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幼兒美術棒棒糖教案
教材分析:
棒棒糖式樣多樣、顏色豐富、味道甜美,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給小朋友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無盡的話題。因此,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興趣開展了美術活動《棒棒糖》。棒棒糖的特征,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圓形、螺旋線豎線表現棒棒糖的外形特征。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樂于參與繪畫活動。
活動準備:
棒棒糖若干,蠟筆、白紙、范畫。
活動過程:
1、猜一猜,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猜猜看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什么禮物?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說說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是棒棒糖的?
小結:原來棒棒糖和其他糖果不一樣,都有一個小棒棒的呀。
2、請幼兒摸摸,看看棒棒糖的形狀。
師: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再說一說你摸到的棒棒糖是硬硬的還是軟軟的`?說的對的老師把棒棒糖插在外面。
師:哇,好多的棒棒糖!我這里還有一個很大的棒棒呢,請幼兒觀察棒棒糖的花紋。這些棒棒糖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呢?(圓的和扁的、軟、硬、有大的小的)
小結:是呀,這些棒棒糖不光大小不一樣,顏色也不一樣,摸到手里感覺也不一樣,有的硬、有的軟,味道呢也不一樣有的甜甜的、酸酸的,棒棒糖兒真有趣。
3、師示范作畫。
師:寶寶們喜歡吃棒棒糖嗎?老師也很喜歡吃棒棒糖,我還可以把喜歡吃的棒棒糖畫下來呢。
我選一個喜歡的筆寶寶,先畫一個圓形表示糖,再在圓形的下面畫一根豎線表示棒。糖和棒是連著的,畫畫的時候豎線和圓形要連著,我喜歡的橙色,我就在里面涂上橙色的。書空畫一畫,你喜歡什么顏色的棒棒糖就涂上什么顏色。
師:請個別幼兒用圓形來畫自己喜歡的棒棒糖。
我還喜歡畫這個扁扁的棒棒糖,找一個喜歡蠟筆寶寶,從中間一圈一圈的往外畫,線和線別碰到,越畫越大,這個線叫螺旋線,螺旋線表示糖,再在螺旋線下面畫一根豎線表示棒,螺旋線要和豎線連起來,這個棒棒糖就畫好了。
師:請個別幼兒用螺旋線來畫自己喜歡的棒棒糖。
4、師出示范畫,激發幼兒作畫的欲望。
師:小朋友看我把我喜歡的棒棒糖都畫下來了,你喜歡嗎,你最喜歡那一個棒棒糖,為什么?
棒棒糖有的大,有的小,先畫一個大的,再來畫一個小的;棒棒糖的顏色也不同,有紅的,有綠的,真漂亮。
你想不想把自己喜歡的棒棒糖畫下來?
5、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棒和糖連在一起。
糖有大有小,顏色也不同。
畫畫時油畫棒在紙上畫,要用一點力氣,才畫的更清楚,畫完后把油畫棒送到盒子里。
6、展覽幼兒作品,講評。
展出幼兒作品,表揚將糖果與棒連在一起的幼兒。
幼兒美術棒棒糖教案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入園,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對橡皮泥特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動手能力有限,所以選了做棒棒糖這個簡單的素材,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動中團圓、揉、捏等基本技能。通過幫小兔做棒棒糖,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團圓、揉、捏等泥工的基本技能。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口語發展能力。
3、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橡皮泥、皺紋紙、棉簽棒、玩具小兔一只、棒棒糖、小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老師將玩具小兔放身后,嘴里發嗚嗚嗚哭聲吸引幼兒注意力!靶⊥,你為什么哭呀?”“我把媽媽送給小動物們的棒棒糖弄丟了,怎么辦呀?”(勾起幼兒的同情心)。
2、“我們班小朋友最能干了,我們來幫助小兔好嗎?”
二、制作棒棒糖。
1、出示棒棒糖,讓幼兒觀察其外型特征,剝開糖紙再看看是怎樣包裹的。
2、教師示范講解:先將橡皮泥揉、捏,使其變軟,然后放在手心團圓,團圓后插在棉簽棒上,再將準備好的皺紋紙包上,注意要將“糖”放在紙的`中間,包攏后左手捏著紙的收
攏處,右手輕輕轉動一下棉簽棒,使包裹“糖”的紙不容易散開。
3、講解過程中讓幼兒跟說“揉、捏、團圓”等詞。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
5、邊觀察邊出示幼兒作品,說說哪些做的好哪些沒做好,應注意些什么。
三、結束部分。
1、要求完成了的幼兒把棒棒糖送到小兔身邊的小盒子里,并對小兔說:“小兔,給你棒棒糖”。
2、分享成功的喜悅、感受助人的快樂。
今天,我們用能干的小手幫小兔解決了一個難題,小兔很感謝你們、很開心,你們開心嗎?現在,小兔要把棒棒糖送到森林里小動物們的手中去了,我們一起來跟小兔說聲再見吧!
幼兒美術棒棒糖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情景中感知棒棒糖的特征,分辨圓與方、紅與綠。
2、愿意和大家分享棒棒糖。
【活動準備】
手偶威尼小熊一只、籃子若干、棒棒糖若干、棒棒糖店。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
1、猜一猜:
問:(出示小熊)寶寶看誰來了?猜猜小熊來干什么?
引導幼兒一起問:小熊,你到底來干什么呢?(出示店面柜臺)
問:寶寶覺得威尼小熊會開一家什么店?
小結:咪咪寶寶真了不起,威尼真的想開一家棒棒糖店。
2、認一認:
問:(出示糖果)看看小熊店里的糖果,都是棒棒糖嗎?為什么?
小結棒棒糖基本特征:原來棒棒糖和其他糖果不一樣,都是有一個小棒子的呀。
二、感知理解。
1、看一看:
問:店里有多少棒棒糖呢?
問:這些棒棒糖長得怎么樣?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
結合兒歌小結:棒棒糖有紅的,綠的……許多許多的顏色,還有圓的,三角的……許多許多的形狀,寶寶喜歡棒棒糖嗎?(一起念兒歌)。
2、說一說:
問:你想要什么樣的棒棒糖。(我想要圓圓的棒棒糖/我想要紅色的棒棒糖。)
問:寶寶都有棒棒糖了,可還有誰沒有呢?(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
問:請客人老師說說想要什么樣的棒棒糖,寶寶幫忙找一找。
3、嘗一嘗:
問:為什么糖的外面要有糖紙呢?
小結:原來糖紙可以幫助我們保護棒棒糖,把一些臟東西趕的遠遠的。
操作:幼兒嘗試自己動手、互相幫助,除去糖紙。
問: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像什么味道?
小結:原來棒棒糖有不一樣的形狀,還有不一樣的味道。(改編兒歌,引導幼兒念一念)酸的糖,甜的糖,像蘋果,像草莓,寶寶喜歡棒棒糖。
三、活動延伸。
留下糖紙和小棒,在區域活動中制作更多的棒棒糖。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結構分析素描的訓練致力于培養學生對于自然的認知形式及其結構分析的觀念,通過對物象結構的分析來深入對于空間的自我感受(諸如對形體觀察與感受的程度,力量在空間的運動作用,直覺的空間判斷,心智的推理等等)。通過素描對于藝術創造的這些隱性作用,使學生從某一確定的描寫過程中感受到內在結構的生命世界。
教學時數:36學時
內容結構: 第一部分--理性認識:
1、結構的類型
1) 骨架型
2) 積量型
2、結構的分析
1)骨架型結構分析
2)積量型結構分析
3)綜合分析
第二部分--實技實訓:
1、訓練步驟
第一步:確定整體比例形
第二步:勾畫基本平面形
第三步:概括幾何立體形
第四步:刻畫具體結構形
2、圖例剖析
3、范畫欣賞
教學過程:
結構是形的內在本質構造。特定的結構決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長、變化或其被使用的方式。物體外貌可變,而結構不能變。只有抓住
結構,才能堅實有力地表現對象,否則就將歪曲形象。因此結構不是感性的、直覺的,而是知解的、悟性的,并與視覺概念緊密相關的。
所謂結構,它包括兩個方面的理解:一是自然中客觀存在的結構,如生物結構、植物結構、人的結構;二是指畫面結構,是對形狀、明暗、色彩做純粹主觀的安排。這里將著重介紹前一種結構。
在對物象全方位的審視中,我們努力超越物象的表象而達到對其內在結構的理解,通過結構的'啟示進一步產生設計的構想。想象力與創造力正是寓于這種自然對象內部結構與其外在形態的深刻體驗和自覺認識之中的。"自然是偉大的設計家",造型的設計往往蘊涵著藝術家對于自然的內在規律的認識和對于形體結構的富于創意的理解。
結構分析訓練要使學生努力排除明暗色調、材質肌理等非結構的影響,要能夠理性地推理和表現出畫家看不見但確實存在的、符合邏輯的、符合透視規律的、合乎物理性的內在結構,能夠充分考慮到物體局部與整體的組合、分離關系等。要直接用虛實不同的線,將物體的比例、輪廓、結構轉折等本質因素,不加更多修飾的描繪出來。還要讓學生研究線的表現力和結構因素在畫面的張力,培養學生敏銳的感覺能力及理性的推理能力。
這一階段內容學時將做如下安排:
結構分析的理性認識:2學時
步驟講解及圖例剖析:2學時
范畫欣賞: 1學時
美術教案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人美版)第13冊第一課《在美術世界中遨游》。
下面,我圍繞教什么,怎樣教和為什么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匯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縱觀教材,從內容與性質來看,這一節課是教材里唯一一節介紹美術門類和材料間關系的課。教師應當緊緊把握住畫作種類與作畫材料之間的關系,向學生展示出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美術世界。同時,本課還希望通過對一些現代藝術的介紹,使學生明白隨著時代的前進,美術材料也在不斷地出現新的變化,新的材料會帶來新的審美觀念。
二、學情分析
小學美術教材多是輔助性和娛樂性的,使學生有了部分美術功底。但是,大部分農村學生小學時就沒有接觸過美術課,對于專業的美術作品分析接觸的很少。初中學生生活范圍逐漸擴大,已經逐步接觸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藝術形式。但是,不少學生仍簡單地認為美術就等于繪畫,繪畫是美術的全部?梢娝麄兊拿佬g知識有限,還不能把美術的概念搞清楚,更不用說把眾多的美術門類分清了。
那么,本節課正是在輕松的氣氛中,欣賞一些耳熟能詳的作品,在愉悅的氛圍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去認識、去評述這些不同門類的美術作品。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三個緯度和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我確定本節課要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美術的分類,理解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的概念;能夠正確分辨美術作品的所屬門類。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在了解美術的基礎上對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和建筑藝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掌握正確的欣賞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美術門類與材料的學習,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打破時空,不拘一格地在美術世界中尋找美、發現美、從而創造美。
四、通過以上分析,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為:
1.教學重點:通過欣賞美術作品,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2.教學難點:學生能夠從材料的角度認識和評析美術作品。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畫具等
六、教法學法
通過初次設計—比較分析—提高認識—再次設計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知識的“發現者”。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情中成長”,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從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方式轉變為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應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與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點拔學生的思維,實現創造。
七、教學過程
這節課屬于欣賞〃評述課型,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我將教學過程分為導入新課、講授新知、探究欣賞、反饋矯正、拓展延伸五個環節。
。ㄒ唬⿲胄抡n
師:1.什么是美術?(好像問學生:什么是家庭?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但回答不清楚,這個問題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接著問:
2.你認為生活中的或者你知道的那些事物是美術作品?
生:同學們的反應很強烈,踴躍地回答,有說繡花的、有說年畫的、還有說玩具的……也有同學看著課本回答的。(這兩個問題能反映學生基本的美術常識,并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在一起了。同時我版出課題——《在美術世界中遨游》。)
。ǘ┲v授新知
首先播放我制作的《遨游美術世界》短片,帶學生進入更加廣闊的美術世界,營造一種置身美術殿堂的氣氛。(圖片是精選的,有名作也有我們生活中能見到的。)
看完短片后:
師:同學們,這些美術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創造而成的?
生:有的同學說某某是用毛筆畫的,某某是用泥捏的,某某是用石刻的……(通過這個環節,同學們開始對美術作品的技法、材料和類別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還認識到生活中到處都有美術品,美術品的樣式很豐富。)
師:同學們說的很具體,也很全面。那么,這些都是美術品,為什么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呢?他們又會是美術作品里的哪一類呢?我們該如何去給他們“分家”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本想一想,分一分。
生:帶著以上幾個問題自學課本。(這一環節同學們自學釋疑,將自學結果制成卡片,同時老師巡回指導學生自學。)
。ㄈ┨骄啃蕾p
1.學生上講臺交流自己的自學結果,并談談區分他們的方法和依據。老師適當點撥,明確美術門類的不同主要是材質的不同。
2.接著老師和學生共同交流和分析四大門類美術作品(繪畫、工藝美術、雕塑、建筑)的材料,引導學生回到課本中的圖片重點探索。(小組合作,針對課本上的圖片做賞析,并派發言人交流結果,老師適當點撥。)
。ㄋ模、反饋矯正
回到課本上的圖片,具體地分析作品。由于材質的不同,使得美術作品效果截然不同。以學生的探究為主,教師適當地加以補充。
如油畫《父親》——版畫《秋瑾》對照,提出:“同樣是畫人物,他們有什么不同?”學生討論后,老師總結:秋瑾是辛亥革命時期一位杰出的女革命家。她提倡男女平等,號召推翻清政府統治。這幅作品充分體現了木刻版畫的特點,巧妙地運用了黑白對比,以簡潔有力的刀法突出了秋瑾堅毅的性格和寧死不屈的立場。
而油畫《父親》畫面有一種悲劇性的震撼力。這幅油畫作品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表現了生活在貧困中的老農形象,畫家借此來表達對農民的同情和熱愛。讓學生了解兩幅作品的背景以及根據所選擇的不同材質及效果。
之后,為了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我又找了一些不同門類的美術作品圖片,讓他們做出比較。(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問題搶答等形式,引導學生對美術文化的關注,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并在這些過程中進一步探討相關知識。)
。ㄎ澹┩卣寡由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材料開始出現在現代藝術中。通過對幾件現代的藝術的作品欣賞,讓學生去觀察、去分析它們的材質和表達效果。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新材料、新美術,將美術的學習空間和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這一環節我和同學們共同探討,共同總結,同學們對現代藝術的材料非常驚嘆,比如活體雕塑、動態雕塑、高科技繪畫等。)
。┌鍟O計
目的是再現過程,突出重點,加強學生對本課知識的學習。
。ㄆ撸┙虒W評價
1、對學生回答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自評或教師點評,看他們是否能正確地對作品及材料進行正確的判斷?稍黾釉u價點:學生的態度是否專注積極等。
2、在遨游中是否對美術產生了興趣?
3、能否了解美術大家族中的不同種類?能否記住其中的代表作品?
4、能否認識到美術文化的價值與意義?能否積極發表意見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知花邊是圖形的重復廷伸;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折、剪、貼、畫、印等動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造意識,體驗花邊圖案的美感;
4.發展目標:培養學生造型設計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花邊圖案的圖形特點;
教學難點:花邊的設計、應用;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花邊的東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瓶子、布娃娃等)。
課時:剪刀、膠水、臘光紙等。
教學過程:
一、 欣賞導入:
老師組織學生上臺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種有花邊的東西。( 老師提問、學生欣賞相結合導入課程主題內容)
1你喜歡自己收集的東西嗎?它漂亮嗎? 引出花邊具有裝飾、美觀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單調的物體更加美觀、豐富。
2這些漂亮的花邊造型選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發現這些漂亮的花邊,這有什么樣的規律。引出是圖形的不斷重復排列延伸的知識點,老師可適時作簡單演示。
4找一找我們身邊的東西還有哪些有漂亮的花邊:手帕、餐巾布、床單、布簾、衣服的衣領、袖子、熱水瓶、碗、蝶、瓶子、畫框、輪胎紋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們知道花邊是一種向兩邊重復延伸的圖形,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制作花邊?
學生:畫的、剪貼的、蓋印的
老師示范:
1畫:
2剪:連續圖案剪法:
1.取一張長寬合適的長條紙,從中間連續對折數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紙上畫上要剪的紋樣(紙兩邊的點不要剪斷,一定要有物與物有連接的地方);剪掉空白處,留下色彩花紋展開為延接的圖案花。
數張紙重疊剪出的單個圖形(不連接)進行排列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邊
三、設計制作:
1、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圖形(紋樣)
2、學生練習,老師適時指導(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幫助,使每個學生能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應用建議:
1.給自己的美術課本封面、學習園地、黑板設計一個漂亮的花邊
2.在各種瓶、罐或日用器皿上進行裝飾。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感知和對消息的捕捉,實踐研究性的學習過程。
2、會用有特征的形構成不同用途、不同特點形狀的船,表達個性。
3、在探究性學習和兒童藝術表現過程中,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重點在于: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表現自己心目中的大
船;難點在于: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畫出船的狀
態。
教學準備:船的圖片及圖像資料,水彩筆、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準備情況,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
1、謎語:兩頭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揭示課題:船
2、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對船有哪些了解,反饋學生課前搜集船的知識。教師提出問題:
。1).你知道的船有哪些?
。2).它們有什么用途呢?
。3).請你說一說坐船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講授新課:
。ㄒ唬┯^察欣賞:播放課件,了解船的種類及其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學生一邊欣賞一邊思考問題:
1、它們的外形一樣嗎?
2、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它們的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對各種船進行簡單的講解。
學生歸納總結: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了解不同的船用途不同。發散學生思維,開發創造力。)
。ǘ┙處熓痉吨v解畫船及構圖的方法:
1、畫一條波浪線。貫穿畫紙,從左到右。
2、畫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興趣的船身,船頭高高揚起,畫在畫面中間船身要大要長。
3、局部結構的表現:體現船的種類。
4、裝飾船:體現船的功能。
5、添加背景:畫水中與天空的景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直觀了解畫船的方法,學會畫船及構圖。)
。ㄈ┬蕾p交流。
1、欣賞學生的作品,有童話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
2、學生交流,自己準備畫一艘什么樣的船。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構思,會用有特性的形構成不同用途、不同特點運動狀態的船,表達個性。)
。ㄋ模⿲W生作畫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ㄎ澹┰u價小結。
給自己的船命名,講講船的功能,描述人與自然、人與船之間的故事。
。┱n后延伸與拓展。
1、結合史實和現實中的有關船的故事,研究船的種類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有什么最先進的船?將來的船是什么樣的?
2、世界各國有哪些遠洋史和航海家,他們為人類作出了什么貢獻?(哥倫布、麥哲倫、鄭和)
板書設計:1、船
步驟:1、畫波浪線船
2、畫船身
3、局部結構的表現
4、裝飾船
5、添加背景
課后反思:
本課我通過展示大量的圖片,同時結合講解,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了解各種船的功能與特點,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啟發學生勞動創造文明、智慧的意識,拓寬知識面,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我自己的示范與講解讓學生學會畫船的方法。欣賞童話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等學生作品,讓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說一說自己準備畫一艘什么樣的船,發散學生的思維。
存在問題:在欣賞穿的過程中我應該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進行區別比較,使學生真正地了解船的功能與特征。在示范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使用夸張的手法來突出船的特征,打破學生對船存在的固有模式。在評價這一環節,因為時間有些緊張所以學生不能充分地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通過對賀卡的設計和制作的一些基礎知識的講授,讓同學學會利用自身所學過的美術知識來設計制作具有自身個性的賀卡,從中領會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意義,同時通過賀卡的制作和互贈,增進同學與同學之間、同學與老師之間、以和同學與長輩之間的情誼。
教學重點:
1、賀卡祝福語的設計、字體和色彩的應用。
2、賀卡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
1、賀卡的構圖布置。
2、賀卡的創意和構思。
教學步驟:
1、從節日的互送禮物和賀卡引入課題《心靈的關愛》,說明賀卡在人們傳達友誼、寄托關愛中的作用(舉例說明)。
A、過年送賀卡和明信片
B、過生日給朋友送生日賀卡
C、教師節給老師送張賀卡,表達對師恩的真誠回報
2、賀卡的形式和內容布置。
A、封面:寫明贈送的對象
B、主頁面:圖形或照片、祝福語、落款。
3、展示賀卡的制作過程(利用投影儀詳細展示賀卡的制作方法和過程)。
A、賀卡的造型
B、賀卡的圖文布置
C、賀卡的創意:祝福語的創意、祝福圖形的創意、文字的美化
4、讓同學根據所學的知識,發揮自身的想象獨立完成一張友誼賀卡或尊師卡
5、隨堂輔導同學制作和解答同學提出的問題
6、局部同學作業展示
課后記:
1、本節課主要的目的是讓同學學會利用學過的美術知識來設計制作一張精美的賀卡。
2、主要的教學過程采取引導的方法,讓同學與同學之間,同學與老師之間能互動起來,以達到思維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和設計意識的溝通,使同學在快樂的氣氛中學到制作賀卡的一般方法。
3、課堂教學的過程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同學學習積極性很高,大局部的同學都能按要求完成作業。
4、本節課的欠缺是:同學制作的時間受限,使同學無法充沛展示自身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中國花鳥畫表現技法。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新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置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學習梅花的表現技法,讓學生近距離地熟悉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意識地運用中國畫的表現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教材運用大量圖片和優秀中國畫作品欣賞,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從認識中國傳統繪畫表現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表現的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國畫托物言志的特點。
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另外,選擇梅花畫法中筆墨運用、線條組織、畫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領,作為技能學習的內容,學習使用國畫用具,嘗試國畫的表現技法,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國畫中同樣表現人格精神的蘭、竹、菊等其他題材的欣賞與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用美術、音樂、生物、歷史、地理、文學等知識進行探究性地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體會民族藝術的偉大。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梅花挺直堅硬、生機勃勃的造型特點,讓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象征意義,進一步了解藝術作品與自然的關系,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知識技能目標
1 .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體會筆墨的韻味。
2 .學習傳統的畫梅技法,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
3 .運用所學,嘗試表現其他題材,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互動的學習方式,參與到對梅花的學習活動中,嘗試中國畫工具和材料,體驗作畫的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中國畫學習的`持久興趣。
教學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以欣賞感受、筆墨嘗試到創作表現為線索逐步展開,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 由賞梅——詠梅——畫梅展開,體會梅花頑強、挺拔向上的精神,體會筆墨的韻味;第二課時,學生大膽嘗試水墨技法,親自感受中國傳統畫法的藝術魅力。
教學方法:
互動法、探究法、欣賞法等。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通過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學生了解中國畫借物抒情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引導學生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藝術作品中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怎樣較好地把握筆墨干、濕、濃、淡的變化。
涉及學科:生物、歷史、地理、音樂、文學等。
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圖片、中國畫材料等。
學具——課本、國畫用具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引入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花的世界里,生活因為有花而美麗。同學們最喜歡什么樣的花呢 ?( 生答 )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最喜歡的花,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 ?( 多媒體展示梅花圖片 )
美術教案 篇8
學習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采用畫、撕、剪、拼貼等多
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通過集體作業,培養學生同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并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指導學生如何畫出被遮擋物體。
教具學具: 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講授新課:
1、引入階段:
請學生聽錄音(火車開來的聲音)同時教師出示能拉動的火車列箱,并提問學生聽到什么聲音,導出題目《乘上列車去畫畫》。
2、發展階段:
教師出示貼有一節車箱的掛板,用各種水果貼片進行貼畫讓學生觀察貼的是否正確、合理,并說一說為什么?之后,教師講解物體的前后遮擋部分的畫法,物體在車箱里的繪畫順序是:由下向上畫、由前向后畫。
教師演示畫畫箱的車箱畫法四句話:
。1)先畫車箱長方形。
。2)再畫車輪小圓形。
。3)火車鐵軌兩條線。
。4)車身圖案任你添。
其中車身圖案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車箱的長度畫多長。)
啟發學生根據教師在黑板上的范畫的車箱,自己還能畫出什么樣的車箱外形。
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把火車箱裝滿各種貨物,并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把車箱畫滿自己喜歡的東西。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課堂總結
1、再次提示學生作品一個連一個貼在黑板右側變成一列裝滿貨物的'火車,并讓學生評說哪個車的好與壞。
2、教師總結發言,引導學生說一說應把這么多的東西送到祖國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車漸漸開走的,表示司機叔叔開著火車帶著學生的心愿走遠。
五、收拾與整理:
六、課后拓展:
學生回家收集一些表現祖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圖片。
美術教案 篇9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鄰近色,掌握鄰近色的調配規律。
2、用鄰近色進行涂色練習。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學重點:
認識鄰近色并掌握其調色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鄰近色表現出和諧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畫面效果。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水粉顏料和繪畫工具。
學生: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報紙,抹布。
教學思路:
本課首先通過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使他們感受到鄰近色的和諧美;接著通過觀察色輪表,明白鄰近色之間的`色彩關系和變化規律,并在多媒體的演示下理解鄰近色的調配方法;最后最后通過動手實踐達到本課的學習目的。
教學過程:
1、引導欣賞:
。1)播放錄象,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畫面
。2)出示課題——“色彩的和諧”.
。3)復習對比色,比較鄰近色與對比色的區別。
2、目標發展:
。1)什么是鄰近色?(出示色輪)
在色環上,相鄰近的色彩,稱為鄰近色。如:
黃——黃綠——綠
紅紫——紫——藍紫
黃橙——橙——紅橙
。2)尋找鄰近色(師生互動)
A、家居圖片
B、生活圖片
C、建筑圖片
。3)欣賞畫家作品,找出鄰近色,并說說鄰近色在畫面中產生的效果:和諧
。4)師示范鄰近色的調配方法
黃色里逐漸加大藍色比例,最后變成綠色。
3、實踐活動:
。1)作業:用鄰近色組織一幅畫面。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展評。
施教時間:9月18-22號
課后記
使用水粉進行鄰近色的練習,色彩的比例和加入水分的多少都影響學生的作品效果。水粉練習還應在今后加強。
美術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百變娃。
2、運用手捏的方法進行造型變化。
3、激發好奇心,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新穎、有趣的百變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階段
我們已經學過了很多制作玩具的方法,那些會走的玩具,會滾的玩具,會爬的玩具著實讓小朋友們覺得特別有趣,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可以“超級變變變”的百變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展示“百變娃”玩具。
2、四人小組討論:這個百變娃是怎樣變的呢?它的設計思想是什么 ?
生:觀察,思考、討論、回答
3、發展階段
講解示范作業的設計思路。示范制作步驟:
設計制作:找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一個百變娃。
裝飾美化:采用畫、剪、拼貼等造型手段裝飾美化。
三、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1、師: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百變娃,你從他們的作品中學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不同的百變娃有不同的裝飾方法,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百變娃和制作方法。(畫、撕剪啊、拼貼等造型手段進行美化。)
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業: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制作百變娃的方法,想不想馬上動手制作呢?拿出你們的材料,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百變娃。四人小組里的小朋友要比比誰的百變娃最可愛,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五、游戲活動
1、我們現在分四人小組開展一個百變接力游戲,比比哪個小組能制作出更多形狀的百變娃。
2、請1、2個學生上臺來演示你制作百變娃的過程。
六、評價交流
請同學們自評、互評相鄰小組的作品,評價方案:
1、你在百變娃接力游戲中的變化造型,可得幾顆星?每變一款可得一顆, 多變多得。
2、你對自己創意的百變娃的評價:一般滿意非常棒
3、你準備將最受歡迎的百變娃送給誰?理由是什么?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是美術》教案01-21
美術教案[精選]08-15
【經典】美術教案08-17
【精選】美術教案09-12
美術教案12-10
美術教案01-02
美術教案12-13
美術教案12-30
美術教案12-29
美術教案12-31