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

    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

    時間:2025-04-07 09:12:22 三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

    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1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一篇發生在春秋時代的歷史故事。板書課題。

      2、通過預習,誰了解“臥薪嘗膽”講的是關于什么人的故事?

      板書:夫差勾踐

      3、夫差、勾踐都是春秋末年的國君,有誰了解關于他們之間發生的事呢?

      4、師小結,做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漏字。邊讀邊勾畫出生字詞。

      2、匯報生字詞,齊讀生字詞。

      3、出示生字詞

      吳國勾踐表示謀臣免除建議屈辱

      愿意夫差夫人差別會稽會議

     、僦该x,及時糾正字音

     、诮涣髯x這些生字詞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有些生字詞的讀音比較難讀,教師要能范讀或領讀,例如:謀臣、夫差、會稽

     、坶_火車、齊讀生字詞。

     、荦R讀生字詞

      4、分小節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臥薪嘗膽是什么意思?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5、全班交流

      6、分小節朗讀課文,學生評價

      三、精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口頭填空

      在古代中國年前,吳國和越過位于。他們都想。

      通過此項口頭練習。不僅可以檢查學生是否讀懂這小節,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概括本小節的主要意思。

      3、征服對方,使自己強大是他這兩個國家共同的目標!罢鞣笔鞘裁匆馑?你從這個詞中讀懂了什么?(這兩個國家的關系是劍拔弩張,勢必要爆發一場殘酷的戰爭)

      4、有感情得朗讀第一自然段。

      5、這一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故事的背景)那么故事是因何而起,怎樣發生,結果有如何呢?下節課我們來學習。

      學習本課生字詞

      指名讀生字詞

      分析字形,在書寫的時候應注意些什么問題?

      怎樣寫才漂亮

     、葸@些生字詞,你理解了哪些詞語?全班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作業設計

      一.組詞

      免()仆()謀()儀()患()

      兔()樸()煤()議()竄()

      勾()證()紛()際()

      勺()征()份()示()

      二.看拼音寫漢字

      hòuhuàjiànyìbiǎoshìmóuchén

      ()()()()

      zhēngfúwúnàinǔlíqiángdà

      ()()()()

      三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屈辱()強大()驕傲()

      四多音字組詞

      夫fū()會huì()差chā()

      fú()kuài()chāi()

      五、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ǎ┑呐停ǎ┑嘏

     。ǎ┑慕ㄗh()地請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語:兩千多年前,吳國和越國為了使自己的國家興旺、強大。進行了一場殘酷的廝殺,結果如何?

      一、精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討論交流

      板書:兵敗會稽

      2、通過課前的查找資料,讓學生來談談自己所了解到的“會稽之戰”。教師可以簡介:在古時候,比較習慣用戰爭發生的.地點給這次戰役命名。

      3、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勾踐作為一國之君,為何要想夫差請求做奴仆?

      4、踐打了敗仗,國破家亡,他還有別的辦法挽救這一局面嗎?你從哪些詞中看出不能的?(萬般無奈,只好)試著讀出這種語氣。

     。ㄕn件出示第二小節一、二兩句)

      5、面對勾踐的求和,吳王和他的謀臣有什么樣的反應?請你想象一下,看到勾踐的投降書,吳王和他的謀臣分別會說什么?他們為何有不同的想法?(“后患”在文中指什么?從這個詞中你看出來什么)

      6、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課件出示第二小節三、四兩句)

      二、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驕傲的吳王答應了勾踐的請求,讓他做自己的奴仆。那么,勾踐是怎樣熬過這段時光的呢?讀第三自然段,畫出相關的語句。

      讀到這里,你們仿佛看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

      給孩子與文本交流的時空,談談自己的感悟。

      2、你是怎樣理解“受盡”和“整整”這兩個詞的?

      3、你從課外書上還知道勾踐和他的夫人受了那些恥辱?

      4、在這三年牛馬不如的日子里,勾踐會想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精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回國以后,勾踐立志要報仇雪恨,臥薪嘗膽。文中的插圖描繪的就是他臥薪嘗膽的情景。請同學們默讀第四自然段,畫出描寫勾踐臥薪嘗膽的句子。

      2、交流①那句寫了“臥薪”?“薪”指什么?“臥薪”呢?

     、谀木鋵懥藝L膽?用“苦”形容膽,

      用自己的話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3、看插圖,身穿帝王之服,佩帶寶劍的勾踐為何要睡在扎人的柴草上,飯前嘗一嘗膽的苦味,他為什么要這么地折磨自己?(報仇雪恨)--齊讀第一句話.

      4、你從這段的那些詞語中看出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白天晚上每頓飯前總要提醒)再讀有關語句

      此時此刻,勾踐會想些什么?

      在此通過教師的導語,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并想象,進行說話練習。

      5、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

      6、討論第一句在這一自然段中起什么作用?

      總--分,第一句是總起,分別從白天、晚上、飯前三方面來敘述勾踐時刻不忘報仇血恨的

      四、精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勾踐如此發奮圖強是為了什么?齊讀第五自然段

      2、你是怎樣理解“終于”的?

      3、你怎樣理解“奇兵”的?

      教師可以簡介越國滅吳國的過程,幫助孩子了解為什么課文里說到是出“奇兵”。

      4、比較:會稽一戰,越國被吳國打敗了。而二十多年后,吳國則被越國滅了。你從“敗”和“滅”這兩個詞中看出了什么?

      五、小結全文

      1、齊讀課文

      2、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懂得了什么?

      3、復述課文,講述臥薪嘗膽的故事

      4、照;例子造句:

     、賲菄闹\臣建議滅掉越國。

     、隍湴恋膮峭醪宦牬蠹业慕ㄗh。

      將“建議”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進行造句練習,有利于孩子們語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可以促進他們的學以致用。

      作業設計

      1、抄寫詞語

      敗仗建議謀臣后患萬般無奈

      征服屈辱恥辱免除轉弱為強

      2、仿照例子造句。

     、衮湴恋膮峭醪宦牬蠹业慕ㄗh。

     、趨菄闹\臣建議滅掉越國。

      3.請你查閱歷史書,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勾踐最終成功,夫差失敗的原因。

      勾踐之所以能打敗夫差,取得最終的勝利是因為

      在中隊會上,隊長李紅建議()

     。ǎ┙ㄗh()

     。ǎ┑慕ㄗh()

    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2

      設計理念: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讀”對于學生的意義和價值已被我們很多老師所認可,將它放置在了語文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語文課堂中,朗朗的讀書聲不僅是在訓練和發展學生的一種語文素養和技能,同時也是引領學生從語言文字中去發現去感悟得一個重要手段。我們學校也正是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并通過長期課堂實踐,逐步形成了中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三讀”模式,即“讀通→讀懂→讀好”。

      三年級的孩子可以說是語文閱讀的起步階段,低年級時他們主要學習和積累大量的漢字詞語,在此基礎上,三年級開始就憑借這孤立的漢字,詞語進入到一定的語言環境,進行段、篇的學習。這中間的一個跨越,“朗讀”將成為一座最好的橋梁!叭x式”的引進正符合他們的這種需要。然而一開始我們往往只把這“三讀式”作為老師課堂中的一個操作流程或者說是課堂組織的方向。至于學生他永遠都只是跟著老師在走,而我卻覺得這樣對待“三讀式”是片面的,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訓練發展學生讀書技能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形成一種自主,自能讀書的習慣。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良好的方法的,而“三讀”從另一角度講也正是一種讀書的好方法。這樣好的讀書方法如果能為學生所用,那我們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之一不就也達成了嗎?因此面對《臥薪嘗膽》這篇課文,教者正是從這一點考慮出發打破常規,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憑借教材引領學生掌握“三讀”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讀書高手,他要為大家讀一個故事,名字叫“臥薪嘗膽”。(想!老師播放課文錄音)

      2、同學們,你覺得他讀的好聽嗎?為什么會覺得好聽呢?(指學生說,教師借機板書)

      3、那你們想不想和他讀得一樣好聽呢?(想)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好嗎?(出示目標: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

      二、讀通sect;1

      1、同學們,俗話說得好: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要讀好書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得一點一點的來。讓我們先來讀好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步讀通sect;1)

      你覺得怎樣才是讀同呢?不忙著回答,老師先請兩個同學來讀一遍,大家聽一聽,當當小評委。(指名兩生讀)

      2、小評委,說說你聽了之后的想法。(指名生評,師借機概括:正確:不添不偏流利:不破不拖

      3、原來做到這些才叫讀通啊。你們現在也來試著讀通sect;1,同桌兩生互做評委

      4、你覺得同桌讀的已經達到讀通要求的,請他站起來(生站起)

      你們有什么小經驗告訴坐著的同學,怎樣才能讀通呢?(生說:仔細看清……)

      5、還沒讀通的同學,吸取一下他們的經驗,認真仔細的再來試一次。

      三、讀懂sect;1

      1、讀了這么多遍,讀通了sect;1,那么sect;1到底在講些什么,你讀懂了嗎?(出示:第二步讀懂)這就是我們讀好書的第二步:讀懂。

      2、再請大家不發出聲音,在心里默讀一下sect;1,看看從sect;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或者還有那些不明白的?(生默讀后說,理解:征服)

      3、現在誰能不看書把你sect;1讀懂的內容連起來給大家說說。

      4、同學們,回想一下剛才我們是怎么讀懂sect;1的?(生:讀懂詞句)

      四、讀好sect;1

      1、sect;1我們都讀懂了,知道了吳國和越過都想征服對方,把對方打倒。如果你是吳國的大王,你會怎么想?(指名學生說)如果你是越國的大王呢?

      2、有了這樣一種想法,那這時誰能來讀讀這句話,看你怎么讀。(指讀)你為什么能讀得這么好呢?

      3、他通過我們剛才的想象體會到了人物的內心,所以讀的這么好!你也能讀好嗎?(指名連起來讀好sect;1)

      4、太好了,老師覺得跟錄音機里讀得一樣好,在給你來點音樂,肯定會更好。

      5、配樂齊讀。

      五、小結

      1、同學們,到現在我們把sect;1讀好了,想一想看到現在對于要讀好這一段話,你有了哪些收獲呢?(指定說)

      六、讀通,讀懂,讀好sect;2

      1、按照這樣的步驟,用上這些方法我們再來讀好sect;2,好嗎?第一步讀通,我們同學自己來試一試。(學生讀通)

      2、讀通了嗎?請同學來讀讀。

      3、評一評,是否讀通。齊讀。

      4、從sect;2中你讀懂了些什么或者還有那些疑問?指名說。

      5、連起來說說sect;2

      6、會嵇一戰,越國打了敗仗,如果你是越王勾踐,此時你是什么心情?(生說)

      7、是啊,勾踐十分難過,卻又一點辦法也沒有,萬般無奈,只好……當奴仆。同學們看著這句話,仿佛看到了什么?

      8、誰能來讀好這句話呢?(指讀)

      9、吳國的謀臣們知道了,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他們有的說有的說。

      10、同學們作為吳國謀臣中的一員,你此刻是什么心情?(生說)

      11、誰來讀好這句。

      12、可是吳王呢,這時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他說________,答應了勾踐的要求。

      13、誰來當當驕傲的吳王,讀好這句話。

      14、一句句都能讀好了,連起來試一試(指讀)

      七、小結

      1、同學們,時間關系,今天我們只來得及讀好1~2自然段。從這節課中,大家又學到了那些新本領呢?(生說)

      2、今天課后,就請大家先把1~2自然段有感情的讀給你的同學,老師或者家長聽,然后試著用今天學的方法,一步步自己也來讀好3~5段。

      板書: 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故事

      讀好:有感情,想象,體會……

      讀懂:理解內容:弄清叫難得詞句

      讀通:正確:不填不漏

      流利:不破,不拖

      課堂效果小結

      本課堂,學生不僅充分經歷著用“三讀”來學習課文,同時,也在逐步滲透和掌握著這種讀書的方法,而且這種結合具體教材實例在老師逐步引領下的感性學習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并較快掌握,課堂中不乏學生讀書的興致,也不乏對方法的反思和小結。一節課下來,聽者確實感覺學生的朗讀有了一定的提高,對這種方式也似有所悟,相信前期將這種細想和方式繼續灌入課堂進行訓練,學生的朗讀、閱讀能力會很快提高的!

    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故事內容。

      2、學會會本課11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請求、建議”造句。

      3、默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設計新意:

      這是一個學生感興趣成語故事,教學時設計一個復述環節,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的吸收內化。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故事內容。

      2、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3、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段落。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朗讀課文、結合字典自學生字詞、給課文中生字注音。收集有關“勝不驕,敗不餒”的.名言。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臥薪嘗膽”是一個大家都熟知的成語,可你知道這個成語是怎么來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成語故事。(齊讀課題)

      2、簡單介紹有關春秋時代的歷史背景。(也可讓學生查閱資料后用自己的話來介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師巡回檢查讀書速度,并相機幫助后進生。

      2、出示生字卡片

     。1)同桌齊讀生字,互相幫助糾正讀音。

     。2)開火車讀生字,做到正確、響亮。

      注意“薪、臣”是前鼻音,“示、臣、柴”為翹舌音,“奴”的聲母是“n”,“弱”字聲母是“r”,“謀”字韻母要讀準。

      查字典說部首:勾、示、臣、免、患。

     。3)辨析多音字:夫差要轉

      3、再讀課文,讀通順。標好小節號,用直線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1)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討論理解詞語:

      臥薪嘗膽萬般無奈舂米推磨報仇雪恨轉弱為強

      免除后患屈辱請求建議

     。2)開火車讀詞語。

      臥薪嘗膽萬般無奈舂米推磨報仇雪恨轉弱為強請求免除后患敗仗謀臣柴草

     。3)用“建議、請求”造句。(指名說)

      4、第三遍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聲音響亮。

      1、檢查讀書情況:

     。1)開火車讀課文,一人一句。

      其余同學仔細聽,做好小老師,及時糾錯。

      讀好重音及停頓。

     。2)小組賽讀課文,每組一小節。

      三、初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段落。

      1、齊讀課文后,大概說說課文主要內容。(誰臥薪嘗膽?臥薪指?嘗膽指?)

      2、想一想,課文可分為幾部分?先和同桌討論

      3、理清課文結構:

      一、(1)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二、(2)勾踐戰敗求和,夫差輕率允和。(故事發生的原因)

      三、(3-4)勾踐夫婦在越國受盡屈辱,回國后臥薪嘗膽,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四、(5)二十多年后,越過勵精圖治,終于打敗了吳國。

      四、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生觀察字形,說記憶方法,討論書寫要點。

      左右結構:仆、謀、議(左窄右寬、左緊右松)

      踐、奴(左右相等)

      “臣”字要注意橫不可太長。

      “患”字心字底稍寬。

      “免”字第六筆是撇,不是豎。

      2、描紅、練寫生字。

      作業設計:

      1、完成習字冊。

      2、抄寫詞語。

      3、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組詞:踐()議()臣()某()

      淺()意()晨()謀()

      板書設計:

      26、臥薪嘗膽--越王勾踐

      一、(1)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

      二、(2)勾踐戰敗求和,夫差輕率允和。(故事發生的原因)

      三、(3-4)勾踐夫婦在越國受盡屈辱,回國后臥薪嘗膽,時刻不忘報仇雪恨。

      四、(5)二十多年后,越過勵精圖治,終于打敗了吳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故事內容。

      2、默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結合課文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明白只有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臥薪嘗膽萬般無奈報仇雪恨請求

      敗仗謀臣柴草建議

      一、學習第1小節

      1、“臥薪嘗膽”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自讀第1小節,指名回答。

      2、吳國和越國都是小國,他們都想怎么樣?指名說這是故事發生的背景。

      四、學習第4節

      過渡:臥薪嘗膽是什么意思呢?

      1、默讀課文,劃出描寫“臥薪嘗膽”的句子。

      1、出示句子,哪句是寫“臥薪”,哪句是寫“嘗膽”?

      2、他為什么要這樣折磨自己?出示句子板書:臥薪嘗膽報仇雪恨

      兩處“不忘”前面分別加上“時刻”“提醒”表示什么意思?

     。ā俺鸷、恥辱”刻骨銘心)

      3、指導有感情朗讀。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4、填空小結本段的結構:本段共有句話,第句是本段的總起句。

      第句分別從三方面寫了勾踐時刻不忘報仇雪恨的,所以本段的結

      構為結構。

      五、學習第2、3小節

      過渡:越王勾踐時刻不忘的仇恨與恥辱是什么呢?

      1、齊讀第2小節,思考:勾踐為什么要向吳王求和,表示愿意當奴仆?討論交流

      2、會稽一戰,越國失敗,除了這樣做,勾踐還有其他別的辦法嗎?如果你是勾踐,會怎樣做?

      3、對此,吳國的謀臣和吳王各有什么表現?(討論為何有不同反應)體會吳王得勝后的驕傲。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過渡:勾踐夫婦來到吳國,受到了哪些屈辱?用直線劃出相關的句子。

      5、默讀第3小節,劃一劃。

      穿:粗布衣;。菏^房;生活:養馬駕車舂米推磨(想象)吃:粗茶淡飯

      6、“受盡了”一詞說明?(受辱程度之深、時間之長)結合課文理解,指名說

      7、指導感情朗讀。板書:兵敗會稽受盡屈辱

      六、學習第5小節

      1、過渡:勾踐在這段受盡屈辱的日子里,他會想些什么呢?

      2、想一想,指名說。板書: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3、師小節:是啊,在這段日子讓勾踐刻骨銘心,發誓要報仇雪恨,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國終于轉弱為強,滅掉了吳國。

      4、齊讀第5小節。

      七、討論明理,復述故事

      1、越王為什么會轉弱為強?吳國為什么會反敗為勝,最后被滅亡?

      2、從故事的結果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勝不驕,敗不餒)

      3、有感情朗讀課文

      4、復述故事(自由練習,指名說。)

      作業設計:

      1、造句:建議、請求

      2.查字典理解粗體字的正確解釋:免除后患報仇雪恨

      2、課外閱讀歷史故事

      3、完成課后第四題

      板書設計:

      臥薪嘗膽

      兵敗會稽受盡屈辱

      臥薪嘗膽報仇雪恨勝不驕,敗不餒

      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教后記:

    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4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建議”造句。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講述故事內容。

      3 理解“臥薪嘗膽”的意思,明白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會用“建議”造句。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講述故事

      1 板書課題:臥薪嘗膽。領讀課題

      簡介“臥薪嘗膽”的故事:春秋時越王勾踐,曾被吳王夫差打敗,被圍困在會稽山,萬般無奈之下屈膝求和。后來,他為了使自己不因為生活安樂而忘記恥辱,夜間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處懸掛苦膽,吃飯、睡覺之前,都要嘗嘗那膽的苦味,激勵自己的斗志。經過長期準備,終于打敗了吳國。

      2 從剛才講的故事里,誰已經想到題目“臥薪嘗膽”中的“臥”、“薪”的意思?

      (臥:睡。薪:柴草)“嘗”呢?(用舌頭添一添或吃一點兒試試。)

      3 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臥、薪”是什么意思,和剛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學生查字典對照。)

      二初讀指導。

      1 出示內容提要:

      (1)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2)勾踐戰敗求和,受盡屈辱。

      (3)勾踐臥薪嘗膽,發奮圖強。(4)越國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2 各自默讀課文,對照“內容提要”將課文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為一段)

      3 本課生字詞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讓我們重點讀這一段,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1)查字典了解:奴仆、謀臣、萬般無奈、后患

      (2)聯系上下文理解:免除、建議、表示、驕傲

      (3)一般了解:會稽、勾踐、夫差

      4 出示生字:吳勾踐示謀臣免患議

      (1)我們怎樣記住這些生字?誰有好辦法請提出來!

      (2)如有學生提出“謀”是“”和“某”,“踐”是“足”字旁加上“線”的右半邊,教師可以表揚學生能主動識字。

      (3)“臣”書空:筆順是橫、豎、橫折、橫、豎、豎折。特別強調最后一筆是豎折。

      5 寫字指導。

      (1)吳、患上下結構,注意讓下。

      (2)踐,左右結構,要寫的緊湊。

      (3)免,第六筆是長撇,穿過扁“口”下方,最后一筆豎彎勾,彎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鋼筆描紅。

      三作業

      1 練習寫生字。2 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臥薪嘗膽的故事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吳國謀臣后患免除勾踐

      2、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分幾個部分,具體怎么分。

      三、精讀訓練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告訴了我們哪些內容?

      (1)這一段講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有關國家。

      (2)教者講“長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東部一帶。

      2、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畫出寫越王“臥薪嘗膽”的有關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還在屋子里掛了一只苦膽,每頓飯前,總要先嘗嘗它的苦味……)

      (1)指名讀:“晚上,總要……嘗嘗它的苦味!

      (2)找出句子能解釋“臥”、“薪”、“嘗”、“膽”四個字的'詞語。

      (“臥”,睡;“薪”,柴草,“嘗”,嘗嘗;“膽”,苦膽)

      (2)越王為什么要臥薪嘗膽?(時刻不忘報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敗會稽的恥辱)

     、偻ㄟ^“白天”、“晚上”、“每頓飯前”理解“時刻不忘”。

     、诶斫狻翱傄,不是一兩次,也不是一兩天,而是一貫這樣做。(板書:臥薪嘗膽)

      (4)“兵敗會稽的恥辱”是怎么一回事?(會稽一仗,越國打了敗仗以后所受到的恥辱)

      過渡:他所受到的恥辱指的是什么?

      3、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學生復述。

      (抓住越國打了敗仗之后,越王、吳國的謀臣、吳王三方面的表現說)

      (2)輕聲讀第三自然段,把有關寫越王勾踐受屈辱的句子畫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進了石頭房,給吳王養馬駕車,舂來推磨,受盡屈辱整整干了三年)

      (3)體會:越王勾踐在吳國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沒有詳細寫,只選了穿、住、做三個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個國王由原來的養尊處優,到聽人使喚,穿粗布衣,住石頭房,做養馬駕車、舂米推磨之類的雜活、重活、累活,這變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盡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時間長:三年)

      4、“臥薪嘗膽”的結果怎樣?

      (1)齊讀第五自然段。(越國轉弱為強,終于滅掉了吳國)

      (2)體會“終于”的用法:要經過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勝利,用“終于”。不能突如其來地使用它。(板書:轉弱為強

      滅掉)

      5、漫談:學習了“臥薪嘗膽”這個故事,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

      1、朗讀課文,注意課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讀法。

      2、結合課文內容,說說“臥薪嘗膽”的意思。

      3、練習講“臥薪嘗膽”的故事。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下面的詞語,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夫人 只好 推磨 當奴仆 要求 夫差 一只 磨難 上當 總要

      2、簡要說說“臣薪嘗膽”的意思。

      二、練習講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記住主要內容:

      (1)吳越兩國都想征服對方(兩千多年前長江下游);

      (2)會稽戰敗求和(越王表示愿當奴仆吳王答應勾踐要求);

      (3)勾踐受盡屈辱(穿住做三年);

      (4)勾踐臥薪嘗膽(白天晚上睡在掛苦膽嘗);

      (5)越國轉弱為強,滅掉吳國。

      2、自由練習復述。3、指名復述,相機指點。

      三、質疑問難

      (1)“吳國的謀臣們紛紛要求滅掉越國,免除后患。得勝的吳王非常驕傲,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是怎么一回事?

      (2)最后一個自然段時講越國“出奇兵滅掉了吳國”,出的是什么奇兵?

      對上述問題,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啟發學生課外讀《史記》(白話本),進一步了解“臥薪嘗膽”的詳細經過。

      三、指導造句

      1、找出課文中的原句:吳王不聽大家的建議,答應了勾踐的請求。

      2、理解“建議”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況下要用到“建議”?

      4、練習口頭造句。

      5、指名造句。

      四、作業

      1、用“建議”造句。2、繼續練習講“臥薪嘗膽”的故事。

      附板書:           12 臥薪嘗膽

      戰勝

      越王   臥薪嘗膽   吳王

      轉弱為強

      滅掉

    【三年級語文教案: 臥薪嘗膽】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12課《臥薪嘗膽》教案12-18

    臥薪嘗膽作文10-24

    《臥薪嘗膽》教學反思10-31

    (經典)臥薪嘗膽作文5篇11-28

    (推薦)臥薪嘗膽作文6篇10-24

    臥薪嘗膽作文(優選5篇)11-12

    語文三年級教案03-26

    三年級教案語文上冊教案10-31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語文園地五06-0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