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優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
2、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個關于柳笛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柳笛聲聲”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字音自己還讀不準。
(2)聽教師范讀課文,學一學自己不認識的字。
(3)自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到要求會認的字,并畫出來,再讀一讀。
(4)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愉快闖關”游戲。
出示課件:
第一關:讀詞語。
第二關:開火車式讀字。
第三關:加偏旁組成新字。
3、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你是從哪一個自然段看出“我”迷路了?
(2)指名讀,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請學生再讀一讀,讀出主人公的心情。
(4)如果你在野外邊迷了路,找不到爸爸媽媽了,你的心里會怎么想?你能從文中找出表達自己心情的句子嗎?
(5)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讀4---8自然段,指名說你知道了什么?這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的?
(7)再讀,邊讀邊畫出我和卡廷之間的對話。
(8)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
(9)師生合作分角色讀。
(10)讓學生演一演。
4、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背誦課文。
5、課后積累。
讓學生把本課的好詞佳句記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生字新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創新目標 認識雨前自然的基礎上,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分析與處理:
重點:理解小燕子、小魚和螞蟻回答小白兔的話。
難點:認識下雨前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
關鍵:是抓住好詞、好句進行理解。
處理: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了解這些自然現象。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激發情趣
1、題目講什么時候的.事?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
為什么?(討論)
二、創造條件,主體參與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這篇童話里都有誰?(用“這篇童話里有____和_______”的句式說話。)
。2)這篇童話主要講了誰?
。3)“要下雨了”這句話在課文中共出現了幾次?
都是誰的話”找出來讀一讀。
2、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
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不做過多的課文分析
3、初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圖文對照。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讀文。
三、研究學習,體驗發現
1、讀了這幾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雨下起來了,下得怎么樣?說明了什么?
3、學習生字。找出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四、引導創新,應用實踐
讀文:思考你還知道大自然中還有哪些現象能幫助我們做事情?說給大家聽。(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1、練讀生字,糾正字音。書寫生字。
2、完成課后練習。
3、本節課你有什么新的發現,說一說。
六、研究性作業:
課外讀一讀關于自然方面的書籍,如《十萬個為什么自然版》
板書設計:
16 要下雨了
燕子飛得很低
要下雨了 小魚都游出水面
螞蟻往高處搬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本單元的內容。
2、多音字組詞
省、落、間、胖、稱、興、行、盛、傳、好、干
二、填上適當的詞語。等第
。 )的葉子 ( )地登高
。 )的掌聲 ( )地漂浮
。 )的湖面 ( )地演唱
三、閱讀分析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等第
走進大豆田,如同走入畫一般的境界。一陣秋風吹過,眼前豆棵上掛滿的豆英就像美人的耳墜似的,微微搖晃,鈴鈴作響。像春風吹過樹林,像春泉淌過小澗,像海浪輕輕拍擊岸壁。俯身收割,眼前的一株株豆棵,瞬間幻化成佩環丁當的姑娘,手攜著割豆人奔過來。此時,割豆人能聽到她們的歡笑聲、喧鬧聲、呼吸聲和她們低低的絮語,聲音在豆棵的枝丫間蕩漾,也在割豆人的心里蕩漾。
1.這篇短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畫出來。
2.讀課文,說說文中把豆棵上掛滿的豆莢比作什么?寫出句子。
3.根據課文填空。
豆棵上掛滿的豆莢,秋風一吹,_______搖晃,________作響。像春風_________,像春泉________,像海浪________。
四、復習作業(見試卷)
復習目標:
。、掌握第七單元的生字詞。
。、學會把句子補充完整。
。、能按課文內容填空
。、進一步練習修改病句。
。、進行閱讀分析,提高閱讀水平。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大意,理解天時、地利、人和之間的關系。
了解課文層層遞進的寫法。
教學重點:
積累字詞,正確理解作者觀點。
一、導入課文
我們剛學了《論語》八則,了解到孔子是我國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被稱為“圣人”。后來孟子繼承并發展了儒家思想,被稱為“亞圣”,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仁政”。我們今天要學的《天時不如地利》也體現了這種精神。
二、散讀、齊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
2.注意斷句、標點符號停頓要讀出來
3.說說文章主要闡述了什么觀點
五、作業
1. 背誦
2.分類積累詞句
3.拓展:結合學習生活實際,理解名言警句
三、借助注釋了解大意
1、學生借助注釋疏通文意,并且圈劃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子的翻譯。
2、質疑解疑與歸納補充
班級討論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
3、積累幾個實詞和虛詞
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
環而攻之:指城郭
而:環而攻之而不勝:前,表承接;后,表轉接。
夫:發語詞,表示下面要發表議論
然而不勝者,……:這樣卻
親戚畔之:內外親屬
去:委而去之 放棄
域:限制,名詞作動詞。
畔:通”叛”。
4、掌握幾個句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環境,有利的地理環境比不上人心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擁有仁義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缺少仁義道德的人就會很少人幫助。
四、理解課文結構及孟子思想
1、本文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論點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三段:分析論點
從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內容是有關戰爭方面的'。第二段從攻城方的角度寫,雖然攻打的是個小城,也選擇了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但是沒有選擇有利于進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勢,所以“不勝”而返,從而強有力地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的觀點。第三段從守城方的角度寫,守城者據守著“高城”“深池”,擁有堅利的兵革、豐盛的米粟,卻棄城而逃,顯然是因為“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段:總結論點,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
第四段的主要內容,涉及到“封疆”、“固國”、“兵革”、“畔之”、“攻”、“戰必勝”,這些都是描寫戰爭的詞語,可見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寫有關戰爭方面的內容,但作者的態度不是鼓吹戰爭制勝,而是反對不義戰爭,反對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認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那戰爭靠什么制勝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張: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由此引申出的結論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勝仗。從這段看,作者只是以戰爭為例,落腳點是要談治國之道,具體來說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為本文的中心論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2、關于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并稱為“孔孟”。
四、朗讀訓練
五、作業
1. 背誦
2.分類積累詞句
3.拓展:結合學習生活實際,理解名言警句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天午后,陶行知從村里走出來,見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停下腳步,慈愛地撫摸著翠貞的小辮子問:翠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嗎?
翠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蟲子。
吃露水。一個男孩說。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吃草。吃樹葉。吃泥土。
陶先生拉著孩子們坐在田埂上,說:還是翠貞說得對。蒼蠅、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們說蜻蜓是不是我們的好朋友?
孩子們點點頭。陶行知從翠貞手里取過蜻蜓,高高舉起。陽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閃一閃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問: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誰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點水。
尾巴是掌握飛行方向的。
陶行知將蜻蜓小心地翻過去,指著它的尾巴說:你們看,它的尾巴是一節節的,又細又長。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調整方向。據說,在它餓極時,會將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過,以后又會長出來。接著他又指指蜻蜓的'頭部對孩子們說:它的眼睛很大,結構很復雜,是由成千上萬的小眼睛構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蟲子
孩子們入神地聽著。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說:把它放了,好不好?說著,把蜻蜓還給翠貞。翠貞看著小伙伴們,孩子們紛紛說:放了它,放了它,讓它回家去!翠貞張開小手將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開翅膀向空中飛去。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孫臏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正確的思想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在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奇思妙想
1、宣布游戲規則
2、一起來學《田忌****》
二、新課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過程
。1)課文寫了田忌和齊威王幾次比賽?我們先看第一場(一學生貼****圖,師演示動畫。)
。2)很明顯,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三場比賽下來,田忌都失敗了。他們又進行了第二場比賽(請兩名同學演示課件)。這次比賽田忌以二比一獲勝了。
。3)還有其他方法能讓田忌取勝嗎?請大家在指上列出你的方法。(請學生演示課件)(相機出示句子: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4)這次比賽得歸功于誰的幫助?孫臏怎么會想出這種方法呢?他是怎么想的?(出示句子:雖然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但是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所以,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5)萬一起威王也換馬的出場順序呢?為什么不會?課文哪里可以看出齊威王非常得意?理解“得意洋洋”、“譏諷”、“輕蔑”等詞。(指導朗讀出得意洋洋的語氣)
。6)看來,孫臏不僅觀察了馬,還揣摩了齊威王的心理,可以看出孫臏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7)齊威王的第一次勝利靠的是實力,那田忌的第二次勝利靠的是什么?
3、朗讀訓練
。1)小組讀(2)分角色讀
三、小結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懂得要勇敢鍛煉自已,學會獨立生活。
教學重難點:
1、認字和練習朗讀。
2、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它們的孩子自已去學會生活的本領。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生字詞卡、小猴頭飾
教學過程:
一、實際入手,激趣揭題。
1、同學們,你們自已會做哪些事情呢,是怎么學會的?(生自由談)對,能做的事要自已去做,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4課《自已去吧》,(師板書)請大家齊讀課題。指導學生讀準“自、已、吧”的字音。
2、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生字正音。
1、出示自學要求:
、耪_朗讀課文。
、飘嫵錾中略~,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評議,齊讀。
三、選取例段,重點。
1、(課件出示小鴨和鴨媽媽對話的插圖)指導學生觀察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指導學習第一段。
、派p聲讀第一段,找出小鴨和鴨媽媽的對話。引導學生回憶自已生活中用什么樣的語氣向媽媽提要求的?媽媽拒絕請求又會用什么樣的.語氣?(讓生自由試讀,指名讀,評議,男女生分角色讀。
、茖W了這段你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學生可能會提出“鴨媽媽為什么讓小鴨自已去游泳呢”這一問題,教師要引導通過“最后小鴨學會了游泳”這一結果來體會鴨媽媽的用心良苦,從而明白鴨媽媽讓小鴨自已去的原因。
、浅鍪荆篲______學會了_______。
讓學生仿照例句:小鴨學會了游泳。練習用“學會了”說話。(如:小貓學會了捉老鼠。)
四、模仿例段,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第二段的要求:
、判〗M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普f說鷹媽媽為什么讓小鷹自已去山邊看風景。
2、生小組自學交流。
3、反饋。
4、分角色練讀小鴨和鴨媽媽的話,注意讀出不同語氣(生聯系生活實際想想自已向媽媽提請求和媽媽回答時的不同語氣)
5、談談學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生模仿例段自學)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的魅力,理解對聯的意思,體會對聯的巧妙之處,積累對聯。
2、進一步品味反問句和設問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個意思因為表達的句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3、領悟文化的精深,增強民族責任感,樹立遠大抱負。
4、了解成語的來歷,理解成語的意思,積累成語,從成語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5、通過誦讀感悟對聯的建筑美、對稱美、語言美、節奏美的特點。
6、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意識,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7、訓練學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初步學習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多種手法的結合運用。培養學生獨立構思和認真修改自己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品味反問句和設問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個意思因為表達的句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2、領悟文化的精深,增強民族責任感,樹立遠大抱負。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意識,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4、寫清引發愿望的原因,和如何實現這個愿望。不說空話,寫出真情實感,注意合乎邏輯、合理布局。
教學準備:搜集有趣的對聯、搜集表現報效祖國或者民族氣節的名句、收集你喜歡的對聯。
教學時間: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我們過春節,家家戶戶門口貼了什么?(對聯、春聯)誰能向大家說說你喜歡的對聯?
2、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大家的記性可真好呀!今天我們又要認識兩副對聯,請翻開書語文樂園二,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二、學習“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
1、指名學生讀每副對聯,想想能發現什么?
2、小組討論。
3、交流與提示:
、俚谝桓崩镉泻枚嘞嗤淖,它們的意思一樣嗎?第二副里的字雖然不一樣,但是字音卻有很多相同的,它們是什么意思?(結論:這兩副對聯非常巧妙地運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來表達不同的意思。)
、趯β撌侵v求對仗的,仔細看看它們是不是對仗的?(結論:的語言文字具有獨特的魅力,也只有才有對對子的語言交流活動,古代文人精湛的文字功底值得我們自豪。)
4、多種形式朗讀背誦。
5、拓展:你還能搜集到哪些有趣的對聯?
6、學生交流搜集到的對聯。
三、學習“讀一讀,體會下列句子的語氣和表達的感情”。
1、多種形式讀這三句話,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引導體會句子的語氣和表達的感情。
、俪鍪居玫谝痪湓捀木幍年愂鼍洹霸谌祟惞爬系拈L河中,沒有哪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一樣擁有這么豐富的書法瑰寶!辈删湓掃M行對比,看看哪一句表達的感情更強烈更肯定。(結論:看來,反問句更能表達強烈的情感。)
、谝源朔椒,要學生自己體會后面兩句,看看它們是什么句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結論:同一個意思因為表達的句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在過程中也可
以用這樣的句式來表情達意。)
3、進一步朗讀,體會。
第二課時
一、學習“讀一讀,記一記”。
1、請同學們讀讀本題的兩個句子,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結合注釋或字典,說說對句子的理解。
。骸懊怪癫,功標青史”即一個人如果能給國家做出貢獻,就能將自己的名字和功績永遠記在史冊上,這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就是國家的興衰成敗,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只有每一個人都積極努力地保衛祖國、建設祖國,國家才會興旺發達。
3、可聯系課前搜集的句子,談談自己的體會。
4、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背得快。
5、小組交流搜集表現報效祖國或者民族氣節的名句。
二、學習“成語故事”。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故事,看看這個故事寫了什么?
2、指名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3、誰能結合故事內容說說“奉公守法”的意思?
4、小組討論:趙奢的做法對不對、好不好?你覺得趙奢是個怎樣的人?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5、指名回答。
6、講故事比賽:《奉公守法》
要求:講故事的時候,運用文中特別能表達趙奢品質的詞句,如“依法懲治”“毫不畏懼”“奉公守法”等。
7、學生評。
第三課時(探究與實踐:了解對聯)
一、引“聯”導入,營造活動氛圍。
。ǔ鍪編赘睂β摚┩瑢W們,這些對聯寫得多好呀!對聯是漢語園地中的一朵奇葩。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對聯。請你和同學們一起探究把!
二、明確探究的內容。
1、你在那些地方看到過對聯?
2、對聯有哪些特點?
3、從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到有關對聯的知識?
三、自主合作,完成探究。
1、自由組合形成探究小組,選出組長。
2、分配探究任務:整個小組研究一個主題,或者小組成員各自研究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一起交流。
3、討論探究途徑。
師指導:《四庫全書》,通過絡搜索,百度、谷歌,鍵入你的主題。
4、展開探究活動,各小組成員注重合作,小組間保持聯系,互通信息。
師適時指導。
四、交流探究成果。
1、小組內部交流,準備好在全班交流的發言稿。
2、小組間相互交流,彼此借鑒。
3、全班集體交流,師從內容、方法上進行。
五、拓展延伸。
開展“接對聯比賽”“互贈對聯增友誼”活動,讓這朵奇葩開在學生心里,深入人心。
第四課時(習作:心愿)
一、引生入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在你們這么大的時候就有了一個美好的心愿,那就是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桃李滿天下。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美好的心愿呢?那是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充滿了愛心的好老師,使很多頑皮的孩子有了進步,所以我也想像我的老師那樣,于是我就認真學習,終于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現在我還在為自己”當優秀教師“這個心愿而努力呢!同學們,你們有怎樣的心愿?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又怎樣為它而努力著呢?
二、自由交談,開闊思路。
1、結合“想一想“的環節,思考里面提出的問題。
2、小組內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3、指名交流,要求:心愿的由來要合乎邏輯,糾正牽強附會引導學生要言之有理;實現愿望的過程要說得真實,具體,可行,要切合實際做到言之有物;“心愿“的價值取向應該是達到某種美好、有意義的目的。
引導學生區別“心愿”和“夢想”,二者都有“希望將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這層意思,但夢想的`程度深,夢想是對更高更遠目標的期待,一個人會有一個或兩個夢想,而“心愿”可能只是對一個小小的目的的期待,你可以擁有許許多多的心愿。注重引導學生對“心愿”和“夢想”的區別目的是啟發學生從小處著手,從生活中的小事,小現象,遺憾中去思考材料,避免學生一味選取大、假、空的素材。
4、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適時,結合學生生成相機啟發,拓展學生思維。
三、明確要求,片斷引路。
1、學生就三個問題寫片斷。
A、你有怎樣的心愿?
B、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愿?
C、怎樣為它努力?
2、學生寫片斷,教師巡視。留意寫得好的,備于講評有針對性和示范性。
3、賞析片斷。
第五課時(習作賞析)
一、寫法指導,整合成。
1、做到言之有序,可開門見山表達自己的心愿,再談心愿的由來;可先敘述引發心愿的事情再表達自己的心愿。
2、應把引發心愿的事情作為重點寫詳細、具體,注意寫好自己的內心活動,流露真情。
3、在敘述中適當穿插議論、抒情的語句。
二、自評自改,完善習作。
修改要求:
1、是否按照一定的順序,詳略得當,語言表達是否清楚具體。
2、是否具有真情實感。
三、指導品賞,成就激勵。
1、小組評析。同學們,習作稿已初步形成,愿不愿意和伙伴交流交流,傾聽一下好的建議?請自由組成四人小組,一人讀,三人評,看看是否達到本次習作要求。
2、抽樣導評。展示學生的習作(好、中、差各一份),引導全班同學評議,欣賞成功之處,提出建議,修改不足之處,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修改完善。同學們,一習作的成功還有待于反復地修改。課后,你可以找信得過的伙伴評一評,也可以讓爸爸媽媽給你提提意見,然后自己認真地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11-29
語文小學教案06-21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12-19
《小學語文》教案06-09
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0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熱]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