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時間:2025-04-07 07:07:14 三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通用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通用9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探究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計算過程中連續進位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小明家離小華家有23米遠,娜娜家到小華家的距離是小明家到小華距離的4倍,娜娜家到小華家的距離是多少米?

      學生列式計算(列豎式)

      說說計算過程。

      二、新授

      小華從家跑步到體育場用了4分鐘,大生從家騎自行車到體育場也用肋分鐘。

      小華每分鐘跑152米,大生每分鐘行248米。(出示主題圖)

      小華家離體育場有多少米?

      學生列式

      你會計算嗎?動筆算一算

      指明說一說計算過程

      師:積的百位上應該寫幾?為什么?

      指2—3名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

      試一試

      大生家離體育場有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板演,組織交流

      三、練一練

      1、用豎式計算

      131×7612×83×4934×541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

      2、算一算,看看積各是幾位數

     、261×38×123

     、621×38×312

      你發現了什么?

      3、教科書P73頁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

      集體交流

      4、去年放養896尾魚苗,今年放養的魚苗數是去年的2倍,今年放養多少尾?

      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

      提了什么問題/

      怎樣求呢?

      學生說出方法并說出計算過程?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你覺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方法一樣嗎?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材第4~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分析,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2、經歷結合具體情境進行時間計算的過程,體會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掌握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方法,會進行一些有關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難點:結合生活實際靈活地解決求經過時間的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復習一下學過的知識。(出示幻燈片)

      鐘表上最長最細的針是(),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作單位。

      秒針走一圈是()秒,分針走一圈是()分,時針走一圈是()時。

      所以1分=()秒,1時=()分。

      二、探究新知

      1、時間單位的換算

      2時=()分

      想:1時是60分,2時有()個60分。

      2、出示題目。

      120秒=()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個60秒。

      4分=()秒

      1分是60秒,4分就是

      4個60秒。

      5時=()分

      可以想,1時是60分,5時里有

      幾個1時,就是幾個60分。

      三、練習鞏固

      1。填一填。

      3時=()分

      1時25分=()分

      3分=()秒

      150秒-30秒=()分

      2。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1分15秒() 65秒

      3時()200分

      1時30分()90分

      四、總結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3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能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計算,用家到學生經過的時間來組織教學。一方面教師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得出計算的時間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細致引導,通過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總結和實際應用鞏固所學。通過不斷地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3課時:時、分、秒的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據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4、完成“練習一”第6題。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或跳繩后,1分鐘內心跳和呼吸次數的變化情況。

      5、完成“練習一”第8題。

      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借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6、完成“練習一”第9題。

      指名說說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補充題目。

      1、1分=( )秒 4時=( )分 9分○9秒 36分○2時

      5分=( )秒 150秒○2分 400分○4時 10分○1時

      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2:05開始,到2:50結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你現在回算經過的時間嗎?計算經過的時間應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業:“練習一”的第10、11題。

      教學反思:

      本節練習課,通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創新、善于表達的能力。學生在傾聽與表達中,可以學到的時間計算方法,體驗到將數學知識應用與生活的快樂。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1、利用已學的24時記時法和生活中對經過時間的感受,探索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

      2、在運用不同方法計算時間的過程中,體會簡單的時間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3、進一步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計算經過時間的思路與方法。

      教學難點:

      計算從幾時幾十分到幾時幾十分經過了多少分鐘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過星期天嗎?老師相信我們的星期天都過得很快樂!明明也有一個愉快的星期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嗎?

      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7:10-7:30起床、刷牙、洗臉;

      7:40-8:20早鍛煉;

      8:30-9:00吃早飯;

      9:00-11:00看書、做作業

      3、看了剛才明明星期天的時間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尋找方法

      1、談話: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時間嗎?每個小組從中選出2件事情計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時間。

      (1)分組學習。

      (2)集體交流。

      2、根據學生的提問順序學習時間的計算。從整時到整時經過時間的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9:00-11:00明明看書、做作業所用的時間。

      (2)交流計算方法:11時-9時=2小時。

      3、經過時間是幾十分鐘的時間計算。

      (1)明明從7:40到8:20進行早鍛煉用了多少時間呢?出示線段圖。

      師:7:00-8:00、8:00-9:00中間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鐘,兩個線段下邊的箭頭分別指早鍛煉開始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線段圖涂色部分表示早鍛煉的時間。談話:從圖上看一看,從7時40分到8時經過了多少分鐘?(20分)從8時到8時20分又經過了多少時間?所以一共經過了多少分鐘。(20+20=40分)小朋友們,如果你每天都堅持鍛煉幾十分鐘,那你的身體一定會棒棒的'。

      (2)你還能用別的方法計算出明明早鍛煉的時間嗎?(7:40-8:40用了一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蛘7:20-8:20用了1個小時,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

      (3)練習: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幾十分鐘?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明明做這幾件事情用了幾十分鐘嗎?你是怎么算的?

      三、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1:圖書室的借書時間。你知道圖書室每天的借書時間有多長嗎?學生計算。

      (1)學生嘗試練習,交流計算方法。

      (2)教師板書。

      2、想想做做2。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3。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4。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

      5、想想做做5。

      (1)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

      (3)小結歸納時間計算的一般方法。

      四、知識延伸,課外實踐

      1、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

      2、看來我們已經了解了許多有關時間的知識,學會了簡單的時間計算方法,體會到了時間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你還想知道有關時間的其他知識嗎?讓學生閱讀書上第55頁“你知道嗎”的內容。

      師:那你知道其他有關時間的知識嗎?(學生提問)其實這些有關時間的知識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從課外書、電視上和網絡中去搜集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3、布置作業。

      (1)收集有關時間的知識。

      (2)用24時記時法為自己設計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4、出示本課上課時間和下課時間,請學生用最快的速度計算出這節課的時間。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5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的內容有:毫米、分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和噸的認識。

      學生對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及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一單元中,將要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質量單位“噸”,通過學習,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單元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后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3.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展實踐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建立觀念。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2、使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

      四、課時安排

      測量

      毫米、分米的認識 2課時

      千米的認識 2課時

      噸的認識 3課時

      分 米 的 認識

      教學內容:教材第4—第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

      選用合適的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誰來說說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米 厘米 毫米)

      2、請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

      一只螞蟻長約5(毫米 ) 一只長頸鹿高約2(米 )

      一只小花貓高約40( 厘米 ) 一頭大灰狼長約8( )

      生:一頭大灰狼長約8( ),學過的長度單位都不能用。8米太長,8厘米太短了。

      師:當長度一個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單位來計量最好呢?

      教師直接指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新認識一個長度單位(分米)。

      3、提出學習目標:

      1)1分米有多長?伸出你的兩指,比一比多長是1分米?(教科書第3-4頁的內容)

      2)1分米等于幾厘米?1米等于幾分米?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展示內容

      1、 小組內展示

      學生獨立自學、完成例題2和“做一做”

      2、全班展示

      (1) 1分米有多長?用手勢表示一下。(黑板上貼出1分米長的紙條)

      (2) 分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分米與米之間有什么關系?(1分米等于10厘米)、(1米等于10分米)

      (3)、匯報課桌的長、寬、高。

      (4)舉例說明長1分米的物體,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

      (二)活動過程

      1、自主探索,獨立思考。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收集信息(優生的創新做法,學困生的錯例)

      2、組內合作,質疑問難。教師參與到學生小組交流活動中,適時調控合作時空。

      3、全班交流,形成共識。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書本第6頁第5題。

      2、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3、書本第6頁第6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在這節課中你有什么收獲?

      2、請同學們回家也做個小小測量員,任選幾樣自己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長度,再實際測量。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6

      教學導航

      一、教學內容

      時間的計算。(教材第4~5頁例1、例2)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1時=60分,1分=60秒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

      2、使學生在掌握時間單位換算的基礎上,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3、使學生學會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時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方法。

      難點:計算經過的時間。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老師操作鐘表模型,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引導學生觀察并點名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鐘面上有()個小格,每兩個數之間是()個小格。

     。2)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時,分針從一個小格走到下一個小格是()分,分針走一圈是()時,秒針走一圈是()分。

     。3)1時=()分1分=()秒

      我們已經學會了看時間,那么如何對各種時間單位進行換算呢?兩個時刻之間的時間又該如何計算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時間的計算)

      二、學習新課

      1、教學教材第4頁例1。

      師:1時等于多少分?(學生齊答)

      師:那么2時又等于多少分呢?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點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學生想法:1時是60分,2時就是2個60分,60+60=120(分)。

      師:回答得很正確,1時等于60分,當把時化成分,“時”前是幾,就是幾個60相加;當把分化成時,“分”前由幾個60相加組成,就是幾時。1分等于60秒,分與秒之間的換算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進行。

      2、教學教材第5頁例2。(課件出示教材第5頁例2情境圖)

      師:觀察圖片,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點名學生回答)

      師:如何計算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長時間?(小組交流,點名小組代表回答)

      學生給出方法一:直接數從7:30到7:45,分針走了15分。

      學生給出方法二: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每格5分,一共15分。

      學生給出方法三:因為都是7時多,直接用45-30算出是15分。

      學生給出方法四:7:30過15分鐘就是7:45。

      師:同學們給出的計算方法都非常好,計算經過的時間有多種方法,同學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計算。

      師:剛才我們計算的這道題中,幾時離家,幾時到校,這里的時間我們稱作“時刻”,而計算得出的經過時間,我們叫做“時間段”。時刻,只需要看鐘表就可以知道,而時間段需要經過計算。

      師:剛剛我們計算了小明從家到學校的用時,同學們還記得今天早上你是幾點出門上學,又是幾點到校的嗎?請大家計算一下上學路上一共花了多長時間?(點名學生回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三、鞏固反饋

      1、撥表小游戲。(老師說出兩個時刻,學生按要求在鐘表模型上撥出兩個時刻,然后計算出經過的時間)

      2、完成教材第4頁下方“做一做”。(點名學生回答)

      1 180 100

      3、完成教材第5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還要等20分才開門。

      四、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的收獲是什么?你對時間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板書設計

      時間的計算

      例1:1時=60分2時=()分2時=60分+60分=120分

      教學反思

      1、借助模型教學,讓課堂不再抽象。

      本節課的重點在于時間單位的`換算,難點是關于時間的計算。對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通常我們計算的進率都是10,而時間單位的進率是60,對于初學者有一定難度。但通過鐘表模型,讓學生找準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通過數格子,化抽象為具體,就總結出了時間的計算方法。

      2、設計體驗中教學、參與中學習的教學形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應該多挖掘學生身邊的數學素材,設計一些小游戲、小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求知的積極性。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7

      第一單元 測量

      1、學科數學課題認識長度單位 —— 毫米課型新授課時

      讓學生先在小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用手比出的1分米去量一量自己身體上哪兩個部位之間的距離是1分米。

      學科數學課題千 米 的 認 識課型新授課時

      學科數學課題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課型新授課時

      板書設計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

      學科數學課題噸 的 認 識課型新授課時

      平均每人體重25千克,多少人重1噸呢

      板書設計噸 的 認 識

      1噸=1000千克

      教后反思

      學科數學課題生活中的數學課型新授課時1

      教學目標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

      2、能聯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學知識。

      3、培養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聯系生活,說出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步驟個人修改

      一、復習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1、復習長度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長度。

      2、復習質量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質量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克、1千克、1噸有多重?

      二、聯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數學

     。ㄒ唬┳詫W課本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1、學生看書第十四頁的內容。

      2、各學習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師:請各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發現了什么?

      生:我們組發現一輛汽車限載重量8噸,……。

     。ǘ⿲W生匯報社會調查情況

      師:請同學們匯報這兩天來你通過什么方法,發現生活里存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和質量知識。

      生1:我爸開摩托車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時40千米,我家到學校的路程大約是2千米。

      ……

      三、全課總結

      要學生記下一些典型的物體的質量:

      1個1角硬幣重1克;

      李老師重75千克;

      一個同學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車重1噸。

      板書設計生活中的數學

      1個1角硬幣重1克;

      李老師重75千克;

      一個同學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車重1噸。

      教后反思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8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讓同學們試著計算兩位數乘法:35+53=;35+39=;59+93=

     。ㄒ笥秘Q式計算),并讓同學們說出各有什么特點。(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進位次數不同。)

      出示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

      (二)講授新知:

      出示課本第15頁圖片,讓同學們認識這些動物,并引導學生回答這四種動物分別屬于哪個種類。

      接著讓同學們看圖下面的《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試著分析。教師讓學生試著講解“已知種類”、“中國特有種數”以及“瀕危和受威脅的種數”各是什么意思。

      在此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滲透保護動物的思想,讓同學們接受全面的教育。

      例1。

      讓同學們試著從15頁的《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找出問題“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所需要的已知量,而不是去看16頁上面的簡化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觀察統計表。

      由學生列出算式:98+25=_____(種)

      再讓同學們不用筆算,是這估計一下結果是多少?(教師指導估算的'方法。)

      再讓同學們用筆算計算出,讓一名同學上黑板列式計算并點評。

     。梗

      +215

      ————————

     。保玻

      最后提示同學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寫“答”。并根據學生計算的實際情況做單獨指導。

      (三)強化新知,鞏固練習:

      讓同學們先估算、后用豎式計算第16頁“做一做”第1題。

      65+7839+8667+9543+88

      教師巡視,并對所發現的問題給與提示與解答,特別是不要忘了進位,計算要認真……

      (四)課堂小結:

      著重提示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的方法,滲透估算的思想。

      (五)課外作業的布置:

      1。第16頁“做一做”第2題(用豎式計算);

      2。練習四第2、3題。

      六、板書設計加法

     。梗

      +215

      ————————

     。保玻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認識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教學活動,逐步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

      3、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建立1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

      時鐘、籃球、秒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孩子們,老師帶來一位好朋友,請你聽一聽,猜猜它是誰?那它在生活中可以做什么?

      2、師:看時鐘老爺爺歡迎我們來了!仔細觀察你認識鐘面上的什么?

      同學們喜歡過年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重溫過年時新年倒數鐘聲敲響的那一刻。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4、觀看秒在生活中的應用的視頻

      二、合作探究,發現新知

     。ㄒ唬┱J識秒針和1秒

      1、認識秒針(課件播放鐘表“嘀嗒嘀嗒”的聲音,出示鐘面)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作單位。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2、認識1秒

      思考:在一秒鐘的時間里你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3、小游戲:拍拍手

      4、認真觀察秒針是怎么走的,走了幾秒。

      5、知識應用

     。ǘ┱J識1分=60秒

      1、探究1秒鐘與1分鐘的關系

      讓學生觀察鐘面,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么變化?思考:當分針走1小格時,秒針走多少?

      驗證:同學們的結論是否正確?

      2、玩游戲

      寫數字、口算練習、拍籃球等。

      三、鞏固練習

      1、知識根據地

      2、數學高速路

      3、一分高下

      4、小法官

      5、火眼金睛

      四、自主評價,總結全課

      1、這節課你知道了什么?

      2、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打算今后怎樣珍惜時間呢?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珍惜一分一秒,做時間的主人。ㄕ故緯r間的名言)

      五、拓展延伸,深化升華!蕾p時間名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贏得了時間就是贏得了一切。

      ●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

      六、作業

      1、第4頁“做一做”第1題。2、第6頁練習一第1、3題。3、第8頁練習一第10題。

      七、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秒針走1小格———1秒

      走1大格———5秒

      1分=60秒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0-22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通用14篇)09-01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精選20篇)10-29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1-10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03-23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06-08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3-01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04-22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教案03-11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薦]11-1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