己的話說說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3、能夠對文中的種田人、野兔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4、對故事的結果展開發散思維訓練。

      5、能夠對別人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并體會寓意。教學難點: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感受。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圓卡片、人物圖片(種田人、野兔、樹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剛剛學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盜鈴》,這個故事教育我們不要做壞事,不要做自己欺騙自己的事。今天我們還有一篇名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嗎?(利用巧妙的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同時這又是的重點)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教師板書課題)讀故事:二、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課件展示課文情景劇及文字)(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生字的讀音。(2)欣賞課文的畫面展示,并初步體會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

      2、自讀課文:課文內容多么生動有趣呀,同學們想親自讀讀課文嗎?(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要求:(1)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理解字義,把生字圈出來。(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3)在課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題目的意思。

      3、檢查自學情況:(1)課文中八個生字寶寶已被老師請了出來,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它們交朋友?那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嗎?請同學們合上書。(教師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張指名學生認讀、組詞并在黑板上默寫這個字,卡片交給同桌觀察字形,完后訂正學生寫的字,并比較誰的字寫的工整美觀(此處兩問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快速準確記住字形。)(2)理解課題:打開課本①學生匯報株的意思是樹樁。(教師板書,同時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樹樁的形狀,教師在黑板貼上自己制作的樹樁圖片)②學生匯報待的意思是等,師問:等什么?(在學生齊答兔子時,一邊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野兔的樣子,一邊在黑板貼上野兔圖片)③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回答守株待兔的意思。學生找出從此他丟下出頭一句,師問:文中的他指誰?(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貼上種田人的圖片,并叫學生觀察種田人的動作和神情。)

      (3)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結合黑板上的圖片說出守株待兔的含義。(圖片板書比較直觀,學生容易理解)

      (4)剛才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寶寶請出來和小朋友交朋友,現在請小朋友把你的新朋友送回家去。①請同學們找一找課文中分別描寫種田人、野兔、樹樁的生字是哪些?把你手中的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相應的圖片下。(這一環旨在讓學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特點,為后邊的課本劇演出奠定基礎)

      (5)同學們在自學過程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嗎?(學生定會問樂滋滋的意思,師追問:課文中說誰樂滋滋的?他為什么樂滋滋的?如果換作是你,你感覺怎樣?)(這幾個問題不但讓學生理解了樂滋滋的含義,還讓他們領悟了課文內容)

      (6)誰能用樂滋滋的語氣去讀這一段,指名朗讀。(然后課件展示這一段的情景朗讀。)

      悟故事:三、再讀課文,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課件展示下列問題)

      1、那只兔子怎樣死的?故事的結果怎樣?面對這樣的結果你想到了什么?(小組討論后匯報,然后課件展示:情景朗讀野兔的死因及事情的結果,學生體會朗讀語氣)

      2、指名說說這兩段的朗讀語氣,并找學生試著朗讀。

      3、假如種田人就在你面前你想怎樣勸他?故事的結果又會怎樣?你還想對故事中的野兔說點什么嗎?(針對野兔跑得快,慌慌張張的竄出來撞死了這點和學生平時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容易摔跤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4、結合你的學習和生活談談你的感受?(這個問題讓學生談有點難度,可以課件展示以下場景描寫:①考試時有學生偷看課本或同桌試卷②小偷盜竊財物③打麻將賭博等。以便讓學生領會不勞而獲的含義,還可以借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課件展示以上問題)(這幾個問題的設置能夠讓學生由淺入深的理解故事內容,領悟故事蘊含的道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演故事:

      四、課本劇表演

      1、借助板書分析種田人、野兔、樹樁的特點。(教師引導)

      2、分角色表演,指一名學生朗讀或全班齊讀課文。

      3、還可以讓種田人邊自述邊表演,適當發揮故事結尾,表演出種田人的懊悔心理。其他角色配合表演。(這種表演可以使學生深入領會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編故事:

      五、課外練筆

      續編故事:要求:從種田人看到它的莊稼全完了展開想象,編出種田人先是懊悔,繼而反省,接著踏踏實實的勞動,終于在來年獲得了豐收。(這一練習既可以培養學生創造想象力,又可以使學生懂得干什么事都應老老實實的勞動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教案(通用16篇)03-12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守株待兔》語文教案06-01

    小學語文教案:守株待兔02-18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守株待兔》04-09

    語文《守株待兔》教學反思06-23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7

    語文下冊教案03-19

    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01-18

    三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09-03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6-0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