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匯總[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不讓隨地亂扔紙屑、果殼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兒童。
2、重點指導“業”、“成”、“臉”等字的字型。
教學難點
1、通過理解字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亂丟紙屑、果殼是不講衛生的壞習慣。
2、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義。
3、“做”與“作”的區別。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準備: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課前準備:把課文的題目《18 課桌下的紙團》寫在黑板上。
老師說:“看這題目《課桌下的紙團》,大家會不會覺得奇怪,怎么課桌下會有紙團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老師也和大家一樣,也不知道這紙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下面我們就來學這篇課文,看看這紙團是怎么到了課桌下的!
講授新課
。ㄒ唬┏踝x課文,了解大意。
1、聽老師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標自然段。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使同學們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
3、老師講這個故事:“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原來這紙團是丁丁扔的,又被小剛踢到了冬冬的課桌邊,最后還是冬冬把這紙團拾起來扔進了紙簍!
。ǘ┘氉x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
思考:紙團是誰扔的?紙團又滾到了什么地方?丁丁這么做對不對?為什么?
。ò鍟喝訚L)
學生回答后,問:那該怎么做呢?等到答案,師:那我們再看看小剛是怎么做的?
2、指名讀第二段
思考:紙團現在又到了哪里了?為什么?小剛這么做對嗎?
。ò鍟禾叨
生回答后師說:小剛沒有撿起紙團反而把它踢給了冬冬,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撿起紙團放入紙簍。那紙團的最后命運如何呢?難道它一直躺在了課桌下了嗎?我們再繼續讀第三段,我們在這里可以看到紙團最后到底怎么了?
3、學生讀第三段
思考:紙團最后到哪里去了?冬冬這樣做對不對?丁丁和小剛為什么臉紅了?
。ò鍟簱烊蛹埡t)
學生回答都老師又說: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小朋友學習,都應該把那紙團扔進紙簍,不過丁丁和小剛也還是好孩子,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錯了,臉都紅了。
4、演示板書,對照板書把古書再向學生們講述這個故事。
5、齊讀課文,做課后第四題。老師總結這課文的中心:我們都應該向冬冬同學小,主動把紙團扔進紙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不隨地亂扔紙屑、果殼,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布置作業
老師:回家后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其他小朋友聽。
第二課時
復習
檢查朗讀課文,老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桌下的紙團》這篇課文,知道了亂扔紙屑是不好的習慣,我們應該把紙屑扔進紙簍。通過讀課文我們也初步認識了本課的生字,這節課我們學習這些生字的字型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還要學習2個新的部首。在這節課開始之前,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朗讀這篇課文。(叫一個學生站起來讀課文)
教授新課
1、師出示“紙”的識字卡片問:這個字念什么?它是什么偏旁的?你還學過哪些絞絲旁的字。(讓學生對“紙”字組詞,并反復讀“紙”字)
師指導書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紙”在田字格中占的位置)
2、講“完”字
師出示“完”字。讓學生讀,師捂住下邊問學生:這叫什么偏旁,它象什么?
接著捂住上邊問學生:下面的讀什么?
師:我們還學過由“元”字組成的字?
師:大家知道“完”字可和什么字組成詞組?
師知道寫法(特別是偏旁)
3、講“作”和“業”兩個字
師同時出示“作”和“業”兩個字,學生讀,注意糾正字音,分子“作”字的結構。
師問:“做”與“作”有什么區別?(做課后第三題)
學寫“業”?蠢蠋熢诤诎迳蠈戇@個字,邊看邊說筆順,重點強調書寫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位。
鞏固
師出示四個生字,讓學生反復認讀,并讓學生自由組詞,加深所學字的記憶。
第一課時
鞏固生字
師出示已經學的生字的'卡片,讓學生認讀(包括筆順,筆數,組詞)
講授新課
。ㄒ唬⿲W習生字
1、學習“成”字。(筆畫,筆順)
2、學習“剛”字。(偏旁,筆順)
3、學習“臉”字。(結構,筆順)
師:我們還學過什么字也有“”?(結合課后習題第二題)
。ǘ┲笇械纳值臅鴮。
1、學生觀察老師寫的字,說出生字的筆順。
2、說說它們的結構及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點強調字的難點及容易錯的部分。
練習
師出示小黑板(課后作業第2、3題)。
師提示:我們學習了課文并學會了生字,現在請大家先想一想該在空格里填什么?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做,其他的同學打開書完成課后習題第2、3題。
。▽W生做完后,集體訂正)
復習鞏固
1、領讀課文,復述本文的教育意義(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隨地亂丟紙屑、果殼)
2、學生讀生字,寫生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明明是個遵守紀律的好學生。
難點是有些字音不容易讀準。
課前準備
1.投影片、蛐蛐標本。
2.生字詞卡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20課明明上學(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同學們,你們在上學時,有沒有因為貪玩而遲到過?今天我們看看明明在上學路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的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遲”、“室”的母是翹舌音,“剛”的韻母是后鼻音。課文中的“著”是多音字,在“走著”中讀zhe,在“找不著”中讀zháo。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錯誤的讀音。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早上,明明在上學路上發現了一只蛐蛐。)
出示蛐蛐標本,簡要介紹蛐蛐特點,請玩過蛐蛐的學生講講怎么玩蛐蛐。
出示句子:“明明一聽,就知道草叢里有一只好蛐蛐!
指名讀句子,讀了句子后,你知道什么?(可以看出,明明喜歡蛐蛐,玩蚰蚰也很有經驗。所以他能從蛐蛐叫聲中知道是一只好蛐蛐。)
明明發現了一只好蛐蛐,這時他心里會怎么想?這一句應該怎么讀?(要用高興的語氣來讀,“好”字要讀得稍重些)
齊讀、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小聲自由第二自然段,找出課文中表示明明捉蚰動作的詞,用筆畫下來。
3.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說出動詞,教師板書:走、扒、捂、追、找。指名做“扒”、“捂”的動作。
課文中哪個詞語講明明仔細找蛐蛐?(扒來扒去)。
這一段講明明捉蛐蛐從開始到后為心情是不同的,應該怎樣來讀這一段?(第一句要讀出他興奮的心情,第二句要讀出他緊張的心情,第三句要讀出他惋惜的心情。)齊讀、個別讀。
4.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想一想,小文是怎樣幫助明明的?明明又是怎樣做的?
指導朗讀小文說的話。(“遲到”要讀重音,讀出急切、提醒的語氣)小結:小文提醒明明趕快上學,他們一同向學校跑去。
5.讀最后一段,出示思考題:明明有沒有遲到?明明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明明看著小文笑了,有兩層意思,一是感謝小文的提醒和幫助,二是慶幸自己沒有遲到。)
6.小結:明明按時到校上課,沒有遲到,他高興地看了看小文笑了。
7.指導朗讀。第一句要讀出緊張的氣氛。第二句讀得稍慢,體現出明明輕松愉快的心情。
8.朗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出示生字詞卡片,齊讀、個別讀。
二、先放課文朗讀的錄音,再用各種形式朗讀課文。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扒”、“拍”、“課”這3個生字,你們能不能自己分析字形?(利用已學過的偏旁和獨體字分析字形)
教:右面是“攵”不是“文”。
室:上面是寶蓋兒,下面跟“到”的左半邊基本相同,只是最后一筆把提改成橫。
2.指導寫字。
扒、拍、課:左窄右寬。
剛:左寬右窄。
教:左面的上豎和下鉤要在同一直線上,右這的捺要和撇對稱。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初步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會認五個生字。
教學重點:
自主學習、探究,了解空氣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難點:
了解空氣在我們身邊的各個地方,植物、動物的離不開空氣。
教學準備:
課件或錄象(出現空氣在水中、在空中、在物體中、在身體中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
前幾課我們學習的都是關于科學的'課文,了解了電腦棋手、認識了茅以生,知道了達爾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略讀課文。
板書課題:空氣在哪里
二、讀課題,質疑:
齊讀課題:注意“哪”字的讀音:
板書:那、哪,進行區分。
再讀課題:注意語氣,質疑:什么句?為什么沒有標點?
使學生了解文章題目不加標題的常識。
三、自由讀課文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檢查。
3.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題目中的問題是誰提出來的?
4.熟讀課文,進一步感知課文:
課件出示:
小猴在哪里找空氣?找到了嗎?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學感悟。
四、交流匯報:
1.小組交流。
2.合作填寫表格:
空氣所在肺里
作用供氧氣
3.總結:空氣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1.自愿結合,人數、形式自選。
2.練習朗讀。
3.匯報、評議。
六、布置作業:從下列作業中任選一項。
1.調查、了解空氣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續寫課文。
3.設計關于空氣的手抄報。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忙著”、“連忙”練習說話。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下雨前會出現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現象,并初步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三段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掌握自然知識。
【教學難點】
了解一些動物下雨前活動現象產生的原因。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析題
1、談話、板書課題。
2、區別“下雨了”與“要下雨了”。
二、小聲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邊讀邊注意三點:
看清課文中加拼音的字,讀準讀音。想想課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看看課文是分幾個自然段寫的?
三、檢查提問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課文中出現了哪幾種小動物?
(板書:燕子、魚、螞蟻)
3、課文是分幾個自然段寫的?在書上標出來。
四、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 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么?
(師板繪山坡、樹、草等)
、 提問:
、 這段有幾句話?讀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小白兔是怎樣割草的?
(用活動圖演示小白兔彎腰的動作)
、 這時小白兔感到天氣怎么樣?“天氣很悶”時會讓人感到怎樣呢?
(師生共同通過兩次不同的呼吸來體驗)
、 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樣?
(用活動圖演示小白兔直起身子的動作)
、 在小白兔剛才的動作中,有兩個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來了嗎?在書上用“ ”劃出來。
2、學習二、三自然段:
、 當小白兔直起身子時,看到了什么?
(師板繪小燕子圖)
、 燕子和平時一樣不一樣?從哪兒看出飛得低?
(板書:飛得很低。)
、 小白兔是怎樣問燕子的?
(指名讀、齊讀)
、 燕子是怎樣說的?
(引讀第三段)
、 誰來當小燕子,邊飛邊說?
(指名表演)
其他同學注意看燕子的話一共有幾句。
、 燕子的話有幾句?誰來讀讀第二句和第三句?
(指名讀)
、 “空氣很潮濕”說明空氣中什么多了?什么時候空氣就很潮濕呢?
、 “正忙著”的“正”是什么意思?“忙著”又是什么意思?
、 小白兔現在知道燕子飛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嗎?
、 燕子說“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引導學生發現燕子的思考過程。)
、 男女生分角色讀小白兔和燕子的對話。
3、學習四、五、六段:
、 指名讀四、五、六段。
、 聽了燕子的話,小白兔是怎么想的?
(引讀。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嗎?)
這句話用了什么符號?說明小白兔對燕子的話是相信還是不相信?
、 這時候他又看到了誰?只有兩條小魚嗎?小魚怎么樣了?
(板書:游到水面)
、 小白兔是怎么問的?
(引讀)
“有空”是什么意思?
、 小魚是怎么說的?
(引讀)
“透透氣”又是什么意思?
、 誰能說說小魚游到水面的`原因?
師歸納:
平時小魚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氣就夠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來,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氣少了,小魚在水里覺得很悶,所以就游到水面上來透透氣。
、 指名兩位學生分角色讀小白兔和小魚的對話:
引導學生體會小魚對小白兔的關心。
4、學習第七段:
、 學生輕聲讀第七段。
、 小白兔聽了小魚的話相信要下雨了嗎?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
“連忙”是什么意思?小白兔趕快干什么?什么是挎?
(師表演挎籃子)
、 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了誰?是多少螞蟻?他們在干什么?
(板書:往高處搬家)
為什么要往高處搬家?
、 指名學生讀第七段:
學生邊聽邊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訴螞蟻要下雨了,還是螞蟻告訴小白兔要下雨了?
、 指導讀:
“是要下雨了!
(指名讀、齊讀)
5、學習八、九自然段:
、 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出示:加快步子)
他一邊跑還一邊喊什么?
(引讀)
、 正在這時候,一陣雷聲,嘩嘩嘩,雨就下起來了。
(師畫雨點)
這雨下得怎么樣?
3、指導朗讀第九段(齊讀)。
五、總結課文
學了這課,你知道要下雨了會出現什么現象?
(學生用自己的話回答)
除了這三種現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還有許多與平時不一樣的現象。你還知道哪些?(讓學生談)希望同學們要像小白兔那樣看到不明白的現象積極地問別人,還可以從書中尋找答案,這樣你們就會學到更多的知識,就會越來越聰明。
六、重點指導部分生字的字形
七、分角色朗讀全文
請四名同學分別當課文里的四種小動物,并戴上頭飾,其他同學讀旁白。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
二、從課文中提出本課生字詞學習
三、指導書寫
四、學生在作業本上寫生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秋天的圖畫》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描寫秋天豐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濃艷的筆墨為讀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豐收、喜慶和熱鬧。整篇課文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很適合低段兒童的朗讀訓練。特別是中間四句:“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辈粌H讀來有滋有味,它整齊對仗的句式,更是孩子們進行模仿說話寫話極好的訓練點。
根據文本的語言特點和孩子們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艜J本課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企w會秋天的美麗和喜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悄軌蚍抡照n文中的一些句式,寫一寫秋天的其他景物。
、韧ㄟ^拓展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秋天的特點,積累更多的語言表達形式。
為突破重點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計劃用三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第一課時,學生理解課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會生字,并理解部分詞語。第三課時帶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秋天、欣賞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贊美秋天:如畫秋天、寫秋天、唱秋天等。
現在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切地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李吉林曾經說過:“教師的情感對于兒童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睂W生在完成了第一課時的教學后,對秋天的美麗和喜悅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讓這種感受進一步升華,讓他們不僅有對秋天美景的喜愛,更有對文中優美語句的喜愛。于是教師開始動情地朗誦小詩,將學生帶入那幅詩意的秋天的圖畫中,這時學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發,接著讓學生談讀后感受。這樣學生就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二、發揮想象,讀好重點句:
在讓學生動情朗讀和談感受之后,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從那些句子感受到了這份快樂?”將學生的思維從感性逐漸帶入理性,孩子們很聰明很快就找到四個重點句。如何讓學生讀出喜悅來呢?這時我想到了愛因斯但的一句話:“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睂,動用學生的想象,讓學生眼中的文字活起來,不僅能幫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美麗的圖畫,而且還能潛移默化滲透比喻句的教學,為學生奠定寫的基礎。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再讀讀這四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所以后面讀這四句的時候,情感上更多了一份有趣和可愛。
三、借助課件,讀寫結合: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切實把握好語言訓練的點,扎扎實實地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边@篇課文中的'四個重點句,句式整齊,對仗工整,是很好的仿寫載體。在第二環節想象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就能發現四個重點句的句式規律。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秋天的美麗圖景,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秋天的美景就在學生腦海中有了深刻的印象。
四、拓展閱讀,豐富積累:
要真正的學好語文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和習慣,指導他們做個細心觀察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語文。因此,我在課的最后一環節,我將孩子們的學習延伸到課外,讓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尋找秋天,畫秋天、寫秋天……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贊美秋天。
我想在第三課時,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帶來展覽,開個交流會,我想孩子們一定會收獲很多很多……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賞讀品味有關描寫杏花的句子。
教學重點:
讀通全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花?誰能看圖說說杏花的樣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時候開的嗎?
3、板書《第一朵杏花》。
4、讀課題,質疑。
二、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借助課文后的拼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
2、自由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杏花是在什么時候開放的?文章為何要寫第一朵杏花?
3、讀了課文你有了哪些新的問題?
4、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三、小組交流討論自己的自學情況。
四、全班匯報:
1、指名讀讀文后的生字,并組詞。
2、指名分節讀讀課文。
3、說說你讀了課文后有了哪些新的問題?
。▽τ趯W生提出的的價值的問題則留作第二課時解決。)
4、概括講講課文的主要內容。
五、賞讀品味:
本文多處描寫了杏花,請你找一找,讀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院墻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紅……已經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
“春風吹綠了柳梢,吹綠了小草……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想想竺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竺可楨爺爺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析、演,感受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點。
1、自由讀,說說你感受了竺可楨是個怎樣的人?從哪里看出來的?先自學,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重點理解“習慣地問”,“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體會觀察的精確、細致及長期的觀察習慣。
3、相機指導學生讀好對話。
過渡:“時間像飛箭,轉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記竺爺爺的話,當他看到第一朵杏花開時,他是如何告訴竺爺爺的呢?
三、情景演示,體會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讀課文,小組中分角色演示當時的情景。
2、指名演示對話,其它同學仔細看,仔細品,想想人物說話的語氣,想象人物說話的神情,評評同學的表演。
3、給這段對話加上一定的提示語。
4、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5、導讀“竺爺爺頃刻間像年輕了幾十歲……”,說說從這一大段中你體會到了竺爺爺又是個什么樣的人
四、學習最后一段:
1、齊讀。
2、理解“精確”一詞。
。ㄏ日f說“精確”是什么意思?再請學生從日常生活中舉例說說什么才稱得上是“精確”。)
五、通讀全文,總結。
1、自由朗讀全文。想想課文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為題?
2、匯報交流。
3、學習了本文,你覺得竺爺爺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態度?從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六、課后作業:
進一步搜集竺可楨的有關資料。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課文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賣弄”、“抖擻”等詞語的意思。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部分。
2.體驗春天帶給人們積極向前邁進的力量。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氣息,有感情朗讀第1自然段。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
3.認識"春",明白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教學過程:
引課:
1、說一說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說一說帶有“春”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春暖花開”、“春意盎然”。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春”。
2、讀課文,感受春天的氣息。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怎樣地向我們傳遞春天的氣息的,要求從課文中找出依據。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引導:
。1)理清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2)初步體驗春天的美。
三、精讀,體味課文,學習第一段。
這段講什么意思?出示燈片和課文第一段比較。
“東風來了,人們盼望的春天也到了。萬物蘇醒,山青了,水滿了,太陽也變紅了!
這燈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內容差不多,但讀起來的感覺為什么會差多了?(突出擬人的寫法的生動形象,更好表達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讀——指名讀——試背——齊背。
四、作業。
(1)作業本第1題,修改課內組詞。
(2)朗讀課文3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春景中體會春的無限生機和希望,激發熱愛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摘錄好的詞句。
教學過程
1.檢查。
看拼音寫詞;根據意思寫詞。
2.研讀。
(1)齊背第一段,說大意。
(2)學習第二段。
、僮杂勺x,思考:第二段作者寫了春天哪幾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風、雨。)
、谥笇ёx“小草”部分。
、刍锇榛W“花”、“風”兩個自然段。
春花和春風各有什么特點?哪些詞句寫出這特點?最喜歡的句子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用自己的朗讀讀出春花的多、美,春風的柔和,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塥毩⒆詫W“春雨”自然段。
回顧前面的學法:劃找——思考——朗讀體味——匯報交流——訓朗讀。
按此法學習。
、菡n內做作業本3、4、5題。
(3)學習第三段。
這段講一個什么意思?在用詞上有什么新特點?(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學習第四段。
這三句各告訴我們春天的什么特點?這三句順序能改變嗎?
為什么?
這三句采用什么寫法?該怎么讀?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強語氣?
3.作業。
(1)修改課堂上的作業。
(2)準備背誦課文,有能力的先背誦四兩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交流積累詞句的方法,摘錄課文好詞句。
教學過程
1.導入定向。
讀了朱自清的.《春》,當你聽到“春”這個詞時,你腦海里出現的是什么圖畫,“春”又意味著什么?出示本節目標燈片。
2.指導背誦。
(1)檢查個別學生四段背誦,并讓學生談談背誦的方法與經驗。
(2)重點指導背誦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風”“春雨”的順序打出四幅彩色燈片,讓學生借助燈片中之圖及圖邊上的重點“詞語””自由試背——全班試背——指名背——齊背。
(3)出示第三大段關鍵字詞,讓學生借助詞語背誦。
(4)出示全文背誦的板書燈片,指導背誦。
盼春
東風腳步
一切都山水太陽
繪春
小草偷偷嫩嫩滿是的輕悄悄軟綿綿
花趕趟兒像……仿佛野花遍地是
雨尋常像……樹葉兒傍晚在鄉下
迎春風箏孩子舒活抖擻一年之計
贊春像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
3.學會積累。
(1)重讀“學習提示”,交流各自積累的辦法。
(2)《春》哪些詞句特別精彩?該如何積累?
(3)延伸練習,聽《草原》第一段的配樂朗誦,出示《草原》第一段課文燈片。讓學生試摘錄,并說說積累的理由。
4.訓練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6題的連詞成段。
(2)摘錄《春》的好詞5個以上,好句3句。
(3)任選1、2題作業。
、倌7轮熳郧鍖懘河甑木渥舆x一件事物寫一兩句(如西北風、雪花、溪水、怪石等)。
、谀7抡n文寫野花的句子寫寫夜空中的星。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認識“彤、陪”2個生字,會寫“彤、霞、陪、趁”4個生字,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浪花、睡覺、睡夢”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懂得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太陽是大家的,人類應友好相處。
【課前準備】
懂得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太陽是大家的`,人類應友好相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教師導入:
我知道同學們特別喜歡猜謎語,F在老師來說一條謎語,大家可要認真聽,動腦筋猜!有位長壽老公公,天亮從東來出工。他把光明給世界,還把溫暖灑人間。要問公公在哪里,請你仔細看畫中。
。、學生猜謎,教師引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讀一讀:
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畫一畫:
畫出本課生字,多讀幾遍。
。、認一認:
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幫一幫:
四人為一小組互讀課文,互相幫助指正。
5、比一比: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讀課文,比一比哪個小組讀得正確、流利。
三、朗讀感悟
。、讀一讀:
自由讀文,想一想這首詩告訴了我們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畫出來。
。、幫一幫:
小組內同學互相說一說讀了這首詩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共同研究。
。、說一說:
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感悟詩句中所蘊含的意思,并結合第二小節,啟發學生說一說太陽做了哪些好事。除詩中所寫的之外,太陽還做了哪些好事?指導學生仿照詩句進行補充,如:
她使莊稼茁壯成長,
她使動物有了溫暖的家;
她陪著小朋友在學校學習,
聽他們充滿童趣的談話。
。、朗讀最后一節,結合插圖,說說這一節的意思:
、 從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等待太陽、盼望太陽的描寫中,感受太陽是大家的;
、 太陽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國人民要友好相處。
。、議一議:
提出在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討論。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小學語文》教案06-09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熱]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