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內容:
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了解紋樣》
二、教學目標:
了解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紋樣的色彩應用、構圖形式和構圖原理,通過本節課程的學習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了解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紋樣藝術的學習興趣和審美修養。
三、教學重點:
紋樣的構圖形式和組織形式。
四、教學過程:
(一)、紋樣的定義
今天,我們請幾位同學給我展示一下自己最喜歡的學習用品,或者自己生活中喜歡的其他物件,并說出喜歡的理由。
。▽W生回答,師生互動)
剛剛幾位同學說的用品都是我們生活學習中常見的,有些像衣服、陶瓷、擺件、花瓶、建筑等很多物品,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它們都有些共同的特點,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一些圖案、紋樣的修飾。這或許也是我們喜歡這些東西的原因,因為有了這些圖案的裝飾,不僅使得物品的外觀更具美感,還增加了它們的鮮活的特色,比如(以陶瓷為例),有位同學剛剛提到的陶瓷,想象一下,如果它沒有外面的圖案裝飾,只是單純的白色,大家還會喜歡它么?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使用各式各樣的裝飾來美化我們的生活與環境,它將藝術與生活巧妙的連接在了一起,這些圖案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了解紋樣》。紋樣是如何將我們的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和學習一下關于紋樣的相關知識。
首先是紋樣的定義。
紋樣的定義:即裝飾花紋,一般指用于工藝美術設計的裝飾花紋。之所以稱紋樣,是強調一個“樣”字,以供生產制作之用。紋樣最終目的不是圖稿的直接使用,而是要經過工藝加工,被體現在工藝品或日用品之后,才能發揮其藝術的作用。
(二)、紋樣的構圖形式和色彩搭配
知道什么是紋樣后,我們大家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隨便的勾花圖案都可以稱之為紋樣呢?我們之前所說到的紋樣為什么大家會覺得有美感?
。ㄕ垖W生回答)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剛剛提到的學習用品和我們的生活的紋樣中(師課件展示列舉的紋樣圖)。我們不難發現,紋樣之所以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是因為它在構圖形式和色彩搭配上都有一定的講究。那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紋樣在構圖和色彩上有哪些方式。(從學生列舉的例子中找出同類進行說明)
1、將紋樣的形象巧妙的組織在一起,叫作紋樣的構圖。常見的紋樣構圖形式有:對稱式和均衡式。
2、紋樣的色彩搭配成功與否,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純度三要素決定的。紋樣的色彩搭配有:同一色相配色、類似色相配色、對比色相配色。
下面我們再來展示一組圖片(學習用品之外的如中式禮服、抱枕,古代的彩陶、建筑物等上面都有紋樣的圖片)。在這組圖片中,我們發現,紋樣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精彩,比如剛剛到家看到的中式禮服(旗
袍),它將傳統紋樣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兼容并蓄,自成一格。包括我們現在還能見到一些傳統家居,它們在紋樣的運用中表現出一種古典的風韻。了都這些物品后,我們發現:
1、紋樣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們就已經將紋樣運用于生活中了,請大家欣賞課本中的圖片。
2、紋樣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舉例列舉)
(三)、紋樣的題材
我們在欣賞各種紋樣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紋樣圖案看起來很像一些植物、人物、動物,還有的像是風景,這是因為紋樣在設計的過程中,都是從我們生活中常見美麗事物中取材的。所以紋樣的題材分為:植物紋樣、幾何紋樣、動物紋樣、風景紋樣、人物紋樣。
(四)、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
。ㄓ衫蠋熣故疽唤M植物的圖片,學生來進行植物紋樣設計)
下面我們來一個“比一比,變一變”的小游戲,請三位同學到黑板上把剛剛看到的植物圖片進行植物紋樣設計,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進行設計。
。ㄒ环昼姾螅┪覀儊砜匆幌,三位同學的紋樣設計,他們的表達方式都不一樣,有的與植物的原型很接近,而有的則是很夸張的設計,還有的是按照植物的形狀想象出來的紋樣?偨Y出紋樣設計的基本方法:概括、夸張、想象三種方式,其中最突出的是想象。
(五)、紋樣的組織形式
在剛剛的小游戲中,同學們設計的紋樣都各有風格,那么,現在大家來回想一下,你在設計紋樣的時候,是如何來構圖的,你用的是概括、夸張、想象的哪
種設計方式?假如現在讓你把設計的單個圖形組合成一種形式出來,請同學們嘗試著做一下。
。ǔ槿W生設計的作品進行展示)
通過同學們設計的紋樣,我們可以觀察出紋樣在構圖與組織形式上存在一定的'規律,引導學生對紋樣的組織形式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紋樣的組織形式分為單獨式、適合式和連續式。
1、單獨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并能單獨用于裝飾的紋樣。由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
2、適合式:由單獨紋樣發展而來,安置在特定外型中,受外型限制。構圖形式有均衡式,輻射式,對稱式,旋轉式等。
3、連續式:相對于單獨式紋樣而言,它以單位紋樣做重復排列,圖案的紋樣可以不斷重復出現,圖案的長度或面積可以無限地延伸。有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兩種形式。
A、二方連續紋樣是指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反復連續循環排列,產生優美的、富有節奏和韻律感的橫式或縱式的帶狀紋樣,亦稱花邊。
B、四方連續紋樣是指一個單位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反復連續循環排列所產生的紋樣。廣泛應用在紡織面料、室內裝飾材料、包裝材料等上面。
紋樣組織在處理圖案的基本紋樣與其構成形式之間的協調問題,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目的性,組織的形式除了受作者的主觀感受影響外,通常還取決于裝飾的對象、目的、材料、制作工藝等因素。
單獨紋樣是指沒有外輪廓及骨格限制,可單獨處理、自由運用的一種裝飾紋樣,它可以單獨用作裝飾,也可用作適臺紋樣和連續紋樣的單位紋樣。作為圖案的最基本形式,單獨紋樣從布局上分為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形式。(舉例說明三種紋樣組織形式的不同應用)
(六)、學生設計
牛刀小試——請學生設計一枚單獨紋樣或連續紋樣
要求:
1、為文化衫、水杯、筆袋設計紋樣。
2、運用概括、夸張、想象等方法進行。
作業評價:
1、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從圖案、組織形式、色彩等方面來介紹);
2、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課堂總結:
本課教學屬于“設計應用”型的課程,重點在于對紋樣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呈現。本課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知曉紋樣與生活的聯系、明確知道紋樣是什么,為之后的學習內容打下理論基礎。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能更好的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學會欣賞紋樣的美,并形成好的審美感受。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明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由接受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課堂創設講授情境,激發學生創作熱情,讓學生相互交流,從學生的作品中總結課堂成果。
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學習生活”中的第一個活動。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教學內容知識量大,邏輯性強,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學習本課有益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造型能力,是美術教學重點。
學生分析
考慮到初一學生的知識特點,學生已經有了一定基礎的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好奇心強。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感性和理性思維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形成勇于探索與實踐的良好學風,我帶領學生到室外觀察校園場景,讓學生自制取景框,學生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評價,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應用。
設計理念
“優美的校園”中將《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知識與學生學習生活空間──校園造型結合起來,多角度、多方位、多視點地去發現、尋找、理解、表現校園建筑的美感。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和表現能力。
為了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我采用多媒體和示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地學習視覺元素和透視法則,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活動方式
采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活動方式。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理解掌握透視規律。
2.結合校園建筑物,學習方形物體的透視現象和規律,了解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知識。
教學流程
一.導入主題
用投影放出校園甬道、教學樓線描圖(有透視錯誤、無立體感),分析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高遠低。
引導:我們在繪畫時,畫出的物體常常沒有立體感,原因是透視錯誤造成的,所以我們需要了解透視,運用透視規律來畫,糾正畫面中不符合透視規律的方法。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視嗎?
二.學習透視與練習
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點、了解透視術語。
1.視點:觀察者眼睛的位置。
2.視平線:目光平視前方,在假想畫面上與視點等高的一條水平線。在開闊的野外,視平線是與地平線重合的。
3.主點:由視點向正前方延伸一條視中線,與視平線相交的一個點(亦稱“心點”)。
4.余點:方形物體的兩組水平平行線向左右兩邊分別聚集并在視平線上消失的兩個點。 請兩名學生,一站一坐,觀察石膏立方體和講桌對自己所處位置的視點、心點、視平線,并用取景框畫出來。
學生用取景框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使學生了解透視現象,掌握透視規律,拓寬審美視野,引導學生的繪畫思路]
教師小結:在日常生活活中,我們看同樣大小的物體,近處的大,遠處的;同樣高的物體,近處的高,遠處的低。這種現象就是透視變化,而“近大遠小”就是透視變化中最基本的規律。
三.探究與表現
1.觀看石膏正方體、長方體線描圖,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現出的透視變化。(多媒體展示分析,引導學生觀察)
[師生討論、觀察透視現象,強化學生空間思維的形成]
2.平行透視;把物體放平,正面面對學生。
小組討論:選舉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生:上下線和視平線保持著平行關系,平行透視有1個消失點。
生:兩邊的豎線與視平線垂直,兩側的邊線呈傾斜狀,慢慢延長向心點集中,消失于心點。
教師小結:兩位同學回答都正確;方形物體的一組邊,如果與我們成平行狀,那么它的另一組邊則逐漸消失于心點,離我們近的線段就長,離我們遠的`線段就短,這種現象就是平行透視。
用投影儀放出一幅正確的平行透視線描圖,請一同學上臺,驗證透視是否正確。 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爭先恐后地上臺驗證,學生上臺將斜線延長,延長線集中于心點,線描圖正確。
3.成角透視;物體的一角對著學生。
生:上下邊和左右邊的線變的傾斜了,延長線分別向視平線左右兩點集中,成角透視有2個消失點。
生:沒有平行線,都垂直于水平面。
教師小結:回答的很正確;物體的一角與我們正對,傾斜線延長并向視平線上的左右兩點消失,這種透視現象叫成角透視。
請一同學上臺驗證一幅成角透視線描圖,是否正確。
四.知識擴展與小組競賽:
1.你熱愛我們的校園嗎?我們的校園美嗎?(播放建筑錄像,渲染氣氛)
學習興趣高漲,表現欲望強烈。
2.帶著取景框,走,我們到校園一起去看看!分成四小組做透視練習。
[把學生帶入校園環境中,了解場景構圖的特點]
3.學生作業,教師輔導。(通過學習透視,思路清晰,學生躍躍欲試。此時安排作業恰到好處)
教師:要求同學參照學校建筑,畫出一幅平行透視、成角透視的線描圖。
教師輔導:針對有繪畫困難的學生,提醒他們透視要正確,重點輔導。
[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創造能力得到發揮,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鞏固了所學知識]
五.課堂小結:
把自己畫好的作品同學之間相互評論,每個小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視作品拿到前面展示,講一下透視步驟。
教學反思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主動、積極,內在自我與外在環境實現了有效溝通,創新能力在評價交流過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從中得到了自信心。為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而在學生發表意見時老師認真傾聽,在學生產生困惑時,老師適時點撥、指導,實現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在這堂課當中我運用邊講邊問、啟發思考、集中注意、師生共同參與,強化了師生互動教學過程;精心組織訓練,小步快進,當堂反饋,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課內。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兩幅情景畫及一個已做好的"神奇寶寶"。
膠水、眼睛、鼻子(人手兩份),空白的圓臉(正反兩面,人手一份)。
活動目標
能觀察哭和笑對五官的變化,并模仿哭和笑的表情。
初步學習眼睛、嘴巴在哭和笑時的`不同貼法。
活動過程
一、先后出示兩幅畫,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么呀?那你們再仔細看一下,看看她在哭的時候眼睛怎么樣的?像什么?嘴巴怎樣樣的?像什么?(同時在畫的旁邊出示一張空白的圓臉,幼兒一邊描述,教師一邊在臉上貼上眼睛和嘴巴,并強調哭時眼睛、嘴巴的樣子。)
2.老師請幼兒學一下哭臉,并請個別幼兒表演。
3.那她笑的時候呢?眼睛怎么樣的呀?像什么?嘴巴又是怎么樣的呀?(同時也在畫旁出示空白的圓臉,幼兒一邊描述,教師一邊在臉上貼上眼睛和嘴巴,并強調笑時眼睛、嘴巴的樣子。
二、出示"神奇寶寶"。
師:它怎么樣子的?(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神不神奇?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動動自己的小手也來做一個呀?
三、交代要求,幼兒貼畫,教師巡回指導。
交代要求: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正反兩面,一面是"笑臉娃娃",一面是"哭臉娃娃"。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拿上自己的畫,老師進行評價,并請問幼兒喜歡哪個娃娃?為什么?(因為開心才會笑),原來笑比哭好!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每天都要和"笑臉娃娃"一樣,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
把幼兒作品掛走廊里。兒童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表現出對泡泡游戲和學習活動的愉悅,能為表現自己的感受選擇的方法。
2.能辯識泡泡的形狀變化和豐富的色彩,認識印、畫、撕貼泡泡的方法。
3.大膽創作并表現出畫面組織的美感。
教學重點:
印、畫、撕貼的三種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常用六色的運用以及圓形、色彩的重復組合。
教學準備:
泡泡畫范作,投影片、錄音機、瓶蓋、彩色水筆。
教學過程:
素材腳本
一、認識泡泡
有一個謎語,看誰先猜出來:許多小氣球,小孩 愛玩它,球里色彩多變化,升上天空就會爆。
。▽W生猜,教師揭題)
二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做一項有趣的游戲好嗎?游戲的名稱是:吹泡泡比賽。
。ㄕ8位同學上臺參加)
1.注意觀察泡泡的形狀。
2.注意觀察泡泡的顏色。
3.(出示泡泡畫范作)畫上畫了什么?你能發
現這幅畫是利用了哪種形狀和顏色畫出來的?
用瓶蓋印一印,用水彩筆畫一畫,用彩色紙撕 一撕,再經過添畫,可以變成有趣的`圖形,這就是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三、泡泡畫的作畫方法。(有三種)
方法一:利用瓶蓋大、中、小各一個,六種顏色
的水粉,調好顏料,用瓶蓋重壓在白紙上,可重復組合。
方法二:利用水彩筆在白紙上畫成大、小不一的
圓圈,在圓圈,再在圓圈上添畫。
方法三:利用彩色紙撕帖圓形的重疊秩序和撕紙方法。
四、學生做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ǜ枨椤兑黄鹩螒蚨嗫鞓贰罚
1.選擇適合自己的作畫方法。
2.準備好材料工具。
3.注意畫面的大小組合,色彩變化,畫面美觀。
4.盡量不仿照書本和老師的范畫。
五、評析作業:
1.學生在前面介紹自己的作品是用哪種方法作的。
2.用語言表達對泡泡的感受。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本課是一節欣賞評述課。教材從線條、明暗、體量和空間四方面介紹了古今中外的藝術作品,涵蓋建筑、雕塑、繪畫和工藝等藝術形式。旨在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引導學生勒腳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豐富的表現力。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欣賞感受、比較分析、交流評述等學習形式,鑒賞古今中外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現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不同類型美術作品的造型表現力,發現身邊的美,感受身邊的美。
四、教學重點:造型基本要素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
五、教學難點:靈活運用造型要素分析藝術作品。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及課件
五、教學準備:多媒體及課件 六、教學過程:
色彩是訴諸視覺最具感 染力的形式語言,而繪 畫 恰是能體現色彩感染 力載體。 色彩是美術作品的重要表現因素。 色彩不僅能夠真實地再現表現對象 的色彩關系,而且由于色彩所具有 的感情特征,對于觸動人的心理和 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為大青綠設色絹本, 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氣勢 遼闊超凡。 ? 《千里江山圖》后來被當時的宰相 蔡京收藏,他在上面的提拔記述了 宋徽宗指點王希孟,收他入翰林書 畫院的經歷,王希孟在二十多歲的 時候去世,關于他的史料很少。 《千里江山圖》后在清乾隆年間收 入宮中,現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品欣賞
作品為大青綠設色絹本,間以赭石 配色。畫面色彩勻凈明麗,富于裝 飾性。壯麗秀美的山水,仿佛將人 帶入了一個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 世界
《出水芙蓉圖》
【名稱】宋吳炳出水芙蓉圖 【類別】中國古畫 、扇面畫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文物現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欣賞
作品為了表現荷花“出污泥而 不染”的'純潔、嬌艷的資容與 品格,分幾十次層層渲染進行 賦色,達到了柔和潤澤而又美 艷動人的藝術境界。
《干草垛》
進入90年代,莫奈創作了若干 組作品,即“組畫”。所謂的 “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 置上,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 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 多幅畫作。
作品欣賞
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奪目,與天空 和遠處的樹叢交相輝映,構成一曲 色與光的交響。 馬蒂斯
亨利· 馬蒂斯(Hei Matisse ,1869— 1954)法國著名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 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21歲 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 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 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 從此以后我不再主宰 我的生活,而它主宰 我!
作品欣賞
野獸派畫家馬蒂斯追求一種簡潔明 快的色彩效果,這幅暖色調為主的 作品,明確地表達出了一種溫暖、 柔和、安適的氣氛與情調。
于非闇(暗)
于照,畫家。生于一八八八,字非 廠,別署非闇,又號閑人,山東蓬 萊人,久居北京。著有《中國畫顏 色的研究》、《我怎樣畫工筆花鳥 畫》有《于非闇工筆花鳥畫 選》、 》、《都門釣魚記》、《都 門藝菊記》、《 都門養鴿記》等。
作品欣賞
畫面以石青為底色來烘托玉蘭花各 黃鸝鳥,強的色彩對比,生動地表 現出一派晴空萬里、鳥語花香的大 好春光景象。
美術教案 篇6
目的:
。、通過冷暖兩種色調對比,學習用冷色來表現夏天的夜晚,從色彩入手,培養孩子繪畫的表現力。
。、嘗試用噴刷做畫的游戲方法繪出美麗的夜色,感受色彩的變化美,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準備:
。、?做畫工具牙刷,廢塑料筐殘片剪成的噴刷用具每人一個,三色水粉(藍、?綠、青)、剪紙若干份,顏色卡幼兒人手一份,教師示范用紙、錄音機、磁帶各一。
。、課前讓幼兒認識剪影并觀察美麗的夏夜。
過程:
。、引出課題:放音樂《夏夜》將幼兒帶到夜暮降臨、萬物寂靜的特定環境中,提問:
、僬埿∨笥崖犚欢我魳,?你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這段音樂表現的是什么時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來了等、晚上)
、谙奶斓囊雇硎鞘裁礃拥??(從周圍的環境和色彩兩個方面引導),(如月亮出來了、藍藍的、靜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已進入了夢鄉、花睡了、寶寶睡著了、小星星也睡著了等等)。
。、?同時出現冷暖色調的顏色卡,讓幼兒選擇適合做夜色的顏色,然后按冷暖分開,對比與思考,加深對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認識。
紅色背景,顏色鮮艷、熱烈、使人興奮、激動、高興。黃色背景,暖和,明亮,鮮艷奪目。
綠色背景,安靜、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夢境。藍青色背景,冷、寧靜、安靜。
。、我們來畫一幅美麗的夜色,教師不完整示范,只講清噴刷做畫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讓1-2名幼兒試試:
。、繪畫游戲,教師給幼兒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兒噴刷美麗的夜色。
、賳l幼兒考慮好畫面的整體布局,注意物體之間的前后關系。
、谠谟變鹤霎嬤^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并提醒幼兒做畫時的衛生習慣。
。、感受:欣賞作品,?讓幼兒體驗美麗的夏夜,(夜深了,寶寶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們互相看看,看誰的寶寶睡的最香,輕輕走出活動室)
活動評析:
。、從構思上,?突出表現兩點,審美性和游戲性在這節課上,?采用我國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嬰兒,手拿搖扇在躺椅上乘涼的的老爺
爺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貓兒,樹上一對相依相偎的小鳥、?夜色中的樓房建筑、以及夜空中眨著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圖,給幼兒以充分的視覺享受。另外,?在幼兒噴刷做畫過程中,伴隨一曲《漁舟唱晚》,古箏聲聲,****融融。在這里,教師給幼兒創造了一個美的空間,把幼兒帶到了美的意境中,這樣,?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在噴畫中,?采用游戲的形式,幼兒手拿牙刷,在噴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戲,一邊噴刷,嘴里邊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孩子們或站著,?或坐著,不拘形式,整個教學過程,孩子們沉醉在藝術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藝術家,興趣非常的濃厚,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
、俨煌暾痉兜慕虒W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進行完整的示范,只講明噴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對教學中的精彩部分--“噴刷的效果”?采用設埋伏的方法,給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間,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剪影藝術的美,?當一幅幅美麗的夏夜圖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一聲聲的驚嘆聲,把整個教學推向了高潮。
、谠诶渑实膶Ρ人伎贾,?教師則從幼兒身邊的東西,如對暖色調的理解,教師從你看到紅色想到了什么來啟發引導幼兒,如太陽,紅綢子、小紅花等等,?然后從太陽
和太陽光帶給人的感覺,如紅綢子表現的是節日的熱鬧場面,?給人的感覺很熱烈,使人興奮和激動,太陽光則很亮、很刺眼,?來加深對暖色的理解。綠、藍、青色則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顏色,從它們帶給人的感覺來啟發引導幼兒,加深對冷色的認識。
、谠谡n后不進行作品評析,讓幼兒自由欣賞作品,去感受和體驗美麗的夏夜。?幼兒三個一群,五個一簇,象是在欣賞藝術作品,又象是在觀賞美景,有身臨其境之美。
、茉跒橛變哼x擇操作材料時,教師沒有根據個人的情趣和愛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給幼兒多種剪紙材料,讓他們自由布局,給他們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現的機會,?這樣,有利于激發幼兒的表現欲和創作欲望。
美術教案 篇7
問題提出
漫畫的功能有哪些?
教學目的
1、了解漫畫的不同特點、功能和種類,學習如何選材立意以及漫畫表現手法等。
2、通過漫畫創作,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
3、學生經歷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欣賞、討論等學習過程,了解漫畫的基本知識和表現方法。
4、增加審美情趣,提高審美情趣,提高審美素質;能體會藝術來源于生活的道理。
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
欣賞圖片
二、探究體驗:
1、結合漫畫作品與課本解釋漫畫:漫畫是一種來自于生活的藝術,漫畫家在生活中觀察體味,尋找要表現的內容,并以幽默夸張、寓意、諷刺等手法進行表現。
2、漫畫的`功能有哪些?課本的圖片都運用了哪些表現方法,你還知道哪些表現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課本圖片,向學生做系統的介紹漫畫知識。
。1)、立意:
結合課本圖片邊舉例邊分析,漫畫來源于生活。
如何立意:正確、明確、深刻。
。ǎ玻、漫畫的功能有諷刺、歌頌、傳播、娛樂等功能。
表現手法:
教師提示學生一幅畫往往是由幾種表現手法構成。
。3)、文字作用:使畫面主題更明確、深刻。
教師:
對于“無題”漫畫進行分析:換面一斤把意思表達清楚了,不設題目反而含蓄幽默。
三、學生創作:
教師輔導注意學生的差異性,表現形式多樣。
四、成果展示:
采取班級畫展形式展示,重點落在構思和表現手法上。
板書設計:
3、漫畫與生活
表現形式:單幅表現手法:諷刺、歌頌、娛樂、組成部分:漫畫
多幅宣傳、夸張、巧合文字
美術教案 篇8
第1課:人民的藝術家——齊白石
課時:2課時
課業類型: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學習,了解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藝術生涯、藝術特色等,能運用藝術語言(如寫意、工筆、陰刻、陽刻、虛實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隱性目標:體會“勤奮”與“毅力”帶給人的影響;明白要認真觀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重點:齊白石的藝術成就、藝術特色和藝術表現。
難點:運用藝術語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并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準備:課件、課前收集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作業本和彩筆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組織教學:
檢查工具的`擺放,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二、學生交流資料:
請2~3位同學向大家介紹齊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語言簡單的介紹)
三、引導欣賞:
1。小故事——從木匠到人民藝術家
2!度何r》(課件出示)〈對比真的河蝦與對蝦〉
最初,齊白石畫的蝦,長臂和軀干變化不多,長須也大多畫成平擺的6條長線。他自己很不滿意。于是,他在家中案頭擺了一只大海碗,碗里養著幾只活蹦亂跳的小蝦。齊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細觀察小蝦的活動。從此,他畫的蝦就更加神態多變,活靈活現了。河蝦與對蝦的結合,創造了藝術中的“蝦”。
3。齊白石筆下的花鳥魚蟲
他為什么會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奮刻苦)
一天,齊白石跟師傅出去做活,在顧主家見到了一本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他如獲至寶,與顧主好說歹說借了回去;丶液,他跟母親商量好,從每月工錢里拿出一點錢來買紙和顏料,一筆一畫地臨摹起來。白天干活晚上畫畫,常常畫得兩眼酸痛,連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園畫譜》全部被他臨摹了下來。從此,這本畫冊成了他的美術教科書。
在齊白石八十九歲高齡時,還堅持每日作畫數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以后畫工筆畫會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輕時畫了很多張工筆的小蟲,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內容。年紀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畫中添加寫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規定的繪畫量。
欣賞幾幅齊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師引導分析)
中國畫:《蛙聲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魯班門下
書法:發揚民族文化
4。齊白石不僅是一位畫家,還是一位書法家、篆刻家和詩人。
他所畫花鳥蟲魚蝦蟹,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煉質樸,色彩鮮明熱烈;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巧妙結合,神態活現。論畫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弊滩季制嫣赜辛。
5。分組研究(欣賞、學生模仿分析)
書中其他作品的特點(意境、表現方法、畫面效果等)
選一幅你最喜歡的作品,談談它給你的感受。
四、小結: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是美術》教案01-21
美術教案[精選]08-15
【經典】美術教案08-17
【精選】美術教案09-12
美術教案12-10
美術教案01-02
美術教案12-13
美術教案12-30
美術教案12-29
美術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